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针菜生产技术

金针菜生产技术

时间:2023-11-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多年生蔬菜是指一次播种或栽植、连续生长和采收在两年以上的蔬菜。主要包括多年生草本蔬菜:金针菜、百合、芦笋等,木本蔬菜:竹笋、香椿、枸杞等。本项目学习的重点是:掌握金针菜、香椿、芦笋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本任务是通过资料查询教师讲解和任务驱动等,学习金针菜的生产管理技术。金针菜喜温暖且适应性强。金针菜具有含水量较多的肉质根,耐旱力较强。金针菜喜光,但对光照强度适应范围较广。

项目16 多年生蔬菜生产

项目描述

多年生蔬菜是指一次播种或栽植、连续生长和采收在两年以上的蔬菜。主要包括多年生草本蔬菜:金针菜、百合、芦笋等,木本蔬菜:竹笋、香椿、枸杞等。该类蔬菜的食用器官、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有很大的差异,一般以地下根茎、块茎、鳞茎等无性繁殖,普遍采用分株、扦插等繁殖法。多年生蔬菜除鲜食外,很多种类适于干制、罐藏,可出口创汇。本项目学习的重点是:掌握金针菜、香椿、芦笋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学习目标

熟悉金针菜、香椿、芦笋的主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栽培方式;掌握金针菜、香椿、芦笋的繁殖方法和常规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能力目标

学会金针菜、香椿、芦笋繁殖技术,学会其生产与管理技术和产品收获技术等。

项目任务

专业领域:园艺技术   学习领域:蔬菜生产技术

任务16.1 金针菜生产技术

活动情

景针菜以含苞欲放的新鲜花蕾或加工后的干品供食用,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生产上主要采用分株繁殖方法,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适期繁殖和定植,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温光调控和采收。本任务是通过资料查询教师讲解和任务驱动等,学习金针菜的生产管理技术。

工作过程设计

工作任务单

续表

任务相关知识

金针菜亦称黄花菜、萱草,古称忘忧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

16.1.1 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①根 发达,根群多分布在30~70cm土层内。根从短缩的根状茎的茎节上发生,先形成块状和长条状肉质根,后从条状肉质根上发生纤细根。

②茎叶 植株抽出花薹前只有短缩的根状茎,其上萌芽发叶。叶对生,叶鞘抱合成扁阔的假茎。叶片狭长成丛,叶色深绿。金针菜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每年发生两次叶,2~3月长出的称为“春苗”,待花蕾采收完毕后枯黄,不久后即发生第二次新叶,称为“冬苗”,遇霜冻后枯黄。

③花、果实、种子 花薹从叶丛中抽出,聚伞花序,一个花薹可着生20~70个花蕾。花蕾有花被6片,分内外两层,外层3片较狭而厚,内层3片宽而薄,内有雄蕊6枚,雌蕊1枚,子房3室。开花后受精结实,蒴果,种子坚硬呈黑色。

2)生长发育周期

①苗期 从幼叶出土到花薹显露。此期长出16~20片叶,约需120d。

②抽薹期 从花薹显露到开始采摘花蕾,约需30d。

③结蕾期 从开始采收到采收结束,需40~60d。

④休眠越冬期 霜降后,地上部受冻枯死,以短缩茎在土壤中越冬。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金针菜喜温暖且适应性强。地上部不耐寒,遇霜即枯萎,而地下部能耐-22℃的低温,叶丛生长适宜温度为15~20℃,抽薹开花需要20~25℃的较高温度,且昼夜温差较大时,则植株生长旺盛,抽薹粗壮,花蕾分化多。

金针菜具有含水量较多的肉质根,耐旱力较强。在苗期需水量较少,抽薹后需土壤湿润,盛花期需水量最大。故在花期遇长期高温干旱,会使小花蕾不能正常发育而脱落,采摘期缩短,产量降低。蕾期若遇阴雨,容易落蕾。但土壤中若积水严重,会影响根系生长,并易引起病害。

金针菜喜光,但对光照强度适应范围较广。根系发达,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但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且肥力较高,pH6.5~7.5时植株生长茂盛,产量高。

