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产耐旱杂交谷子的引种试验示范

高产耐旱杂交谷子的引种试验示范

时间:2023-11-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国家谷子区域试验规范,种植行距50cm,株距3.3cm,每小区种9行。2011年,根据2010年张杂谷产量表现均优于其他谷子品种的特点,设计开展张杂谷系列品种的旱地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合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抗旱、高产、抗病谷子品种,总结抗旱栽培技术。旱地谷子因春播土壤水分不足,苗情较差,目前已经抽穗。出苗情况好于旱地谷子,基本达到设计密度。从8月14日的株高对比来看,张杂谷5号、7号最高

第三节 高产耐旱杂交谷子的引种试验示范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目的意义

通过我区中部干旱带历史气候资料与高产谷子原产地河北张家口地区的气候相似性分析,确定引种适宜我区中部干旱带农业气候条件的杂交谷子品种,选择现有补灌条件,从张家口市农科院引种6个适宜生产种植的杂交种,确定适合我区栽培的杂交谷子品种,通过分析其生育期、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研究其在我区中部干旱带栽培的产量和生育表现,总结其在我区种植的栽培技术,并进行示范与技术推广。

(二)研究目标

争取引种成功高产杂交谷子,分析其气候适宜性和产量效益,总结栽培技术并进行推广。

二、研究内容

(一)旱地谷子品比试验

2010年,根据农业气候相似理论,从河北、山西、甘肃引种11个谷子品种,进行引种试验。供试品种为内蒙古的06-218,甘肃的陇谷10号、陇谷11号,山西的晋谷31号、大同29号、大同32号、大同14号,河北的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张杂谷6号、张杂谷8号。根据国家谷子区域试验规范,种植行距50cm,株距3.3cm,每小区种9行。设计密度4.0万株/亩,受土壤干旱的影响,实际出苗密度仅1万~2万株/亩。4月24日播种,5月7日出苗。3~4叶期间苗,5~6叶期定苗,锄开沟种植,定苗后壅土。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0m3(5m×4m),收获13.4m3。自出苗开始,每10天测定0~ 100cm土层土壤湿度,观察植株生长形状,雨前追肥2次,雨后除草2次。旱地谷子因春播土壤水分不足,苗情较差。

2011年,根据2010年张杂谷产量表现均优于其他谷子品种的特点,设计开展张杂谷系列品种的旱地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合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抗旱、高产、抗病谷子品种,总结抗旱栽培技术。选择张杂谷3号、5号、6号、7号、9号、10号6个品种,试验地面积扩大到1万m2,每个品种分3个重复,每个重复试区长100m,宽5m,面积500m2,试验地总面积9000m2,保护区1000m2。采用12行小麦播种机播种,5月10日出现中雨后达到播种水分条件,试验于5月12日播种,按照1∶6的比例配制谷种与基肥(复合肥),进行机播,播深5cm,行距15cm,5月22日出苗,出苗率98%以上,亩密度普遍在6万~8万株/亩。6月15~25日间苗,因面积过大,间苗迟缓,间苗过少,使亩密度控制不好。7月6~7日结合除草间、定苗。分别在6月27日、7月29日借雨追肥,每次追尿素5.0kg/亩,苗期、拔节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分别测定植株生长性状和土壤水分,10月12日成熟后进行小区测产,带回室内考种。

(二)旱地谷子示范

采用张杂谷3号,按照同样方法种植旱地谷子示范田35亩。出苗情况良好,密度过密,在5叶期结合除草间苗。7月2日结合降雨追施尿素4~5斤/亩,7月6~7日结合除草,定苗。

