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山气候的一般特性
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空气、水汽、尘埃等随之减少,太阳直接辐射增强,紫外辐射增强尤为明显,但有效辐射也增大。在有积雪的高原面上,反射率增大,地面吸收辐射减少,故净辐射比同纬度平原小。高山气候具有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的特点。降水在湿润气流的迎风面上增多,在背风面大大减少;高山的风力一般比较大,风向不稳定。
一般来说,高山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这种垂直地带性又因高山所在地的纬度和区域气候条件而有所不同,其特征如下。
(1)山地垂直气候带的分布因所在地的纬度和山地本身的差而异。在低纬山地,山麓为赤道或热带气候,随着海拔的增加,地表热量和水分条件逐渐变化,垂直气候带依次发生。这种变化类似于低地随纬度的增加而发生的变化。如果山地的纬度较高,气候垂直带的分异就减少。如果山地的高差较小,气候垂直带的分异也就较小。
(2)山地垂直气候带具有所在地大气候类型的“烙印”。例如,赤道山地从山麓到山顶都具有全年季节变化不明显的特征。珠穆朗玛峰和长白山都具有季风气候特色。
(3)湿润气候区山地垂直气候的分异主要以热量条件为垂直差异的决定因素。而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山地垂直气候的分异与热量和湿润状况都有密切关系。这种地区的干燥度都是山麓大,随着海拔的增高,干燥度逐渐减小。
(4)同一山地还因坡向、坡度及地形起伏、凹凸、显隐等局地条件不同,气候的垂直变化各不相同,山坡暖带、山谷冷湖即为一例。山地气候确有“十里不同天”之变。
(5)山地的垂直气候带与随纬度而异的水平气候带在成因和特征上都有所不同。
二、山区温度的推算
山区地形复杂,其温度的空间变化很大;同时我国山区面积广大,而山区气象站稀少,积累的气候资料不能满足研究山区热量资源的需要。因此,研究和利用山区气温的推算方法,这对分析山区热量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作者提出了不同的山区气温推算模式。这里我们介绍一种较有代表性的分离综合法(傅抱璞等,1996)。
这种方法首先把影响山区气候的因素分为比较稳定的宏观地理因素和不稳定的微观地理因素,并把二者中的各种因子一一加以分解,根据各种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规律,分别确定它们对温度(或其他气候要素)的具体影响,然后把宏观与微观的各种因子的影响综合起来,最后得出该地局部地形影响的订正值。
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相邻地区大气候变化的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地形影响也有一定规律可循。具体方法如下:假设气象站(称B点)的气温为TB,要推算A点的气温TA,则A、B两地的气温差可写成如下形式:
式中:ΔTφ为该两地地理纬度φ影响引起的温差;ΔTλ为经度λ影响引起的温差;ΔTg为宏观地形g(山脉走向、总体高度和长度)影响引起的温差;ΔTe为自然环境e(大森林、大水体)影响引起的温差;ΔTh为局地海拔高度h影响引起的温差;ΔTm为小地形m的影响引起的温差。
令
则ΔTs代表宏观地理因素引起的温差。因此,式(5-1)可写成
若A、B两地的海拔高度为hA、hB(以100m为单位),温度递减率为γh(℃/100m),则上式可写成
如果已知ΔTs、ΔTm和γh,就可用上式由B气象站温度TB推算A点的温度TA。
改写式(5-4)为
式中:h0为标准高度。一般丘陵地区取海平面为标准高度,即h0=0;在高山或高原地区,h0可以取山麓高度或该区域内大多数气象站的平均高度。显然上式中[TA+(hA-h0)γh]和[TB+(hB-h0)γh]分别代表A、B两地订正到标准高度上的温度,以TA0和TB0表示,则式(5-5)可改写成
若A、B两地小地形相似,即ΔTm=0,则有
可见在小地形相似或没有小地形影响(如平地)的情况下,A、B两地由于宏观地理因素引起的温差ΔTs,就等于标准高度上的温差。
由于山区气象站一般都设立在周围比较开阔的山顶或山岗上,可以认为没有小地形影响或小地形相似,因此,可以利用该山区及其周围邻近气象站资料(温度、海拔高度等)以及该地区的γh值,将各气象站的温度订正到标准高度上,并绘制等温线图。此图称为仅仅反映宏观地理因素影响的宏观温度分布图(图5-1)。根据宏观温度分布图就可以确定该区城内任意-点的宏观温度或者任何两地的宏观温度差ΔTs。
图5-1 标准高度(海平面)上的宏观温度分布图(江西省西南部,1975)
关于微观地形温度订正ΔTm,如果没有实地考察资料,可以利用地形相似法,选用其他地方得到的各种小地形影响温度订正。
三、如何选择登山季节