16.1.2 类型与优良品种

①早熟型 5月下旬开始采摘,有四月花、五月花、清早花、早茶山条子花等。

②中熟型 6月上中旬开始采摘,有陕西沙苑金针菜,四川渠县黄花菜,江苏大鸟嘴,浙江仙居花、蟠龙花,茶子花、猛子花、白花、黑咀花等。

③晚熟型 6月下旬开始采摘,有荆州花、长嘴子花、茄子花等。

16.1.3 栽培技术

1)繁殖方法

①分株繁殖 选择生长势、花蕾性状、抗病性均较优良的株丛,在花蕾采收后挖取1/4~1/3的分蘖为种苗。挖出的分蘖苗应抖去泥土,一株一株地分开或每2~4个芽片为一丛,从母株上掰下,将根茎下部2~3年前生长的老根、朽根和病根剪除,只保留1~2个新根,并把根剪短,约留10cm长即可。分株繁殖法全年都可进行,但以春秋季效果最好。

②种子繁殖 盛花期选择优良株丛,每个花薹上留5~6朵粗壮的花蕾,其余采摘。待种子充分成熟采收,晒干待来年春播。

2)整地栽植

①整地 黄花菜栽植后要连续生长10年上,栽植前应深耕50cm左右,结合深翻,每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5000kg,过磷酸钙50kg。作畦的形式因地而异。从花蕾采收后到翌年春发芽前均可栽植。

②处理种苗 种苗的上下部分都要进行修剪,要求把缩短茎下层的黑蒂去掉。将肉质根上膨大的纺锤根剪短至5~7cm,并清除腐朽根。再把短缩茎上部的苗叶剪短6~7cm,并去掉残叶。将修剪好的种苗放入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多菌灵悬浮剂800倍液中浸苗10min,捞出晾干后,立即进行栽植。种苗栽植时,要按品种及种苗的大、中、小分类,分别进行栽植。这样既能提高田间整齐度,又便于田间管理,促进苗势平衡。

③适时定植 金针菜除盛苗期和采摘期外,其他时间均可定植,以春秋栽植为宜。

④合理密植 单行栽植的行距80~90cm,穴距40~50cm。为充分利用空间,便于采摘和管理,金针菜宜采用宽窄行丛植,宽行80cm,窄行60cm,丛距36~45cm,每丛3片。

⑤栽植深度 金针菜的根群发根部位逐年上移,适栽深度为10~15cm。

3)田间管理

①中耕培土 金针菜应勤中耕,促根发棵。一般于春苗萌发前先施肥再行中耕,株间宜浅,行间宜深。以后要经常浅耕,除草松土,直到封垄为止。冬季采收后进行深中耕一次。因条状根上移,一般栽后2~3年开始,每年应培土护根。

②重视追肥 金针菜要求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薹肥,补施蕾肥。苗肥应适当早施,在春苗萌发时,每亩追施腐熟人粪尿3000~4000kg和氯化钾50~60kg。抽薹期需肥较多,应重施薹肥,可在金针菜抽薹前7~10d,结合中耕每亩施尿素200~300kg和氯化钾50kg。为防止金针菜脱肥早衰,提高成蕾率,延长采摘期,增加产量,在采摘前20d补施蕾肥,每亩施尿素50~60kg。采收前10d停止施用肥料。

③适时灌水 抽薹期和蕾期对水分敏感,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防旱,保持土壤持水量70%~75%。同时,如遇长期降雨,应做好清理沟渠工作,及时排出明水。

花蕾采收完毕后应及时把残留的花薹、老叶全部割除。留茬不能过低,以免损伤隐芽。

4)采收

一般在6月底至8月底采收。干制黄花菜应在花蕾发育饱满、含苞未放、花蕾中部色泽金黄、两端呈绿色、顶端紫点褪去、花被上纵沟明显时采摘最好。一般在开花前3~4h采摘完毕。雨天生长快应提前采收。采后及时加工,以防裂嘴开花。

任务16.2 香椿生产技术

活动情景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香椿嫩芽脆嫩多汁,色泽鲜美,具有独特的浓郁香气,可鲜食,也可腌制、罐藏、干制、糖渍等。生产中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适期繁殖和定植,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温光调控和采收。本任务是通过资料查询、教师讲解和任务驱动等,学习香椿的栽培管理技术。

