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性天气(包括天气过程与天气现象)与各项生产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本章介绍寒潮、霜冻、台风、旱涝、干热风、冰雹、大风和龙卷风等几种灾害性天气。由于它们都与大气状态和气象要素有联系,常被称为气象灾害。
一、寒潮
寒潮是指盘踞在高纬度地区上空的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突然离开源地,大规模南下,造成沿途剧烈降温,并伴有偏北大风、霜冻、雨雪、风沙等天气现象,这类天气过程称为寒潮。可见,寒潮是一次强烈的冷空气活动。
寒潮多发生于冬半年。寒潮带来的冻害和风灾,对生产建设、交通运输、人民生活和旅游活动均有不利影响。
1.寒潮标准
在我国,根据工农业生产的需要,中国气象局规定了寒潮的标准:一次冷空气侵入使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在48小时内最低气温下降10℃以上,长江中下游最低气温达4℃或以下,陆地上相当于三个大行政区的范围内伴有5~7级大风,渤海、黄海、东海出现7级以上大风,称为寒潮。如果48小时内最低气温下降14℃以上、陆地上3~4个大行政区有5~7级大风,沿海所有海区出现7级以上大风,称为强寒潮。凡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天气过程,称为一般冷空气活动。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南北气候差异大,各地的生产活动不尽相同,全国采用同一寒潮标准难以满足各地的服务要求,因此许多气象台站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补充修订了适合本地区的寒潮标准。因此,旅游者除收听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外,还需注意所到地区地方台站的天气预报。
我国境内一年四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其中达到寒潮标准的平均每年6.2次(1955—1975年),多的年份有10次,少的年份仅1次。
2.寒潮源地和路径
寒潮源地是指冷空气的发源地。影响我国的寒潮冷空气来自新地岛附近的北冰洋洋面和冰岛以南的洋面上空。冬季时,这里几乎终日不见阳光,漫长的黑夜使地面上冰雪覆盖,其上空堆积了大量冷空气。
发源于新地岛以西寒冷洋面上的冷空气,经过巴伦支海、白海进入西伯利亚西部以及蒙古,然后进入我国,见图2-14中的西北路。来自这里的冷空气比较常见,能达到寒潮强度的也最多。发源于新地岛以东寒冷洋面上的冷空气经过喀拉海、泰米尔半岛进入蒙古,到达我国,见图2-14中的北路。来自这里的冷空气次数较少,但气温低,能达到寒潮强度的次数较多。此外,也有少数寒潮冷空气从贝加尔湖直达我国东部地区,见图2-14中的次要路径。
第二个冷空气源地是冰岛以南洋面。冷空气经俄罗斯欧洲地区南部或地中海、黑海、里海一带,由西向东侵入我国,见图2-14中的西路。来自这个源地的冷空气次数较多,但能够达到寒潮强度的较少。
寒潮冷空气进入我国境内后一般分三条路径南下。
中路(又称西北路)。寒潮冷空气从源地移出,经过俄罗斯及蒙古,由我国河套(105°~115°E)附近南下,直达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尔后入海,有时可侵入华南地区。沿此路径侵入的寒潮可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冷空气经过的地区以大风、降温为主,并带有风沙,在江南有雨雷天气。
东路。寒潮冷空气经蒙古到我国内蒙古及东北地区,以后其主力在115°E以东继续东移,但低层冷空气折向西南方向移动,经渤海侵入华北,再从黄河下游向南,直达两湖盆地。这条路径的寒潮冷空气,常使渤海、黄海、黄河下游一带出现东北大风,长江以北地区有大范围的大风、降雨和低温天气。
西路。寒潮冷空气由俄罗斯里海一带向东经我国新疆、青海、西藏高原东侧南下。这路寒潮冷空气侵入我国西北、西南、江南和华南时,往往引起大范围雨雪天气,降温幅度不大,持续时间短。
图2-14 影响我国的寒潮冷空气源地和路径示意图
