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9 茄果类蔬菜生产
项目描述
茄果类蔬菜是指茄科以浆果作为食用部分的蔬菜作物,包括番茄、茄子和辣椒等。茄果类是我国蔬菜生产中最重要的果菜类之一,其果实营养丰富,适于加工,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加之适应性较强,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茄果类蔬菜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项目学习的重点是:掌握茄果类蔬菜花芽分化的特点及分枝习性;掌握北方茄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要点。
学习目标
了解番茄、辣椒、茄子的主要形态特征,分枝结果习性,品种类型,主要茬口安排,主要病虫害的特征;掌握茄果类蔬菜常规育苗技术、植株调整技术、花果管理技术、化控技术、再生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技能目标
会制订主要茄果类蔬菜生产方案;能进行主要茄果类蔬菜生产与管理的技术操作,熟练掌握其育苗技术、肥水管理技术、植株调整技术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项目任务
专业领域:园艺技术 学习领域:蔬菜生产技术
任务9.1 番茄生产技术
活动情景
番茄露地生产主要安排在春夏季节,夏秋季节上市;设施生产主要进行小拱棚春早熟栽培,塑料大棚春提前和秋延后栽培,日光温室秋冬茬、冬春茬和早春茬栽培,产品可做到周年供应。生产上要选择适合各茬次栽培的优良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适期播种育苗和定植,根据番茄的生长特点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温光调控、植株调整等。该任务是通过资料查询、教师讲解、任务驱动等,学习番茄的生产管理技术。
工作过程设计
工作任务单
续表
任务相关知识
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番柿等,茄科番茄属,浆果类。起源于南美洲地区的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的热带高原地区。我国栽培始于20世纪初期。
9.1.1 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①根 较发达,主根入土深度可达150cm以上,主要根群分布在土表30~50cm的土层中。根系再生能力强,在根颈或茎上易生不定根。
②茎 多半直立或半蔓性,少数为直立性,合轴分枝(假轴分枝)。腋芽萌发能力极强,可发生多级侧枝,茎节上易发生不定根。
③叶 单叶互生,羽状深裂或全裂,每叶有小裂片5~9对,叶片和茎上有茸毛及分泌腺,分泌出特殊气味,对害虫具有驱避作用。
④花 完全花,花冠黄色。普通番茄聚伞花序,有小花4~10朵,小型番茄总状花序,着生小花数十朵。小花的花柄和花梗连接处有离层,条件不适合时易落花。
⑤果实 多汁浆果,果形有圆形、扁圆形、卵圆形、梨形、长圆形等,颜色有粉红、红、橙黄、黄色。大型果实5~7个心室,小型果实2~3个心室。
⑥种子 扁平、肾型,表面有灰色绒毛,千粒重3.0~3.3g。
2)生长发育周期
①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到第一片真叶显露,适宜条件下需7~9d。
②幼苗期 从第一片真叶显露至第一花序现大蕾,需45~50d。2~3片真叶开始花芽分化,每2~3d分化一个花朵,每10d左右分化一个花序,第一花序现大蕾时,第三花序已分化完毕。日温20~25℃,夜温15~17℃条件下,花芽分化节位低,小花多,质量好。
③开花坐果期 第一花序现大蕾至坐果。是番茄从以营养生长为主过渡到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并进的转折时期。
④结果期 第一花序坐果到生产结束。该阶段的特点是秧果同步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始终存在,要保证秧果平衡、加强肥水管理。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①温度 番茄喜温,生长发育适宜温度20~25℃,低于15℃不能开花或授粉受精不良,导致落花落果。低于10℃植株生长不良,长时间5℃以下的低温引起低温危害。番茄生长的温度高限为33℃。发芽适温为28~30℃,幼苗期适宜温度为日温20~25℃,夜温15~17℃,开花着果期适温为日温20~30℃,夜温15~20℃,结果期适温为日温25~ 28℃,夜温16~20℃,根系生长最适温为20~22℃,9~10℃时根毛停止生长。
②光照 喜充足阳光,光饱和点为70klx,温室栽培应保证30klx以上的光照强度,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光照不足常引起徒长和落花。
③水分 属半耐旱作物,在60%~80%田间最大持水量,45%~50%空气湿度条件下生长良好。空气湿度过高,不仅阻碍正常授粉,还易引发病害。
④土壤营养 番茄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为宜。土壤pH以6~7为宜。番茄生育前期需要较多的氮、适量的磷和少量的钾,后期需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性,尤其是钾肥能改善果实品质。此外,番茄对钙的吸收较多,生长期间缺钙易引发果实生理障害。
9.1.2 类型与优良品种
生产上常按分枝结果习性分为有限生长型和无限生长型两种类型。
1)有限生长类型
植株长到一定节位后,通常3~5穗果后,以花序封顶,不再向上生长,故称“自封顶”,此类品种植株较矮,结果期比较集中,生长期较短,适于早熟栽培,多为早熟品种。有较高的结实力及速熟性,发育快,光合强度高,生长期短。根据果色分为3个品种群:
①红果品种群 如早雀钻、北京早红等。
②粉红果品种群 如北京早粉、早粉2号、齐研矮粉等。
③黄果品种群 兰黄1号。
2)无限生长类型
主茎顶端着生花序后,不断由侧芽代替主茎继续生长、结果、不封顶。这类品种长势旺盛,结果期长,单株结实多,增产潜力大。多为中、晚熟品种,果大质优,抗病耐热性能好,主要用于春季露地栽培和夏茬延后生产。根据果色可分为以下几个品种群:
①红果品种 天津大红、以色列189、荷兰16、荷兰18等。
②粉红果品种 强力米寿、强丰、佳粉系列,毛粉802、金棚系列、上海粉金刚等。
③黄果品种 桔黄嘉辰、黄珍珠等。
④白果品种 雪球等。
9.1.3 栽培方式与茬口安排
番茄生产分为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露地生产必须在无霜期内栽培,我国主要城市的露地番茄栽培季节见表9.1。
表9.1 我国主要城市的露地番茄栽培季节表
设施番茄栽培类型较多,北方则多利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进行提前、延后和越冬栽培。北方地区设施番茄栽培茬次见表9.2。
表9.2 北方地区设施番茄栽培茬次
注:栽培季节的确定以北纬32°~43°地区为依据。
9.1.4 露地栽培技术
1)露地春番茄
(1)品种选择
要考虑品种熟性、抗病抗逆性、产量及品质,还要考虑市场对果实色泽的要求,长途运输销售时还应考虑品种的耐贮运性。
(2)培育壮苗
培育适龄壮苗是春茬番茄早熟丰产的基础。有土育苗应配制好床土,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和浸种催芽,播种后至60%种子出土,保持昼夜28~30℃的高温,以利出苗;60%出土至“吐心”,保持白天20℃左右、夜间10℃左右,以防形成高脚苗。番茄“吐心”至2~3片真叶展平,保持白天25℃左右、夜间15℃左右。2~3片真叶展平时分苗,采用护根育苗措施,把幼苗分至直径10cm的塑料营养钵中,也可分苗到10cm×10cm见方的营养土方中。分苗后至缓苗前,保持白天28℃左右,夜间16℃以上,以利缓苗。缓苗后至定植前1周,白天23~25℃,夜间12~15℃,定植前7~10d进行放风锻炼,白天15~20℃,夜间8~ 10℃。
番茄的适龄壮苗是根系发育好,侧根多呈白色;茎粗壮,节间短,茎高不超过25cm;叶呈深绿色,叶背面略带紫色,茸毛多,8~9片叶;第一花序现蕾。以70~80d的育苗天数为适宜。如黄河中下游沿岸地区定植期在4月中旬,采用有土育苗时多在1月下旬播种;采用穴盘育苗一般于2月上中旬播种。
(3)整地施肥
定植田应于冬季前进行深耕,翻后不耙,以利土壤晒垡、熟化。春季整地时施入基肥。每667m2施腐熟的农家肥5000kg左右,同时施入过磷酸钙35kg、尿素20kg、硫酸钾10~ 15kg。有条件时全部基肥的2/3采取普施,1/3采取垄施。
北方地区春茬番茄一般采取一垄双行高垄栽培,垄距1.2m,其中垄宽70cm,沟宽50cm,垄高15~20cm。
(4)定植及密度
春茬番茄定植期应在晚霜过后,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定植密度依品种特性、整枝方式、生长期长短等多方面因素而定,一般自封顶品种,采用单干整枝的株行距为23~25cm×50~55cm(约5000株/亩);无限生长类型的品种,采用单杆整枝的株行距为33~35cm×55~60cm。(3000~3300株/亩)。
番茄的定植深度以子叶与地面相平或埋至第1片真叶为宜。对徒长的番茄苗可采用“卧栽法”,即将番茄苗斜放在定植穴内封土,以降低地上部高度,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
地膜覆盖定植时,可采用先定植后覆膜或先覆膜后定植的方法。在温度高、或栽培面积大、或从定植到浇水相隔时间较长时,应先浇“坐窝水”,定植完后再统一浇水,以防损伤根部或造成叶片过度蒸腾失水。
(5)田间管理
定植时浇水(定植水)后,过5~7d浇一次缓苗水,浇缓苗水的时间和水量依天气、苗情和墒情等灵活掌握。缓苗水后一般要控制一段时间浇水,即“蹲苗”。待第一果穗最大果实直径达3cm左右时结束蹲苗,开始浇水(伴随追肥),称作“催秧催果水”。以后每隔10d左右浇一次水,每次浇水间隔日数随作物需水量的增加和气温的升高而逐渐缩短。番茄的需水量到结果盛期达到高峰。盛果期7d左右浇一次,保持整个结果期土壤湿润而均衡,防止忽干忽湿造成裂果和烂果的发生。