工作过程设计

续表

工作任务单

任务相关知识

香椿,楝科,多年生落叶乔木,原产于中国。

16.2.1 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香椿树皮粗糙,深褐色,片状脱落。叶互生,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6~10对,叶痕大,长椭圆形,叶端锐尖,幼叶紫红色,成年叶绿色,叶背红棕色,轻披蜡质,叶柄红色。复总状花序,顶生,下垂,两性花,白色,有香味,花小,钟形。蒴果,狭椭圆形或近卵形,成熟后呈红褐色,果皮革质,开裂成五角状。种子扁平椭圆形,上有膜质长翅,种粒小,种皮硬,透气性差。一般6月开花,10~11月果实成熟。

2)生态习性

香椿适应温和湿润的地区。种子萌芽最适宜温度为20~25℃;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香椿芽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6~28℃。抗寒能力随苗树龄的增加而提高。种子直播的一年生幼苗在-10℃下可发生冻害,而成株期大树可忍耐-25℃的低温。香椿性喜光,较耐湿,适于生长在深厚、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壤中,在中性、酸性及钙质土壤中生长良好,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5.5~8.0。

16.2.2 类型与优良品种

根据香椿初出芽苞和子叶的颜色不同,可分为紫香椿和绿香椿。属紫香椿的有黑油椿、红油椿、焦作红香椿、西牟紫椿等品种;属绿香椿的有青油椿、黄罗伞等品种。紫香椿一般树冠都比较开阔,树皮灰褐色,芽孢紫褐色,初出幼芽紫红色,有光泽,香味浓,纤维少,含油脂较多;绿香椿,树冠直立,树皮青色或绿褐色,香味稍淡,含油脂较少。

16.2.3 栽培技术

1)香椿的繁殖方法

①种子繁殖 香椿种子开始发芽的温度是13℃左右,在日均温达1~5℃时可开始播种。20~25℃处避光催芽,2~3d可播种。

②分株繁殖法 可在早春挖取成株根部幼苗,植在苗地上,当次年苗长至2m左右,再定植。也可采用断根分蘖方法,于冬末春初,在成树周围挖60cm深的圆形沟,切断部分侧根,而后将沟填平,由于香椿根部易生不定根,因此断根先端萌发新苗,次年即可移栽。

③扦插法 可插根与插茎,插根可在早春结合大棚起苗,从一、二年生苗木根系剪取0.5~1cm粗的健根,截成15~20cm的小段,插栽于造好底墒的苗圃中,埋土5~10cm。第三年春天可定植。插茎于秋季落叶后选一、二年生枝条剪成20cm插条,插入土中10cm保护入冬,翌春萌芽。

2)香椿露地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①选地和整地 地块要求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肥沃、排水良好。栽植前,土地要深翻、整平,修好排灌渠道。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5000kg。黏土或砂地,栽植穴内可填入好土加以改良。

②定植 定植时间分为秋栽和春栽。秋栽从秋季落叶至土壤冻结前均可定植。秋栽后,入冬前有一段缓苗时间,翌春发芽早,生长速度快。春栽应在尚未萌发前的休眠期进行。定植密度应根据当地气候、土质而定。光照好、土质肥,宜密植;反之可稀。一般株行距为40cm×50cm,每亩3000株为宜。栽植时,使苗木根系自然分开,填入土后踏实,立即浇透水。栽植深度以与原苗木入土深度相平为宜。待水渗下后,在苗木根部覆土成丘形,以利保墒防旱。

③整形 定植前,苗木均需在苗圃矮化整形。未经过矮化整形的苗木,栽后应进行平茬,即从苗干15~20cm处剪去,促使下部萌发2~3个侧枝,作为一级侧枝。一级侧枝长到30cm以上时,掐去顶梢,保留5~10cm的枝,促使萌发二级侧枝。

④矮化处理 抑制高向生长,促其矮化,并多发枝,以增加产量,便于采摘。常用的措施有摘心或短截、平茬、化学处理、断根、环剥等。如摘心或短截,是在植株生长期间(6月至7月上旬)对1年生枝摘心或短剪,留干15~25cm,20d左右可发现2~5个侧枝,秋季长出10~15cm长充实短枝,翌春可收椿头芽。对于生长过旺的植株或枝条,可于7月中旬再次摘心。可应用多效唑对香椿矮处理,方法是:当年生苗从7月下旬开始用15%多效唑200~400倍液,每10~15d喷一次,连续2~3次,即可控制徒长,提早封顶促苗矮化。

