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打造南盘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历届县委、县政府都十分重视南盘江的开发、利用、建设和生态保护。为提升宜良综合竞争力,营造更好、更优的投资环境,建设“花乡水城”“宜居宜良”,县委、政府决心举全县之力打造治理南盘江。为切实取得实效,成立了组织机构,对任务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南盘江开发利用迎来了新的机遇。2009年11月3日,中共宜良县委、宜良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共宜良县委宜良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宜通〔2009〕40号)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各部委办局、群团机构,省市垂直管理单位,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
为把我县进一步打造成宜人宜居的生态旅游城市,提高城市品位,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展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工作。经县委、县政府研究,现将《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传达,严格按照要求,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2009年11月3日)
根据中共宜良县委、宜良县人民政府关于《宜良县创建云南省园林县城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宜良县南盘江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案,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启动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工作。为确保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南盘江基本情况
南盘江为我县境内的最大河流,县境内全长123公里,控制径流面积4687平方公里,多年过水量19.96亿立方米,由小圭龙入境至新街河为峡谷段,长25公里,河床呈“V”字形,应维护和保持原生态,适当地段种植水保防护林;新街至古城闸为河槽区,长9公里,两岸山坡平缓,可种植水保防护林;古城闸至狗街闸属坝区河段,全长24.8公里,河道从北至南贯穿整个宜良坝子,可打造成景观点和一般景观林带。狗街闸至大花桥属河槽区,全长9.2公里,可种植水保防护林;狗街大花桥至竹山乡老熊箐为峡谷,河段长42.3公里,两岸山坡陡峭,应维护和保持原生态。
二、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宜良县城的东移,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乡鸭湖”落户宜良,为大力实施“543”倍增计划,加快实现“四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商铺向市场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先富起来的农民向城镇集中;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南盘江作为贯穿县城的一条主要河流,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南盘江坝区段将势在必行。只有将南盘江打造成集防洪、灌溉、旅游、休闲度假多功能为一体的重要河流,使之达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成为宜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才能充分展现宜良“花乡水城”的时代风貌,全面提高我县城市品位,将宜良打造成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宜人宜居的生态旅游城市,才能达到筑巢引凤、吸引更多商家企业来宜投资、促进宜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三、工作原则及总体目标
坚持政府组织、全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总体要求,全力打造具有宜良特色的南盘江河道绿化新格局。南盘江景观打造总体规划分3个阶段进行,力争用3年时间对南盘江进行景观打造及水保防护林建设。
第一阶段:从2009年11月起至2010年6月底,完成南盘江汇东大桥至陈所渡团结桥的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
第二阶段:从2010年7月起至2011年6月底,完成南盘江陈所渡团结桥至狗街大花桥的景观打造暨水保防护林建设。
第三阶段:从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底,完成南盘江柴石滩至古城闸的景观打造暨水保防护林建设。
四、打造标准和相关要求
南盘江景观打造相关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宜良县南盘江景观规划设计》组织实施,主要打造内容有河岸修坡、河道绿化、景点打造、湿地建设。
(1)南盘江汇东大桥至陈所渡团结桥东岸为河岸修坡、河道绿化、湿地建设。
(2)南盘江汇东大桥至小渡口桥西岸为河岸修坡、河道绿化、湿地建设、部分重点景观打造。
(3)南盘江小渡口桥至陈所渡团结桥西岸为重点景观打造地段,须严格按照南盘江景观规划实施。
(4)南盘江景观打造的施工标准由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建设指挥部负责提供,由全县各部委办局负责组织实施。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的组织领导,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宜良县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建设指挥部。
(一)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协调领导小组
(1)工作职责:总体负责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的规划审定和有关工作的决策,组织动员全社会参与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