事实上,每次入侵我国的冷空气路径和移动速度都不完全相同。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到我国西北地区,一般需要1~2天;到华北、东北地区需要3天左右;到长江以南则需要4天左右。
3.寒潮天气
寒潮袭击时,最突出的天气表现是大风和降温,其他如沙暴、雨雪等天气现象则视地区和条件而异。
大风。大风常常出现在冷锋后部200km附近的地区,当寒潮冷锋过境时,风向突变,风力猛增。锋后为偏北大风,风力一般是6`级,有时可达10~12级,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多数是1~2天,较长的可达3天左右。大风吹起尘土,造成风沙、浮尘天气。寒潮冷锋前部的地区,一般风力微弱,风向偏南,但冷锋前的低压(槽)系统发展比较强时,在内蒙古东部及东北地区,偏南风也可达5~6级以上。
降温。寒潮冷锋过境后,温度急剧下降,降温幅度及低温持续时间受许多因素影响。从多年年平均情况来看,我国新疆北部、内蒙古和东北等北部地区,大风持续时间长,气温下降幅度大,一次寒潮过程可降温12~14℃;最强的寒潮,一天之内下降10余度甚至20多度,最低气温达-30~-40℃。淮河以南至华南各地,寒潮前夕气温比较高,寒潮入侵又因地势平坦,冷空气移动速度快,变性慢,气温下降幅度也大;当强寒潮经过长江流域时可使最低气温降到-10℃以下。华北平原虽然也是寒潮主要通道,但因这里原来的气温比较低,所以降温幅度小于南方各地,可是强寒潮入侵时,华北最低气温可降到-20℃以下。
此外,地形、云量等对降温幅度和持续低温均有显著影响。其寒潮南下后,白天碧空无云,夜间云量增多,则降温幅度小,回暖快;反之则回暖慢,降温幅度大。山地冷空气迎风坡上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背风坡反之。山谷和盆地中,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
降水。冬季,寒潮入侵在淮河以北地区偶有降雪现象,淮河流域以南则雨雪较多,时间长,强度小。秋季,华北、长江流域虽有降水,但时间不长;春季,寒潮冷锋上的降水比冬季多而强,范围比较广。华北可能有雨,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则经常产生降水,强度大,常伴有雷电。
二、热带气旋和台风
1.定义和标准
热带气旋是生成于低纬度热带洋面上的低气压。按照国际规定,热带气旋按其强度分为四级:气旋区最大风力在7级以下者(包括7级)为热带低气压;8~9级者为热带风暴;10~11级者为强热带风暴;最大风力12级或以上的称为台风或飓风。在我国以往的标准中则把热带风暴称为台风(本节中的统计资料均以此为标准)。
中国气象局规定,自1988年起,各地气象台站按国家名称和等级向国外发布热带气旋的情报、预报或警报。
为了工作方便,我国把每年发生在150°E以西,赤道以北的台风按出现顺序予以编号。例如8806号台风是指1988年发生在上述地区的第6次台风。
2.台风源地
台风主要生成于纬度5°~10°之间,占87%,20°以北的只占13%。近年来,还发现个别台风生成5°以南的赤道海域。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来自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海域,平均每年29个,约占全球台风总数的40%。这里生成的台风不仅次数多,而且是超级台风(直径达1500~2000km)的唯一源地。
台风生成于广阔而高温的热带洋面上。这里不仅提供了大量水汽,也提供了能量。海面上蒸发强,低空的气层十分潮湿。一旦气层中水汽凝结,释放潜热,就提供了台风生成或发展时所需的能量。据研究指出,海水温度在26.5℃以上才有利于台风的发生和发展。
3.台风结构和天气
在地面天气图上,台风表现为一个气压极低、闭合等压线近乎圆形的低气压。当台风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在海上其中心气压一般都在950hPa以下,最低者为887hPa。1969年7月27日在我国汕头登陆的6903号台风,其中心气压为895hPa,是60年来登陆我国的最强的一次台风。
台风中,按其结构和天气现象可分为三个区域,即台风眼区、涡旋区和外围大风区。台风中的天气分布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图2-15)。