⑤土壤管理 香椿密植栽培,每年应进行深刨。深刨宜在秋季落叶休眠后进行,深15~20cm,同时每亩施有机肥3000~5000kg。及时中耕除草,促进苗木迅速生长。

⑥肥水管理 苗木定植后浇一次透水,20~30d后再浇一次,以后半月左右浇水一次,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每次浇水或雨后需及时中耕除草松土,防止积水。4~5月及7月各追肥一次,每次亩施尿素10~20kg,或亩施人粪尿1000~1500kg。8月以后再追施氮肥,并控制浇水。9月可按每亩追施一次过磷酸钙50~60kg,促进苗木木质化,增强抗寒力。成龄树每年2月下旬在根部周围覆盖地膜提高地温,可提早10~15d发芽。萌发前,浇一次透水,以促早发芽。第一次采收前3~5d追施一次尿素,每亩25~30kg,或每亩施人粪尿5000~7000kg。新梢长到30cm左右时,可根外追肥2~3次,喷0.2%~0.3%尿素溶液。6~7月,香椿经大量采摘椿芽,养分消耗很多,应追施2~3次化肥,每次施复合肥每亩20~25kg。落叶后,结合深刨再施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

⑦椿芽采摘 香椿栽植第二年就可采收。当椿芽长15~20cm,着色良好时即可采收。最初1~3年内每年只采收一次,采摘顶芽,促发侧枝,培养树冠。三年后,树干已定型,每年可采摘2~3次,顶芽、侧芽均可。管理较好的香椿园,每隔20d左右采摘一次,一年可采收6~10次。采摘时,可用剪刀、高枝剪等剪截,切忌用手生拉硬掰,以免损坏树枝。

任务16.3 芦笋生产技术

活动情景

芦笋以嫩茎为食,其营养丰富,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可鲜食,也可用于加工。生产中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适期繁殖和定植,科学的水肥管理、温光调控和采收。本任务是通过资料查询、教师讲解和任务驱动等,学习芦笋的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

工作过程设计

工作任务单

续表

任务相关知识

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百合科天门冬属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小亚细亚地区。

16.3.1 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①根 须根系,由肉质贮藏根和须状吸收根组成。肉质贮藏根由地下根状茎节发生,多数分布在距地表30cm的土层内,寿命长,只要不损伤生长点,每年可以不断向前延伸,起固定植株和贮藏茎叶同化养分的作用。肉质贮藏根上发生须状吸收根。须状吸收根寿命短,在高温、干旱、土壤返盐或酸碱不适及水分过多、空气不足等不良条件下,随时都会发生萎缩。芦笋根群发达,在土壤中横向伸展可达3m左右,纵深2m左右。但大部分根群分布在30cm以内的耕作层里。

②茎 茎分为地下根状茎和地上茎。地下根状茎是短缩的变态茎,多水平生长。根状茎有许多节,节上的芽被鳞片包着,故称鳞芽。根状茎的先端鳞芽多聚生,形成鳞芽群,鳞芽萌发形成鳞茎产品器官或地上植株。地上茎是肉质茎,有节无叶,每节有鳞片(退化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腋芽,其嫩茎就是产品。

③叶 有分真叶和拟叶两种。真叶是一种退化了的叶片,着生在地上茎的节上,呈三角形薄膜状的鳞片。茎上腋芽萌发形成分枝,分枝的腋芽萌发形成二级分枝,枝上丛生针状的变态枝,称为“拟叶”,是芦笋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④花、果实、种子 芦笋为雌雄异株,虫媒花,花小,钟形,萼片及花瓣各6枚。雄花淡黄色,雌花绿白色。果实为浆果,球形,幼果绿色,成熟果赤色,果内有3个心室,每室内有1~2个种子。种子黑色,千粒重20g左右。

芦笋实生苗雌雄株比例约为1∶1。雌株一般植株高大,但分枝稀,开花迟,发生茎很少,幼茎粗大,总产量略低。雄株植株矮,分枝多,开花早,发生茎多,幼茎单重小,但产量高,采收年限较长;生产上以培养雄株为多。

