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农业改革
倪心一
一
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间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在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其变化和发展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的运动,均受总资本运动的规律,即追求最大限度利润规律的支配。据此可以说,农业改革是出于总资本在不同时期不同利益的需要,但同时也应看到它又是农业本身为适应新的环境条件以求发展的一种手段。
国土狭小,人口众多,既是资源小国,又是经济大国的日本,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日益增长的巨额贸易黑字和激烈的对外贸易摩擦面前,已预感到危机的来临,因而不得不改变其迄今为止选择和执行的发展经济的路线,由过去的出口主导型,转变为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国际协调型,以缓解其对外贸易摩擦。
日本的对外贸易摩擦,由来已久,但发展到非解决不可的激烈程度,则是80年代中期的事。从雁行形态理论的观点看,这是因为日本在追赶先进国的发展过程中,即在:进口→进口替代→出口增长→对外直接投资→逆向进口这一过程中,在出口增长阶段停留过长引起的。日本作为一个后来居上的资本主义先进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在以赶超欧美等国家为目标的跑道上,只顾为了实现收入倍增而一个劲地往前冲,对世界经济、对本国产业的发展缺乏长远的考虑。因而在达到出口增长阶段后,不能审时度势,适时地向下一个阶段过渡,仍旧顽固地停留在出口增长这一阶段上。只是在外来的政治压力和日元升值导致的经济压力下,日本经济才不得不向下一个阶段,即对外直接投资和逆向进口的阶段过渡。缓解对外贸易摩擦,在国际协调的基础上使日本经济持续增长,为此对经济结构进行新的调整,这是日本垄断资本在今天的利益之所存。
从宏观看,农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大大下降了。尽管1984年度日本的农业净产值只占国内净产值的2.3%,但若在调整产业结构时对农业置之不理,则日本垄断资本便不能从总体上展开其战略,实现其目标。所以,自1986年下半年以来,在日本经济国际化的浪潮中,农业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在战后日本的农业史上,这是第二次大的转折期。
二
日本的农业,以进行大米生产的水田农业为代表,在战后20世纪40年代后期完成了土地制度改革后,于60年代初开始了以农业基本法的实施为标志的第一次大的转变。日本的农业由全力增产粮食、提高土地产出率为主,向根据市场需求有选择地扩大生产项目、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方向转变,这反映了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后对农业的要求。60年代末,日本农业实现了机械化、现代化,从农业这个重要的方面,保证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尽管也存在许多问题,如生产效率低,农产品价格高等,若从一国范围内考虑问题,这些矛盾还不算太尖锐。但在20多年后的今天,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日本经济的国际化,需要从世界范围内考虑问题时,情况就不同了。必须对农业进行另一次大的改革和调整的课题,便提了出来。
日本农业的目前状况和现行的农业政策,在哪些方面已成为日本经济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扩大内需、实现国际协调型经济这一总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了呢?