(2)领导小组成员:
政委:郭子贞(县委书记)
组长:刘绍安(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常务副组长:张贵平(县委副书记)
副组长:张吉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姜育文(县政协主席)
王晓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王顺伟(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
陈国惠(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李鸿(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毕树荣(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
王键(县政府副县长)
张寿(县政协常务副主席)
(二)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建设指挥部
(1)工作职责:具体负责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督促各责任单位按总体规划和时限完成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的各项任务。
(2)指挥部成员名单:
指挥长:张贵平(县委副书记)
副指挥长:陈国惠(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李鸿(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毕树荣(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
王键(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张寿(县政协常务副主席)
张家能(县水务局局长)
杨方金(县水务局党委书记)成员:王宝林(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
李敏(县政协办主任)
徐成卫(县委办副主任)
周向辉(县政府办副主任)
张贵华(县委政法委副书记)
罗琦(县财政局局长)
陈刚(县住建局局长)
安红林(县规划局局长)
张炳良(县交通局局长)
王昆华(县国土局局长)
陈捍东(县林业局局长)
陈文清(县畜牧局局长)
黄忠(县环保局局长)
王宝伟(县公安局副局长)
张士平(县信访局局长)
洪华(匡远镇镇长)
王树贵(狗街镇镇长)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县水务局,由杨方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做好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的现场组织指挥协调及后勤保障工作,办公室人员从有关部门抽调。
(3)指挥部下设相关业务组:
①技术业务组:按照城市整体规划及南盘江景观打造总体规划,具体负责业务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南盘江险工险段加固技术指导和完工后检查验收工作。
由县建设局牵头,成员由县规划局、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国土局、县林业局、匡远镇和狗街镇相关人员组成。
工作时限:于2009年11月25日前完成施工图设计,届时提交各责任单位实施。
②土地协调及地面附着物、设施调查组:负责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用地征租用手续的办理;做好用地范围内地面附着物、苗木和附属设施的摸底调查及搬迁工作。
狗街镇范围内的任务由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毕树荣同志牵头负责,成员由县国土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规划局、狗街镇相关人员组成。
匡远镇范围内的任务由县政协常务副主席张寿同志牵头负责,成员由县国土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规划局、匡远镇相关人员组成。
工作时限:于2009年11月25日前完成地籍调查和有关征租用地手续的办理工作,以及用地范围内地面附着物、苗木和附属设施的摸底调查及搬迁工作。
③道路交通组:做好沿江30米大道的可研及规划设计,同时负责沿江施工便道的施工监管。
由建设指挥部牵头负责,成员由县交通局、县规划局、县建设局、匡远镇、狗街镇相关人员组成。
工作时限:于2009年11月15日前完成沿江30米大道的可研及道路设计,确保11月中下旬施工便道开工建设。
④督查组:由县纪委牵头,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目督办配合,负责督查各责任单位南盘江景观打造的落实进展情况。
⑤维稳组:由县委政法委牵头,负责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期间的社会稳定工作和信访问题的处置工作,保证施工顺利。成员由县公安局、县信访局、匡远镇、狗街镇相关人员组成。
六、任务分配
由县水务局、县规划局牵头相关责任部门将南盘江汇东大桥至陈所渡团结桥南盘江综合治理暨景观打造的工作任务分解到各责任单位。
分配原则:
(1)按照工程占地面积,根据各单位规模和实力划分;
(2)汇东大桥至小渡口桥东岸区域,由县经贸局牵头组织实施;
(3)小渡口桥至团结桥东岸“乡鸭湖”项目属地以外区域,由匡远镇以外的乡镇组织实施;
(4)汇东大桥至小渡口桥西岸区域,由匡远镇、柴水局组织实施;
(5)小渡口桥至团结桥“乡鸭湖”项目属地范围内,由昆明天城屋业有限公司负责实施;
(6)小渡口桥至团结桥西岸“乡鸭湖”项目属地以外区域,由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府办、县政协办牵头分段组织实施。
(7)县交通局负责玉桥河出口至团结桥西岸施工便道的施工。
七、有关要求
南盘江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由县委、县政府组织,乡镇、各部门和企业严格按总体规划实施,分大段由县四班子主要领导担任段长,其他四班子领导对分管联系乡镇、各部门和单位承担的景观打造暨综合治理任务,负有牵头督促、指导的责任。各责任单位要坚决服从建设指挥部的组织协调,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确保任务按时限完成。要求如下:
(1)景观整体布局、树种、规格要按规划进行统一;
(2)沿江休闲、旅游便道要统一;
(3)河堤整治标准要统一;
(4)南盘江景观打造完成时限要统一,要求在2010年6月30日前全面完成第一阶段的景观打造工作任务。
云雾山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