定植缓苗后,当基肥用量不足时,应追施1次催苗肥,每亩追施尿素5~10kg。第一果穗果实开始膨大时,追施“催秧催果肥”,每亩施尿素10~12.5kg、硫酸钾10~15kg。第一果穗果实即将采收时,植株进入吸收营养的盛期,应进行一次追肥,促进第二、第三穗果实的生长,防止植株早衰,追肥量与前次相当。对无限生长类型的番茄,当第3穗果实采收时,为防止秧子早衰,应再追施一次速效氮肥。为提高植株抗性、改善果实品质,可在结果盛期用1%~2%的过磷酸钙溶液,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肥l~2次,为促进早熟丰产,还可用0.005%~0.01%的硼酸或硫酸锌等微量元素进行叶面施肥。
(6)植株调整
为保持番茄各器官之间的均衡生长,改善光照,调节营养分配,在栽培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植株调整措施,如搭架、绑蔓、整技、打杈、疏花疏果、保花保果等。
番茄常用的整枝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见图9.1):
①单干整枝 只保留主干、摘除全部叶腋内长出的侧枝。在种植早熟品种、大型果品种以及密植情况下多采用此法。
②改良式单干整枝 在单干整技基础上,保留第一花序下的侧枝,在其结一穗果后进行摘心。该种方法具有早熟、增强植株长势和节约用苗的优点。
③双干整枝 除主干外,还保留第一花序下的第一侧枝,由于该侧枝生长势强,很快与主干并行生长,形成双干,除去其余全部侧枝。适用于生长势旺盛的无限生长类型品种,在生长期较长、幼苗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也可采用。
图9.1 番茄整枝方式示意图
在整枝过程中,除应保留的侧枝外,其余侧枝全部去掉,即打杈。一般在侧枝长到4~ 5cm左右时再分次摘除,打杈过早会影响根系发育,过晚则消耗养分、影响坐果及果实发育。
无限生长类型的番茄,在植株生长到一定数量的果穗数时,需进行摘心。摘心时应该保留的最上一串果的上部两片叶,并将顶部摘除,以利供应果实养分并保护该果不被日光灼伤。
(7)采收、催熟
番茄果实自然成熟过程可分为绿熟期、转色期、成熟期和完熟期。采收时应根据不同需要,确定适宜的采收期。需长途运输并长期存放的可在绿熟期采收;转色期采收的番茄果实硬度好、耐贮运;鲜食可在成熟期和完熟期采收;用于采种或加工番茄酱、汁时宜在完熟期采收。
为加速番茄转色和成熟,必要时可行人工催熟。将采收的绿熟果用1000~4000mg/L的乙烯利溶液浸果1min置于温暖处,经3~4d开始转红,这种方法催熟效果快,但色泽稍差。也可用500~1000mg/L乙烯利喷洒(最好是涂抹法)植株上的绿熟果,催熟的果实色泽较好。但注意不要喷到植株上部的嫩叶上,以免发生药害。
2)露地番茄夏茬栽培
黄河中下游夏茬番茄栽培对解决北方8、9月的秋淡季果菜类供应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重要的南运蔬菜。
①适地栽培 北方6月份高温干旱,7~8月份高温多雨,夏季番茄前期易发病毒病,中后期易发晚疫病。因此要选择在夏季小气候冷凉的地区,如山区、丘陵、河谷地带等。
②品种选择 选用耐热抗病、生长势强、无限生长型的品种。随着ty病毒的流行,一定选择抗ty病毒的品种。常用的有佳粉10号、毛粉802、L402,中杂9号、金棚1号、粉都女皇、红宝石2号等,其中金棚1号、红宝石2号为耐贮运的硬肉质番茄品种。
③适期播种 确定播期的因素包括苗龄30d、高温到来前封垄、8月初开始上市等。夏番茄播期宜在4月25日~5月10日,始收期在8月5日~8月15日。
④培育壮苗 夏番茄育苗时,首先采用小苗分苗技术,即第1片真叶展平时进行分苗;其次是采用营养钵护根育苗技术,即采用营养钵为分苗容器;最后是采用遮阳育苗技术,即把原苗苗床、分苗苗床都建在遮阳防雨棚下,使苗床避免强光和高温。
⑤适期定植,合理密植 及时整地,每亩施有机肥3000~5000kg、尿素15kg、硫酸钾10~15kg、过磷酸钙35kg作基肥,深耕耙平后做垄。垄距130cm,垄基宽70cm,垄沟宽60cm,垄高15~20cm。为防止夏季大苗定植伤根严重,夏茬番茄采用小苗定植技术,幼苗4片真叶展平即开始定植,定植株距33cm,定植后浇透底水。
⑥排灌与追肥 番茄忌水淹,夏季雨后要注意及时排水。浇水宜在早晚进行,中午前后不宜浇水。夏季温度高,定植后不宜过度蹲苗,应视天气情况小水勤浇,结果期保持地面湿润。结合浇水进行追肥,夏茬番茄追肥分3次进行:定植后缓苗结束时(定植后4~5d),每亩穴施尿素5kg,追肥后浇水;第1穗果第1个果实直径长至3cm时,浇催果水,每亩随水冲施尿素10kg、硫酸钾10~15kg;结果盛期进行追肥,每亩追施三元素复合肥20kg (15∶15∶15)。结果后期采用磷酸二氢钾250倍和尿素400倍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
⑦地面覆盖 为降低地温、防止雨水冲刷垄面损伤根系,防止高温和伤根诱发病毒病,夏番茄宜采用地面覆盖。覆盖材料可采用黑色地膜,或谷壳、碎草,作物秸秆等,也可采用在地面撒种小白菜的方法。
⑧植株调整 夏番茄采用单干整枝,为提早封垄,封垄前当侧枝长度达到10cm时才打掉,封垄后当侧枝长度达到5cm即打掉。8月底、9月初,当番茄有5~6穗果坐稳后对主蔓进行摘心,后茬不轮作小麦时可推迟至9月中旬摘心。夏季高温不利夏番茄授粉受精,应用番茄灵30~50mg/kg进行保花保果。
⑨采收 夏番茄一般于8月初开始采收,8下旬至9月下旬为采收盛期。
9.1.5 设施栽培技术
1)早春小拱棚栽培
(1)品种选择
多用早熟、耐寒、丰产、品质较好的有限生长类型品种,如早丰3号,早粉2号等。也可选择适宜密植无限生长中熟品种,如金棚系列、上海粉金刚等。
(2)培育适龄壮苗
番茄的适宜育苗温度是20℃,一般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以60~70d的育苗天数为宜。
在播种前把晾晒过的种子用温汤浸种的方法进行处理。浸泡8~10h,把种子捞出,用清水搓洗一两次,洗去种子表面的绒毛。用砂布或毛巾包好,放在25~30℃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一次,经过3d左右即可出齐播种。
育苗在日光温室或大棚内套小拱棚进行。每平方米播种床用种15~20g。在前期造好底墒的基础上,临近播种在床面洒水,水渗下后在床土上撒一薄层细土,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床面上,然后盖过筛细土1~1.2cm。种子出苗期间温度应保持白天26~28℃,夜间20℃以上。幼苗出土后要给以充足的光照,同时适当降低气温,特别是夜间温度,以免形成“高脚苗”,此时白天保持22~26℃,夜间13~14℃。
苗期管理:从齐苗到幼苗长有2片真叶这一阶段的白天超过25℃应当通风。2片真叶时就应分苗,分苗前要炼苗,白天温度可降至20~22℃,夜间不低于8℃。经过3~4d后,就可选晴天分苗了。分苗后应提高床温,白天25~28℃,夜间13~15℃,少放风,促进发根缓苗。缓苗后到幼苗长有5~6片叶这一期间,温度按正常进行管理,要适量通风,既要秧苗快长又不使徒长。土壤发干时应喷水,此期要保持土壤水分供应,防止缺水。定植前7d左右,开始炼苗。
(3)定植
当棚内10cm地温稳定在8℃以上可以定植。定植时应选择无风晴朗天气进行。一般行距50~60cm,株距20~23cm,每亩栽4500~5000株。定植深度以地面与子叶相平为宜,定植后立即插好拱架,盖上棚膜。
(4)田间管理
①缓苗期定植后,为促进缓苗,应密闭小棚,提高棚温和地温,白天达32℃,夜里温度达到16℃以上。缓苗后,应通过放风降低棚温,白天保持26~28℃,不宜超过30℃,午后要早闭棚保温。当白天气温达到20℃以上时,可以揭开棚膜使秧苗充分见光,接触外界的环境,夜温不低于10~12℃时,可以不再盖膜,直至晚霜结束后,当日平均温度稳定到18℃以上则可以撤除棚膜,转入露地生长。
②水肥管理 番茄植株大,结果多,根吸收能力强,需水较多,缓苗后7~10d后结合浇水追施一次催苗肥,每亩追施稀粪500kg,然后进行蹲苗。当第一穗果开始膨大时,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5~20kg。浇水量不宜过大。第一穗果将收,第二穗果膨大时,每亩追施尿素10kg,因需水量增加,每隔7d左右浇一水,但追肥灌水要均匀,否则,易出现空洞果或脐腐病,在盛果期,还可进行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或1.0%的尿素,防止早衰。
③植株调整 蹲苗后,应及时插架,采取“人”字架,插后及时绑蔓,应在每穗果下面绑一次。番茄分枝力强,几乎叶叶有杈,应及时整枝打小杈,当第三穗花开时,应在上面留1~2片叶,早摘心减少养分消耗,促果膨大早熟。第一、二穗果采收后,应把下部老化黄叶打掉。为了防止落花,除加强管理外,可在每天上午8~9时,对将开的花和刚开的花,用10~20mg/kg的2,4-D蘸花,或用25~30mg/kg的番茄灵喷花,要严格掌握浓度。为了早上市增加收入,可在果由绿变白时,用1000mg/kg乙烯利液涂果,促果早红。
2)塑料大棚早春茬栽培
①品种选择 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的早熟高产品种,如红太阳、春粉2000、西粉5号、金棚903、鲁番茄5号、合作903等。
②培育壮苗 温室育苗时间一般为1月中下旬播种,培育大蕾的苗,苗高15~20cm, 具6~8片真叶,茎粗5~6mm,节间较短,无病虫和机械损伤,第一花序普遍现蕾,根系发达,须根多。管理上以保温为主,促进苗齐苗壮。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早春季节光照全年最弱,温度低,光照时数少,因此温室中可以铺设电热线,将苗床温度适当提高。播种方法和播后管理参考早春小拱棚栽培。
③定植 定植前一个月左右扣棚并封闭升温,当棚内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定植。定植前每亩施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50kg,尿素20kg,硫酸钾15kg,施肥后深翻耙细作高畦,采用双行栽培,及时铺上地膜。河南中部地区单层覆盖大棚一般在3月上旬定植,大棚内加盖小拱棚时可提早到2月下旬定植。在定植前5~7d先把定植沟浇足水,定植时只需浇少量的水把苗根周围的土湿润即可。定植选晴天上午进行,按行距50cm、株距25cm,每垄两行定植番茄。定植后1周内不通风,使温度维持在30℃左右,土壤墒情适宜时,中耕松土,提高地温。