这里只谈主要的三点:
1.日本仍旧严格限制部分农产品进口。日本绝大部分农产品的国内市场已经对外开放,并且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但进口的农产品基本上是比照国产的同类产品的价格来销售的,并且日本至今仍对12种农产品禁止或限制进口,特别是对大米的进口,限制极严。如日本日出石油公司经理佐藤泰治1986年12月曾从美国洛杉矶空运500公斤美国加州大米到日本,因违反粮食管理法,在东京成田机场被海关扣留。海关审查处理的意见是:①退回,②烧毁,③放弃。结果于1987年1月30日在机场附近的垃圾处理场将其中的490公斤烧毁,其余的10公斤,仍由海关作为物证保留。日本这些限制引起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强烈不满。因为美国希望通过日本农产品国内市场的全部开放来缓解其农业危机、缩小对日贸易的巨额赤字,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想通过扩大农产品的对日出口来平衡其外汇。但日本不肯开放国内的大米市场,对牛肉和柑橘的进口数量也和美国讨价还价,这就加剧了日美间的贸易摩擦,对日本经济的顺利运营不利。
2.农业经营素质差,效率低,成本高。日本农产品的生产者价格,除某些畜产品的价格低于西欧的一些国家外,普遍都比国际价格高出许多。如1986年的大米生产者价格,日本为泰国的7.5倍,美国的5.5倍,欧洲共同体的3.4倍。日本产大米的政府收购价格,比沙特阿拉伯用淡化海水喷灌生产的小麦的政府收购价格还要贵60%。冲绳生产的以甘蔗为原料的半成品红糖的政府收购价,比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到岸价格高9倍。日本的农产品几乎没有国际竞争力,这和日本的工业制成品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种状况,使日本生产的大米虽然过剩,但无法出口。为求供需平衡,只能压缩种植面积,导致农业生产的停滞,甚至出现萎缩。这不仅使日本政府不敢对外开放大米市场,还得为此而支付巨额的财政补贴。而日本国民购买各种食品就得比国际价格多支出6万亿日元(1985年),成了扩大内需的制约因素,引起消费者和农产品加工业者的不满,导致食品工业脱离国内农业的基础而向海外转移,对国内农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3.增加政府有关农业的财政负担,从而减少了可用于公共事业的投资,限制了扩大内需的规模。在农业预算中,有关大米的财政负担(粮食管理赤字加水田改旱田补贴)1979年达12111亿日元。以后虽有所下降,但在1986年预算中,仍达6643亿日元,占预算总额的20%以上。有的报刊估算1985年政府直接支出的农业补贴为2万亿日元,地方政府支出的农业补贴也达2万亿日元,合计达4万亿日元。这个数据的计算虽然是粗略的,但两级政府用于保护和补贴农业的支出相当庞大这一点,则是确定无疑的。这样,政府用于扩大内需的公共事业财政投资便感不足,从而不能不影响到日本经济向国际协调型经济目标转变的速度。
三
上述问题的出现,源于以前的农政指导思想和政策。那些适用于以往条件下的农政的概念,已经不甚适用于今天了。迄今为止,日本的农政常从日本一国出发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现在则要求突破一国的框框,从全球的观点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过去,对日本的农业、农民,常从软弱的一面提出问题,从保护的一面考虑问题;今天,则要求从潜在的强大的一面提出问题,从发展、进攻的一面观察问题。去年8月以后在日本国内展开的空前规模的各界对农业、农政的批评与反驳,除了那些囿于陈说,闭目塞听,或过甚其辞,危言耸听者外,双方的争执在很大程度上和提出问题、考虑问题的不同立脚点有关。
比如,提高农产品特别是粮食自给力的问题,一直是日本农政的基本目标,是日本农政的核心。在7年以前的1980年10月日本农政审议会提出的《80年代农政的基本方向》的报告中,还曾专设一章,专门谈粮食的安全保障问题;强调了提高粮食自给力的重要性;要求做好准备,以便在出现非常情况时,依靠国内生产也能保证供给每人每天1900大卡热量的食物,认为这是农政的基本方向。这个思想,在当时的国内外环境条件下,为日本的大多数国民所接受。国会也曾作出相应的“强化粮食自给力的决议”。但在今天,全世界的粮食生产普遍过剩,日本经济必须国际化的问题已相当突出,粮食的稳定供给可以通过国产和进口两方面得到保证,在这种时候,如果仍要坚持提高粮食的自给力,并为此不惜用极高的代价去生产粮食,而无视必要的国际分工,不考虑今后日本的经济只有在与国际协调的条件下才能有所发展,那不仅在经济上是不尽合理的,在政治上也是不甚明智的。