台风眼区:位于台风中心,半径为5~30km不等,形状呈圆形,也有呈椭圆形或卵形的。这里气流下沉,通常是少云,风也弱。当台风减弱时,眼内出现上升气流,云系发展,天气转坏,有时也出现云层和降水。
图2-15 台风云系及气流分布
涡旋区:又称狂风暴雨区或最大风速区,半径为50~100km。区内强烈的上升气流常常形成宽数十千米,高十余千米的云墙,云墙主要由对流云组成。这里经常出现狂风暴雨,是台风中天气最恶劣、破坏力最大的区域,风力常达12级以上。
外围大风区:涡旋区以外为大风区,半径200~300km。外围大风区的风力一般为6~8级,有散乱云。
台风中的天气包括台风带来的大风、暴雨、海潮等。台风强弱不等,台风天气的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等亦有很大差异。
台风中风力大,风的阵性强,瞬时极大风速和极小风速之差可达30m/s。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最大风速一股可达60~70m/s,最强的曾出现110m/s。少数台风中还可出现龙卷风。例如1956年9月24日,当台风在长江口出海时,浙江嘉兴、上海等地都出现了龙卷风。
台风中降水多、强度大、范围广,一次台风登陆其降水区往往可波及数省(区),台风中心路径两侧数百千米内有暴雨。当它与冷空气或其他天气系统共同影响时,还会出现特大暴雨,如8807号台风于8月8日凌晨在浙江象山登陆,凌晨2~5时,历时3小时的降水量达117mm。
台风中心附近气压低,风力大,使海面潮位暴涨,如果与天文潮(月球引力引起的)同时出现,二者叠加,潮位更高,对沿海地区威胁很大。例如1969年7月28日,台风在汕头登陆时,正值天文潮涨潮期,潮位比正常水位高出2.8m,浪高数米,汕头、登海等地大小街道水深1~4m。
台风涡漩区内,由于风力非常猛。常使海面上出现巨大的风浪,一般8级风力时,浪高可达5m;12级大风时,则浪高可达15m。
可见,台风常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不过,在久旱少雨时台风中丰沛的降水又能解除干旱省酷热。
4.台风路径
根据1884—1974年的台风路径资料统计表明,在西太平洋地区,常见的台风路径大致有三类,即海上转向、西行和在我国登陆类。
海上转向类。有两种情况:①远海转向,即图2-16中的路径Ⅰ,台风在125°~140°E之间。这类路径的台风,一般袭击日本或在海上消失;②低纬度转向,即图2-16中的路径Ⅱ,台风在125°E以西,8°~22°N海上转向,或在我国台湾登陆后转向。这一路的台风对台湾和菲律宾一带有影响。
西行类。即图2-16中的路径Ⅲ台风受稳定的副热带高压南侧偏东气流的引导,从菲律宾以东海面一直向西移动,经我国南海。西行台风对我国广东、广西影响较大,当路径偏南时,则影响越南,对我国华南无大影响。
登陆类。有三种情况:①近海上登陆,图2-16中的路径Ⅳ。台风在洋面上生成后,向西北方向移动,大约在20°N附近北上。后又向东北方向移去,影响朝鲜一带,或向西北方向移去,在我国辽宁和山东沿海登陆。这一路径的台风出现在6~8月,次数不多。②登陆华东类。即图2-16中的路径Ⅴ。台风在低纬度生成后,稳定地向西北方向移动,登陆后或在陆上消失,或转入黄海、东海。这类台风的强度较强,范围较大,对我国台湾省和华东各省的影响大。③登陆华南类,即图2-16中的路径Ⅵ。台风在菲律宾中部或南部群岛附近的低纬海面上生成,向西北方向移动,影响我国华南地区。
除上述常见路径外,每年还有一些异常路径的台风出现,如蛇行路径、打转台风等出现次数不多,预报困难。
图2-16 西太平洋台风实际路径分类
5.台风的活动状况
在西太平洋上,全年各月都有台风发生,但主要集中在7~10月,约占全年总数的68%,其中8月是台风发生的高峰月。
我国是西太平洋沿岸国家中受台风袭击最严重的国家,据1949—1969年的资料统计,在我国登陆的台风约占台风总数的23%。台风在我回登陆月份始于5月初,止于12月初,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尤以9月最多,平均来说,每年有6~7次台风在我国登陆,最多的年份11次,最少的年份只有2次。1988年西北太平洋上共生成26个台风,登陆我国的8个,对我国有较明显影响的9个。