实践表明,登山特别是登顶阶段,与当时的气象条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天气变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登顶的成败。在登山史上因气象预报不准确或不能正确使用气象预报而失败的例子是不少的。因此,在登山前和登山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天气变化规律是非常必要的。
这里讲的如何选择登山季节,是从气候角度提供一个适宜登山的最佳天气时段。至于在该时段内的具体天气如何,还得靠登山时的天气预报和运动员们的观天经验。
根据我国登山队历年来的实践,在我国登山的有利气象条件是:①峰顶附近的高空风速要小于18~20m/s;②无降水或只有少量降水;③气温不要低于-30℃;④日照时数要长;⑤通过大本营应无积雪;⑥能见度要好,无雷电或很少雷电等。
按照上述条件来选择登山季节,一般是容易办到的。我国是季风气候盛行的国家,季节的变化非常明显,对于登山来说,大致都以春秋两季为宜。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和山的海拔高度不同,各座山的气候特征也迥然各异。
四、登山运动的气象保障
登山运动与气象的密切关系是其他任何体育项目所不能比拟的。
一次登山探险活动的任务确定之后,天气也是最后致胜的决定性条件。比如一次主要目的是突破新高度的活动,在组织指挥工作上首先是选择好该山区气象条件(气温、风速、降水等)最好的季节。翻开现代登山运动史,我们可以看到,自19世纪中后期欧洲人开始进入喜马拉雅山区以来,无不是把选择当地最好的登山季节作为探险队一切战术的出发点。中国登山队1960年从北坡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的活动中,同样为了首开纪录,他们收集了大量外国人的登山记录,并得到了我国气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了解到喜马拉雅春秋两季为适合登山的季节,春季的好天气更多一些。据此,确定了春季组织攀登活动并一举成功。直到今天,各国登山队只要是攀登一座自己未曾攀登过的“处女峰”,往往还是从客观气象条件上先选择一个最佳登山季节,以保证首战成功。1991—1992中日联合登山队向当时8000m级别以下的最高处女峰南迦巴瓦峰挑战时,也是坚持了这一原则,在国家和地方气象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坚持选择秋季作为登山最佳季节,并在最后突击阶段捕捉到了10天的好天气,保证了登顶成功。
登山探险活动类似一场战斗。战斗一经展开,在其后数天(或十几天至数十天)的战术实施过程中,恶劣气象因素的骚扰和脱离预报的天气突变是经常出现的。这些难以预测的气候变化就成了登山运动员的“冤家对头”,既定的战术方案被打乱。一名运动员、一支登山队的实力强弱往往集中表现在这种时候。他们要依靠气象预报和自己的经验去区分是大气流的改变还是小气候的骚扰,是短期现象还是较长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从战术上作出是进是退、是动是停等的调整安排。
登山探险活动中比较注重长期预报。一次大型活动,由于要解决物资上运输和取得人体对缺氧的适应能力,往往需要有几个持续3~5天的好天气过程。如能准确地捕捉到这些天气过程,就可使登山活动得以有序安排和顺利进行。短期预报同样也很重要,它不仅是安排运动员在山上具体行止的依据,而且还靠它订正中长期预报。
登山探险是科学行为。每一个登山运动员都明白,自己的行动是运用人类已掌握的知识去追求、探索大自然和人类自身的未知领域。在登山运动员所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中,气象知识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他们在接受任务时,不仅需要聆听气象专家授课,还应具备在山区有主动积极识别各种天象的常识。没有气象预报保障,不熟悉气象学常识,这样的登山不是探险,而是冒险。同样,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恶劣气象条件畏首畏尾,不敢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予以迎击,便会失去探险的意义。气象学是登山探险的有关武器,登山运动员也应该是为探索气象与人类利害关系而冲锋陷阵的侦察兵。
现代登山运动发展到今天,世界8000m以上所有高峰都已经被踏上了人类的足迹。可以说完成了对地球表面海拔高度极限的挑战。对高度的挑战也就是对缺氧的挑战。根据早期航空生理学,8000m以上高空是人类的“死亡带”,即这里的空气中的氧气分压,已满足不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因此直到1960年中国队攀登珠峰之前,各国登山界在向8000m以上很少高峰进军时,还没有敢于不带人造氧气装置的。由于种种原因,当年攀登珠峰的中国队员许多人在8000m以上很少甚至没有使用人造氧气,这一情况的报道大大鼓舞了各国登山界。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尝试8000m以上的“无氧(装备)登山”。
