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土地管理GIS体系的功能结构
土地管理GIS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难度高的科学技术工作,要充分采用现代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把信息化建设融入相关的土地管理业务工作中去,形成以数据流为主线的现代土地管理工作体系,逐步实现土地管理工作流程的信息化,使土地管理从日常烦琐的查找、输入、输出数据中解脱出来,进而将工作重点真正放在土地业务分析处理上。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应继续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全面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管理方式,资源保护与利用方式相适应的土地管理GIS。这就要按照不同级别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有的放矢地分别设计适用于不同层次土地管理机构的土地管理GIS的功能。
1.国家、省级土地管理GIS功能结构
国家、省级的土地管理具有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双重职能,工作的侧重点是进行专题管理和战略决策是土地管理的高级活动。信息系统建设应构成集地籍管理、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市场管理、土地估价、法规监察、政务办公、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等于一体的土地管理动态信息网络系统。国家级、省级土地管理GIS的功能结构如图3-4所示,这些子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资源共享,确保数据安全性、一致性、并发性优良的土地管理GIS。
图3-4 国家、省级土地管理GIS功能结构图
尽管在“土地管理GIS体系的逻辑结构”一节中已经对四大模块的功能做了简要介绍,为了加以强调,下面对工作流管理模块和GIS应用支持模块的子系统功能做进一步的解释。
1)窗口办文综合管理子系统
根据“国际工作流联盟”的定义,工作流是指在一定组织和机构内,文档(Document)、信息(Information)或任务(Task)按照一系列已定义的规则(Rules)和按一定的时序在参与者(Participants)之间传递以达到整个业务目标的自动化过程。窗口办文综合管理子系统基于工作流思想,管理土地管理的日常性业务,处理所有办文的收件和发件工作,进行相应公开业务的查询,实现土地办公自动化的自动化控制,可以大大提高土地业务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公开性,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办公,是整个土地管理GIS建构的基础,其结构如图3-5所示。
图3-5 窗口办文综合管理子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为业务管理服务子系统中地籍管理、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市场管理、征地拆迁等子系统,非日常性业务对应的模块则相对独立,自成体系。
2)办公自动化子系统
为土地管理工作人员的日常办公提供各种信息处理工具,主要是各类文档、表格的录入、修改、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屏幕显示、打印输出等处理。与土地管理业务有关的处理包括:对申请表的录入,资料的录入能进行自动校验,防止非法数据的录入;可进行审批表的录入和打印,填写审批意见时,提供审批文字模板,从审批表中提取有关的信息,自动生成审批意见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文字录入工作量;土地归户卡的生成和打印;土地登记卡的生成和打印;项目办理情况的追踪,工作量的自动统计;档案室中目录项与数据库的连接,实现地籍信息系统与档案系统、户籍系统的数据共享等。
3)遥感动态监测子系统
卫星遥感影像具有覆盖面积大、信息丰富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等领域。通过浏览遥感图像和联机查询土地分布状况,实现对任意区域地块快速制图,自动生成土地利用状况和社会经济数据的统计制图和报表;基于遥感图像背景对历史的、现实的土地利用状况的解译和综合分析,还可以对矿产、水、森林、草地等监测和分析,对国土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等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具体而言,遥感动态监测子系统可以实现图层的叠加及快速显示、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图形和属性的双向查询、属性数据统计和专题图制作以及统计报表生成等功能。
4)数据库管理子系统
包括空间数据管理模块和属性数据管理模块,是一个带有相对独立性的系统。为了实现国家、省、地区、县四级土地管理机构的数据共享,要求系统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格式,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都可以被其他系统所调用,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因此,这一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数据库数据的有序、安全、一致与完整性。
空间数据管理模块能完成的基本功能有:地图文件转入、地图显示、地图编辑、地图输出等操作;地图文件的转入和图形输出以及图形文件的转入和专题打印输出;地图的显示,可对地图进行放大、缩小、漫游等操作。高级功能体现在是否可以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包括空间图形分析,诸如拓扑关系建立、空间量测、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网络分析、TIN(不规则三角网)分析;空间动力学分析,如空间选择行为分析;进行空间信息分析,如空间聚类、空间自相关、回归分析等。
属性数据管理模块能完成属性数据的输入、浏览、查询、统计汇总及报表生成打印,并能进行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双向查询。其中:数据输入包括土地详查管理业务中各种属性数据的输入;查询包括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以及两者的交互查询,实现对各级行政单位、各种类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及各种相关信息查询;统计汇总是按各级行政单位,进行各类土地分类面积、用地情况等有关数据的统计;报表打印是在统计数据基础上,按各个行政单位生成种类土地面积统计报表打印输出,此外还可输出土地管理工作日常使用表。
5)建设用地管理子系统
主要是建立建设用地的申报、审批、管理,解决建设用地管理自动化问题。由建设用地类型选择、初审管理、复核管理、文件服务、建设用地审批材料管理服务、征地事务、建设用地管理事务等子模块组成。具体为:审查征用土地前期条件及位置和面积,生成征地或建设用地红线图;完成土地划拨、出让和租赁等的日常审批工作,实现建设用地审批和发证的自动化;实现建设用地综合信息的查询,对各个时期、各种类别的建设用地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6)土地利用子系统