台风登陆我国的地点从广西到辽宁沿海,以广东、台湾、福建等地最多。登陆我国的台风,一部分可以深入内陆,江西是内陆受台风影响最重的地区。总之,在我国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四川等省区没有受台风影响外,全国有五分之四的省区均受西北太平洋或南海登陆台风的影响。因此,我国气象部门对台风预报十分重视。当发现西太平洋上有台风生成或有台风向我国沿海移动,并预计48小时后可能影响我国时,便发布台风消息,以引起人们注意;如果发现台风继续向我国沿海靠近,预计48小时内台风中的6级大风区将影响沿海地区时,便发布台风警报;预计24小时内台风将登陆,便发布台风紧急警报。此外,各地气象台站还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制订了发布台风警报的要求,以做好防台抗台工作。
三、旱涝
旱涝是指一个地区短期内,由于降水量异常引起的反常天气气候。显然,持久缺雨则旱,雨量过多则涝。
(一)旱涝指标
旱涝指标很多,从气象角度出发,常用降水量距平的百分率表示,即
式中:I是旱涝指数;R是某一时期降水量;¯R是同期多年的平均降水量,这个指标简单明了,也比较客观。具体标准见表2-4和表2-5。
表2-4 干旱指标
表2-5 雨涝指标
此外,也有用降水量标准差(σ)来确定旱涝指数的,公式如下
当
当
此外,各省区还有结合当地植物,特别是农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水状况,考虑降水日数确定干旱指标。如四川省确定7、8月连续20天降水总量少于35mm者,为伏旱。总之,旱涝指标很多,且有地方性。
(二)干旱的时间和地理分布
我国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出现干旱,但全国各地都以春旱或冬春旱发生的机会居多,程度最重,持续时间也最长。这种情况在华南和西南地区尤为明显,其次是黄淮海地区和东北地区。我国冬春干旱频繁发生,是与我国冬干夏湿的季风气候有关。冬半年,大陆上几乎都是在蒙古冷高压的笼罩之下,气候干冷。春季温度回升快,大风又多,蒸发量大,空气相对湿度低,干旱加重。
我国夏季干旱现象也不少,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盛夏季节后,常常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的控制下,气流下沉,少雨而干旱。此外,黄淮海地区的夏旱也比较严重,出现概率较高。
秋季,我国多数地区在强度较弱的冷高压控制下,秋高气爽,降水极少,相对湿度低,也会山现干旱。就全国范围来说,黄淮海地区和华南出现秋旱的机会最多,其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我国西南地区干旱主要出现在冬春和初夏,这里进入6月后,雨季开始,不再出现干旱。
必须指出,我国地形复杂,同一省内,干旱分布状况也有差异。如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气象局的研究指出,该州春旱以西北部较常见,夏旱出现在南部,秋旱多出现于东部地区。
我国是个多旱灾的国家,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连续几年干旱。近几十年,全国各地干旱频繁。1972年华北地区春、夏、秋连旱,致使黄河在济南以下断流20天。1978年我国东部地区奇旱酷暑,江淮流域春旱接“空梅”,秋伏又连旱,造成河水断流,塘堰干涸。南京当年1-10月降水量仅472mm,是近百年未遇的大旱年。湖南大约每隔1~4年出现一次大旱或特大干旱。西北地区的干旱有明显的准三年的周期。
(三)雨涝的时间和地理分布
雨涝大致有三种:一是历时较短,降水强度较大的暴雨以致特大暴雨造成的雨涝,这种雨涝多数是在台风或静止锋上不断有波动气旋时出现。二是降水强度不大,但阴雨期较久的渍涝,这种渍涝都发生在锋面降水内。出现渍涝时,地面虽无洪水,但因长期缺少日照,加上土壤水分过多,危害作物和林木生长。三是阴雨日较长,总雨量又大,即上述两种结合,既涝又渍,危害最重。近些年我国水灾频繁,1996年、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都遭受特大洪水危害。
