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发展中国家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一次联合国大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更有102个国家元首参加。这些国家中有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所有这些国家元首都热烈支持并共同签署了一份文件,即《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这么多的国家元首在同一个问题上达成这么广泛一致的共识,在联合国历史上、在国际政治史上都是罕见的。这是一份什么样的文件呢?这份文件就是关于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人类究竟该怎么发展的问题。正是在这份文件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工业革命以来,蒸汽机的发明促使冶金、采煤、机械制造飞速发展,大机器、大工厂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人类的生产效率得到空前提高。这一切使得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带来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带来的不可挽回的环境污染——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排放各种污染物,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比利时、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发生了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八大公害。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促使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尤其是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它们是人类环境运动的先驱。早在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就引发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它为人类用现代科技手段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发出了第一声警报”。《寂静的春天》以寓言开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村庄的突变,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全方位地揭示了化学农药的危害,开启了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在该书的英文版引言中写道:“她(指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的作者)将我们带回到一个基本观念,这个观念在现代文明中已经丧失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这个观念就是:人类与大自然的融洽相处。”此后,罗马俱乐部的一批颇有成就的学者在1972年发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指出了这样的危机: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人类沿用的生产方式一直是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所取得的巨大物质文明成就多以大自然遭掠夺为代价。如果人类现在的这种对大自然掠夺式的发展方式和大量消费资源能源的奢侈生活方式不改变的话,人类早晚有一天会走上绝路。
从《寂静的春天》到《增长的极限》,这些科学家中的佼佼者已经为人类做出了预言,我们必须认真反思,人与自然究竟要建立怎样的关系,才能在保障自身发展进步的同时,不让环境受到戕害?
在《寂静的春天》出版10年后,1972年6月5日,人类第一次专门为环境问题而举行的国际大会——斯德哥尔摩会议在瑞典召开,世界上13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或《斯德哥尔摩宣言》)和《行动计划》,宣告了人类对环境的传统观念的终结,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的共识。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同年召开的联合国第27届大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197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并没有阻止全球环境持续甚至加速恶化。因此,联合国在1983年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重新审视环境问题,探索真正的解决方案。担任委员会主席的是后来出任挪威首相的布伦特兰夫人。在2004年英国报纸《金融时报》将她列为最近25年第4名最有影响的欧洲人,排在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和玛格丽特·撒切尔之后。其主要功绩就是领导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她的领导下,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经过3年多的努力,于1987年4月向联合国大会递交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工作报告。这份报告提出了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一些根本性指导方针和原则,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联系了起来。如环境和发展问题涉及世界各国后代人的利益,要有一个长远规划;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不可分割,需综合考虑;不同的政治制度、发展阶段、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须进行广泛合作;等等。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于发展的认识深化的重要标志。会议还通过了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它是前至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联合国组织、发展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独立团体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的行动蓝图。
此后,人类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会议每十年召开一次。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召开,会议提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必须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2012年6月20日至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会议发起可持续发展目标讨论进程,提出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可持续性要求在不损害子孙后代需求的前提下,让所有人都过上富裕的生活,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保持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都希望实现“小康社会”,希望多数人都能过上富裕的生活,这种追求是正常的,但是,追求富裕是要付出代价的,其代价之一就是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负荷的增加。“可持续发展”就是呼吁人类必须要在这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绝对不能预支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来换取当代人的“美好生活”。
可持续发展,我们在行动
在全球范围内,人类要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以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行动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承担的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从世界范围来看,对抗全球气候变化、减轻灾害风险、倡导性别平等,都是联合国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行动。
例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呼吁各国广泛发展“绿色农业”,开展农业绿色革命,发展复合农林业、减少土地开垦、使用天然肥料等新型绿色农业技术,可以使全球农业到203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到2050年满足届时全世界约90亿人口的粮食需求。绿色农业能够高效率地利用土地,逐步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养活更多的人。
再例如,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战役”中,不仅召开国际会议、开展国际讨论、签署国际条约是必要的,我们每个人对“低碳生活”的提倡和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行动。低碳生活,是一种自然而然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07年发起“地球一小时”活动,号召每年三月最后一个周六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半期间自愿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1小时,倡导节能减排行动,提高公众对采取气候变化行动的意识。2015年3月28日是第9个“地球一小时”,主题是在中国当前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发出“能见蔚蓝”的倡议,关注能源问题,致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主流应用。其实,很多低碳生活方式,都是大家可以做到的,比如购买节能家电(如带有绿色标志的产品),用完电器拔插头,自带购物袋、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空调温度设置合理,只有在需要烧热水的时候才接通饮水机电源,冰箱内存放总容积80%的食物,等等。即使是再小的一分力量,都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