随着人类对“高山缺氧”这一“禁区”认识的深化,登山探险也在向其他纵深发展。最明显的是“登山季节”这一禁区也被打破。就拿珠峰来说,尽管首登者不乏选择春季的,但登山强国、强队已在向夏、秋、冬挑战了。特别是冬季登山,是集地形、缺氧、低温、强风等各种恶劣自然条件之大成,探险者面对的生存条件是极其严酷的。现代登山运动,与其说是向高度的挑战,他们这些壮举的意义就在于证明人类在综合的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其生命潜力究竟有多大。
一次大型登山活动中的气象保障工作十分重要。正如部队打仗时的侦察工作一样,气象保障工作是登山探险活动组织实施各项战术方案的依据。登山探险中的气象保障,由于各国各队经费、交通等情况不同,对其预报的要求和手段也多种多样。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组织的大型登山活动中,在编制序列上都建有由专业人员组成的组,随队进山,驻扎大本营,通过抄收附近国家、地区的预报和实地观测,绘制天气图,进行预报。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预报手段更加先进,随队进山的专业气象人员便大大压缩,甚至一个人就可以承担,不必设立什么“组”了。比如中日联合1992年攀登南迦巴瓦峰活动中就只有一个人,每天通过接收“努瓦”卫星(美国,围绕地球两极运行)和“向日葵”卫星(日本,围绕赤道运行)的云图而作出预报。当然,像组织突击顶峰等重要战术行动时,为了稳妥起见,也经常同当地气象台进行会商订正。有些规模较小的登山探险运动,往往就不再配备专业气象人员,而是依靠老运动员的常识和接收附近地区的广播预报来作出判断。
在我国登山运动的发展中,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早期,每组织一次重大登山活动,都有气象工作者的积极配合和直接参与。后方,有中央气象局(现国家气象局)的宏观指导;前方,有气象工作者与广大登山运动员一起风餐露宿、卧冰饮雪,从而保证了活动的成功。1957年全国总工会贡嘎山登山队的气象预报工作是由北京大学气象专业教师丁行友先生承担的。为了把预报作得更准确,他不是坐在大本营,而是与广大运动员同攀登共甘苦,最终在一次雪崩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960年攀登珠峰活动中的气象保障工作规模是最大的,时间也是最长的。从史料记载上看,也是世界登山史中所从未有过的。为了摸清当地大气活动规律,中央气象局钱增进等几位先生提前进山,在海拔5000m的大本营进行了长达1年多的实地观测。此后,又有中央、地方各台站不下10人次投入了当年的重大登山活动的气象保障工作。
40年来中国登山运动长足发展,有广大登山运动员的前仆后继、忘我拼搏,也有广大气象部门、气象工作者的顽强战斗和无私奉献,他们相互间密切的合作为我国登山运动的发展史奏响了一曲又一曲凯歌。
五、珠穆朗玛峰天气气候概况
珠穆朗玛峰顶常年积雪,4—6月气候最佳,是登山的黄金时节。
对登珠峰的天气气候了解主要包括雨季的起始与结束时间,7000m以上的高空风速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海拔高度的地面风速的日变化情况。了解珠峰雨季的始末时间主要是为了安排珠峰登山计划,登山时间应尽力避开雨季,选择旱季。为了解珠峰7000m以上的高空风速变化情况,对于从北侧攀登更为重要。根据我国登山家的经验,在珠峰地区登山应选择风速小于6级风的季节。前面提到的气候状况是登山者选择珠峰登山季节的重要气象依据。了解山区地面风速的日变化情况主要是为了每天登山的时间安排。
(一)登山季节选择
珠峰北侧地区的雨季时段为6月中旬至9月中旬,其中以7—8月降水量最大。珠峰地区7000m以上高空风速的季节变化,主要决定于副热带西风急流带(也称南支西风急流带)的变化,副热带西风急流带所处的位置即是出现大风的位置。据统计,珠峰上空(7000~9000m)的风速在1—3月和11—12月最大,一般不宜攀登。综合上述两个条件,再从珠峰北侧攀登顶峰的登山季节以4月下旬至6月上旬、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最好。
(二)登山时间选择
统计分析表明,在山区地面风速变化比平原地区的大,而且海拔高度越高风速日变化越大。例如,春季和夏初在青藏高原上,海拔4500m高度地面风速的日变化为海拔1000m高度的4.5倍,在这一高度上当地时间下午14—18时的风速比夜间和上午的风速平均大5.5m/s。
