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是恢复生态学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由于不同退化生态系统存在地域差异性,加上外部干扰类型和强度的不同,结果导致生态系统所表现出来的退化类型、退化阶段、退化过程及其响应机理也不同。因此,在不同类型、不同程度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过程中,所应用的关键技术、恢复目标和侧重点也有所差异。但是,整体而言,退化生态系统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体系有:①非生物环境因素(包括土壤、水体、大气)的恢复技术;②生物因素(包括物种、种群和群落)的恢复技术;③生态系统(包括结构与功能)的总体规划、设计与组装技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一些常用的基本技术见表6-2。
表6-2 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技术体系(引自章家恩,1999)
从修复与重建的途径和手段性质上看,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物理-化学-生物复合修复法。物理方法通过直接消除胁迫压力,改善某些生态因子,为关键生物种群的恢复提供有利条件。化学方法通过添加某些化学物质,改善土壤和水体等基质的性质,使其适合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进而达到修复和重建受损生态系统的目的。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影响甚至破坏作用,同时,生物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通过物质循环等过程对环境也有重要作用,生物群落的形成、演替过程又在更高层面上改变并形成特定的群落环境。因此,生物方法可以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者使其无害化,从而改善环境条件或者使环境条件恢复到正常状态。物理-化学-生物复合修复法主要是根据生态破坏(包括对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破坏),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多种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修复重建技术。
由于生态系统受损的原因、形式和强度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生态修复所采取的技术和方法也会多样化。近年来,生物修复是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理论和应用的热点,其中植物修复应用最为广泛。植物修复技术是根据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污染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利用植物及其共存微生物体系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种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固定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水体和空气、清除放射性元素,或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共存体系净化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自有修复技术。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角度来看,主要包括非生物和生物系统的修复。非生物系统的修复技术,即无机环境的修复技术,包括水体修复技术(如控制污染、去除富营养化、换水、换底泥、排涝、灌溉技术等)、土壤修复技术(如耕作制度和方式的改变、施肥、土壤改良、表土稳定、控制水土侵蚀、换土及分解污染物等)和空气修复技术(如烟尘吸附、生物和化学吸附等)。生物系统的修复技术包括生产者(如物种的引入、品种改良、植物快速繁殖、植物的搭配、植物的种植、林分改造等)、消费者(如捕食者的引进、病虫害的控制等)和分解者(如微生物的引种和控制等)的重建技术和生态规划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