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前南峪村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气候资源实例

前南峪村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气候资源实例

时间:2023-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的前南峪村以生态建设为依托,发展起果品种植、食品加工、观光旅游等多种产业,拥有“中国绿色村庄”、“中国幸福村”、“环境保护全球500佳”提名奖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前南峪村也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推进“沟域经济”向纵深发展。前南峪人纠结过,但是,最终“生态优先”理念占了上风。

半个多世纪前,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邢台县前南峪村可谓穷山恶水,曾是一个“光山秃岭和尚头,洪水下山遍地流,沿川冲走河滩地,十年九灾不保收”的穷山村。然而当地村民们几十年、几代人坚持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进行小流域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这是保护气候资源、防御气象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今的前南峪村以生态建设为依托,发展起果品种植、食品加工、观光旅游等多种产业,拥有“中国绿色村庄”、“中国幸福村”、“环境保护全球500佳”提名奖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前南峪人,走出了一条山区农村奔小康的前南峪道路。

前南峪村,层峦之上,植被茂密,山顶是油松和洋槐,半山腰是栗子树,山脚是苹果树。油松晃着深绿色的松枝,栗蓬带着嫩绿的刺针藏在叶片之后,长势正盛的小苹果套着保护袋……眼前的地方就是前南峪,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旧址所在地,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图7.1)。

1963年,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使本来就很贫穷的前南峪更加悲惨,特大洪水几乎毁掉了全村所有的山场植被和耕地。如今,十条大沟全部建成高标准生态经济沟,栽植各种干鲜果树138400棵,林木覆盖率达90.7%,植被覆盖率达94.6%。

多年来,前南峪村民走科技兴山、生态富民之路,按照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并重的原则,创立了一个农、林、牧、水相互协调的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和多功能的生态防护体系,贫困落后的穷山村终于被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发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经济建设,是前南峪人始终抓得最紧的中心环节,在认识和实践上实现了四大转变:一是由片面注重沟谷治理向沟坡兼治的转变;二是由单纯注重工程措施向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转变,做到了川道杨柳结合,山顶松橡槐结合,沟坡干鲜果结合,使一个流域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护体系,增强了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三是由追求防护效益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转变,实施立体开发战略,营造防护林3900亩(1亩=666.7平方米),经济林4400亩等,自然山体形成了“材林头、干果腰、水果脚、米粮川、林果山”的生态模式;四是由要“绿”到要“美”,从卖果子到“售”风景的转变。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兴办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使生态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96.8”特大洪水中,前南峪村受灾不见灾,洪水不下山,依然林茂粮丰,创造了一个奇迹!

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夏无酷热,冬无雾霾,降水充沛而无山洪,强降雨会被漫山遍野茂密的植被和“鱼鳞坑”、小水库拦截、存蓄,形成了生态环境、气候资源和水分循环的良好配置(图7.2、图7.3)。

图7.1 前南峪村山川植被 摄影/郭迎春

图7.2 前南峪村街景 摄影/郭迎春

图7.3 前南峪村外景 摄影/郭迎春

站在前南峪村最高的山头俯瞰周围,只见山山披绿、岭岭挂翠,连绵不断的峰峦间,一座座水库、塘坝似晶莹的玛瑙,镶嵌在沟壑间。盘山路蜿蜒平整,通往每一片林地,从山顶到沟底,水土保持林戴帽、经济林缠腰、高效水果林住坡脚。在这里,有山就有绿,无路不成荫,微风吹来,空气中透着沁人心脾的芳香。

山脚下,绿水环绕的村庄,由水泥、青石板、鹅卵石铺就的村街小路,将家家户户相连。一栋栋二层小楼错落有致,白墙红顶掩映在翠绿中,恰似一幅山水画。

前南峪,曾经一贫如洗的穷山村,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已经蜕变成生态新村。

20世纪80年代,前南峪人就开始探索山区发展之路,经过几十年探索,从最初的“治山造田,打好生存仗,实现由荒变绿”到“林果当家,念好致富经,实现由绿变富”,再到“转型升级,走好生态路,实现由富变美”,走出了发展“沟域经济”三部曲。

随着“沟域经济”发展,前南峪村围绕果品深加工和生态旅游做文章,建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抗大陈列馆,开发“红”、“绿”结合特色生态旅游。目前,已形成高效林果业为基础,绿色环保产业为骨干,旅游服务业为桥梁,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经济格局,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沟域经济”是集生态治理、种养加工、休闲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为一体的山区发展新模式。它以生态优先为原则,通过顶、塬、坡、沟、滩立体开发,山、水、林、田、路、村统一打造,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认为,发展“沟域经济”就是要把林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业等一切能够依托生态发展起来的多种经营方式融合到一起,让当地群众享受多重叠加的经济效益。

前南峪被冠以“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源于1996年那场洪水。1996年8月,连续数日大雨引发山洪,洪水所及,梯田被毁、山体滑坡,有的村庄也被淹没。然而,前南峪8000多亩山场却没有一处受损,十几万棵树没有一棵被冲走。清水潺潺、绿树成荫,前南峪成为汪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洪水走了,一个道理印在山区群众心里:绿化荒山、植树造林能保持水土、抵御气象灾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沟域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前南峪村也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推进“沟域经济”向纵深发展。

和许多地方一样,依托大山丰富的矿藏,前南峪村20世纪八十年代创办了化工厂、冶炼厂,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然而,这些企业在挣来真金白银的同时,也排出污水、冒出黑烟,破坏着生态。

保生态还是要效益?前南峪人纠结过,但是,最终“生态优先”理念占了上风。他们舍弃每年800多万元的收入,关停污染企业,把发展重点放在生态旅游上。

乱挖滥伐、发展污染企业不可取,守着荒山秃岭苦熬也走不通。发展“沟域经济”首先要让荒山绿起来,以绿带富。转变山区发展方式,培育经济增长点,必须牢牢把握生态环境这个根本,把生态优先原则贯穿山区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用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提升山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本节部分内容源自《河北日报》)

【链接】

“63.8”特大洪水

1963年8月1日~10日,由于连降暴雨,全省遭受严重损失,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衡水、沧州等地101个县市遭受洪水灾害,全省受灾面积317万公顷,倒塌房屋12651881间,1000万人失去住所。邯郸总降水量达1034毫米,石家庄总降水量达1511毫米,赞皇总降水量达1187毫米,望都总降水量达1061毫米。

“96.8”特大洪水

1996年8月2日~5日,邢台、邯郸、石家庄、保定4市的15个县(市)普降暴雨,降雨量200~450毫米。邢台市的临城、内丘、沙河、南和和邢台县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朱庄、临城两个大水库、4个中型水库、51座小型水库已全部溢洪下泄。部分河道水位已超过行洪泄洪能力,造成洪水泛滥,道路冲毁,村庄、农田被淹,损失惨重。朱庄水库泄洪量达5000立方米/秒,临城水库达1500立方米/秒,致使107国道被冲毁中断;一载客42人的大轿车行至邢台北侧的白马河时,连同8名民工一并被洪水冲走,其中8人死亡,11人被救出,另外31人下落不明。这次特大洪涝灾害涉及全省113个县(市),1052个乡镇15900个村庄,受灾人口1618.89万,农作物受灾面积128.86万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56.3亿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