2)生长发育周期

(1)年周期

①生长期 每年地温回升到10℃以上时,芦笋的鳞芽萌发长成嫩茎,进而长成植株,直至秋末冬初地温下降到5℃左右时,逐渐干枯死亡。地上茎随气温升高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地下的鳞茎也在不断抽生嫩茎,约1个月抽生一批。秋季来临,养分转入肉质根贮藏。当年养分积累多少决定翌年产量高低。

②休眠期 从秋末冬初地上部茎叶枯死直到第二年春季芽萌动。

(2)生命周期

①幼苗期 从种子发芽到定植。

②壮年期 从定植到开始采收嫩茎。植株不断扩展,根深叶茂,肉质根已达到应有的粗度和长度,地下茎不断发生分枝,形成一定大小的鳞芽群。

③成年期 植株继续扩展,地下茎处于重叠状态,形成强大的鳞芽群,并大量萌发抽生嫩茎,嫩茎肥大,粗细均匀,品质好,产量高。

④衰老期 植株扩展速度减慢,出现大量细弱茎,生长势明显下降,嫩茎数量减少,细弱、弯曲,畸形笋增多,产量、品质明显下降,需及时复壮或更新。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①温度 芦笋既耐寒又耐热。种子的发芽适温为25~30℃。用种子繁殖可连续生长10年以上。冬季寒冷地区地上部枯萎,根状茎和肉质根进入休眠期越冬;春季地温回升到5℃以上时,鳞芽开始萌动;15~17℃最适于嫩芽形成;25℃以上嫩芽细弱,鳞片开散,组织老化;35℃以上植株生长受抑制,甚至枯萎进入夏眠。

②光照 芦笋喜光。光照充足,嫩茎产量高,品质好。

③土壤营养 在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肥保水、透气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上,生长良好。能耐轻度盐碱,土壤pH5.5~7.8的土壤均可栽培;而以pH6~6.7最为适宜。需要氮肥较多,磷钾肥次之,缺硼易空心。

④水分 芦笋比较耐旱,积水会导致根腐而死亡。

16.3.2 类型与优良品种

芦笋按嫩茎抽生早晚分早、中、晚三类。早熟类型茎多而细,晚熟类型嫩茎少而粗。芦笋根据其栽培方式和用途可分两类:经培土软化栽培而成的白色茎,叫白芦笋;而接受阳光照射变成绿色的嫩茎,叫绿芦笋。白芦笋一般用于罐藏加工,绿芦笋多用于鲜食和速冻。我国现有的芦笋品种大都自国外引进,优良品种有玛丽华盛顿,玛丽华盛顿500W、UC711、鲁芦笋1号、西德全雄、泽西巨人、UC309、UC157、联想、理想、UC800等。

16.3.3 栽培方式与茬口安排

芦笋为多年生宿根植物,一经种植,可连续采收10~15年,因此,多作露地栽培。春秋两季均可播种。生产中多采用春播育苗移栽。有条件的最好采用春季设施育苗,可于当地初霜前60~80d播种,初霜后定植于露地,当年秋季即可采收少量产品,第二年即可进入旺产期。绿芦笋也可进行大棚早熟栽培,即在已培育两年的根株上扣棚生产,比露地生产提早采收20~30d。促成栽培则于11月挖掘根株,移栽于日光温室内,采收期自12月至翌年4月。

16.3.4 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芦笋优良品种应具备的特性:植株长势旺,早熟、丰产,成熟集中;抗病性强;嫩茎肥大,外形良好;顶部圆钝,鳞片紧凑,色泽纯正,纤维少,苦味小。

2)播种育苗

芦笋春播、秋播均可。长江流域多春播育苗移栽,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夏秋定植于大田;若地膜覆盖,大棚育苗可提早到3月上旬播种,5月底至6月初定植。华北地区一般谷雨至立夏播种,阳畦育苗则提前到2月中、下旬播种。东北较寒冷地区,通常将播种期安排在上一年夏季,7月下旬播种,11月下旬定植。苗床宜选用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地势平坦、灌溉方便的砂壤土。在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泡12h,再用30~35℃温水浸泡48h,将种子滤出放入盆中,上盖湿布,置于25~28℃的环境中进行催芽。当种子有10%左右的胚根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先将畦面灌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开始单粒点种。每10cm播1粒,播后覆盖过筛细土约2cm 厚,耢平畦面,再盖1层地膜保温、保墒。育苗地用种量12~15kg/hm2。拱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15~28℃。待出齐苗后当棚内温度超过32℃时,中午揭开棚两头通风炼苗,以促根壮苗。

