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选择
羽衣甘蓝保护地栽培宜选品种
食用栽培种多是绿叶品种,常见有以下几个品种。
◇专家提醒◇
要树立品种更新意识;根据不同的栽培季节选择不同熟性品种;生产无公害蔬菜应选择生长期较短、收获期灵活的品种;出口蔬菜要选择特性符合的专用品种或外商自带品种。
(1)沃特斯 1987年从美国引进的品种,可用于市场鲜销和加工。植株中等高,生长旺盛,叶色深绿,无蜡粉,嫩叶边缘卷曲成褶皱,密集成小花球状,绿色。耐贮、耐寒、耐热、耐肥,晚抽薹,采收期限长,可春、秋露地栽培以及冬季日光温室栽培。从播种到采收约55天,露地春种如管理好可一直延续采收至初冬,产量很高。
(2)阿培达 1988年从荷兰引进的杂交一代早熟种。叶蓝绿色,卷曲度大,外观丰满整齐。品质细嫩,风味好。抗逆性强,可春秋露地栽培和冬季保护地栽培。产品经加工后仍然保持鲜绿的颜色和独特的风味。
(3)科仑内 1988年从荷兰引进的杂交一代早熟种,植株中等高,生长迅速而整齐。耐寒力强,耐热性高,耐肥水,优质高产。
(4)穆斯博 从荷兰引进的杂交一代种,植株中等高,生长茂盛,叶绿卷曲度大,耐寒力与耐热力均较强,适于秋冬季栽培。
此外,还有维塔萨、温特博、叶牡丹、京引104003、京引14006等品种。
2.栽培季节及方式
常用的设施栽培
除露地春秋栽培外,还可以利用各种保护地设施,进行反季节栽培。在能生产耐寒蔬菜的季节,只要生长期够,就可播种。北方地区冬季可利用改良阳畦及日光温室栽培,南方地区可利用大、中、小棚多层覆盖栽培。一般根据供应市场的时期确定播期。如供应冬春市场,可在9~10月份播种,12月至翌年1月份开始收获,采收期可持续90~120天。
秋冬栽培的播期最好不早于立秋,因播种过早,气温偏高,对幼苗生长不利。日光温室春季栽培,管理好,采收期可延长到秋季。
3.培育壮苗与定植
育苗与定植
根据栽培季节选择合适的育苗场地。在计划定植时期前30~40天播种,亩用种20克左右。护根育苗,2~3片真叶时分苗,间距约6厘米见方。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定植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作基肥,深翻耙平。做畦,畦宽110厘米。每畦栽植2行,行距50~60厘米,株距30~40厘米,每亩3000~4000株。
4.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要求
冬春保护地定植后密闭保温,以保证气温白天在20℃以上,夜间不低于8℃,以利缓苗。当白天温度高于25℃时,应适当通风降温。秋冬栽培当后期外界气温低于5℃时,应加强保温。羽衣甘蓝田间管理比较简单、粗放。定植5~7天后浇1次缓苗水,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以后保持土壤湿润,因怕涝,夏季注意排水。生长期适当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配施磷钾肥。
◇专家提醒◇
冬春种植蔬菜,育苗是关键。应把好以下七关:种子消毒关、种子催芽关、床土消毒关、温度关、湿度关、病虫害关、施肥关。
5.病虫害防治
注意防治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软腐病和霜霉病,软腐病发病初期可选用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锰锌喷雾,霜霉病发病初期可用速克灵或甲霜灵锰锌喷雾。
虫害主要有菜青虫、小菜蛾、蚜虫等,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蚜虫,可选用辛硫磷乳油或功夫乳油喷杀。
6.采 收
羽衣甘蓝主要采收充分展开的上部幼小嫩叶,因品种熟性不同,采收期也有差别。一般定植后25~30天,长到10~12片叶(叶长约10厘米)时,即可采收展开的嫩叶。以后每10~15天采收1次。每株每次可采嫩叶5~6片,留下心叶继续生长。夏季高温,叶片纤维稍多,要及早采收,以减轻叶片老化程度。采收的产品可直接上市,也可加工成速冻食品。鲜嫩叶在0℃、相对湿度为90%~95%的条件下可保鲜贮藏10~14天。一般亩产3000千克。
采收嫩叶
采种于8月播种,9月定植于露地,10月底假植于阳畦越冬,翌年3月定植于露地。株行距(35~45)厘米×50厘米,在冬季不太严寒的地区,种株可覆膜直接露地越冬。采种地周围2千米内无其他甘蓝类蔬菜。于4月开花时,放蜜蜂辅助授粉,6月下旬至7月上旬收获种子。
◇专家提醒◇
克服连作障碍的方法为进行合理的不同类作物间轮作。如必须连作,可利用夏季进行闷棚高温消毒,杀灭土传病害的病菌;利用深翻土层,大水浸泡洗盐和增施农家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保持营养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