④田间管理 缓苗期白天温度28~30℃,夜间12℃以上。缓苗后,白天25~28℃,夜间10℃左右。空气湿度维持在60%左右。随着外温升高,加大放风量,延长放风时间,早放风,晚闭风。移栽初期必须控制浇水,防止番茄茎叶徒长,促进根系发育。第一花序坐果后,每亩追施复合肥30kg,浇一次水。当表土稍干后松土培垄(地膜覆盖除外)。第二、第三花序坐果后再各浇水追肥一次。浇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浇后闭棚提温,次日上午和中午要及时放风排湿。棚内湿度过大易发生各种病害。采取单干整枝,每株留4~5穗果摘心,每穗留2~4个果。生长中后期摘除下部老叶,病叶,以利通风透光。为防止落花落果,在花期加强温度水分等环境条件管理的同时,可采用番茄灵或2,4-D进行处理。果实坐稳后还要进行适当疏花疏果。
⑤采收 大棚春茬番茄一般在5月上旬开始采收。为提早上市,可在果实进入白熟期时,采用乙烯利人工催熟,可使果实提前成熟1周左右。
3)塑料大棚番茄秋延后栽培技术
①品种选择 应选择抗病性强、早熟、高产,耐贮藏的品种。目前生产上的常用品种有:特罗皮克、佛罗雷德、佳粉1号、佳红、强丰、沈粉1号、L401、郑番2号、汀红2号等,各地应结合本地特点具体选择。
②播种育苗 大棚秋番茄适宜播期应以早霜到来前110d左右为宜。北京地区以7月10日前后为宜,河南、山东等地以7月中下旬为宜。种子处理同春早熟栽培。育苗期间,为防止雨涝、曝晒和病毒病危害,应将苗床设置在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并作高畦,四周搭1m高的小棚架,上覆塑料薄膜和遮阳网,采用营养纸袋或营养钵护根育苗。苗期管理主要是保持土壤湿度,降温防雨,防治苗期病害。为防止徒长,可在幼苗2~3片真叶展开时,喷施1000mg/kg的矮壮素1~2次。苗龄20~25d,秧苗有3~4片叶为定植适期。
③整地定植 大棚秋延后番茄定植时要做好遮阴防雨准备。定植前清洁田园,整地施肥。一般亩施腐熟农家肥5000kg加30kg复合肥。可采用畦栽或起垄栽培。定植密度一般比春提早栽培略大。每亩栽4000株左右。定植最好选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及时浇水,以利缓苗。
④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要加强通风、降温。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15~17℃。当外界最低气温降到15℃以下时,白天放风,晚上闭棚。当外界气温降至10℃以下时,关闭风口,注意保温。雨天盖严棚膜,防雨淋。
定植水浇足后,及时中耕松土,结合松土进行培垄,且不可伤根,不旱不浇水,进行蹲苗。到第一穗果长到核桃大小时追肥浇水,每亩施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10kg,同时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以后每隔7~10d浇一次水,15d左右追一次肥。在高温季节浇水,在早晨或傍晚浇水;9月中旬以后浇水要在上午进行,浇水过后放风排湿;10月下旬以后要少浇水,不旱不浇,以防晚疫病,叶霉病发生和引起裂果。
秋延后番茄前期生长速度快,需及时吊蔓、绑蔓。如植株徒长,应及时喷洒矮壮素。一般采用单干整枝,留2~3穗果,在最上果穗上部留两片叶摘心。每穗选留3~5果,将多余花果及早疏除。开花期采用2,4-D或番茄灵处理,以利保花保果。
⑤采收和贮藏 大棚秋番茄果实转色以后要陆续采收上市,当棚内温度下降到2℃时,要全部采收,进行贮藏。一般贮藏在经过消毒的室内或日光温室内,贮藏温度要保持10~12℃,相对湿度70%~80%,每周翻动一次,并挑选红熟果陆续上市。秋番茄一般不进行乙烯利人工催熟,以延长贮藏时间,延长供应期。
4)日光温室番茄秋冬茬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宜选择抗病(灰霉病、病毒病、晚疫病、叶霉病等,尤其抗ty病毒)、耐寒性强、高秧、丰产、品质优良、较耐贮运的中晚熟品种,如毛粉802、佳粉15号、L-402、以色列189等。
(2)定植
多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遮阴防雨育苗。苗龄25~30d,3~4片真叶即可定植。定植前15~20d深翻整地,深翻30~40cm进行晒垡,结合整地,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6000~8000kg,磷酸二铵40kg、硫酸钾30kg,土肥混合均匀,耙平。南北向起垄铺膜,垄宽60~70cm,高15cm,浇透水。定植前将温室塑料薄膜盖好、扣严,并关闭门窗,选择晴天连续闷棚一周左右,使室内温度达到50~60℃,定植前三天通风。起苗前1~2d浇一次小水,起苗时要带土坨,尽量少伤根,株距33cm,打好定植孔,采用水稳苗法定植,每亩定植3000~4000株。
(3)定植后的管理
①温、光管理 温光调节是栽培是否成功的关键。温度控制:缓苗期白天28~30℃,晚上不低于15℃;开花坐果期白天25~28℃,晚上不低于10℃;结果期白天20~25℃,前半夜13~15℃,后半夜7~10℃。前期外界温度较高,昼夜温差小,应该揭开温室前底脚的围裙,打开后墙上的通风口;当外界温度降至12℃左右时,放下围裙,关闭后墙通风口,白天通风,夜间闭风;当外界最低温度降至8~10℃时,夜间覆盖草苫保温;寒冷冬季的夜间室内加二道幕、室外加盖纸被或双层草苫进行防寒保温。2月中旬以后,气温逐渐回升,要注意通风,严防高温引起植株衰老和病毒病。冬春季节应保持膜面清洁,早揭晚盖覆盖物,日光温室后部张挂反光幕,尽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
②肥水管理 前期放风量小,底墒充足,且在地膜覆盖条件下,耗水少,第一穗果膨大期一般不浇水。灌水会造成地温下降,空气湿度增大,易诱发病害。2月中旬至3月中旬,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可选择晴暖天气上午浇1次水,水量不宜太大,采用滴灌或膜下暗沟灌水。缓苗后每周喷施一次叶面肥效果较好,可选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第一穗果开始膨大时,结合浇水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追施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10kg或三元复合肥30kg。先将化肥在盆内溶解,随水流入沟内。以后气温升高,放风量增大,逐渐加大灌水量。一般1周左右灌1次水。并且要明暗沟交替进行。结合浇水,在第四穗果、第六穗果膨大时分别追1次肥。叶面追肥继续进行,结果期可增施CO2气肥。
③植株调整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一般采用吊蔓代替支架,既节省架材,又便于管理。当植株高达25cm时,及时吊蔓。随着植株生长,及时绑蔓。当侧枝长至5~10cm时,开始整枝打杈,采用单干整枝,第8穗花上方留2片叶摘心,并及时摘除多余的分枝和老、黄、病叶。开花期用2,4-D或番茄灵蘸花或喷花,同时注意疏花疏果,每穗留3~4个果,留生长均匀、果型较好的果实,其余疏除。当第二穗果采完后,进行落蔓。落蔓应在下午进行,动作要缓、轻、逐渐下盘,打平滑圈。落蔓后植株高度宜为1.5~1.8m,勿让叶或果实着地。及时清理落蔓上的侧枝。
④特殊天气的管理 连续阴天,室内温度若低于20℃,为了加温、增光要采取生火炉、加空气电热线、装电灯等措施,但夜间温度一定要低,最低5~7℃。一定要控制浇水。果实要适当重采,以减少养分向果实的输送量,从而保证植株消耗的需求,增加植株的抵抗力。下雪天要及时清扫苫上的积雪,连续降雪也要揭苫,膜上的积雪要及时清除,以利进光。当遇到久阴骤晴天气时,早晨揭苫时间要适当早些,当发现植株叶片有萎蔫时,马上把草苫再盖上,或隔一块盖一块,叶片不蔫时再揭掉,反复几次,直到叶片不蔫时全部去掉草苫。
常见案例
1)番茄落花落果现象
番茄落花落果比较普通,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营养不良性落花 由于田间土壤营养及水分不足,花芽分化期营养不良、花器官发育质量差,整枝打杈不及时,或不同果穗间营养竞争等原因引起落花。
②生殖发育障碍性落花 气温过低或过高、光照不足、开花期雨水不调等都能影响花粉的发芽率及花粉管的伸长,或由于不良条件的影响产生畸形花等,产生生殖发育障碍而引起落花。
防止落花必须从根本上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适时定植,加强肥水管理,及时进行植株调整等。采用化学保花保果也是有效的措施,生产常用浓度为25~50mg/L的番茄灵(对氯苯氧乙酸)或浓度为20~30mg/L的番茄丰剂2号等生长调节剂,在花期通过喷花、蘸花、抹花等处理,可有效地防止落花,促进结实。
2)番茄果实发育生理障碍
①畸形果 在低温下分化的花芽,往往容易产生多心皮的子房,由这种子房形成的果实便成为畸形果。此外,在育苗期间多肥多湿,幼苗生长过于旺盛,造成子房发育不良,也是产生畸形果的直接原因。为防止畸形果的发生,育苗期间温度不宜控制过低,水分及营养必须调节适宜。应用激素不当也是引起畸形果的主要原因。
②裂果 番茄裂果的类型不一,有的呈圆环状裂开,有的呈放射状裂开,也有不规则的侧面裂果或裂皮。裂果与品种特性有关,也与环境条件有关。果实生长前期土壤干燥,后期由于降雨或大量灌水,果实迅速膨大而产生裂果。为防止裂果,除品种选择外,应避免果实受强光直射,在结果期应保持土壤湿度均衡。
③空洞果 首先是由于开花时的不良条件影响正常受精,果室内无种子,胎座发育很差,形成空洞果。其次是由于使用生长激素浓度过高,或在蕾期处理容易产生空洞果。此外,在开花或幼果期环境温度过高、植株生长过旺也会促使空洞果的形成。在栽培中应针对这些原因采取措施加以防止。
④顶腐病(脐腐病) 果实顶部腐烂,无商品价值。在高温干旱季节较常见。果顶部分缺钙是顶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防止顶腐病,施肥时应注意维持土壤的适宜浓度,适当控制铵态氮的用量,尽量避免土温过高及过低,结果期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为预防此病可用0.5%氯化钙喷洒新叶及新出现的花序。
任务9.2 辣椒生产技术
活动情景
辣椒露地生产主要安排在春夏季节,夏秋季节上市;设施生产主要进行塑料大棚春和日光温室栽培。生产上要选择适合各茬次栽培的优良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适期播种育苗和定植,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温光调控、植株调整等。该任务是通过资料查询、教师讲解、任务驱动等,学习辣椒的生产管理技术。
工作过程设计
工作任务单
续表
任务相关知识
辣椒别名番椒、海椒、秦椒、辣茄。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明朝末年传入我国。