3)整地施肥

深翻土壤30~40cm,可结合施基肥进行。亩施用腐熟农家肥5000kg,并撒施磷酸二铵或复合肥50kg。

4)移栽定植

当苗高15~20cm、地上茎3根以上时即可移栽定植。白芦笋栽植株距30cm,行距1.8~2.0m;绿芦笋株距30cm,行距1.4~1.5m。首先沿定植沟划一直线,然后开15cm深的沟,将笋苗放入定植沟,使地下茎的发展方向与定植沟的沟向一致,多数根的舒展方向与沟向垂直,放好后立即覆土厚3cm,轻轻压实、整平,并立即浇水,待水渗下后,再覆一层细土。

5)田间管理

①定植后当年的管理 定植后1个月内进行查苗补苗。补苗时浇足底水。及时中耕除草,并结合中耕覆土,每次覆土厚2~3cm,直至将定植沟填平为止。每次浇水或大雨过后,应及时划锄松土。定植1个月后,追一次复合肥,以后每个月追一次复合肥,每次追肥均亩施25kg。立秋追一次秋后肥,一般亩施腐熟优质杂肥2500kg,复合肥20kg。施肥应顺垄开沟追肥,距离植株15~20cm,沟深10cm左右。一般结合追肥进行浇水。立秋后遇旱及时浇水,立冬后浇一次越冬水。大雨过后及时排涝。

②定植第二年的管理 早春季节,适时浇水,中耕保墒。夏季高温多雨,应及时除草排涝,若第一年生长旺盛,可于第二年早春培土进行短期采收。施肥量比第一年增多。

③常年管理 第三年开始进入采笋期,此后管理为常年管理。培土前清除残留枝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采收白笋的,在春季幼芽抽生前进行培土,一般垄高度25~30cm,上部宽30~40cm,下部宽80cm。培土时要求上面整平并稍压紧,防止漏光和塌陷。采笋期间应经常保持培土高度。嫩茎采收后,应将培土的土垄整平,使畦面回复到培土前的高度,保持地下茎位置在土面下15cm处。采收绿笋前,在春季幼芽抽生前,不经培土软化,只进行中耕划锄。

6)留养母茎

栽培在中国南部地区,冬季无霜,芦笋可周年生长,没有休眠期。在这些地区如周年采收,势必因地下部积累养分太少,而影响产量。为了使植株多抽生嫩茎,应在采收期间培养一定数量的茎枝和拟叶,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抽生嫩茎所需的养分,这种栽培方式叫做留母茎采笋栽培法。

及时摘去母茎生长点,植株高度应控制在150cm左右,防止倒伏。对过于密集处,应适时疏枝,母枝上结的果也应及时摘除。绿芦笋每年有2个留养母茎的时期,一是早春出笋时陆续选留粗壮新笋作母茎,1~2年生植株每株选留3~5根,3年生植株每株选留5~7 根,4年生可留10根,且要均匀分布,不要靠在一起。二是于当地初霜前50~60d,终止采笋,此时春留母茎开始枯萎,故可将此后生长的所有新笋,全部留作母茎培育。

7)采收

①绿芦笋采收 绿芦笋采收期较长,嫩茎陆续抽生,陆续采收。采收标准为:嫩茎长20~25cm,粗1.3~1.5cm,色泽淡绿,有光泽,嫩茎头较粗,鳞叶包裹紧密。采收稍迟,嫩茎顶部伸长变细,鳞叶松散,品质下降。采收时用采笋刀将嫩茎齐地面处割下,用湿布擦净附着在嫩茎上的泥沙。然后以茎长、茎粗进行分级、捆把、装袋。绿芦笋露地栽培自定植后第二年开始采收,第5~13年为盛产期,以后产量渐减,应及时做好植株更新准备。