目的是建立土地资源数据库,建立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变更管理,对土地利用变化实行动态监控。土地利用子系统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变更、土地动态监测几个主要管理模块。其中,土地利用现状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的建立、图形编辑、图件制作和初始统计台账库的建立,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上进行土地统计和分析工作;土地利用变更模块根据调查资料实现自动变更,并形成变更历史库。对变更数据库可按一定的历史时间对某一行政单位进行变更统计,生成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汇总统计报表,以表格形式打印输出;土地动态监测模块利用遥感、航空摄影、GPS等高新技术,对土地利用的变化及违法用地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和分析。
7)分等定级估价子系统
包括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与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两部分。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子系统对影响地价的信息进行采集输入、加工处理、存储管理、统计分析、产品输出,并对已形成的各类数据成果进行查询、统计、更新。它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估价、基准地价动态更新为主要工作内容,对城镇土地进行科学划分各种用途的土地级别、评估各类土地基准地价与宗地地价,并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活动产生的土地使用变化对土地的级别、基准地价进行动态更新。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子系统包括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三个方面。它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基础上,利用地籍数字化成果,采用相应技术方法,借助先进的软件平台,使数据管理、空间分析、成果输出均达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水平。它以计算机分析、制图为核心,实现农用地评价相关因素因子调查表、统计表、图件等数据图形信息的数据输入、存储与管理,计算出因素因子的作用分值、总作用分值等功能。此系统能进行农用地等级划分,显示和绘制各类因素因子作用分值的相关图件,使用收益还原、标准田块等方法计算地价,最终输出农用地等级图和基准地价图以及其他专题图件。
2.地区、县(市)级土地管理GIS功能结构
地区级、县(市)级土地管理GIS建设是基础。目前,土地管理GIS体系建设是否具有生命力,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两级系统建设的完善程度。
从本质上来讲,建立土地管理GIS就是用现代化的技术来获取、分析、处理、管理和利用土地信息,就是要依靠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科学理论及数学模型的应用,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学、计算机科学(包括互联网技术……)等对土地信息进行管理。其中,土地管理的许多业务工作,如动态监测、建设用地管理、土地监察、地价评估都必须建立在地籍、土地详查系统的基础之上,或者说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地区级、县(市)级土地管理GIS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土地详查系统,这是土地管理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必须先行。
所以,建立地区、县(市)级的土地管理GIS,就是要开发以土地登记为核心的地籍管理系统,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核心的土地详查系统,为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地区、县(市)级数字国土信息系统奠定基础,从而实现土地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化,实现土地管理信息的共享;提高土地管理的质量、效率和水平,更好地为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准确快速的土地信息查询服务、为土地使用者提供快捷的、全面的服务,为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的土地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图3-6是地区、县(市)级土地管理GIS的功能结构图。
图3-6 地区、县(市)级土地管理GIS功能结构图
地区、县(市)级与国家、省级土地管理GIS的子系统绝大部分是相同的,只是在利用这些子系统进行土地管理工作时,侧重点有所不同。故此处仅介绍反映地区级、县(市)级土地管理GIS特色的若干子系统的功能。
1)局长办公子系统
可协助局长的办公、督办整个局的办公情况。这是为土地管理局领导有效地进行管理及监督而设计的。实现局长们对各项业务流程的实时督导和掌握,促使各科室在设定时限内办结业务。系统可随时提供各部门的业务情况、办件流程等信息,将领导指示和意图传达给全局或指定的部门,并可随时督查各部门的执行情况;方便地查询整个辖区内有关土地方面的各种信息,为土地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地籍管理子系统
主要是面向日益繁杂的地籍管理工作,包括对各种数据、地籍图件、文件资料的管理及各种历史数据变更的处理等。目前人工管理速度慢、不准确、效率低,容易出现一些人为的错误,采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计算机管理,可以全面描述地籍图、宗地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的空间位置、相邻关系等。建立起科学的地籍管理体系,可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土地的规划、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概括而言,地籍管理子系统的功能就是以宗地为对象,建立完整的地籍档案库(包括历史资料信息);建立初始登记和变更登记等日常的地籍管理工作,实现土地登记发证的计算机化;完成地籍变更的管理工作,实现地籍信息的查询和统计。地籍管理子系统分为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等模块。其中土地登记模块可以采用工作流管理模块管理,与窗口综合办文子系统集成。土地登记是一种日常性业务,其审批过程是由窗口受理,检查申请资料的完备性,录入申请资料,并通过窗口办文系统传送到有关科室和部门,由部门办理,办理结果最后由窗口返回用户。而地籍档案管理模块可以和土地档案子系统集成。
3)土地详查子系统
目的是建立完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立基于GIS的土地详查资料及变更调查的计算机管理,对土地利用变化实行动态监控。可快速、灵活、准确、直观地为土地管理部门、用地单位、决策机构及社会各界提供各种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和输出工具。
实际上,土地管理GIS的功能结构要复杂得多,这里只是列出了一个土地管理GIS体系必须具备的若干基本功能。比如,工作流管理模块中还有人事管理子系统、财务物资管理子系统、档案管理子系统等,国家级、省级单位还可以建设外事管理子系统、图书资料子系统、科技教育宣传子系统等;GIS应用支持模块中还有耕地保护子系统、土地规划子系统、土地市场管理子系统等;辅助分析管理模块还有农田保护区管理模型、土地动态监测模型、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土地管理决策模型等;系统维护管理模块还可包括系统安全子系统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