(三)喷灌张杂谷试验示范

2010年,喷灌地于4月30日播种,面积8亩,品种为张杂谷3号、5号、6号。出苗情况好于旱地谷子,基本达到设计密度。谷子拔节前追施尿素5kg/亩,抽穗期追施尿素5kg/亩。谷穗长度在20~25cm,长势良好。试验期间自出苗开始,每隔10天取土测定0~50cm土壤湿度。根据最终测定,喷灌条件下,张杂谷3号亩产能达到760.4kg/亩,5号和6号能达到627kg/亩和647kg/亩,达到或略超过这些品种在原产地的产量,系因我区光热资源比原产地优越所致,完全能够在本地进行大面积推广。

2011年,在下马关万亩喷灌区种植张杂谷5号示范田240亩,出苗良好,达95%以上,5月上旬末雨后结合喷施谷友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同时进行间苗。6月上旬第二次间苗,定苗,经大面积多点测产,平均亩产达到431.1kg/亩。

2011年,在红寺堡喷灌区辐射推广张杂谷1000亩,其中张杂谷3号、5号各500亩,经测产,张杂谷3号亩产317.6kg/亩,张杂谷5号因播种技术不过关,基本苗不够,难以测产。

三、试验与示范结果

(一)旱地高产耐旱杂交谷子的引种

2010年,根据农业气候相似理论,考虑到气候变暖导致热量资源的增加,从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选择11个谷子品种,进行引种品种筛选。根据国家区域试验规范,种植行距50cm,株距3.3cm,每小区种9行。设计密度4.0万株/亩,受土壤干旱的影响,实际出苗密度仅1万~2万株/亩。4月24日播种,5月7日出苗。3~4叶期间苗,5~6叶期定苗,锄开沟种植,定苗后壅土。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20m2(5m×4m),收获13.4m2

表6-8 旱地谷子参试品种

img93

旱地谷子引种试验按照既定方案执行,每10天测定0~100cm土层土壤湿度,观察植株生长形状,雨前追肥2次,雨后除草2次。旱地谷子因春播土壤水分不足,苗情较差,目前已经抽穗。试验期间自出苗开始,每隔10天取土测定0~100cm土壤湿度。

喷灌地于4月30日播种,面积8亩,品种为张杂谷3号、5号、6号。出苗情况好于旱地谷子,基本达到设计密度。谷子拔节前追施尿素5kg/亩,抽穗期追施尿素5kg/亩。谷穗长度在20~25cm,长势良好。试验期间自出苗开始,每隔10天取土测定0~50cm土壤湿度。

旱地谷子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正常密度下,张杂谷3号、5号、6号产量均在100kg/亩以上,06-218、大同32号也在100kg/亩以上,其他参试品种因密度设计比正常少一半,产量普遍在100kg/亩以下。旱地谷子示范田因密度正常,虽然单株穗长、穗粗不如品种试验中的表现好,但亩产量在161.6~210kg/亩,比品试产量高,按照收购成本3.4元/kg计算,亩毛收入在550~714元,远高于当地旱地冬小麦的收益。

从不同品种株高来看,06-218、张杂谷6号、张杂谷8号、陇谷11号、陇谷10号和大同29号较高,其他品种普遍在80cm以下。

表6-9 旱地谷子品种比较试验与示范产量及相关考种结果比较

img94

从穗长来看,张杂谷6号较高,张杂谷5号、陇谷11号、大同29也较长。其他品种较短,张杂谷系列的示范田因种植密度过大,穗长反而较短。

从结实小穗数来看,张杂谷8号、陇谷11号较多,但没有长开,而长得较好的张杂谷5号、6号和3号反而小穗数并不是很多。

2011年,在下马关刘家滩开展了旱地张杂谷系列品种的比较试验,从7月14日的株高来看,张杂谷5号、6号和9号最高,3号其次,7号再次,10号最低。同期喷灌地株高普遍较高,以红寺堡自流灌溉的最高,韦州喷灌地其次,红寺堡喷灌地因播种比韦州迟10天,株高相对较矮。从8月14日的株高对比来看,张杂谷5号、7号最高,6号次之,3号、9号和10号受旱严重,出现滞长,株高偏矮。

