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结球甘蓝的优良品种

结球甘蓝的优良品种

时间:2024-11-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春丰为早熟春甘蓝一代杂交种,已通过江苏省、安徽省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长江流域在6月中下旬播种,国庆节前后上市的产量最高。京丰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中晚熟春甘蓝一代杂交种,获国家发明一等奖。适于各地秋季栽培。适宜作秋季及越冬栽培,叶球商品性好,品质佳,产量高,一般亩产4000千克。

1.夏 光

alt

夏 光

夏光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品种来源为黑叶小平头×60天早椰菜。早熟,丰产,整齐度好,适应性强。1990年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于气候适应性和土壤适应性强,耐热耐湿,抗黑腐病和霜霉病。早生叶球在接近成熟时快速肥大,定植后60天即可采收。叶球扁球形,球重1~1.5千克。早熟,丰产,结球整齐,紧实,不易裂球,品质优良,耐贮运。可作春、夏秋、秋冬栽培。

栽培要点:全生育期短,仅95~100天,苗龄宜短(约33天)。夏秋栽培可带土定植,适当密植,定植后及时肥水促进,促早发。做好小菜蛾、菜青虫防治。

2.春 丰

alt

春 丰

春丰为早熟春甘蓝一代杂交种,已通过江苏省、安徽省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早熟、丰产、耐寒、冬性强(露地越冬不易抽薹)、品质优、整齐度好等特点。多年试验及生产实践证明,春丰成熟期一致,球形美观,商品性好。株形中等,开展度70厘米左右,外叶12片左右,叶色灰绿,蜡粉中等。叶球桃形(胖尖),结球紧实,单球重1.2~1.5千克,亩产3000~4000千克,晚收1周无裂球现象。

栽培要点:一般在陇海线及其以南地区作露地越冬栽培,淮北地区可用冷床或小棚育苗,春后定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种,11月下旬至12月初定植,翌年4月下旬至5月初即可上市。

3.苏晨1号

苏晨1号为夏秋甘蓝兼用品种,具有早熟、丰产、抗病、耐热、品质优等特点,在30℃高温条件下能正常生长,抗病毒病,耐黑腐病。该品种已通过江苏省、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形中等,开展度约65厘米,外叶数12片,叶绿色,蜡粉中等,叶缘波浪形。叶球扁平,球形指数0.63,紧实度0.51,单球重1.5~2千克。定植后60~70天采收,亩产3000~4000千克。

alt

苏晨1号

栽培要点:该品种适于夏秋两季栽培,播种期弹性大,从5月下旬至7月上旬均可,40天苗龄定植,早种早收。长江流域在6月中下旬播种,国庆节前后上市的产量最高。黄河以北地区还可在3月份播种,7月份采收。亩用种量50克。

alt

◇专家提醒◇

在生产过程中,为防止良种退化,延长使用年限,可采取提纯复壮、去劣去杂等措施,以巩固其品种特性。

4.京丰1号

京丰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中晚熟春甘蓝一代杂交种,获国家发明一等奖。植株开展度70~80厘米,外叶12~14片,叶色深绿,蜡粉中等。叶球紧实,扁圆形,单球重2.5~3千克。冬性较强,不易未熟抽薹。从定植到商品成熟80~90天,丰产性突出,亩产可达6000~7500千克。长江流域可作秋甘蓝栽培,亩产可达4000~5000千克。每亩用种量50克左右。

alt

京丰1号

栽培要点:适于我国各地春秋种植,华北地区一般在12月底至翌年1月初冷床播种,一般在3月底4月初定植露地,每亩栽2500株左右。秋种可在6月中下旬整高垄、搭拱棚育苗,7月下旬整小高畦定植,使苗处在垄脊的正中,随即疏通垄沟,以利排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进行秋播早春收获栽培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未熟抽薹”。

5.晚 丰

alt

晚 丰

晚丰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为黑平头与西安大平头杂交育成的中晚熟秋甘蓝一代杂交种。丰产,抗病,适应性强,适于秋栽。1983年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84年经北京市和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0年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植株开展度65~75厘米,外叶15~17片,叶色灰绿,蜡粉较多。叶球扁圆形,单球重3~5千克。抗病性较强,较耐贮藏。从定植到商品成熟100~110天。亩产可达5000~7000千克。适于各地秋季栽培。

栽培要点:华北地区秋季可在6月中下旬整畦搭拱棚育苗,注意防雨、遮阴。7月下旬整小高畦定植或垄作,一般栽在垄的阴半坡。缓苗后追肥,劈垄正埂,使苗处在垄脊正中,随即疏通垄沟,以利排灌。每亩2500株。

6.惊春893

alt

惊春893

惊春893是为补春缺而选育的越冬甘蓝杂交新品种。该品种耐寒性较强,成株能耐-10℃短期低温(不耐高温、干旱,30℃以上结球不良)。越冬栽培可延迟至3月下旬采收,是补春缺的好品种。成球过程趋于渐长型,紧球早,抽薹晚,成熟过度也极少裂球,适宜采收期长达1个月以上,可以根据市价和茬口决定提前或推迟上市。耐冻、中熟、抽薹晚、怕渍、平头形。叶片特厚,中肋平薄。结球早,叶球扁圆形,单球重1千克左右,紧密度大于0.7。干物质含量高,口感甜脆。适宜作秋季及越冬栽培,叶球商品性好,品质佳,产量高,一般亩产4000千克。

alt

◇专家提醒◇

良种在生产利用上一般都具有时效性,所以应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栽培条件、栽培方式等进行利用。

栽培要点:7月上旬至8月中旬遮阴育苗,移苗1次,剔去弱苗。8月中旬至9月下旬定植,株行距均为33厘米。11月下旬可陆续采收。

7.中甘11

早熟。抗寒性较强,不容易先期抽薹,抗干烧心病。叶球近圆形。定植后50天左右可收获。单球重0.75~0.85千克,亩产3000~3500千克。

8.中甘12

极早熟。叶球紧实,近圆形,耐低温,早期不宜抽薹。定植后45天左右收获。单球重0.7千克左右,亩产3000~3500千克。

9.8132

冬性较强,抗寒性较强,不易未熟抽薹,抗干烧心病。从定植到商品成熟约50天,叶球紧实,圆球形,单球重0.8~1千克,亩产3200~3800千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