由此推测,在海拔6000~8000m高度地面风速日变化约为海拔1000m高度的6~8倍,即下午风速约比夜间和上午的风速大7.3~9.8m/s。有鉴于此,我们建议登山队员在高海拔地区登山应“早出发,早宿营”。中国登山队自1975年起把“早出发,早宿营”作为登山行动准则之一。在珠峰地区,中国登山队规定当地时间早晨2时出发,下午14时宿营。登山爱好者可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海拔高度,自己确定“早出发,早宿营”的时间。从原则上讲,海拔高度越高,出发和宿营的时间越早,春季和秋季的地面风速日变化较大,应尽可能提早,夏季地面风日变化小,可以少提早一些时间。
(三)珠峰山区天气现象
在珠峰山区活动,除了上述很重要的气候知识外,了解一些珠峰山区天气知识也很有必要。掌握好这些天气知识,除了有助于登山活动外,也会学习到丰富多彩的气象知识。
1.冰川风
这是珠峰北侧的特殊天气现象。在一般山区,往往盛行日变化显著的山谷风。在一昼夜中,下山风和上山风交替出现的现象叫山谷风。一般来说,上山风又叫谷风,空气由山谷向山坡流动;下山风又叫山风,空气由山坡向山谷流动。形成山谷风的原因主要是山谷中下垫面与山谷中大气接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而形成山坡上空气温度及山谷中同高度上大气温度的差异。一般说来,当地时间正午后至午夜前为山风,其他时间为谷风。
在珠峰北侧,由于在海拔5300~7000m主要为冰雪表面,日出后的冰雪表面气温仍然低于山谷中同高度的大气温度,因而几乎昼夜盛行下山风,这种因冰川分布而形成的下山风又称作冰川风。冰川风在当地时间下午14—18时最强,在离地1000m以下的风速平均可达10m/s,阵风达到7~8级。
2.河水流量的日变化
一般来说,高山地区河水流量的日变化主要决定于冰川融水量的日变化,而冰川融水量的日变化又主要决定于气温的日变化。春夏秋三季日出后,当阳光照射在冰川表面时,冰川逐渐消融,流水汇入河谷,增大了河水流量。在珠峰绒布河水流量中,67%左右来源于冰川融水。因此,高山河流的河水流量都在正午前较小,午后至傍晚最大。
3.看云识天气
在高山地区,云与天气变化有一定关系。有经验的登山者可以从云的形态变化推测短期天气的变化,特别是在珠峰北侧地区登山时,珠峰特有的“旗云”变化与天气变化联系紧密。
“旗云”是指在珠峰顶端不断生成的对流性的“积云”,受强烈的高空风影响随风飘动,远望宛如一面旗帜挂在峰顶上的特殊天气现象。
观测研究表明,珠峰顶端出现的“旗云”,绝大部分是自西向东飘动,但当特殊天气系统来临时,“旗云”也会自东向西飘动。
从多次制作攀登珠峰的登顶天气预报中我们知道,珠峰顶上的“旗云”的确可称作“世界最高的风向标”。
首先,从珠峰“旗云”飘动的方向可以判断珠峰顶高度附近(海拔8000~9000m)的风向;其次从“旗云”顶部起伏波涛的形态可以估计高空风速的级别大小。
如果“旗云”自西向东飘动,云的顶部平而光滑,并在离开峰顶后云顶高度逐渐下降或是云的顶部起伏波动剧烈。高空西风风速在17m/s以上,当日不适宜7000m以上的登山活动。
如果“旗云”自西南向东北飘动,云的顶部起伏波动大,而且在离开峰顶后云顶高度逐渐上升,表明高空风速不超过15m/s,当日还可以在7000m以上登山活动。但一天后会有高空西风槽来临,大风伴随降雪发生,2~3天内不宜在7000m以上登山活动。
如果“旗云”自东向西飘动,表明高空有偏东风气流,未来1~3天内会有印度低压来临,带来大雪伴随小风的天气,一般不宜在7000m以上登山活动。然而在珠峰北侧,对于熟悉登山地形和路线的攀登者,也可以利用这种小风而气温高的天气在8500m以下登山,因为从北侧攀登对登山者威胁最大的是大风。
如果在珠峰顶端的云量很少,没有形成“旗云”,而且云几乎垂直向上,表明高空风小于15m/s,宜于在7000m以上登山活动。如果在珠峰顶部附近有荚状高积云,表明在峰顶附近大气层结构稳定,高空风不大,也宜于7400m以上的登山活动。
六、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在2000~2500m之间,尤以2300m为最好。在高原,由于随着海拔的升高,地球引力逐步减小,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随之降低,肺泡内的氧分压也就随之降低,对人体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缺氧刺激,尤其在运动过程中更甚。在高原训练过程中,机体对高原缺氧和运动缺氧双重刺激的反应是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逐渐变化的过程。高原训练是有意识地打破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使之发生向较高机能的转化,从而重新获得一个与较高机能水平相适应的相对平衡的内环境。运动员在高原缺氧条件下训练,可以造成比平原更为深刻的缺氧刺激,人体对此产生的适应,大大地调动了身体的机能潜力。高原训练时,由于溶解在运动员血管里的部分氧气,因气压降低不容易被身体吸收而变成气体释出,增大了血管体积,使得血管扩张,管壁增厚,血管变粗,血流量增加,更好地锻炼心血管系统,提高最大吸氧量,增强耐乳酸能力,提高运动成绩。