9.2.1 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①根 分布较浅,主要根群分布在30cm土层中。辣椒的侧根着生在主根两侧,与子叶方向一致,排列整齐,俗称“两撇胡”。根系发育弱,再生能力差,根量少,茎基部不能发生不定根,栽培中最好护根育苗。
②茎 茎直立,基部木质化,较坚韧。腋芽萌发力较弱,株冠较小,适于密植。主茎长到一定节数顶芽变成花芽,与顶芽相邻的2~3个侧芽萌发形成二杈或三杈分枝,分杈处都着生一朵花。
辣椒的分枝结果习性很有规律,可分为无限分枝与有限分枝两种类型。果实均在分枝的顶端着生,形成门(根)椒、对椒、四母斗、八面风、满天星。
③叶 单叶互生,卵圆形或长卵圆形,全缘,先端渐尖,叶面光滑,少数品种叶面密生茸毛,叶片可以食用。
④花 完全花,花冠白色或绿色。花顶生、单生或簇生于分叉点上。花萼基部为筒状钟形,先端5~7裂,花冠合瓣5~7裂。雄蕊6枚,花药长圆形,浅紫色,在一般情况下,花药与柱头平齐或柱头稍长。常自交作物,天然杂交率10%左右。
⑤果实与种子 浆果,果皮与胎座组织分离,形成较大空腔。果形有灯笼形、方形、牛角形、羊角形、圆锥形、线形、球形等。果实形状、大小、颜色因品种类型不同而差异明显。种子扁平肾形,表面稍皱,浅黄色,有辣味。平均千粒重5.0~6.0g。
2)生长发育周期
①发芽期 从种子发芽到第一片真叶出现,一般为10d左右。
②幼苗期 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到第一个花蕾出现,需50~60d。幼苗期分为两个阶段:2~3片真叶以前为基本营养生长阶段,4片真叶以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
③开花坐果期 从第一朵花现蕾到第一朵花坐果,一般10~15d。
④结果期 从第一个辣椒坐果到收获末期,一般50~120d。结果期以生殖生长为主,并继续进行营养生长,需水需肥量很大。
3)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
①温度 辣椒为喜温蔬菜,发芽适温为25℃,高于35℃,低于15℃不易发芽。育苗期间必须满足日温27~28℃,夜温18~20℃,对茎叶生长和花芽分化都有利。开花结果期适温为日温25~28℃,夜温15~20℃,温度低于15℃受精不良,容易落花;温度低于10℃不能开花,已坐住的幼果也不易膨大,还容易出现畸形果。温度高于35℃,花器官发育不全或柱头干枯不能受精而落花。温度过高还易诱发病毒病和果实日烧病。
②光照 辣椒属耐弱光作物,光照时间长短对花芽分化和开花无显著影响。种子在黑暗条件下容易出芽,而幼苗生长时则需良好的光照条件。
③水分 辣椒既不耐旱也不耐涝。花芽分化和坐果期,以土壤含水量相当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为最好。果实膨大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一般空气相对湿度60%~80%有利于茎叶生长及开花坐果。湿度过高、过低都易发病及落花。
④土壤营养 辣椒适于土质疏松、通透性好、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切忌低洼地栽培。土壤pH6.2~8.5。辣椒需肥量大,不耐贫瘠,但耐肥力又较差,一次性施肥量不宜过多,否则易发生各种生理障害。
9.2.2 类型与优良品种
1)樱桃椒
植株较小,分枝性强,叶片较小,果实向上或斜生,果小如樱桃形、圆形、扁圆形。辣味浓,制干辣椒或观赏均可,种植规模较小。
2)圆锥椒
株型中等或矮小,叶片中等大小,卵圆,果实呈圆锤形或短圆柱形,果梗朝天或下垂,果肉较厚,辣味中等。主要鲜食青果,主要品种有南京早椒、成都二斧头、昆明牛角椒等。多用于观赏栽培,种植规模较小。
3)簇生椒
株型中等或较高,分枝性不强,果实簇生向上。果梗朝天或下垂,果色深红、果肉薄、辛辣味强、油分高、晚熟、耐热,主要供干制调味,如子弹头类、朝天椒、四川七星椒。我国华北地区多与小麦套种,种植规模较大,河北冀县、河南内黄、方城、邓州、柘城等面积较大,已经成为全国“小辣椒”基地,在当地形成产业化生产。
4)长角椒
株形较大,分枝性强,叶片较小或中等。果实一般下垂,长角形,先端尖锐,微弯曲。具辛辣味,多为中、早熟种,产量较高,栽培最为普遍。按果实的长度又可分为牛角椒、羊角椒和线椒三个品种群。我国著名的内外销辣椒干均属这一变种,如河南永城县大羊角、陕西牛角椒、耀县线辣子、四川二金条、山西代县长辣椒、福建宁化牛角椒、云南邱北辣椒等。适合鲜食的有湖南长牛角椒、伏地尖、杭州鸡爪椒。近几年荷兰37-74、37-79,日本的黄剑,以及湖南湘研系列、安徽萧县系列、河南开封系列羊角椒等逐步取代农家品种,种植规模逐渐加大。
5)灯笼椒
灯笼椒又称柿子椒、甜椒。植株粗壮高大,叶片肥厚,果实大,圆球形、扁圆形或短圆锥形,果基部凹陷成灯笼形状。味甜、稍辣或不辣。全国著名品种有上海茄门甜椒,吉林三道筋、四方头甜椒。著名的杂交组合有豫椒1号、中椒3号;进口的荷兰福康、瑞士红英达等,还有美国、以色列、荷兰等国培育出的红、黄、橙、紫、白等颜色的彩色甜椒系列品种多为灯笼椒。由于杂交组合产量高、效益好,种植规模逐年增大。
9.2.3 栽培方式与茬口安排
露地辣椒多于冬春季育苗,终霜后定植,晚夏拉秧后种植秋菜,也可行恋秋栽培至霜降拉秧。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于11~12月利用温床育苗,3~4月定植。北方地区则多于春季在保护地内育苗,4~5月间定植。辣椒的前茬可以是各种绿叶菜类,后茬可以种植各种秋菜或休闲。设施栽培主要有秋冬茬、冬春茬和早春茬。
9.2.4 露地栽培技术
1)春茬栽培
①品种选择 春茬栽培应选择早熟品种。河南地区辣椒品种如豫艺农研13号、洛椒4号、安徽萧县、河南开封、湖南湘研系列羊角椒等;甜椒品种如豫艺农研23号,豫椒1号、中椒3号、中椒8号、11号等。
②育苗 常采用温室播种和温室或改良阳畦分苗的育苗设施。采用温汤浸种,置于25~30℃环境中催芽3~5d。每天用30℃温水淘洗一次。有60%~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量以1m26~8g为宜。选择未种过蔬菜的田园土与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按6∶4的比例混合过筛,再加入氮磷钾各15%的复合肥1.5kg,并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营养土,1m3用80g,防止幼苗期病害。在播种之后到出苗之前,应保持比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促其出苗;在出苗后,应注意降温控湿,应尽量不浇水或少浇水,维持表土发白,底土湿润。幼苗第一片真叶出现后开始间苗。2片真叶时可追施0.1%~0.2%的尿素,2~3片真叶时及时分苗。采用有土育苗时,早熟和中早熟品种育苗一般为85~100d。
③整地施肥 宜选用灌溉方便,排水容易的肥沃沙壤土、壤土。要求3年以上的轮作。底肥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5000kg,过磷酸钙30kg、尿素20kg、硫酸钾15~20kg。施肥后深耕20~25cm,耙耱平整。
④定植 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定植。河南中部地区多在4月中旬定植。定植前一天,灌足苗床水,以利于带土起苗。由于辣椒株形紧凑,不易徒长,适于密植。选择晴天,按50~60cm行距挖穴,穴距30cm左右,每亩定植3000~4000穴,每穴双株栽培。栽植不宜过深,子叶不能埋入土中。栽苗后,浇灌定植水,并覆土压实膜孔。
⑤田间管理 定植后采收前主要是促根、促秧;开始采收至盛果期要促秧攻果;进入高温季节后应着重保根、保秧。
定植时浇水不要太大,栽后第二天浇一次缓苗水,5~6d后再浇1次水。缓苗后至始果期前,控制浇水,进行蹲苗。辣椒膨大期,要加强浇水追肥。一般结果前期7d左右浇一次水,结果盛期4~5d浇一次水。盛果期可追1次尿素或腐熟人粪尿,促进果实膨大。从始果期至采收末期还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与尿素水溶液2~3次。门椒开花时适当控制浇水,门椒坐果后要追一次肥,每亩最好追施1000kg腐熟人畜粪尿,或施入氮磷钾复合肥25~30kg。于热风季节,应于傍晚浇水降温。门椒采收后再追1次肥,每亩追施尿素15kg左右,随之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结果中后期,应及时摘除老叶、黄叶、病叶,并将基部消耗养分但又不能结果成熟的侧枝尽早抹去。牛角椒类辣椒进行单杆整枝,仅保留分叉,打去分叉以下侧枝可促进上部枝叶的生长和开花结果,提高单株产量;而甜椒类品种多采用双杆整枝法,形成二叉分枝,保留分叉及第一侧枝,以下侧枝全部去掉。
辣椒生育期间遇不适宜环境如:温度过高过低、雨水太多或过分干旱、施用氮肥过多,都易引起落花。生产上应改善管理条件,除创造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外,可使用快丰收、萘乙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株生长,保花保果,提高产量。
⑥收获 辣椒是多次开花多次结果的蔬菜,及时采摘有利于提高产量。鲜椒采摘的标准是:果实表面皱褶减少,果皮颜色转深,光泽发亮即可。采摘辣椒应在早、晚进行,中午时水分散失较多,果柄不易脱落,容易拽伤果枝。采摘时不要摇动植株,以免造成幼花幼果脱落,影响产量。
2)越夏茬栽培
辣椒在春分至清明播种育苗,小满至芒种定植大田,立秋至霜降收获的栽培方式称为越夏栽培,结果盛期正值9~10月,气温较低,不易腐烂,便于鲜果长途运输,经过短期贮藏,又可延至元旦、春节供应,取得更高效益。
①品种选择 选用耐热、抗病、大果、商品性状好、产量高的中晚熟品种,辣椒多选择湘研16号、19号,豫艺墨玉大椒,郑椒12号,中椒13号等;甜椒类型多选择中椒4号、8号,湘研8号、17号,豫艺农研25号等;彩椒很少。
②播种育苗 中原地区一般于4月上旬播种育苗。苗床设在露地,前期温度低,需要覆盖小拱棚,待晚霜过后撤除。为了减少分苗伤根,适当稀播,采用营养钵护根育苗,于2~3叶时分苗一次。苗高15cm,60%现大蕾、20%开花的辣椒壮苗需60d左右。
③定植 一般于6月中旬定植。麦收后及时整地,每亩施农家肥4000~5000kg,过磷酸钙40kg、碳酸氢铵80kg、硫酸钾20kg作底肥,深耕细耙。采用小高畦栽培,适当密植。按垄距90cm、垄基宽60cm、垄沟30cm、垄高15cm作栽培垄。一垄双行、单株定植时株距20cm,每亩定植7400株;双株定植时,株距28cm,每亩定植10000株左右。生长势强的品种也可采用30cm株距单株定植,每亩定植5000株左右。栽后立即覆土浇水。