总的来说,我国雨涝主要出现在夏季。这个时期发生的雨涝不仅频繁,而且强度也大。显然,这是季风气候特点的反映。各地雨涝出现的季节也有差异,黄淮海地区不仅干旱频繁,雨涝也多,几乎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夏涝发生。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春涝机会比较多,秋季台风活动频繁,所以秋涝也时有发生。东北地区雨涝多出现于夏季7、8月。
(四)冰雹
冰雹是从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降水。冰雹的直径一般为5~30mm。5mm以下者,硬的称为冰丸,软的称为散粒;直径5mm以上者,硬的称为冰雹,软的称为软雹或海绵雹。冰雹降落时,常伴有强烈的阵风、暴雨和降温,有时还伴有龙卷风。因此,冰雹是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例如1987年4月23日傍晚,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地区遭受雹灾,最大的冰雹重650g,直径14cm,降雹时最大风速28m/s,冰雹夹着暴雨持续27分钟,自治州内由南到北有6个县遭受雹灾,死亡16人,打死牲畜约300头,受灾秧田3290ha,房屋倒塌及损坏3万余栋,直接经济损失29万元。冰雹降落时,落叶树被打得片叶无存,树皮也被打烂;常绿树的新梢被打断,许多树木当年生长发育期延缓,出现畸形,有的逐渐枯死。仅吉首市就有42个树种,7万余株活立木受损失。
1.冰雹的结构和形成过程
冰雹中心是一个白色不透明疏松的核心,称雹核或雹心,雹心外面由透明和不透明的冰层相间地包围着,层次不等。一般来说,层次愈多,冰雹愈大。
冰雹云中,云顶附近有冰晶和雪花。中部有雪花和过冷却水滴,零度层以下是水滴。冰雹云中上升和下沉气流时强时弱,过冷水滴与冰品或雪花相碰时,迅速冻结成白色不透明的雹心,这就是冰雹的胚胎。冰雹胚胎被带到0℃层以下,温度较高,表层冰层融化成水,水滴有粘于其上。当上升气流带到云层中部或上部过程中,水滴冻结成透明冰层。随后,过冷却水滴、冰晶或雪花又迅速地在其外围冻结一层不透明的冰层。随着气流的时强时弱,重复上述增长过程,冰雹直径增大,重量增加,当冰雹的重量增加到上升气流支托不住时,就离开云体,降到地面,出现雹灾。可见,冰雹直径与上升气流强弱及空气不稳定程度等因素有关(图2-17)。
冰雹云移动速度快,降雹区多呈带状分布,宽度只有1~2km,平均长度常在20~30km以下,所以群众中流传“雹打一条线”的说法。此外,降雹时间短,-般只有几分钟,半小时以上者少见。
图2-17 冰雹的形成过程
2.冰雹形成的条件
一般来说,在中纬度地区,垂直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都有冰雹存在。然而是否降雹,形成雹灾,则必需云中冰雹能增长到一定尺度,且有极低的温度,在降落到地面前又不能融化,才出现降雹。因此,冰雹形成过程中要求具备-定的条件。
(1)不均匀的升降气流。从冰雹的结构和增长过程,人们很容易地推论出冰雹愈大,雹核在云中上下往返的次数愈多,即要求云中升降气流强盛。此外降雹前,只要云中具备很强的上升气流,才能托住大体积的冰雹。据统计,降雹时的上升速度在20m/s以上。一般产生雷雨的积雨云中的上升速度为10m/s左右,因而有积雨云,也不一定降雹。
(2)充足的水汽。冰雹生成于积雨云中,显然云中含水量与冰苞的尺度有密切关系,云中含水量愈多,冰雹也增长得愈大。水汽多,凝结量大,释放潜热也多,从而有利于冰雹的增长。一般来说,降雹时,云中水汽含量高达20~40g/m3。
(3)0℃层高度要适当。经验指出,0℃层的高度影响冰雹的增长。在冰雹的形成过程中已指出,云中0℃层以上是过冷水滴、冰晶、雪花区,0℃层以下是水滴区时,冰雹的增长与这些区的分布有关。0℃层高度太低时,雹核在通过水滴和过冷水滴区时,冲冰路程短,不利于增大,只能形成小冰雹。0℃层高时,上层冰晶、雪花、过冷水滴少,也不利于增长;而且冰雹不降时经历o℃层以下的路程长,容易融化为雨滴,不易降雹。经验指出,0℃层的高度一般在4000m(600hPa)附近有利于降雹。
3.冰雹的地理分布和出现季节
冰雹分布的特点:中纬度多于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内陆多于沿海,山地多于平原。在我国青藏高原是雹日最多、范围最大的地区,唐古拉山周围是多雹中心,年雹日20天以上,那曲为全国之冠,年雹日34.5天,最多年份可达53天。这里虽然降雹很多,但由于海拔高,夏季气温不高,积雨云发展有限,80%以上的冰雹都是着地即融的散、冰丸和小冰雹,很少造成雹灾。