再如保护农业、农民的问题。以米价政策为例,迄今的实践是,政府在确定每年的大米收购价时,采取了只涨不落的方针,实行高米价政策,以保护农民的利益,保护脆弱的日本农业。因而既反对在大米生产中导入竞争原理,更反对大米进口自由化。有不少日本人认为,如果在农业中,主要是在土地利用型农业中导入竞争原理,日本的农业就有可能崩溃;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弥补粮食管理赤字和支付农业补贴,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并不是“过分保护”。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农业保护水平非常高的国家。日本过去对农业的保护,是“杏花一齐开”,对生产率高的农户、生产率低的农户,不加区别,一律对待。在缩减水田面积上,对规模大的专业农户和规模极小的兼业农户,又采取按比例分摊的办法。这实际上是保护落后,打击先进,使日本农业脆弱的素质,并未得到改善。由于不是适度的保护而是过分保护,农民受高米价的保护,“种稻准能赚钱”,这就不但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助长了食品产业空洞化的倾向,而且还促使生产者脱离消费者的需要去进行生产。不重视成本,不考虑改进经营,又没有竞争,农业经营的素质也就难以提高。在日本经济趋向国际化的今天,农业中导入竞争原理已是不可避免的了。不停止过分保护,不迅速改善农业的素质,就不能迎接新的挑战。
四
今天的客观环境要求日本调整国内的经济结构向国际协调型转变。那么,在这个新形势下,日本的农业应该怎样改革,才能既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又能改善自身的素质而得到发展呢?在这方面,去年11月28日日本农政审议会向日本政府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日本农政的基本方向》的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蓝图。
11月28日农政审议会的报告是由11章组成的长达113页的文件,涉及的问题很多。在11个农政课题中,有些是对历来的农政路线的继承和发展,有些则是历来农政路线的改变。这里只谈后者。
日本为适应新形势而对农业进行的改革,我认为主要有3点具有根本性转变的意义。
1.粮食及食品“自给”的概念,让位给“供给”的概念。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根本之别。前者从一国出发,不讲成本;后者从全球出发,强调效率。今后日本的农产品的供给,将依靠国产和进口结合的供给体制。有了竞争,国内生产就必须讲究效率。在今后粮食进口的比例上,小仓武一曾提出一个设想:①必要的谷物的75%要确保稳定供给,25%依靠国际市场。②在75%中,国产的占一半,其余的一半则通过和美国等粮食出口国订立合同,保证稳定进口。③国产大米要具有国际竞争力。放弃粮食自给的概念,这在日本农政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
2.缩小农产品内外价格的差距,以国民能够接受的价格供给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机能之本质是价格稳定而不是价格支持。在确定农产品的价格时,要反映生产率的提高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就米价来说,不能是只涨不落,而是要逐步下调。今后在确定米价时,要以规模大的专业农户的实际生产费用为计算基准,这意味着在生产领域里也导入竞争原理。
逐步下调农产品的价格特别是大米的价格,首次打破了几十年来形成的米价只涨不落的框框。土地规模很小的兼业农户今后在生产大米时会收不回成本,经济上不合算,远不如将土地出租有利。这将有利于促进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
3.要把农业作为产业确立起来,脱离生业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农业从技术上看是实现了现代化,但从经济上看,总体上仍旧是生业,而不是产业。作为产业,就要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和现代化知识的农业经营者,在生产流通领域里导入竞争原理,提高每一亩地每一家农户的创造性,价格政策要能更好地反映生产率的提高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各项扶助措施,保护措施,都要有限度,支持要由补贴改为贷款。
改变对农业过分保护的政策,仅给予必要的扶持,这也是农政思想上的一大转变。今后,在把农业作为产业确立起来以后,日本将利用其高度的技术水平,研究开发技术集约的出口农产品。
五
为适应日本经济的国际化,日本的农业改革已经启动。日本对农业改革的基本思想,概括起来,可以说是: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减轻财政负担;导入竞争原理;立足国内,注视全球,以攻为守,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去年11月28日农政审议会的报告是“前川报告”在农业改革领域的具体化。
日本的农业改革会遇到各方面的阻力,困难也不小。被中曾根首相赞誉为“灯塔”的农政审议会报告要付诸实施,还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还要有各方面的很好配合。如果措施得当,到20世纪末,日本的农业有可能在竞争中成长为和日本工业一样具有很强出口能力的产业,并在日本经济今后的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原载《日本学刊》1987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