②白芦笋采收 采收白芦笋要求在早晨和傍晚进行,以免见光变色。看到垄面有裂缝时,在裂缝处用手扒开表土,见到幼茎的头部后,再扒去一点土,直至看到幼茎的生长方向。然后将右手中的采笋刀向着幼茎基部所在的方位扎过去,将刀柄向下一撬,把幼茎撬出土。注意不可损伤地下茎和鳞芽。嫩茎放入筐中,盖潮湿黑布。每天早晚各收1次。收笋的同时,填平收割留下的笋洞。采收结束后选无雨天撤除培土,以防地下茎上移。撤土前开沟施肥,上盖撤下来的覆土。撤土后留高5cm的低垄,使鳞芽盘上有15cm高的覆土。撤土时将已出土的嫩茎全部割除,以免倒伏。

任务16.4 多年生蔬菜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活动情景

多年生蔬菜病虫害往往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科学防治病虫害是多年生蔬菜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任务是结合《植物保护》有关知识,通过资料查询、教师讲解等,正确识别多年生蔬菜主要病虫害,并掌握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任务相关知识

16.4.1 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

1)金针菜叶枯病

①症状识别 叶片发病,多在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渍状褐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上下蔓延,形成褐色条斑,边缘赤褐色,中央深褐色,上密生小黑点,严重时全叶枯死。花薹感病,多在距地面35cm左右处出现病变,初为水渍状小点,后变褐色至深褐色椭圆形或长圆形斑点,病斑边缘深褐色,病部密生小黑点,严重时花薹变黄枯死。田间一般4月下旬开始发病, 5~6月发病加快,多雨高湿发病严重。另外,叶螨为害重的地块病害亦重。

②防治方法 合理施肥,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或地表湿度过大;在发病初期, 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 10d喷一次,连喷2~3次。叶螨危害重的地块,可选用灭螨的药剂喷杀。

2)金针菜褐斑病

①症状识别 叶斑椭圆形至不定形,长径3~7mm,宽径1~2mm或更宽,黄褐色,边缘色深,斑外围常具有黄色晕圈。病斑密布并连合时,往往叶片呈褐色焦枯,相当触目。后期斑面视病原的不同而表现霉状物或小黑粒或小黑点病征。通常温暖多雨的季节易发病。

②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烧毁病残物;加强管理,增强抗病力;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2次。

3)金针菜锈病

①症状识别 先在叶片上发生小斑点,逐渐扩展到全叶和花苔上布满铁锈状粉末,后期变为红褐色并有黑色斑点。5月下旬开始发病,6~7月危害严重,感病后冬苗仍发生危害。

②防治方法 点片发生时,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结合,间隔7~10d再喷1次,锈病流行时,必须连喷3次以上。

4)金针菜炭疽病

①症状识别 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半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边缘色深褐,发病与健康部位分界较明晰,有的病斑外围出现黄晕。病斑扩展并连合为条斑,致叶片变灰褐至灰白色干枯。后期病部出现小黑点病征。

②防治方法 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根系活力;发病前最迟于见病后,喷施70%托布津1000倍液,2~3次或更多,隔10~15d1次,交替施用。

5)香椿叶锈病

①症状识别 叶片最初出现黄色小点,后在叶背出现疮状突起(夏孢子堆),破裂后散出金黄色粉状物(夏孢予)。至秋季后渐生黑色疣状突起(冬孢子堆),破裂后产生黑色冬孢子。发病严重的叶片上冬孢子堆很多,冬孢子布满叶背面,使叶变黄、早落。

②防治方法 冬季及时扫除落叶,减少侵染源。当夏孢子初具时,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每15d喷1次。每次每亩用药100kg左右,连喷2~3次,有良好的效果。

6)香椿腐烂病

①症状识别 发病初期病部呈暗褐色水渍状斑,略为肿胀,病部皮层组织腐烂变软,病斑失水,表皮干缩下陷、龟裂。以后病斑上现出许多针状小突起。当病斑环绕树干一圈时,输导组织被破坏,导致病部以上部位的枝干死亡。

②防治方法 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剪除染病枝条,并在伤口处涂以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以防感染;刮除病斑,涂以药剂,10%碱水、10%的蒽油、0.1%的升汞、1%退菌特、5%托布津任选一种均可。

