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盐害指标
采用土壤饱和浸提液电导率(EC e)或土水比1∶5浸提液电导率(EC1∶5)作为土壤盐害判断指标,之所以选择EC e或EC1∶5作为土壤盐害的划分标准,是因为土壤盐害对作物生长的阻碍作用是由土壤溶液盐分总浓度(TEC)而非土壤盐分含量所决定的(USDA,1954),而土壤溶液的TEC可以用土壤溶液的电导率(EC)间接表示。TEC与EC间的线性关系为(McNeal,1970;Rengasamy,1984;USDA,1954;石元春等,1986):
式中TEC——溶液盐分总浓度(mmolc·L-1);
EC——溶液电导率(dS·m-1)。
土壤溶液的EC是反映土壤盐化程度的最佳指标(Rhoades et al.,1989),但田间状态的土壤溶液一般不易获得。而土壤饱和含水量近似等于田间土壤水分含量的2倍,与田间土壤实际水分状况最为接近(USDA,1954)。因此,国际上通常采用EC e作为土壤盐害的判断指标。土壤盐害与作物产量的相互关系见表7.1。
表7.1 土壤盐害分级与作物产量关系(USDA,1954)
根据表7.1可知,国际上通常将EC e=4 dS·m-1作为判断土壤是否发生盐害的阈值,这一判断标准的实质是EC e=4 dS·m-1对应的土壤饱和浸提液TEC使大多数作物开始减产。EC e=4 dS·m-1这一盐害判断标准能否应用在松嫩平原盐渍土地区,还需验证该区盐渍土TEC与EC的相互关系是否符合方程(7.1)。松嫩平原苏打盐渍土饱和浸提液TEC与EC的关系与方程(7.1)完全一致(详见第三章)。因此,表7.1适用于松嫩平原苏打盐渍土。另外,土壤饱和浸提液制备过程繁琐,而松嫩平原苏打盐渍土的EC e与EC1∶5间可以进行换算(详见第三章),因此,可以使用EC1∶5来判断土壤盐害。松嫩平原苏打盐渍土盐害判断标准见表7.2。
表7.2 松嫩平原土壤盐害分级
表7.2给出的是一般性的土壤盐害分级,从土壤角度出发,EC e<4 dS·m-1或EC1∶5<0.36 dS·m-1可以作为普遍标准判断土壤盐害是否已经解除。然而,不同作物的耐盐能力不同,针对某一具体作物而言,应用表7.2判断土壤盐害范围过于宽泛。因此,从作物角度出发,应该采用Mass-Hoffman方程(Maas,Hoffman,1977)判断土壤盐害情况:
式中Y r——相对产量(%);
b——斜率,即盐度(EC e)增加一个单位所对应的相对产量减少量;
EC e——土壤饱和浸提液电导率(dS·m-1);
EC t——作物开始减产时的临界电导率(dS·m-1)。
二、土壤pH的判断标准
国际上通常将pH>8.5的土壤定义为碱性土壤(Sumner&Nadiu,1998;USDA,1954),因此,可以将pH=8.5作为解除土壤高pH危害的判断阀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