五、生态和谐严重损失
城市土地利用是要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的复杂系统,又是一个脆弱不易稳定的系统。长期以来,我们很多城市只重视城市景观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而忽略了景观的生态环境内涵;只强调城市景观的功能分区,而忽略了城市景观功能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整体联系,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城市的大气、水体、噪音污染等“城市病”泛滥,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同时,城市生态也出现了危机。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我们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自然生境大量损失
由于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的加大,承担自然生境功能的景观单元大量减少,使整个区域的生境类型趋于简单化,城市绿色空间不断减少,涵养物种能力降低,生物多样性资源严重受损,并进一步降低了景观生态的稳定性。
(二)净化环境能力降低
城市用地使得城市建筑群急剧膨胀、城市道路增长迅速,而耕地、水面与绿化面积不断减少,景观退化环境效应出现,带来城市气候劣变、污染净化力减弱、城市大气恶化以及城市洪水灾害的加剧等的环境变化,城市对各种环境影响的抵抗力和恢复力下降,对不良环境影响的吸纳能力减弱,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
在建筑和交通用地中,土地平整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土地裸露;许多土地推而不建且长期闲置,导致城市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不仅造成城市开发土地支离破碎,引起河道淤积、桥涵淤塞、洪害频繁,而且危害市政基础设施及防洪安全,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及景观和环境质量构成严重威胁。
(三)景观的美学价值降低
城市用地景观规划的缺位,使仅存的自然半自然景观被强烈分割,分布七零八落,人造景观的碎裂化特征也很显著;建筑景观设计更是开发商按个人喜好而设计,因而建筑实体成了一堆杂乱无章的摆设,整个城市设计缺乏艺术性构思;在保护和发展人文景观方面缺少管制,破坏了原有的人文景观风格,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美学价值无法达到和谐统一。
城市用地景观规划使现在自然景观单元主要以城市绿地的形式存在,但这些绿地主要集中在公园或广场绿地,其他街道及街区分布较少,空间分配极度不均衡。而且由于绿地构成往往类型单一,覆盖稀疏,又缺乏空间层次性使其难以完成应有的生态功能。城市绿地数量太少,大多低于国家最低标准的7.0 m2——人,而且绿地斑块都是单一的种植斑块,分布不均,在居民住宅区缺乏较大的斑块及带状廊道,因而难以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美学功能。同时,城市人工景观的建造也很少考虑生态美学要求,往往地尽其用而无视其与周围景观的协调及树立整体景观特色。
(四)景观通达性降低
城市用地景观规划使得破碎度增加,景观通达性也明显降低:
1.生态连通性降低,自然生境之间的联系通道往往被割断或破坏,如高速公路将自然栖息地一分为二,使自然生态过程中断,景观稳定性降低;城市区域开发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不能体现城市整体风貌。
2.视觉通达性受阻,如居住区楼房密度过高或与工厂、交通干道比邻,狭小的视野、污染、噪声等均使景观舒适度大为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