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病主要为害匍匐茎与叶片,花、果实也可感染。发病适宜温度为30℃左右,属典型的高温病害。发病症状可分为局部病斑和整株萎蔫两种。发病适温为25~28℃,属高温型。发病盛期多在母株匍匐茎抽生及假植育苗期。喷洒时期以匍匐茎抽生前进行为最好。
(1)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匍匐茎抽生期与育苗期,定植后的生长结果期很少发生。该病主要为害匍匐茎与叶片,花、果实也可感染。发病适宜温度为30℃左右,属典型的高温病害。发病症状可分为局部病斑和整株萎蔫两种。匍匐茎、叶柄和叶片发病时,发生近黑色的长圆形、纺锤形或椭圆形局部病班,病斑呈溃疡状,并向下凹陷,病斑包围叶柄或匍匐茎一周时,病斑以上部分枯死,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出肉色霉菌,即分生孢子堆。该病除引起局部病斑外,还易导致感病品种尤其是子苗整株萎蔫,初期1~2片展开幼叶失水下垂,傍晚或阴雨天仍能恢复原状;当病情加重后,则全株枯死。此时若切断根冠部,可见横切面上自外向内发生褐变,但维管束未变色。
(2)发病规律。病菌在致病的茎叶或随被害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在7~9月的高温季节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侵染发病。发病适温为25~28℃,属高温型。发病盛期多在母株匍匐茎抽生及假植育苗期。连作地发病重,雨水多、土壤黏重,施氮肥多、植株徒长,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时易发病。
(3)防治方法。该病药剂防治很困难,预防是主要的措施。首先应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宝交早生、丰香、早红光等。避免苗圃地多年连作,尽可能实施轮作制。注意清园,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老叶等带病残体,并妥善处理。药剂防治:可用敌菌丹800倍、百菌清600倍3~5次,或0.4%等量式波尔多液2次(加0.1%六五〇一展着剂)。喷洒时期以匍匐茎抽生前进行为最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