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南沙新区地面建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

南沙新区地面建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

时间:2024-11-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利用综合指数法对各评价要素进行综合计算,最终得到南沙新区地面建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利用Map 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依据各要素所赋权值及评分值进行叠加运算,最终得到南沙新区地面建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分区图。南沙新区地面建筑较不适宜区分布在丘陵区周边、砂土液化软土沉降严重区域,该类型地区面积约为38km2,占试点区评价面积的12%左右。

根据珠江二角洲经济区地质环境承载力体系中地面建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广州市南沙新区地面建筑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评价。根据基础资料,形成南沙新区地形坡度分区图、地貌分区图、地下水位埋深分区图、软土厚度分区图、基岩埋深分区图、砂土液化情况分区图等单要素图件。

根据珠江二角洲经济区地面建筑地质环境适宜性各评价的定权方法,综合专家意见,采用层次分析法按九标度构建权重分析矩阵,采用和积法计算指标权重,权重分析矩阵和权重结果见表6-3。

表6-3 南沙区地面建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分析矩阵

利用综合指数法对各评价要素进行综合计算,最终得到南沙新区地面建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利用Map 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依据各要素所赋权值及评分值进行叠加运算,最终得到南沙新区地面建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分区图(图6-5)。

从图6-5中可以看出,南沙新区以地面建筑基本适宜区为主,其主要分布在万顷沙镇、新垦镇、横沥镇、龙穴岛一带,该区域基本为平原区,地面坡度平缓,软土厚度一般较大,该类型地区面积超过200km2,超过试点评价区面积的60%。南沙新区地面建筑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南沙街办、黄阁镇一带非丘陵区,该类型地区面积约为60km2,占试点评价区面积的19%左右。南沙新区地面建筑较不适宜区分布在丘陵区周边、砂土液化软土沉降严重区域,该类型地区面积约为38km2,占试点区评价面积的12%左右。南沙新区地面建筑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飞云顶、铜鼓顶、黄山鲁一带,该区地貌类型为丘陵区,地面坡度普遍大于12°,该类型地区面积约为22km2,占试点评价区面积的7%左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