据了解,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世界各国都在开展有关方面的研究。目前世界各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高原训练基地有60多个。最新报道表明,采用高原训练的项目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奥运会项目。
这就是高原训练的训练学意义所在。不同海拔阶梯式的基地或训练场所,符合高原训练的海拔要求,适合于不同项目开展高原训练,可进行高高交替、高低交替、高住低练、低住高练等不同的组合训练,以提高高原训练的效果,并在多年的训练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中国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共有两处:一处是多巴基地,另一处是云南海埂基地。
1.多巴高原训练基地简介
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建于1982年,距离西宁市26km,位于青海省湟中县多巴镇,海拔高度2366m,年平均气温6.5℃左右,是世界公认的提高耐力性项目的理想的高原体育训练场所。多巴基地纬度高,大气密度低,氧气稀薄,这种低氧环境保证了高原训练的质量。此外,多巴高原训练基地附近没有工厂,空气无污染,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科学研究证实,没有工业与都市的污染、富含氧离子的新鲜空气,能使运动员机体得到某种清洗,使体内的有害物质通过剧烈运动排出体外,为运动员提供了一个优越的训练环境。近年来,基地不仅接待了国家中长跑队、竞走队、游泳队等队伍的训练,为我国备战奥运会做出贡献,还接待了来自全国的20多个省、市、行业体协的体育项目队,并且蜚声海外,日本等国家的队伍也慕名前来。
大批优秀运动员从这里走出。多巴基地是天赐的发展高原体育训练项目的风水宝地。多年来,有大批运动员从这里走出,在世界级的各类大赛中斩金夺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仅在多巴基地训练过的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以及洲际等各类大赛中共取得了近50个冠军,27人56次平破世界纪录及创造亚洲最好成绩。尤其是我国田径项目在奥运会上取得的5块金牌中,其中中长跑、竞走取得的4块金牌就是在赛前进行了高原训练。我国游泳、赛艇及皮划艇项目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3金4银3铜3破世界纪录的好成绩也得益于高原训练。这些奇迹般的成绩让青海人感到很自豪。
2.海埂高原训练基地简介
云南海埂体育训练基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南郊,海拔1888m,占地面积约41×104m2,建筑面积12×104m2,较零米海拔缺氧17%。年平均气温15.5℃,年温差为12.1℃,年平均降雨量1000mm左右。基地坐落在“高原明珠”滇池之滨,与著名风景名胜西山龙门相眺,与云南民族村相毗邻。基地布局由东向西,与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布局协调。为充分利用海埂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训练基地由原国家体委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开发,于1973年破土动工,1975年开始使用至今。经过近30年的发展建设,如今已成为一个以足球为龙头,以网球、篮球、排球、沙滩排球、手球、垒球、橄榄球、曲棍球、藤球、游泳、跳水、铁人三项、田径(竞走、长跑)等为主体的多功能、综合型、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基地有草坪足球场16块;两块标准400m炭渣跑道田径场;2块标准棒、垒球场,2块棒、垒球训练场;17块灯光网球场(其中室内软塑胶标准网球场5块、室内沙地标准网球场6块、室外硬塑胶标准网球场6块);游泳训练馆和跳水馆各1座;室内篮(排)球馆2座;室外沙滩排球训练场8块;室内专业健身房l座;综合馆1座,建筑面积13 398m2,馆内设有网球、保龄球、台球、乒乓球、壁球、模拟高尔夫球、健身房、棋牌等运动、娱乐健身活动场所,以及4个大小会议室、1个语音训练室、14个舞厅等配套设施;球类训练馆1座,建筑面积15 000m2,设a、b、c三区,a、c区各设排球场4块,共8块,可进行排球、篮球、手球、曲棍球、藤球、室内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室内球类项目训练。b区设有大堂1个,标准间客房48间(包括两套高档套房),中、西餐厅各1座。有接待楼4幢,其中1幢为宾馆,3幢为标准客房楼,综合馆内还设有高档客房。基地的床位达889张,可容纳900人住宿。有一座能容纳600人的大餐厅、5个雅座室,综合馆餐厅可供100人就餐,球类馆餐厅可供100人就餐,基地可提供800人同时就餐。目前,客房和餐饮设施条件能同时接待800人,可提供不同档次的客房和中、西餐服务。