④田间管理 前期5~6d浇一次水,后期保持地面浸润,缓苗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kg;门椒坐稳后追施催果肥,每亩施尿素15kg;门椒和对椒收获后,植株大量开花,每亩穴施尿素15kg、硫酸钾15kg;立秋后每亩施尿素15kg,促进秋后结果。
⑤采收 越夏辣椒,一部分以青椒满足8、9月份淡季市场需求,一部分以红椒销售给加工厂家,甜椒大都以青椒形式销售。冬贮保鲜的,则必须采摘青果,以延长保鲜期。
9.2.5 设施栽培技术
1)大棚春茬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宜选择优质、抗病、早熟、丰产、株型紧凑、适于密植的品种,甜椒可选用:双丰、甜杂2、3号、洛椒1号、朝研七号、豫椒2号等;长角椒类:农研12、中椒10号、豫艺农研13号、安徽萧县、河南开封系列羊角椒等。
(2)播种育苗
11~12月上旬育苗,播种前先选种、晒种,然后把待催芽的种子浸在55℃的温水中不断搅拌,直至水温降到30℃时停止,再浸种7~8h,捞出后在25~30℃条件下催芽,经3~ 5d后60%~70%出芽时即可播种,选晴暖天气的上午播种。播种前床土含水量不宜过大,播后覆0.5~1cm的细土,再盖地膜于床面(开始出苗时揭去),以利保墒。
出苗期间维持较高温度,日温30℃左右,夜温18~20℃。幼苗出齐,子叶展平后,适当降温,以防高脚苗。分苗前3~4d,适当降温炼苗,以利缓苗。在管理方法上,主要是早揭晚盖不透明覆盖物;调节通风量和通风时间。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分苗。分苗前将苗床土消毒后装钵或做成苗床,分苗密度为10cm×10cm。分苗前1d要向苗床喷水,以利起苗。可选晴天上午分苗。分苗后立即覆膜并密封,一周后注意通风降温,以防幼苗徒长。
(3)定植
土地选择地势高、土壤干燥、土层深厚肥沃且3年无连作的砂壤土。每667m2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kg、磷酸二铵50kg、氯化钾40kg、尿素20kg。于定植前10d扣棚,畦面覆地膜,以提高棚温和地温。大棚内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定植,定植时幼苗具5~7片真叶,选茎粗叶大的壮苗,淘汰病弱苗。一般采用小高畦宽窄行定植,便于管理。宽行距60~66cm,窄行距30~35cm,穴距30~33cm,每亩栽5000株左右。栽后浇足水,覆土后立即扣严塑膜。
(4)大棚管理
①温度 辣椒定植后一周内要密闭大棚不通风,棚温维持在30~35℃,夜间棚外四周围草苫保温防冻,以加速缓苗。缓苗后开始通风,棚温白天28~30℃,高于30℃时适当放风降温,夜间温度不低于15℃。进入开花结果期,白天20~25℃,夜间15~17℃。当夜晚棚外高于16℃,应昼夜通风。随气温回升,应将棚膜四周卷起呈天棚状,保留顶棚膜可防雨,降低温度,大大减轻发病。当日均气温20~22℃,夜间最低气温15℃时,扣膜。
②水肥 为提高地温,前期应少浇水,避免棚内低温高湿。结果期要充分供水。每次浇水后要加强放风排湿,保持棚内空气湿度70%以下。门椒坐果后追第一次肥,可亩施硫酸铵14~16kg,过磷酸钙8~22kg,草木灰80kg。以后每浇1~2次水追肥1次。盛果期可用1%磷酸二氢钾或钾宝进行叶面喷肥2~3次,促进果实膨大。
③植株调整 生长前期要及时摘除植株基部生长旺盛的侧枝。到了生长中后期摘除植株内侧过密的细弱枝,将植株下部的老叶、病叶除去,以节省养分,同时可增强通风透光。为了提高坐果率,可于上午10时前用2,4-D(20mg/L)点花或使用防落素(40~45mg/L)喷花。
(5)采收
春大棚辣椒一般于开花后25~30d采收上市。适时早收获,以利多结果,否则,会影响后期产量。采收时用剪刀,以免损伤茎叶。
2)塑料大棚秋延后栽培
一般在7月上中旬育苗、8月上旬定植、10月上旬开始收获,到11月中下旬结束,后期采收的果实可贮存一至两个月上市。该茬口市场价格较高,经济效益好。但栽培难度大、技术性强、生产管理水平要求高。关键管理技术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品种选择 要求既耐高温又耐低温,抗病毒病,生长势强,结果集中,果大肉厚,产量高的品种,如洛椒四号、湘研一号、湘研三号、皖椒一号、新丰四号等。
②温度管理 定植后到门椒坐住,正值8月份高温季节,白天温度高达30℃以上,最高可达35℃,易引发秧苗徒长,温度管理以降温为主。定植后至缓苗期,可适当提高温度, 以28~32℃为宜;缓苗后为防止秧苗徒长,应适当降低温度,以23~28℃为宜。一般采取降温措施,一是可掀起两边的棚围子进行通风降温,还可采用覆盖遮阳网降温为主。
③水分管理 定植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应及时浇缓苗水,保证水分供应,促进缓苗。缓苗后,适当控制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经常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结合培土,并进行适当蹲苗,防止徒长。切忌大水漫灌,否则易徒长疯秧,还可诱发疫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门椒坐果后进入坐果期,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盛果期肥水充足,才能获得丰产。浇水一定要均匀,不可忽大忽小,以防止出现果实生理性病害。
④科学追肥 定植后至门椒坐住果以前,一般不进行追肥,尤其不能追施氮肥,以防徒长。在门椒坐果后,80%以上长到2~3cm时,开始进行追肥,应氮磷钾配合施用,一般每667m2追施三元复合肥20kg,应以水带肥。为促进坐果和果实发育,在开花期、生长中后期除进行正常追肥外,还可适当进行根外追肥,用0.3%~0.5%磷酸二氢钾和0.5%~1%的尿素溶液叶面喷施2~3次。
⑤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若秧苗发生徒长,可用50mg/kg缩结胺喷洒,或用500mg/kg矮壮素喷洒,抑制秧苗徒长。
⑥保花保果 大棚秋延后栽培,开花期外界温度较高、湿度大,不利于坐果,易落花落果而诱发徒长。采用熊蜂授粉或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起到防止落花落果,促进坐果和果实的快速发育的作用。
⑦及时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的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关键时期及时用药预防,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任务9.3 茄子生产技术
活动情景
茄子露地生产主要安排在春夏季节,夏秋季节上市;设施生产主要进行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栽培。生产上要选择适合各茬次栽培的优良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适期播种育苗和定植,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温光调控、植株调整等。该任务是通过资料查询、教师讲解、任务驱动等,学习茄子的生产管理技术。
工作过程设计
工作任务单
续表
任务相关知识
茄子,别名落苏,原产于东印度,公元3~4世纪传入我国。
9.3.1 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①根 发达,深达130~170cm,横向伸长可达100~130cm,主要根群集中分布在33cm以上的土层内。茄子根系木质化较早,不易发生不定根,根系再生能力相对较差,移栽或育苗时应注意保护根系。
②茎 直立、粗壮、木质化,分枝较规则,为假二叉分枝。即主茎生长到一定节位后,顶芽变为花芽,花芽下的两个侧芽生成一对同样大小的分枝,为第一次分枝。分枝着生2~3片叶后,顶端又形成花芽和一对分枝,循环往复无限生长。每一次分枝结一次果实。按果实出现的先后顺序,习惯上称为门茄、对茄、四母斗、八面风、满天星,见图9.2。实际上,一般只有1~3次分枝比较规律。
③叶 单叶互生,叶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叶缘波浪状。紫茄品种的嫩枝及叶柄带紫色,白茄和青茄品种呈绿色。
图9.2 茄子分枝习性示意图
④花 两性花,花瓣5~6片,基部合成筒状,白色或紫色。花萼宿存,上具硬刺。可分为长柱花、中柱花及短柱花。长柱花的花柱高出花药,花大色深,为健全花;中柱花的柱头与花药平齐,能正常授粉结实,但授粉率低;短柱花的柱头低于花药,花小,花梗细,为不健全花,一般不能正常结实。茄子花一般单生,但也有2~3朵簇生的。一般是自花授粉,晴天7~10时授粉,阴天下午才授粉;茄子花寿命较长,花期可持续3~4d,夜间也不闭花,从开花前1d到花后3d内都有受精能力。
⑤果实与种子 果实肉质浆果,果皮、胎座的海绵组织为主要食用部分。果形有圆、扁圆、长形及倒卵圆形,果色有深紫、鲜紫、白色与绿色。种子为扁平肾形,黄色或灰褐色,新种子有光泽。千粒重4~5g,种子寿命4~5年,使用年限2~3年。
2)生长生育周期
①发芽期 从胚根突出种皮到真叶出现。发芽期要求较高的温度,在30℃左右需6~ 8d,且发芽率较高,在20℃条件下,发芽期可延长至20多天,且发芽率低。
②幼苗期 从真叶出现到门茄现蕾。幼苗生长至4片真叶、幼茎粗度达2mm左右时开始花芽分化,分苗应在4片真叶展平前进行。
③开花着果期 从门茄现蕾至门茄“瞪眼”,需10~15d。茄子果实基部近萼片处生长较快,开始因萼片遮光不见光照呈白色,等长出萼片外见光2~3d后着色,这一部分称“茄眼睛”,当白色部分很少时,表明果实已达到商品成熟期了。开花着果期为营养生长为主向生殖生长为主的过渡期,此期适当控制水分,可促进果实发育。
④结果期 从门茄“瞪眼”到拉秧。门茄“瞪眼”以后,茎叶和果实同时生长,光合产物主要向果实输送,茎叶得到的同化物很少,要注意加强肥水管理。对茄与“四母斗”结果期,植株处于旺盛生长期,对产量影响很大,尤其是设施栽培,是产量和产值的主要形成期;“八面风”结果期,果数多,但较小,产量开始下降。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①温度 茄子较耐高温。发芽适温25~30℃,生长发育适温为22~30℃,低于20℃生长缓慢,15℃以下引起落花落果,10℃以下停止生长。生长最低地温要在12℃以上。在适温范围内,温度偏低、花芽分化推迟,长柱花多。温度高,特别是夜温高时多产生短柱花。
