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在草莓大棚栽培中发生较普遍,目前我国南方大棚栽培中应用普遍的丰香品种对白粉病抗性弱。因此,近年来白粉病有蔓延趋势,已经成为我国南方草莓大棚栽培中重要的病害。
(1)症状。白粉病广泛发生于保护地栽培中。该病主要为害叶、果实、果梗,叶柄、匍匐茎上很少发生。发病初期叶背局部出现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以后迅速扩展到全株,随着病势的加重,叶缘向上卷曲,呈汤匙状;花蕾、花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若果实感染此病,果面将覆盖白色粉状物,果实发育停止、硬化、畸形,着色不良,丧失商品价值,严重时果实腐烂干枯。
(2)发病规律。白粉病在整个生长期可不断发生。真菌生长后期,形成黑褐色子实体越冬,也可在植株上以菌丝体形式越冬。病原菌主要靠空气传播,在15~20℃的气温条件下蔓延很快,病原菌孢子活动的适宜温度是20℃,低于5℃和高于35℃均不发病,属于低温性病菌,在盛夏高温季节发病较轻。干燥及高湿的条件都可造成病害蔓延。但病原孢子在有水滴情况下不能发芽。降雨可抑制孢子飞散,而在晴天午后大量飞散传播。该病尤其在温室内发病严重。发病重可显著降低果实产量,同时使秧苗质量变劣,移栽后不易成活。
(3)防治方法。采用抗病品种,如宝交早生、哈尼、全明星等对白粉病有较强抗性。冬季清园,烧毁病叶。及时摘除地面上的老叶及病叶、病果,并集中深埋。要注意园地的通风条件,雨后要及时排水。药剂防治:50%的白粉净悬浮剂600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50%的退菌特800倍液,30%特富灵5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40%福星10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1500倍液;杀菌类烟熏剂百菌清、烟熏灵,可混合熏烟。每7~10天用药一次,多种药可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性。防治时期可大致掌握在露地栽培开花前、匍匐茎发生期、定植后,保护地栽培在花期前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