从叶龄调查结果来看,7月14日旱情开始不久,叶片功能良好,旱地叶龄普遍在8片叶,喷灌地在10~11片叶,灌溉地达到12片叶。旱地栽培的9号长势较快,其次是6号、10号和5号,7号、3号长得较慢。到了8月11日,受持续干旱影响,下部叶片枯死达4~6片叶,绿叶数非但没有继续增加,反而减少。其中,7号保持绿叶9片,较耐旱,其他品种均在7~8片绿叶。

2011年旱地张杂谷旱地品比试验表明,旱地栽培的张杂谷系列品种在遭遇历史上第六位严重的春夏连旱情况下,仍能取得124.5~200kg/亩的产量,其中张杂谷3号、6号早熟品种在今年迟播条件下正常成熟,亩产分别为200kg/亩和191.1kg/亩,其他几个品种生育期较长,植株较高,蒸腾耗水较多,在今年8月15日前持续少雨的背景下,抽穗扬花迟,部分未完全成熟,空秕率高,产量表现不如张杂谷3号和5号。张杂谷10号是夏播谷,大部分成熟,产量186.7kg/亩,其余的张杂谷7号、5号、9号产量依次为160.0kg/亩、142.2kg/亩和124.5kg/亩,茎秆、叶片绿色,收获时仍未完全成熟。上述试验结果表明,虽然这些品种在正常生长条件下,理论上在当地热量资源条件下能正常成熟,但在严重干旱条件下,受迟播18天、苗期受旱严重生长停滞的影响,在理论积温足够的背景下仍难以正常成熟,作物抗旱能力差距较大,秃尖率各异,空秕率均较高,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制约因素。

受严重干旱影响,35亩旱地张杂谷3号示范田3点测产平均186.7kg/亩,比试验田略低,基本符合预期。按照今年2.5元/kg估算,亩毛收入466.75元,35亩总收入1.6336万元,扣除子种成本48元/亩、化肥100元/亩,如不考虑农民投入的用工成本,亩净收入318.75元,35亩净收入1.1156万元。如考虑把间苗除草60元/亩和收割打碾120元/亩计入,亩净收入为138.75元,35亩净收入0.4856万元。这在今年遭遇严重干旱,大部分小麦产量不足百斤、严重亏损的中部干旱带来说实属不易。

(二)喷灌区张杂谷

2010年,根据最终测定,喷灌条件下,张杂谷3号亩产能达到760.4kg/亩,5号和6号能达到627kg/亩和647kg/亩,达到或略超过这些品种在原产地的产量,系因我区光热资源比原产地优越所致,完全能够在本地进行大面积推广。

2011年,在下马关万亩喷灌区种植张杂谷5号示范田240亩,经大面积多点测产,平均亩产达到431.1kg(表6-9),按照今年2.5元/kg收购价计算,亩毛收入1077.75元,240亩毛收入25.866万元。扣除成本:种子48元/亩、化肥100元/亩、除草、间苗120元/亩、播种20元/亩、收获120元/亩、打碾60元/亩、水费115元/亩,合计成本583元/亩,净收入494.75元/亩,240亩净收入11.874万元。

2011年,在红寺堡喷灌区种植张杂谷5号500亩,张杂谷3号500亩,经测产,张杂谷3号亩产317.6kg(表6-9),张杂谷5号因播种技术不过关,基本苗不够,难以测产。根据500亩张杂谷3号测产估算,毛收入794元/亩,500亩毛收入39.7万元,扣除成本:子种60元/亩,化肥100元/亩,除草18元/亩,间苗60元/亩,飞鸟防治、病虫防治60元/亩,机收30元/亩,灌溉115元/亩,总成本443元/亩,净收入351元/亩,500亩净收入17.55万元。

(三)谷子品质比较

2011年的谷子品种化验结果表明,旱地示范田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12g/100g,韦州喷灌地次之,在10~12g/100g之间,旱地品种试验与红寺堡喷灌示范均较低,旱地示范最低。品种试验中,张杂谷7号最高,5号、10号次之,3号、9号最低。