②光照 喜光作物,光饱和点为40klx,补偿点为2klx。光照弱或光照时数短,光合作用能力降低,植株长势弱,花的质量降低(短柱花增多),果实着色不良。
③水分 适宜的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湿度过大时易烂根,空气湿度过大易流行病害。水分不足,植株易老化,短柱花增多,果肉坚实,果面粗糙。
④土壤与营养 对土壤适应性广,适宜的土壤pH6.8~7.3。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上生长最好。对营养需求上以氮肥为主、钾肥次之、磷肥较少。每生产1000kg茄子,需吸收氮3.0~4.0kg,磷0.7~1.0kg,钾4.0~6.6kg。
9.3.2 类型与优良品种
根据茄子果形、株形的不同,可把茄子的栽培种分为圆茄、长茄、矮茄三个变种。
①圆茄 植株高大,茎直立粗壮,叶片大而肥厚,生长旺盛,果实为球形、扁球形或椭球形,果色有紫黑色、紫红色、绿色、绿白色等。多为中晚熟品种,肉质较紧密,单果质量较大。圆茄属北方生态型,适应于气候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夏季大陆性气候。多作露地栽培品种,如北京六叶茄、北京九叶茄、天津大民茄、济南大红袍、河南安阳大圆茄、西安绿茄、洛阳青茄、新乡糙青茄、辽茄1号等。
②长茄 植株高度及长势中等,叶较小而狭长,分枝较多。果实细长棒状,有的品种可长达30cm以上。果皮较薄,肉质松软,种子较少。果实有紫色、青绿色、白色等。单株结果数多,单果质量小,以中早熟品种为多,是我国茄子的主要类型。长茄属南方生态型,喜温暖湿润多阴天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合于设施栽培。优良品种较多,如南京紫线茄、北京线茄、杭州红茄、鹰嘴长茄、徐州长茄、苏崎茄、吉林羊角茄、大连黑长茄、沈阳柳条青、荷兰紫长茄布利塔等。
③矮茄 又称卵茄。植株低矮,茎叶细小,分枝多,长势中等或较弱。着果节位较低,多为早熟品种,产量低。此类茄子适应性较强,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均可。果皮较厚,种子较多,易老,品质较差。果实小,果形多呈卵球形或灯泡形,果色有紫色、白色和绿色。如北京灯泡茄、天津牛心茄、荷包茄、孝感白茄等。
9.3.3 栽培方式与茬口安排
茄子对光周期要求不严格,只要温度适宜一年四季均可栽培。黄淮地区茄子栽培方式与茬次见表9.3。
表9.3 黄淮地区茄子栽培方式与茬次表
续表
9.3.4 露地栽培技术
黄淮地区多作露地春早熟栽培,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品种选择
以早熟为主要栽培目的时,应选择早熟品种;以丰产为主要栽培目的时,应选择中晚熟品种。并且还要考虑市场对茄子色泽、形状等的要求。
(2)播种育苗
1月下旬至2月上旬,可采用阳畦或大棚内套小拱棚等方式。每亩用种50~75g,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幼苗生长期间白天控制温度在20℃~25℃,夜晚15~17℃,地温在15℃以上。经35~40d幼苗2~3片真叶时,采用营养钵分苗,6~8叶期为移栽适期。定植前5天,进行低温炼苗以适应外界环境。
(3)整地、施肥
定植前,选好地,忌连作;施足基肥,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kg,深翻30cm。起垄、作畦,畦面宽60~65cm,沟宽35~40cm,畦高15~20cm,每畦栽2行。
(4)定植
一般采用高垄栽培;合理密植,株行距因品种而异,中早熟品种,株距35~42cm,亩栽2000~3000株;晚熟品种:株距40~45cm,亩栽1500~2000株。
(5)定植后管理
①追肥浇水 结果前主要是中耕蹲苗,防止徒长,至门茄瞪眼期结束蹲苗,随浇水冲施人粪尿1000kg或二铵20~30kg。对茄至四母斗相继坐果膨大时,为茄子需肥高峰期。对茄鸡蛋大小时需一次重追肥,亩用腐熟人粪尿或尿素20~30kg,结合浇水追一次。四门斗果实膨大时再重追一次。同时还要进行叶喷肥。一般用0.2%KH2PO4加0.2%尿素叶面喷用。
②植株调整 茄子开花后,门茄下部的叶芽易迅速萌发,生产上一般除留一个强壮侧枝外,其余全部摘除,并将老茎叶片全部打掉,按照“门茄、对茄、四门斗、八面风、满天星”的方式留果,但生产中到达八面风时,茄子明显变小,需适当剪除一部分侧枝。
③防止落花、落果 低温、干旱、高温、多雨皆可引起茄子落花落果,一般采用激素涂沬:用2,4-D30ppm或防落素40ppm处理,效果都不错。
④植株更新 春种中早熟品种,夏季高温多雨季节、长势衰弱,结果不良,可在7月中下旬,距地面15~20cm短截,去除老叶后,追施人粪尿1000kg/亩,并及时松土,选留1个强壮侧枝生产,每株可再采“西北风”茄子7个左右。
(6)采收
“茄眼睛”消失是茄子达到商品成熟度的标准。采收时要用剪刀剪下果实,防止撕裂枝条。不要在中午气温高时采收,此时采的茄子含水量低,品质差。
9.3.5 设施栽培技术
1)塑料大棚春早熟茄子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应选择早熟、丰产、耐低温弱光,门茄节位低、易坐果,生长速度快的品种,如西安绿茄、洛阳青茄、新乡糙青茄、茄杂12号、茄杂6号、豫茄2号等。
(2)育苗
一般要求在加温温室或日光温室铺地热线育苗,苗龄为80~100d。播种期可根据当地气候、定植时间和日历苗龄确定,一般于11月上中旬至12月上中旬播种,1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先进行温汤浸种,而后采取30℃条件下16h和20℃条件下8h的变温处理,进行催芽,可使种子发芽整齐、粗壮。待大部分种子破嘴露白时即可播种。育苗地温不应低于16℃,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6~8片真叶定植,定植前应低温锻炼。
(3)定植
当棚内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即可定植。定植前10~15d闷棚,以提高地温。亩施有机肥5000~7000kg、磷酸二铵5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30kg。定植前2d开定植沟,行距60cm,沟深15~20cm。选晴天上午进行带土移栽。一般株距为30cm,栽2 行,每穴只栽1苗,栽后及时浇“压兜水”,以利成活。
(4)田间管理
①温度管理 定植后一周内不通风或少通风,以提高地温,促进缓苗。待秧苗恢复生长后,应适当通风降温,以防苗徒长,保持秧苗蹲实,叶色深紫。待进入结果期后,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和浇水量的增大,开始加大通风量。
②水肥管理 定植后一周浇一小水,即缓苗水。以后以控水蹲苗为主,促进根系发育。待大部分门茄开始膨大时,结束蹲苗,结合浇催果水施入少量速效化肥。门茄采收后即可封垅,并结合封垅施入20kg二铵或50kg腐熟鸡粪干。进入采收期后,因气温升高,通风量增大,应加强水分管理,提高产量。
③中耕松土 缓苗后及时松土,提高根系温度。待门茄采收后开始封沟,将原来的定植沟封土,成为小高垅,而行间开出浇水沟。
④植株调整及保花保果 打掉门茄以下的侧枝,以免通风不良。当门茄采收后,可摘去门茄以下的老叶以增加植株的通风透光性,减少病害发生。大棚内湿度较大,通风不良,不易授粉,因此必须采用激素处理才能坐果。一般用20~30mg/kg的2,4-D涂抹柱头或喷花。每天一次,不能重复。
(5)采收
门茄容易坠秧,因此应及早采收,以促进植株生长和对茄的发育。
2)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
(1)品种选择
应选择耐低温弱光、生长健壮,适应性好,抗病虫能力强,早熟性好的高产品种。如西安绿茄、洛阳青茄、新乡糙青茄、鲁茄1号、辽茄七号、豫茄2号、尼罗、布利塔等。
(2)嫁接育苗
为提高茄子对枯萎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和根腐病的抗性,一般采用嫁接栽培。
(3)定植
①整地施肥 茄子比较耐肥,在日光温室栽培追肥不太方便,所以基肥要多施一些。一般每亩施农家肥7000kg以上,磷二铵20~30kg、硫酸钾20~30kg、过磷酸钙50~ 100kg,混合均匀,2/3撒入地面深翻作垄,其余1/3集中施入垄底。作垄高度15~20cm,垄宽80cm,垄沟宽50cm。
②定植覆膜 选晴天上午进行定植。在垄面按行距50cm,株距30~40cm。定植取土过程中在垄面自然形成深10cm左右灌水暗沟。定植后浇稳苗水,封窝盖膜,在秧苗位置开口引出苗子,将膜四周压紧埋实,用土封住定植孔口。也可以在垄做好后盖膜,做好灌水暗沟,定植时在膜上开穴定植,封好定植孔。
(4)定植后管理
①温度管理 定植后要保持较高温、湿度,以利缓苗。白天保持30℃,夜间20℃左右。如果夜间温度达不到时,可在行间扣小拱棚保温。缓苗后适当降温,白天23~28℃,夜间13~18℃,进入结果期也正是严冬季节,尽量保持温室内温度白天25~30℃,午间出现短时间30~35℃高温可不放风,以蓄热保温。使夜间达到15~20℃(前半夜在18~ 22℃,后半夜在15℃),清晨12℃以上。如因天气或温室结构性能等原因,室温下降到7℃时,就应加盖草帘保温,以免影响坐果及果实生长发育。当进入春夏茄子正处在结果盛期,要注意通风,不可使棚温过高。外界温度稳定在13℃以上时,不再闭棚,昼夜进行通风。
②肥水管理 一般在定植后一周,浇一次缓苗水,以后适当控水蹲苗,促进根系发育。在门茄“瞪眼”(幼果露出萼片,圆茄如枣大,长茄约4~6cm)时,植株旺盛生长,果实迅速膨大,需水肥量逐步增加,这时要浇第一次水。浇水过迟影响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浇水过早会导致植株徒长,引起落花落果。以后随门茄、对茄采收,及时浇水追肥,见干就浇不能缺水。茄子生长旺盛,产量高,耗水量大。如果缺水抑制植株生长,促使植株老化,发生落花落果,或坐果后果实膨大慢、色暗、无光泽、品质下降,降低商品价值。灌水应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放风排湿。在门茄采收后就应结合灌水进行追肥。第一次追肥每亩施尿素15~30kg,以后可每次尿素10kg、磷二铵10kg,间隔一、二次浇水,就追一次肥。
③光照调节 茄子对光照要求不严,但在日光温室严冬季节低温、寡光情况下,不能满足茄子光照,特别是光照对茄子着色影响很大,光照不足时茄子着色不好,影响商品价格,因此要采取多种措施满足茄子对光照的需要。例如,采用透光率好的棚膜,保持棚膜清洁;在不影响保温前提下尽量早揭、晚盖草帘,延长日照时间;阴天也要揭帘见光;有条件时可以张挂反光幕;定植时适当控制植株密度等。另外,及时进行植株调整使其通风透光十分重要。
