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国有企业是建设工业强省的排头兵、经济强省的突击队,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中坚力量。河北钢铁集团以调结构转方式为己任,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努力打造科学发展示范企业,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丰收。一是深化“绿色钢铁”理念, 引领企业发展实现绿色转型;二是淘汰落后设备与装备大型化、现代化升级改造相结合,夯实绿色转型的装备基础;三是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创建国内一流的节能环保指标; 四是以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为主线,建立长周期稳定顺行的经济运行模式;五是开展厂区综合治理,彻底颠覆钢铁企业传统形象,极大地提升了员工幸福指数和企业亲和力。集团2012年在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跃居第269位,较2009年前移106位。
作为我国产能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和我省第一大国有企业,河北钢铁集团自2008年6月组建以来,勇于担当引领我省钢铁工业调结构转方式的责任,不断深化“绿色钢铁”的发展理念,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节能减排和全员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坚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线推进”的实施原则,努力打造管理一流、队伍一流、产品一流、环境一流的科学发展示范企业,彻底颠覆了钢铁企业“傻大黑粗”的传统形象,创造了国内外一流的节能环保指标和崭新的企业面貌,使企业在钢铁工业出现行业性亏损的艰难困境中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极大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创建科学发展示范企业、改善生态环境的基本做法
1.深化“绿色钢铁”理念,引领企业发展实现绿色转型
河北钢铁集团所属企业都是从地方中小钢铁企业逐步配套改造滚动发展起来的,底子薄、基础弱,历史包袱重,环境“欠账”多。特别是大多数钢厂位于市区或城市边缘,资源和环境成本持续上升,不仅影响到企业生存与发展,也给地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集团组建后,深切感受到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已经难以为继,必须痛下决心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这是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现实途径,更是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选择。为此,该集团树立“绿色钢铁”理念,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为战略定位,以“管理一流、队伍一流、产品一流、环境一流”为标准,以节能减排、厂区环境综合治理为主要抓手,在国内率先发起创建“科学发展示范企业”活动,确立了以“共创经济财富,共享发展成果;共创绿色钢铁,共享蓝天碧水;共创和谐社会,共享美好生活”为主要内涵的绿色发展观。
2011年,集团按照省第八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将发展的着力点由“产能争第一”转移到“效益争前列”上来,突出“由大到强”这个主题,坚持“提质增效”这条主线,确立了全面转型升级主体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示范者、绿色钢铁引领者、幸福钢铁实践者”三大愿景,着力推动“四个转变”,即由普通产品主导的规模效益型向高端精品主导的集约效益型、由以生产为中心的钢铁制造商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综合服务商、由粗放经营型向精细管理型、由区域型一钢独大向国际化多元发展转变。并将“绿色引领”列为六大支撑战略之一。提出要把“钢铁制造”打造成“低资源消耗、环保型生产、低成本制造”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成为人、钢铁、环境和谐共生的绿色钢铁引领者。
2.淘汰落后设备与装备大型化、现代化升级改造相结合,夯实绿色转型的装备基础
集团成立后统一发展规划,累计压缩新增产能、重复建设较大项目115个,压缩总投资995.5亿元。集中投入550亿元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改造,建成投产以邯钢新区为代表的一大批国际一流装备, 目前拥有3 200立方米高炉5座,2 000立方米级高炉10座,120吨以上炼钢转炉20座,100吨超高功率电炉4座,冷、热轧生产线和中厚板生产线61条,实现了清洁化、节能化炼铁,“一键式”全封闭自动化炼钢和洁净化炼钢,具备了国内品种规格最全、产能规模最大、节能环保指标一流的技术装备优势。依托这些技术装备,该集团攻克汽车用钢领域200余项关键技术,成为具备汽车整车98%用钢生产能力的钢铁企业,获得全球汽车制造商供货认证,成为国内核电用钢领军者、国内唯一能够自主生产大厚度海洋平台用调质高强钢企业。
集团在全国率先淘汰45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14座,30吨及以下转炉6座,淘汰小烧结、小竖炉14座,电炉炼钢厂1个、轧钢生产线3条,共淘汰炼铁产能560多万吨、炼钢产能300万吨,按国家产业政策标准提前一年全部淘汰落后产能。
3.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创建国内一流的节能环保指标
集团组建以来,累计投入60亿元完成160余个重点节能减排项目,推广应用了焦炉干熄焦蒸汽发电(CDQ)等世界钢铁行业领先的六大节能技术,所属钢铁子公司煤气回收利用率基本实现100%,余热余能全部实现循环利用,利用余热、余压年自发电达到85亿千瓦时, 自发电比例达到60%以上,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7%以上,吨钢耗新水降到3.16立方米,所回收的能源达到总能源消耗量的三分之二,“清洁生产技术集成与创新”项目获得全国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主要节能环保指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其中,唐钢吨钢耗新水仅为1.95吨,成为我国以城市中水为唯一生产水源的大型钢铁企业;邯钢新区实现“一键式”全流程负能炼钢,转炉工序能耗达到一28.4kgce/t,成为行业标杆,水资源重复利用率、除尘灰回收率、含铁物料回收率均达到100%,步入国际领先行列。
