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给水度的分析

给水度的分析

时间:2023-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蓄水容积法是以流域次降雨的水量平衡为基础,结合流域内地下水位、流域出口断面的径流资料,推求流域平均给水度,随埋深的变化,进而确定给水度的取值。因此选择无降水、无开采、无地表水体渗漏和无侧向径流的时段,该时段内的潜水蒸发量,用给水度与地下水位降幅的乘积表达,省水文总站曾借用有关潜水蒸发公式,建立相关关系,用以计算潜水变幅带的给水度。

给水度是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十分重要的计算参数,它是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渗漏补给量、地下水蓄变量及地下水开采量等项估算的基本数据。80年代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给水度有了许多新的认识,给水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水文地质参数,它与土壤质地、地下水埋深、土壤结构等诸因素有关。在释水过程和充水过程的给水度并不相同,有疏干给水度和充水给水度之分。给水度值与抽水历时有关,可以不同阶段分出完全给水度、瞬时给水度及平均给水度,即由传统的常数变为变数,在80年代中后期对给水度的确定曾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抽水试验法

抽水试验井孔深度一般在20~50米,多为孔组抽水,抽水时间在1万分钟左右,出水量变动控制在5%以内,即确定为稳定流量抽水。采用配线法及漏斗疏于法求出给水度。

二、水均衡动态法

利用实测的地下水位、降水,蒸发量等资料,根据某一定条件下的地下水位升降变幅推求给水度,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区域非饱和带水均衡法

在特定的均衡区,以某次降水或灌溉前后非饱和带的均衡要素,建立降水量(或灌溉量)、地表径流量,截留量、填洼量、雨期陆面蒸发量、地下水位变幅、土层含水量增量的水均衡方程,推求给水度。

(二)蓄水容积曲线法

蓄水容积法是以流域次降雨的水量平衡为基础,结合流域内地下水位、流域出口断面的径流资料,推求流域平均给水度,随埋深的变化,进而确定给水度的取值。

(三)潜水蒸发公式法

在河北中东部平原区,地面坡度平缓,地下水平径流微弱,潜水蒸发是地下水消退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选择无降水、无开采、无地表水体渗漏和无侧向径流的时段,该时段内的潜水蒸发量,用给水度与地下水位降幅的乘积表达,省水文总站曾借用有关潜水蒸发公式,建立相关关系,用以计算潜水变幅带的给水度。

(四)筒测法

利用特制的圆筒装填原状土,并徐徐充水,使之达到充分饱和状态,然后一次性放水,待重力水完全释放完毕时,放出水的体积与土样体积之比,即为该岩土的给水度或称平均给水度。从分析结果看,室内实验分析的给水度由于受土样、温度等条件的限制,与野外实验成果存在一定差异。

(五)其他方法

在分析岩土给水度当中,还曾利用平原小河站的退水流量与流域地下水消退值,综合分析流域平均给水度;利用实测土壤含水率及相应地下水位资料分析给水度;利用春灌期地下水开采量与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分析区域给水度。“六五”课题攻关期间,省水文总站对岩土给水度作了大量的分析及试验工作,结合省内实际情况,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汇总列出不同含水岩层的给水度成果表,作为各种计算的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