④植株调整 为了改善植株内部光照,合理分配营养,提高品质和产量,日光温室栽培多用严格的单杆、双杆整枝。以双杆整枝为例,即在门茄下只保留1个强壮侧枝,与主杆并生形成双杆,等对茄坐住后,去掉外侧枝,留主枝向上生长,以后采取同样处理,始终保持双杆向上生长结果。结果多时,植株生长过长,须立支架支撑或吊秧。
⑤保花保果 由于温室内湿度大,开花后花药不开裂,茄子授粉困难,必须采用生长素保花保果。2,4-D浓度为30~40ppm、防落素浓度为50ppm。蘸花方法与番茄相同。也可在药液中加0.1%用量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对防治灰霉病有很好的效果。
(5)采收
一般门茄应早采,避免影响以后果实生长发育。日光温室越冬茬茄子上市期,有较长一段时间处在寒冷季节。为保持产品鲜嫩,最好每个茄子都用纸包起来,装在筐中或箱中,四周衬上薄膜,运输时用棉被保温。
任务9.4 茄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活动情景
茄果类蔬菜病虫害较多,往往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科学防治病虫害是茄果类蔬菜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任务是结合《植物保护》有关知识,通过资料查询、教师讲解和任务驱动等,学习正确识别茄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并掌握其防治方法。
任务相关知识
9.4.1 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
1)番茄早疫病
(1)症状识别
叶片初呈针尖的小黑点,后发展为不断扩展的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现同心轮纹,且轮纹表面生毛列关不平坦物别于圆纹病;茎部染病,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凹或不凹,表面生灰黑色霉状物,叶柄受害生椭圆形轮纹斑,深褐色或黑色,一般不将茎包住。花染病,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或不定形褐色或黑色斑,凹陷,直径10~20mm,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度、生黑色霉层。
(2)防治方法
①实行轮作。②保护地番茄防止温湿度过高。③叶面喷施“抗毒剂1号”“农丰菌”可抑制病菌,增强作物免疫力。④设施内施用45%百菌清烟雾剂或10%速克灵烟雾剂,每次3.0~3.75kg/hm2。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交替喷洒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粉剂500倍液。
2)番茄晚疫病
(1)症状识别
叶片染病,多以下部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浸状不整形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高湿时,叶背病健部交界处长白霉;茎上病斑呈黑褐色腐败状,引致植株萎蔫;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呈油浸状暗绿色,多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其上长少量白霉,迅速腐烂。
(2)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病品种,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②发现病株,保护地每667m2用45%百菌清烟剂200~250g预防或熏治。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3)灰霉病
(1)症状识别
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先被侵染后向果面或果柄扩展,致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部长出大量绿色霉层,果实失水后僵化,叶片染病多始自叶尖,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水浸关,浅褐色,边缘不规则,具深浅相同轮纹,后干枯表面生有灰霉致叶片枯死;茎染病,开始变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层,严重时引起病部以上枯死。
(2)防治防治
①保护地加强通风。②浇水宜在上午进行,发病初期适当节制浇水,严防过量,防止结露。③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的腐毒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的异菌脲(扑净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的武夷霉素水剂150倍液,或50%乙稀菌核利(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施工佳乐悬浮剂800倍液喷雾;烟霉施药可选用10%连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667m2每次250g;粉类施药可用5%百菌清粉尘,每亩1kg,每7~10d1次,连施2~3次。
4)番茄叶霉病
(1)症状识别
番茄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果实。叶片染病,叶面出现不规则形成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叶背病部初生白色霉层,后霉层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条件适宜时,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黑霉,随病情扩展,叶片由内下向上逐渐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果实染病,果蒂附近或果面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块,硬化凹陷,不能食用。嫩茎或果柄染病,症状与叶片类似。
(2)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实行轮作。②加强温湿度管理,适当密植,提高植株抗病力。③药剂防治,初见病叶时喷洒药液,要注意叶背面的防治。可用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或40%的氟硅唑(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每7d1次,连续2~3次;也可用粉尘或释放烟雾防治,用5%加瑞农药尘,或5%百菌清粉尘剂,或7%叶面净粉尘剂等,每667m2每次1kg,7~8d1次。
5)枯萎病
(1)症状识别
枯萎病开花结果期始发病初仅茎一侧自下而上出现凹陷区,致一侧叶片发黄,变绿的枯死;有的半个叶序或半边变黄,也有的从植株距地面近的叶育始发逐渐向上蔓延,除顶端数片完好外,其余均枯死,剖开病茎,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无乳白色黏液流出,别于青枯病。
(2)防治方法
①实行轮作,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②种子消毒处理、育苗床土消毒。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甲基拖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200mL。隔7~10d1次,连续3~4次。
6)番茄病毒病
(1)症状识别
①花叶型:叶片显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或略有皱缩现象;②蕨叶型:植株矮化、上部叶片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微卷,花冠增大成巨花;③条斑型:叶片发生褐色斑或云斑、或茎蔓上发生褐色斑块,变色部分仅处在表皮组织,不深入内部;④卷叶型:叶脉间黄化,叶片边缘向上方弯卷,小叶扭曲、畸形,植株萎缩或丛生;⑤黄顶型:顶部叶片褪绿或黄化,叶片变小,叶面皱缩,边缘卷起,植株矮化,不定枝丛生;⑥坏死型:部分叶片或整株叶片黄化,发生黄褐色坏死斑,病斑呈不规则状,多从边缘坏死、干枯,病株果实呈淡灰绿色,有半透明状浅白色斑点透出。
(2)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定植前后各喷1次NS-83增抗剂100倍液,增强寄主抗病力。③药剂防治,早期防蚜;发病初期可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④用弱病毒疫菌和卫星病毒S52处理幼苗,提高植株免疫力。
7)番茄脐腐病
(1)症状识别
又称蒂腐病,属生理病害,初在幼果脐部出现水浸状斑,反逐渐扩大,至果实顶部凹陷变褐,通常直径1~2cm严重时扩展到小半个果实,后期湿度大腐生霉菌寄生其上现出黑色霉状物病果提早变红且多发生在一、二穗果上,同一花序上的果实几乎同时发病。
(2)防治方法
①地膜覆盖栽培。②适量及时灌水,尤其结果期更应注意水分均衡供应,灌水应在9~12时进行。③药剂防治,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根外追施钙肥,番茄着果后1个月内是吸收钙的关键时期,可喷洒1%的过磷酸钙,或0.1%硝酸钙及爱多收6000倍液,从初花期开始,隔15d1次,连续喷洒2次。④使用遮阳网覆盖。
8)辣椒疫病
(1)症状识别
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边缘黄绿色,中央暗褐色,果实染病始于蒂部,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迅速变褐软腐,湿度大时表面长出白色霉层;干燥后形成暗褐色僵果,残留在枝上茎和枝染病时,被害茎木质化前染病,病部明显溢缩,造成地上部折倒。
