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类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洪湖直接与长江相通,湖水随江水涨落,洪湖有114种鱼类。50年代后期江湖隔绝以来,对洪湖鱼类资源所进行过的三次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受江湖阻隔、酷渔滥捕、水位调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洪湖渔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逐渐产生了明显的改变,天然渔业资源呈现衰退趋势。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曾对洪湖鱼类组成进行过4次较大规模的调查,每次所记录的种类数量都有所差别,其中1959年记录到64种、1964年74种、1982年54种、1993年为57种。历次调查共记录到鱼类81种,隶属于10目18科。洪湖未阻隔前的野生鱼类种类并无准确的记录,但据其他通江湖泊的资料推测,应不下100种。多年来所记录到的81种鱼类中,实际能在洪湖繁衍生息的只有30余种,是洪湖鱼类组成的稳定成分。鲚类、银鱼类、四大家鱼等28种是江湖半洄游性或河海洄游性鱼类,可能是闸门开启时由长江或相邻水体偶然进入或从养殖场所逸入湖中的。由此可见,洪湖的鱼类区系与长江中游鱼类组成密切相关。
比较江湖阻隔后洪湖鱼类资源的几次调查结果,表明洪湖的鱼类群落演替具有三大特点:
(1)种类逐渐贫乏,结构趋于单一。最近一次调查的57种鱼类中,短颌鲚、太湖短吻银鱼、草鱼、青鱼、鲢鱼、鳙和逆鱼、铜鱼、胭脂鱼等23种,均系当年5、6月“灌江”进入河道的长江鱼类。实际在湖内所得仅33种,如鲫、黄颡鱼、红鳍鲌、乌鳢、鳜、鲇、黄鳝、泥鳅、刺鳅、鲦、鲤等。种类逐渐贫乏,且多属草丛生活的浅水湖泊型种类。
(2)肉食性种类多。在近年调查的57种鱼类中,按食性划分,凶猛和肉食性鱼类共31种,占57.4%,如乌鳢、鳜、鲇、黄颡鱼、沙鳢、黄鳝、刺鳅、鳗鲡、红鳍鲌、青梢鮊和青鱼等;杂食性鱼类有12种,占22.2%,如鲫、鲤、鳤、泥鳅、斗鱼和胭脂鱼等;草食性的仅草鱼、鳊和舫等4种,占7.4%;以水生藻类和腐屑为食的有鳑鮍鱼、鲴类等共7种,占13%;滤食性的仅鲢、鳙2种。由优势鱼类的组成来看,当前洪湖的渔获量中,鲫鱼、黄颡鱼、红鳍鲌和乌鳢4种鱼占总产的95%以上。而后三种均是凶猛性鱼类,占优势种类的75%,产量则超过总产的60%,可见凶猛和肉食性鱼类在洪湖鱼类中占优势地位。其次是杂食性种类,而野生草食性和滤食性鱼类极少。
(3)鱼的数量减少,个体趋于小型化。1959~1964年,渔获物主要以大、中型鱼类为主,占46.0%,其中鲤鱼最多,占渔获量的36%,鲫鱼等小型鱼类占35.0%; 80年代初,大、中型鱼类急剧下降,仅占9.8%,其中仅乌鳢比例有所上升,为8.7%,鲫的比例上升至36.8%,黄颡鱼和红鳍原的渔获量有更明显的增加,各占26.3%和22.5%,鲤的比例下降至0.4%。目前,鲫在渔获物中的比例达到53.7%,加上沙塘鳢等比例的上升,使得小型鱼类共占渔获量的89.9%,虽然有关部门对鲤实施人工放流、繁殖保护等增殖措施,资源量有所恢复,但鲤、乌鳢和鳜等大、中型鱼类仍仅占6.7%。
引起洪湖鱼类群落演替的原因是:
(1)江湖阻隔,洪湖由一个开放式的生态系统转变成为一个半封闭的系统,进而影响了洪湖鱼类资源的补充,而洪湖鱼类群落的四个生态类型中,除定居型鱼类主要产自湖泊外,河海洄游性、江湖洄游性和河流性鱼类资源与洪湖源自长江。
(2)植被群落的演替,改变了饵料生物的结构,直接或间接引起鱼类结构的相应变化。
(3)围垦与水位调控,造成洪湖消落区的消失,直接破坏了鱼类繁殖、栖息和摄食场所;为防洪调蓄,洪湖冬季水位过低,使鱼类难以寻觅越冬场所,还为酷渔滥捕提供了便利。
(4)过度捕捞。洪湖在解放初期,江湖相通,湖面广阔,鱼类资源极为丰富,渔业生产的发展形势很好。后来,由于兴建水利设施、江湖隔断、围湖造田,酷渔滥捕等原因,使资源减少,鱼的产量和质量都大为下降。1950~1959年10年,年均产量10145t;1960~1969年10年,年均产量7705t,比前10年下降24%,1970~1979年10年,年均产量5165t,比50年代下降49%,比60年代下降33%;80年代年均产量下降到不足3500t,比50年代减产66%。由于江湖隔断,在长江产卵繁殖、进入洪湖育肥的青、草、鲢、鳙、鱤等高值鱼类,原占总产量的40%,这些鱼类在湖中比例降低,低龄群的低值鱼类占绝对优势,个体重在50g以下的低值鱼类,占50%以上。