四川西部、云贵高原以及湘西山地降雹比较多,川西的年雹日可达15天以上,其他地区一般为1~3天。此外,祁连山山地和天山山地的冰雹天气比较频繁,年雹日达10~15天以上。内蒙古南部地区雹日也较多,有5~7天。华北山地、东北山地和内蒙古东部年雹日3天左右。黄土高原和东北平原1~2天。我国台湾、福建及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温度高,过冷水滴少,且冰雹在降落过程中易融化,出现降雹者极少。
冰雹出现的季节,从全国来看,2~10月间均有可能,但各地出现的月份差异很大。淮河流域以南地区,春季(2~5月)多雹;淮河流域以北地区,春末夏初(5~6月)多雹;青藏高原和其他的高山地区夏季(6~9月)多雹;东北地区、山东半岛和青藏高原南侧是初夏(5~6月)和秋季(9~10月)多雹。
从一日来看,降雹时间一般在傍晚,以14~17时居多,极少数在凌晨。据记载,湖南省宁远县逍遥岩乡1981年3月29日凌晨4时10分至5时20分,断续降雹70分钟,最大的重8500g,最大风速40m/s,一株胸围4.19m的皂荚树被连根拔起。由于降雹在凌晨人们熟睡的时间,历时又长,损失惨重。
4.冰雹的预防
冰雹出现的范围小、时间短,而气象台站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观测时间间隔长,容易漏测。不过,近年来雷达可以跟踪冰雹云。因此,冰雹的短期预报比较准确。
多雹区的城市绿化和庭园中,应选择抗雹性强的树种。据研究,不同树种抗雹力不同,沙兰杨、法桐、刺槐、竹、圆柏等树种的抗雹力最强,其次是景烈白兰、白玉兰、广玉兰、桂花、女贞、梧桐、雪松等树种。
(五)大风和龙卷风
1.大风
大风是指风力等于或大于8级(17.2m/s)的风。出现大风时,常常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大风可引起树木风倒和风折。
大风天气主要是由天气系统的活动造成的,同时也受局部地形的影响。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冬半年,尤其是春季,经常出现寒潮冷锋的大风;我国南方地区夏半年,多出现台风和雷雨大风;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处于地面高压西部控制时,多见偏南大风,春季当东北低压、江准气旋发展加深时,也常常伴有大风天气。此外,龙卷风中也带来大风。在我国,大风天气以春季出现最多,夏季最少。从地理分布看,沿海多于内陆,北方多于南方。山顶、山脊和山坡上部等地大风天气出现机率多,风灾也重。
2.龙卷风
龙卷风又称龙卷,是从积雨云底部下垂的漏斗云(图2-18)。当它接触地面时,带来的风很大,时常可达100m/s以上,因此它是一种快速旋转的旋窝,当象鼻云柱伸到陆面时,常常吸引大量沙尘、碎片,形成尘柱,这就是陆龙卷。当云柱经过水面时,能吸起高大的水柱,这就是水龙卷。有时龙卷只出现在半空中,称为空中龙卷。此外,也可能两个或多个龙卷同时出现。
龙卷的水平范围很小,直径从几米到几百米,平均为250m,然而强风区可达1~2km陆龙卷风的范围大于水龙卷风。龙卷移动的时速约为几千千米,路径呈直线,长度只有几千米,极个别的有300km。龙卷中上升和下降运动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中心附近为下沉运动,稍往外便有极强的上升气流(图2-19),上升速度可达50~60m/s。1966年3月2日江苏盐城出现了龙卷,把一个20多吨重的锅炉从地上拔起,抛出500m远。
图2-18 龙卷风
图2-19 龙卷风中的气流分布
上海气象台分析了108个龙卷资料后指出,龙卷主要出现在气团内部、静止锋、台风、冷锋和飓风等天气系统中。
全国各地都有龙卷风。陆地上龙卷风多出现在7~9月,西沙群岛地区一年四季都有龙卷风出现,以8~9月最多。就一日来说,龙卷风出现时间集中在午后对流最旺盛的时段内。
由于龙卷的范围小,生命期短,预报困难。我国气象工作者正在进行大量研究工作。近年来利用气象卫星和气象雷达监视积雨云中云系的发展,对提高龙卷预报的准确率很有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