(2)防治方法
①选用早熟抗病品种。②床土消毒,培育适龄壮苗。③加强田间管理,尤其要注意暴雨后及时排除积水,严防棚室温度过高。④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喷洒与浇灌并举,及时喷洒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棚室保护地可选用烟熏法,发病初期每亩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300g,每隔9d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9)辣椒病毒病
(1)症状识别
①花叶:分为轻型花叶和重型花叶,轻型花叶病叶初现明脉微褪绿,或现浓、淡绿相间的斑驳,病株无明显的畸形或矮化,不造成落叶,重型花叶除表现褪绿斑驳外,叶面凹凸不平坦,叶脉皱缩畸形,或形成线形叶,生长缓慢,果实变小,严重矮化。②黄化:病叶明显变黄,出现落叶现象。③坏死:病株变形,如叶片变成线状,即蕨叶、或植株矮小,分枝较多,呈丝枝状有时几种症状同在一株上出现,或引起落叶、落花、落果、严重影响甜(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2)防治方法
①种子消毒。培育适龄壮苗,及时防治蚜虫、红蜘蛛和温室白粉虱,防止传播病毒。②药剂防治,喷洒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隔10d左右1次,连续防治3~4次。
10)辣椒炭疽病
(1)症状识别
果实染病,初现水浸状黄褐色圆斑,边缘褐色,中央呈灰褐色,斑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往往由许多小点集成,小点有时为黑色有时呈橙红色,潮湿时,病斑表面溢出红色黏稠物,被害果内部组织斗软腐,中间淡灰色,近圆形,其上轮生小点,果梗有时被害,生褐色凹陷斑,病斑不规则。干燥时往往开裂。
(2)防治方法
①种子消毒。②农业防治。采用营养钵等育苗器育苗,减少伤根,实行轮作,采用高垄栽培地膜覆盖,小水沟浇,注意放风排湿,不造成高湿环境。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交替喷施65%代森锌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4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300~400倍液,或74%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
11)辣椒疮痂病
(1)症状识别
叶染病,初现许多圆形或不整齐水浸关斑点,黑绿色至黄褐色,有时出现轮纹,病部具不整形隆起,呈疮痂状,病斑大小0.5~1.5mm,多时可融合较大斑点,引起叶片脱落,茎蔓染病、病斑呈不规则条斑或斑块,后木栓化,或纵裂为疮痂状。果实染病,出现圆或长圆形病斑,稍隆起黑绿色后期木栓化。
(2)防治方法
①种子消毒。②农业防治:加强管理避免出现高温高湿环境。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70%农用链霉素素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7~10d喷1次,连续喷洒2~3次。
12)辣椒软腐病
(1)症状识别
病果初生水浸状暗绿色斑,后变褐软腐,具恶臭味,内部果肉腐烂,果皮变白,整个果实失水后干缩,挂在枝蔓上,稍用外力即脱落。
(2)防治方法
①实行轮作。②培育壮苗,适时定植,合理密植,雨季及时排水。③保护地防止棚内湿度过高。④及时防治烟青虫等蛀果害虫。⑤药剂防治,喷施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
13)茄子黄萎病
(1)症状识别
多在坐果后开始表现症状,且多自下而上或从一边向全株发展。叶片初在叶缘及叶脉间变黄,后发展至半边叶片或整片叶变黄,早期病叶晴天高温时呈萎蔫状,早晚沿可恢复,后期病叶由黄变褐,终至萎蔫下垂以至脱落,严重时全株叶片变褐萎垂以至脱落光仅剩茎秆,本病为全株性病害,剖检病株根、茎、分枝及叶柄等部,可见维管束变褐,在茄子引起黄萎病的症状有枯死型、黄斑型、黄色斑型3种类型。
(2)防治方法
①种子消毒。②实行轮作。③嫁接育苗防病。④带土移植,防止伤根;适时灌水,防止地面干裂伤根。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350倍液灌根,每株灌根100mL。
14)茄子褐纹病
(1)症状识别
幼苗染病,茎基部出现褐色凹陷斑,叶片初生苍白色小点,扩大后呈近圆形多角形斑,边缘深褐,中央浅褐或灰白有轮纹,上生大量黑点。茎基部染病,病斑梭形,边缘深紫色,中间灰白色,上生许多深褐色小点,病斑多时连续成几厘米的坏死区,病部组织干腐、皮层脱落、露出木质部容易折断;果实染病,产生褐色圆形凹陷斑,上生许多黑色小粒点;排列成轮纹状,病斑不断扩大,可达整个果实、病果后期落地软腐或留在枝干上,呈干腐状僵果。
(2)防治方法
①实行轮作,选用抗病品种。②种子消毒、苗床土消毒。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交替使用,每7~10D喷1次,连续3~4次。
15)茄子绵疫病
(1)症状识别
近地面果实先发病,受害果初现水浸关圆形斑点,稍凹陷,果肉变黑褐色腐烂,易脱落,湿度大时,病部表面长出茂密的白色棉絮状菌丝,迅速扩展,病果落地很快腐败;茎部染病初呈水渍状,后变暗绿色或紫褐色,病部溢缩,其上部枯叶萎垂,湿度大时生稀疏白霉;叶片被害呈不规则或近圆形水浸状淡褐色至褐色病斑,有较明显的轮纹,潮湿时病斑上生稀落白霉,幼苗被害引起猝倒。
(2)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高垄或半高垄栽植。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25%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7~10d喷1次,连喷2~3次。
9.4.2 主要虫害识别与防治
1)白粉虱
(1)为害症状
白粉虱俗称小白蛾子,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此外,由于其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庞大,群聚为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除严重为害番茄、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外,也是严重为害黄瓜、菜豆的害虫。
(2)防治方法
参见项目8。
2)蚜虫
(1)为害症状
蚜虫又称棉蚜,以成虫及虫在叶背和嫩茎上吸食作物汁液,幼苗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萎蔫,甚至枯死。老叶受害,提前枯死落。同时传播番茄病毒病等造成减产。
(2)防治方法
①可利用黄板诱杀蚜虫,中小棚还可用银灰色地腊驱避蚜虫。②施用10%吡虫啉(康福多、一遍净、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40%的氰戊菊脂乳油3000倍液喷雾。喷雾时应注意使喷头向上,重点喷施叶的背面,将药液尽可能身到蚜虫体上。
3)红蜘蛛
①为害症状 红蜘蛛别名叶螨,成螨和幼螨集中在作物幼嫩部分刺吸为害,受害叶片背面呈灰褐或黄褐具油质光泽或油浸状,叶片边级向下卷曲;受害嫩茎,嫩枝变黄褐色,扭曲畸形,严重者植株顶部干枯,受害的蕾和花,重者不能开花、坐果、果实受害、果柄、萼叶及果皮变为黄褐色,丧失光泽,木栓化、最终导致茄子全裂,呈开花馒头状,不能食用。
②防治方法 因叶螨生活周期较短,繁殖力极强,就特别注意早期防治,一般在初花期要第一次喷药,以后每隔10d1次,连续3次可控制为害。可选用药剂有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或21%增效氰马乳油2000倍液喷雾,也可在点片发生时,用生物药剂浏阳霉素防治。
项目小结
茄果类蔬菜在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方面有许多共同特点。分枝结果习性相似,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栽培上应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中光性植物,温度适宜,可四季栽培,但对光照强度要求较高,并需良好的通风条件;根系较发达,有一定的耐旱的能力,空气湿度大易落花落果。采用育苗方式进行栽培,必须培育壮苗;生长迅速,生长量大,要施足底肥,早施及多次追肥;植株生长健壮,分枝强,连续结果,需进行植株调整,以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许多互传病虫害,栽培上应实行2~3年以上的轮作。
复习思考题
1.试比较番茄、辣椒、茄子对环境条件要求有何区别?
2.比较番茄、辣椒、茄子的分枝结果习性及利用特点。
3.简述合理密植的意义及在茄果类蔬菜上的应用。
4.简述番茄畸形果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5.番茄常见的整枝方式有哪些?试说明其技术要点。
6.日光温室番茄落花落果的原因及对策。
7.一年生辣椒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8.分析辣椒“三落”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
9.试述茄子的嫁接育苗栽培意义和前景、嫁接方法和砧木选用。
10.绘图比较茄子长柱花、中柱花和短柱花的异同。
实训指导
实训 茄果类蔬菜分枝结果习性观察与植株调整
1)材料用具
处于结果期的番茄,辣椒,茄子植株若干。
2)方法步骤
①番茄、辣椒、茄子各选取10株,观察开花、结果位置,和花朵数目并作记录(包括番茄有限生长型和无限生长型)。
②对辣椒和茄子,进行双干整枝,观察结果情况。
③练习番茄搭架、绑蔓的基本操作方法;分别用单干整枝、改良式单干整枝和双干整枝三种方法对不同番茄植株进行整枝,并观察结果情况。
3)作业要求
①绘示意图,说明番茄、辣椒和茄子的开花结果习性。
②根据实际操作,简述番茄不同植株调整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