与捕捞下降相对应的是,养殖量大幅增长。1958~1977年间,建立起集体渔场31个,养殖水面发展到5740hm2;1959年养殖产量达960t,比1957年增加3倍。洪湖渔业在此期间实现了由捕捞向养殖的跨越。从1977年冬开始,洪湖市(原洪湖县)不断开挖连片的精养鱼塘,建设商品鱼基地渔场,至1985年,全县建立商品渔场基地76个,精养面积2602hm2,洪湖渔业逐渐由粗放低产型向精养高产型转化。
而洪湖大湖的渔业生产长期以捕捞为主,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提出通过围圈养殖控制洪湖沼泽化趋势,并对洪湖围圈养鱼技术、虾蟹等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技术进行了科研攻关,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洪湖大湖水产养殖的发展。至1994年,洪湖大湖圈养面积近1333hm2,总产达6741t,为80年代捕捞量的近2倍。直到现在洪湖的水产养殖势头有增无减。
随着养殖渔业的发展,洪湖地区丰富的渔业资源逐渐转化成为产业优势,洪湖水产品产量多年雄居湖北省之冠。特别使近十多年来,洪湖市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在水产养殖结构中,虾、蟹、鳖、贝壳(珍珠)、黄鳝等的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起步快,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产量稳步上升,逐步形成洪湖水产品的市场优势,畅销国内外,并出口创汇。
为了保护洪湖的渔业资源,采取了一系列天然渔业的保护和增殖措施。
(1)人工投放鱼苗。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洪湖与长江的自然交流被堤闸阻隔后,采取人工放流鱼苗措施,补充洪湖的天然渔业资源,对维持洪湖经济鱼类的种群起到一定增殖作用。
(2)灌江纳苗。包括“顺灌”和“倒灌”两种方式,是江湖阻隔后所采取的补救措施。“倒灌”为洪湖冬春排水入江时鱼种成鱼逆流入湖,年年进行;“顺灌”则是汛期灌江引水入湖,由于调蓄湖容、泥沙淤积和灌江成效等问题存在一定争议,进行过多次试验。灌江纳苗的效果与灌江时期和引水量有关,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资源增殖措施。
(3)繁殖保护。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在洪湖划定了一定范围的禁渔区,并规定了禁渔期;70年代进一步明确规定了施墩口至湖口嘴、幺河口至高家墩、古井潭至三墩潭、清水堡至谭子河口、文家新嘴至小港等五片繁殖季节的禁渔区,禁渔期为4月1日至6月30日。80年代至今,繁殖保护的禁渔区在此基础上有所扩大,禁渔期也延长至8月1日。繁殖保护措施有效地保护了能在洪湖完成生活周期的鱼类。
(4)渔政管理。由于洪湖跨越洪湖、监利两市县,行政区划复杂,管理人员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管理设备落后,给渔政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除有关禁渔区、禁渔期的规定外,还制定了《洪湖鱼类资源增殖和保护措施》,并明确规定密眼渔具网目在4指(50mm)以上,坚决取缔网簖(迷魂阵)、鱼鹰、抛叉、炸鱼、电捕鱼、毒鱼等有害渔具渔法。但酷渔滥捕没有得到有效遏止。1996年洪湖建立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以来,加强了宣传教育、法律和经济制裁相结合的手段,提高了渔民对洪湖鱼类资源保护措施的认识,管理措施的作用逐渐凸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