7)芦笋茎枯病

①症状识别 发病期,在距地面30cm处的主茎上,出现浸润性褐色小斑,而后变成淡青至灰褐色,同时扩大成棱形,也可多数病斑相连成条状。病斑边缘红褐色,中间稍凹陷呈灰褐色,上面密生针尖状黑色小点。在小枝梗和拟叶上发病,则先呈褪色小斑点,而后边缘变成紫红色中间灰白色并着生小黑点。由于迅速扩大包围小枝易折断或倒伏,茎内部灰白色、粗糙,以致枯死。

②防治方法 清洁田园,割除病茎,浇毁或深埋。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1∶1∶240波尔多液;50%代森铵的1000倍液每7~10d1次,连喷2~ 3次。

8)芦笋根腐病

①症状识别 发病茎基部的皮层腐烂,吸收根受破坏而导致主茎变黄,植株衰变。

②防治方法 幼苗定植时用苯菌灵或苯菌丹按有效成分的400~500倍液,浸根15min防治。

16.4.2 主要虫害识别与防治

1)香椿斑衣蜡蝉

①为害症状 成虫和若虫吸食叶或嫩枝的汁液,被害部位形成白斑而枯萎,影响树木生长。同时,该虫还能分泌含糖物质,有利于煤污菌的寄生,使叶面蒙黑,妨碍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不利树木生长。

②防治方法 露地栽植香椿不要与臭椿混交;卵块集中,可用人工及时清除、烧毁。可用20%磷胺乳油1500~2000倍液,或50%久效磷水溶液2000~3000倍,或5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2)云斑天牛

①为害症状 成虫啃食新枝嫩皮,使新枝枯死,昼夜均能飞翔活动,但以晚间活动居多。初孵幼虫在韧皮部蛀食,受害部变黑,树皮膨胀,流出树液,排出木屑和虫粪。20~30d 后,幼虫逐渐蛀入木质部,并不断纵向蛀食,虫道长达25cm左右。老熟幼虫在虫道顶端蛀一宽大椭圆形虫室,在其中化蛹。影响树木生长,严重者可致整枝、整树死亡。

②防治方法 成虫集中出现期,人工捕杀;树干上发现有新鲜排粪孔,用80%敌敌畏乳油2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400倍液注入排粪孔,再用黄泥堵孔,毒杀幼虫;磷化铝片是良好的熏蒸杀虫剂,可用该药堵孔,黄土封口,杀死幼虫。每孔放1/20片(3g/片)。

3)芦笋虫害

芦笋虫害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危害。可在田间撒25%敌百虫粉加5倍细土做成的毒土;或用90%敌百虫的30倍液拌在麦款或豆饼上,撤在田间做毒饵;施肥时喷80%敌敌畏乳剂的800倍液等方法防治。

项目小结

多年生蔬菜北方栽培较普遍的主要有金针菜、香椿和芦笋。多年生蔬菜以休眠状态度过不利的气候条件(严寒、酷暑、干旱等),待环境条件转好后,重新发芽、生长、发育,周而复始,一经种植多年采收,采收期长,产量高,营养消耗多,栽培时应选好地块。一般要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定植前施足基肥,生长期间还要及时追肥,防止植株早衰。为保持良好的群体结构和株形,应定期进行植株调整;越冬前适时浇封冻水,栽培期间勤浇小水,雨季勤中耕、松土;收货期间应根据植株长势、苗龄大小等适量采收。

复习思考题

1.简述金针菜分株繁殖技术要点。

2.香椿树体矮化的措施有哪些?

3.芦笋的生命周期和年周期是如何划分的?

4.芦笋多年生栽培如何留养母茎?

5.简述芦笋的培土和施肥要点。

实训指导

实训 多年生蔬菜形态特征的观察

1)实验目的

了解金针菜、香椿、芦笋、辣根的植物学特征。

2)材料与用具

金针菜、香椿、芦笋、辣根的完整植株各15株;解剖针、刀片、镊子及手持放大镜。

3)实验内容与方法

①每组取以上三种植株各一株,观察其形态特征,注意芦笋的叶、根、茎、种子和雌、雄株的特点;香椿芽及叶的特征;金针菜根的生长特性。

②用放大镜观察芦笋鳞芽及肉质根横切面的结构。

4)作业

①绘制金针菜、香椿、芦笋植株的外形图,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②绘制芦笋鳞芽、肉质根的外形和横切面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