从各试验粗脂肪对比来看,旱地示范最高,喷灌地其次,红寺堡示范和旱地品比试验在同一个水平。品比试验中,张杂谷6号最低,其他几个品种基本上相似,均为4~4.3g/100g之间。

(四)综合评定

综合上述结果,可初步认为,从品种熟性上来看,张杂谷3号、5号和6号可在我区正常成熟,6号成熟较早,但产量潜力相对较差,3号成熟居中,产量较高,5号成熟比3号稍长,产量潜力较大。其他几个张杂谷品种在5月上旬播种难以正常成熟。从抗旱性来看,3号较抗旱,适合旱种,6号次之,5号需水相对较多。因此,灌溉谷子建议优先发展张杂谷5号,旱地栽培建议采用张杂谷3号较合适。

(五)张杂谷高产栽培技术

1.选种

干旱严重区选择抗旱品种,水肥条件较好的选择喜水肥、增产潜力高的品种;半干旱半湿润区则选择既抗旱又能对水分高效利用的品种;在冷凉区或干旱严重不能适期播种或前茬作物收获晚的,选择早熟类型的品种。

2.选地

(1)由于谷子谷粒小,芽弱,顶土能力差,因此要尽量选择地势高燥,土壤通透性好,易耕作和松软肥沃的沙壤土。

(2)“谷子、黍子,三年换个主子”。种植“张杂谷”和常规谷子一样,要轮作倒茬,忌重茬(同一地块连续种植谷子),不迎茬(在同一地块上隔一茬种植谷子)。

3.精细整地保全苗

农谚讲“见苗收一半”。好的苗情是发挥张杂谷杂交优势的首要前提,而要获得全苗,则必须在整地上下工夫,特别是丘陵旱坡地。整地时要区别土壤类型,因地制宜。丘陵区旱坡地地力瘠薄,干旱缺水,保苗难度大。根据多年生产经验,采取“三墒”整地的办法,可以取得较好效果。秋耕蓄墒、压地提墒、耙耱保墒。

4.施足基肥

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施用量以高产田每亩5000~7500kg、中产田每亩1500~4000kg为宜。为提高速效养分含量,可以补充一些氮、磷、钾化肥,如磷酸二铵,每亩15kg与农家肥混合施用。施肥时间和方法以收获后结合秋耕施入为好。没有来得及秋耕的,可于春天土壤开始返浆时结合春耕施入。

5.播种

一般选在小满前后最为适宜,冷凉地区可以提早到4月20日,最晚不超过5月底。无霜期短的地区要适当早种,反之则晚种,生育期短的张杂谷(张杂谷3号、张杂谷6号)要适当晚种,反之(张杂谷5号、张杂谷8号)则早种。

播种量与播种深度:按照需要苗数、发芽率、真杂交率、千粒重计算播种量,每年播种前由经销部门计算后通知用户,一般每亩播量0.5~0.75kg。播种深度应掌握墒情好宜浅,墒情差宜深的原则,播种深度一般为3~4cm为宜。

播种方法:耧播、犁播、机播。

播种要求:采用耧播或播种机播种,要求撒籽均匀,不漏播、不断垄,深浅一致,播后要及时镇压,春旱严重,土壤墒情较差的地方可增加镇压次数,以提高出苗率。

6.田间管理

(1)早间苗、促壮苗:苗高一寸左右(3~4叶)为好,并按各品种特性一次性间苗至要求密度。

(2)稀谷秀大穗,充分发挥单株生产潜力:旱地亩留苗以0.8万~1万株为宜,水地亩留苗以1万~1.2万株为宜,在此范围内掌握好地宜密,差地宜稀。

(3)追肥保高产。

(4)多中耕,勤管理。

(5)喷施除草剂,省工又省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