七、2008年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气象保障
2008年5月8日,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并在珠峰顶完成火炬传递活动,履行了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也创造了奥运火炬传递史上的又一个奇迹。在随后的国家体育总局在京召开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庆功表彰大会上,中国气象局获“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成功纪念牌”。
在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的背后,一支由38位气象专家组成的中央气象台珠峰气象保障队也创造了我国珠峰地区天气预报服务的历史,展示了我们对珠峰地区天气预报难题的突破和进展,为保障北京奥运火炬珠峰安全传递,登山队员和火炬手顺利登顶、下撤,工作人员和组织者平稳有序活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珠峰气候极端恶劣,天气异常复杂。强风、暴雪、云雾等恶劣天气以及雪崩等灾害是攀登珠峰的最大自然障碍,也是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面临的最大威胁。在其他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天气气候就成为最后的关键因素。
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给气象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珠峰地理位置特殊,我们的预报员对青藏高原的天气系统缺乏足够的认识,以前也从未开展过相关的业务,预报服务经验也不足。同时,我们还比较缺乏珠峰地区的观测信息,对其天气系统的监视能力明显低于平原地区。”国家气象中心常务副主任端义宏表示。
“火炬登顶珠峰的气象保障确实有其独特性,压力较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7年上海特奥会的气象服务保障更大一些。”3月26日就抵达珠峰大本营的珠峰气象保障队预报组组长、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说,“大型运动会我们关注的多是赛场气象要素的变化,而珠峰气象保障,因为其所处的高海拔,则要更多的关注高层的天气和风力的变化,另外,如果出现预报失误,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压力也更大。”
经过2007年为期37天的奥运圣火抵达珠峰气象保障演练,何立富早已熟悉珠峰的各种天气气候特征。“风速是登山队最为关心的气象要素。特别是在登山队员攀登过程中,超过20m/s的风将直接危害到登山队员的生命安全。”何立富说。
因此,如何对珠峰进行针对性的观测成为珠峰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但这也是珠峰气象保障服务的薄弱环节。
为做好现场气象保障工作,在中国气象局党组的高度关注和坚强领导下,中国气象局珠峰气象保障队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电力通信保障条件较差等各种困难,利用综合遥测、遥感和人工观测等手段,在珠峰大本营架设了综合高空探测车、GPS探空系统、自动气象站和全天空成像仪等先进设备。在海拔5200m、5500m、5800m、6000m、6300m和7028m6个高度安装了自动气象站。在珠峰海拔6500m的垭口、海拔6600m的山路上,以及海拔7450m的山脊上分别安装使用了3台单测风仪。其中,在海拔7450m的山脊上工作的单测风仪也成为我国气象史上最高的观测设备。这些综合观测手段不仅为登山队提供了可靠的实况数据,也为珠峰地区精细天气预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何立富告诉记者,有了这些针对性的观测资料,再利用数值模式产品和卫星遥感产品,我们就可以提供珠峰地区长、中、短期预报,以及5000m至9000m不同高度上的天气预报和临近预报、预警服务。
“准确和精细的天气预报确保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活动顺利进行。”奥组委和国家登山队如此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