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填埋二次污染控制标准日趋严格,存量垃圾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_中国城市环境卫生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垃圾填埋过程产生的渗滤液和恶臭是重要的二次污染物,也是填埋处置工艺的重点控制环节。在《“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中,存量垃圾治理被首次写入建设任务,全国预计实施存量治理项目1882个,其中,不达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改造项目503个,卫生填埋场封场项目802个,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治理项目577个。
垃圾填埋过程产生的渗滤液和恶臭是重要的二次污染物,也是填埋处置工艺的重点控制环节。随着填埋技术标准的逐渐完善和污染控制标准的日趋严格,在渗滤液和恶臭控制方面,也催生了新型的业务模式和治理技术。渗滤液处理设施采用融资租赁、政府采购服务和托管运行等合作模式,提高渗滤液达标处理水平,降低政府投资和运行成本。企业联合研发无人推土机等填埋机械,提高填埋工作效率,改善填埋工作环境,进一步拓展了填埋场恶臭控制思路。上海地区在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源头喷洒微生物除臭剂,抑制垃圾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恶臭强度,降低末端作业过程的恶臭污染程度,对恶臭治理的全过程控制进行了探索。
在《“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中,存量垃圾治理被首次写入建设任务,全国预计实施存量治理项目1882个,其中,不达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改造项目503个,卫生填埋场封场项目802个,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治理项目577个。根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一共开展存量垃圾治理993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2015年存量垃圾治理项目实施情况来看,治理工作涵盖了卫生填埋场封场治理和简易堆场封场两个方面,主要治理方式为原地封场处理,技术措施包含堆体整治、封场覆盖、填埋气导排利用、渗滤液达标处理、雨水导排、绿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