4.以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为主线,建立长周期稳定顺行的经济运行模式
一是实施全流程能源成本管理。建设唐钢、邯钢、宣钢、承钢4个国家级能源管理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能源介质全程动态控制和精细化管理,降低能源成本。仅唐钢两年内就累计降低吨钢能源成本150元,年可创效15亿元。
二是提高对低品位矿石、劣质煤炭资源的利用能力。打破“高成本精料支撑高质量精品”的传统认识,大胆创新工艺技术,减少对优质原料的依赖,用高性价比的低质低价原料,替代高价优质原料。在原燃料价格不断上行的条件下,集团炼铁成本由每吨2 900元~3 000元降到2 400元以下的行业一流水平。
三是从源头着手掌控资源,降低资源成本。积极推进产业链上延,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国内外矿山公司建立稳固的战略联盟,积极掌控境内外铁、煤资源,构建长期安全、稳定、经济的资源保障。 目前,集团铁矿资源掌控量由8.89亿吨提高到50亿吨。
四是提高国内矿山资源的开采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针对国内矿山品位低、埋藏深、开采成本高的现状,实施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的一系列技术攻关课题。其中,实施剥离岩土填海造地方案,实现了废石岩土的循环利用;完成目前亚洲最大的矿山堵水帷幕工程,保护了区域地下水环境免遭破坏;首创采煤塌陷坑建设尾矿库方法,将可造地2 640余亩。这些措施为采矿成本累计下降40%做出了贡献,集团铁精粉产量由2008年的513万吨增长到2011年的703万吨。被国家批准建设冀东地区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荣获国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特等奖。
5.全面开展厂区综合治理,彻底颠覆钢铁企业传统形象,极大地提升了员工幸福指数和企业亲和力
集团以唐钢为试点建设“绿色花园式工厂”,并逐步推广到各主业子公司。集团组建以来,累计拆建拆迁161万平方米,厂区绿化面积达到664万平方米,其中新增绿化面积229万平方米,钢铁主业核心企业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跻身行业领先水平,厂区环境空气质量高于国家二级标准,生产现场获得“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五星级现场”,两家子公司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对厂区生活服务和辅助设施进行统一优化、集中管理,实现物流顺畅、整洁有序。取消大量分散的污水处理设施、小食堂、小浴池等,办公大楼由100多座减少到20多座,大幅度压缩了管理成本;新建职工服务区30个,服务区面积13.4万平方米,新建停车场38个,停车场面积26万平方米,提升了职工就餐、洗浴、洗衣、交通等服务标准。职工生产、办公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此外,唐钢投资1亿元高标准建设了占地395亩的唐钢文化生态园,邯钢投资2 000多万元将占地百亩的渣山改造成生态公园,全部向社会公众开放,成为工业旅游著名景点。
创建科学发展示范企业、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成效
河北钢铁集团践行“绿色钢铁”的发展理念,以技术创新和精细管理推动绿色转型,以创建科学发展示范企业改善生态环境、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生态效益
该集团彻底颠覆钢铁企业传统形象,创建了国内一流的节能环保指标。被列入河北省节能减排“双三十”单位的5家钢铁子公司,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承诺目标,累计实现节能量198. 22万吨标准煤,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低了28.83%, COD排放总量降低了41. 17%。核心企业被业界誉为“世界最清洁的钢厂”,获得“全国生态文化示范企业”称号,成为国家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试点单位。
2.社会效益
该集团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到集团调研时充分肯定了其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成效;《人民日报》辟出大幅版面全面报道该集团绿色发展成就;国家工信部要求现有城市钢铁企业要学习该集团经验,实现与城市协调发展;韩国浦项、宝钢等国内外钢铁企业高层为代表的4千余批次5万余人到该集团参观交流;瑞士德高等国际知名企业将该集团作为全球绿色采购基地。
3.经济效益
该集团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提高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找到了降低成本的突破口,四年累计降成本282亿元。2007年到2011年,集团年钢产量由3 108万吨增长到4 436万吨,年营业收入由1 248亿元增长到2 503亿元,总资产由1 480亿元增长到3 162亿元,四年累计实现利税350多亿元。今年1~7月份,在全国80家大中型钢铁企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该集团实现成本降低总额达130亿元,实现利税32.26亿元,其中利润8.55亿元。
河北钢铁集团实施“绿色发展”带来的启示
河北钢铁集团持续深化“绿色钢铁”的发展理念,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工作,通过淘汰落后实现装备现代化,通过技术改造提升节能减排水平,通过厂区综合治理提高管理水平和社会形象,走出了一条相对落后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和企业效益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齐头并进。这些成功经验带来的启示是。
1.绿色发展是改善我省生态环境,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同步发展的唯一路径
