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前述式(6-14),计算获得恩施州8个县级行政单元2004—2013年间的社会经济质量得分,结果见图6-2。
通过分析图6-2可以发现如下。
(1)从社会经济发展质量总得分来看,恩施州8个县市在研究时段2004—2013的十年间总体上均呈现递增趋势,其中县域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得分最高的州府恩施市由2004年的0.155增长到了2013年的0.923,是8个县域行政单元里面发展最好的。
(2)从3个不同维度来看,不同的县市有着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驱动力。恩施市和利川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托经济发展规模总量的拉动,而剩余6个县的社会经济发展主要靠经济发展水平要素贡献,主要体现在社会建设和投资拉动。
(3)从时间序列来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质量的增长拐点主要在2008—2009年左右。其中,2008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战略,意在运用后现代理念,激活鄂西地区丰富的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破解交通、体制、机制等瓶颈障碍,拉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正是这样的发展契机给了恩施州新的发展活力。而2011年开始实施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更是给恩施州的发展带来了巨大能量,区域开始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区域经济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片区承接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产业转移、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图6-2 恩施州8县市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得分及演化
(4)从县域发展格局来看,呈现出以州府恩施市为核心的层级结构,具体在第三节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