人类文明的发展开始迈向生态文明的崭新时代。生态文明是要在工业文明基础上,遵循人、 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因受制于资源、能源、环境的压力,当前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同步发展,必须跳出工业文明初期粗放的发展方式,实现工业文明发展的崭新路径,即:以尽可能低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代价,创造尽可能多的满足人类需求的物质财富,走清洁生产、低碳制造、绿色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钢铁工业的绿色发展是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同步发展的重大课题。钢铁工业是人类工业文明的支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有力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给资源、环境带来沉重压力。我国钢铁能源消耗约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15%,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占工业排放总量的14%和17%。因此,要建设生态文明,钢铁工业首当其冲。特别是我省钢铁工业以全国24%的钢铁产量,消耗了全国41.7%的铁精粉,全行业能耗占全省的32%,二氧化硫排放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1%。要改善我省生态环境,迫切要求钢铁企业彻底转变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转变那种单纯依靠规模扩张、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实现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之路。
2.绿色发展是工业企业尤其是资源型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绿色发展,一是可以通过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加环保无害的产品。这些都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作为典型的资源消耗型产业,钢铁行业成本庞大而利润空间狭小。进入高成本时代以来,随着矿石、煤炭、电力、人工、资金等要素价格逐年上涨,导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成本持续上升,平均销售利润率从2007年的7.26%逐年降至今年上半年的0. 13%(我省上半年为1.18%),企业成本费用率接近100%,全行业徘徊在亏损边缘。资源和环境,已经成为悬在钢铁企业头上的两把“利剑”。可以说,哪个企业资源、能源利用水平高,哪个企业就更具备成本竞争优势;哪个企业对环境污染少,排放标准高,哪个企业就更有发展潜力,更具发展活力。河北钢铁集团的经验证实,绿色发展同样也会带来竞争力的提升。
3.绿色发展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赢得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随着环保运动、企业社会责任思潮的风起云涌,社会对企业提出了产品和服务之外的更高要求。对积极承担环保义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企业,社会公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信赖。这种信赖促进了企业和社会的互信共赢,也无形中增添了企业的竞争软实力。
特别是作为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两高一资”产业,钢铁工业一直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控制的对象,而且也是社会公众因环境问题高度关注的焦点。河北钢铁集团以其实践表明,钢铁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以清洁生产、低碳制造、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环境也是竞争力,环境也是企业形象”的理念,把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与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等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综合考虑,就能使企业在人、钢铁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中,不断实现“基业长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为“十二五”时期我国重点支持和培育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正在开启全新的需求空间,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该集团将进一步细化“绿色引领”战略,为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低碳制造与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提出要力争率先在行业内实现生产“零购电”、原水“零采集”、废水“零排放”、煤气“零放散”的循环经济“四个零” 目标,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钢铁示范企业。并充分发挥钢铁企业在城市污水处理利用、冶金煤气和余热余压发电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节能环保产业化和技术、装备输出实力,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集团新的发展潜力和效益增长点。
当前,河北省委省政府以“天蓝水净、地绿山青”为总目标,做出了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部署;同时,出台了国内最严格的环保标准,倒逼钢铁企业主动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走“绿色钢铁”之路。在这种形势下,系统总结和推广河北钢铁集团绿色发展经验,对引领我省钢铁工业转型升级,改善全省生态环境,建设工业强省、经济强省,必将产生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王书利 梁久丰 张金星 李毅仁 史晓斌 韩新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