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园林树木形态识别基础

园林树木形态识别基础

时间:2022-11-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园林树木的冠形、干形、叶形、花形、果形,以及毛、刺、卷须等树体附属物等,都具有极其丰富的形态,凸显着园林树木个体的形态美。当然,绿化工作中首先考虑的是园林树木的美化作用和防护作用,园林树木的生产作用是次要的,有时为突出绿化特色可以适当应用。

任务1 园林树木形态识别基础

能力目标

(1)能够对园林树木进行园林建设中的合理分类。

(2)能够运用形态术语正确描述园林树木各器官的形态特点。

知识目标

(1)了解园林树木的有关概念和我国园林树木资源概况。

园林树木识别与应用

(2)掌握园林树木的分类方法。

(3)理解树木形态分类相关术语的内涵。

素质目标

(1)通过对园林树木器官形态反复观察、比较与总结,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沟通协作能力。

基本知识

一、园林树木的有关概念

1.园林

对于园林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一方面,从传统园林的角度来看,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进行人工开辟,配以花草树木的栽植及建筑设施的构建,从而构成一个供游人游赏、休憩为主的环境。另一方面,从现代园林发展的角度来看,园林涵盖各类公园、城镇绿化景观及自然保护区域在内的、自然与人工为一体的,供社会公众游憩、娱乐的环境。也就是说,狭义的园林是指一般的公园、花园、庭院等;广义的园林除此之外,还包括风景区、旅游区、植物园、城市绿化(如园林城市等)、公路绿化,以及机关、学校、工矿区的建设和绿化,甚至自然保护区、疗养院等。

2.树木

树木是指木本植物的总称,包括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植物。

3.园林树木

在城乡各类园林绿地及风景名胜区等地栽植的各种木本植物。即凡适合城乡各类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森林公园等建设中应用的,能够起到绿化美化、改善环境、保护环境作用的木本植物统称为园林树木。

很多园林树木是花、果、叶、枝或树形美丽的观赏树木。其实,园林树木也包括一些虽不以美观见长,但在城市与工矿区绿化及风景区建设中能起卫生防护和改善环境作用的树种。因此,园林树木所包括的范围要比观赏树木更为宽广。

二、园林树木的作用

(一)园林树木的美化作用

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园林树木,一年四季呈现各种奇丽的色彩和独特的香味,表现出各种体形,通过精心选择,在美化环境、美化市容和衬托建筑,以及园林风景构图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园林树木的美化作用,主要表现为园林树木的色彩美、形态美、芳香美和意境美等个体美和树木自然成丛、成林的群体美。

1.园林树木的色彩美

园林树木的色彩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使人激动或镇定、使人温暖或凉爽,进而影响人对环境的反应。例如:浅绿色、嫩绿色给人生气勃勃的感觉;深绿色给人幽静安定的感觉;红叶、黄叶及各种颜色的鲜花给人轻松的感觉。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色彩还是联系过去与将来的桥梁,使园林春夏秋冬四季有景、时时变化,如四季中,落叶树种从嫩绿的新叶、鲜艳的花朵,到深绿的老叶、果实的成熟,反映出季节的更替,给人以惊奇、兴奋等心理感受。根据需要,色彩还会使园林景物的体量和空间产生变大或缩小的视觉效果,突出景物美感和层次变化。园林树木的色彩美主要体现在园林树木叶色、花色、果色和枝干颜色上。各种颜色的花、叶、果实和枝干,以及不同季节的表现,是园林树木美化作用的重要体现。园林树木的色彩运用,要与环境气氛协调统一。

2.园林树木的形态美

园林树木种类繁多,体形各异,各有独特之美,这就是造型美。园林树木的冠形、干形、叶形、花形、果形,以及毛、刺、卷须等树体附属物等,都具有极其丰富的形态,凸显着园林树木个体的形态美。在园林作品中,有时为了突出主题和树木某一方面的美学特征,采取孤植的方法,观赏者能得到强烈的美学感受。

例如,园林树木的冠形有圆柱形、尖塔形、伞形、球形等;干形有直立干、并生干、丛生干、匍匐干等;叶形更为复杂,如鹅掌楸的叶形如中国传统马褂;花形既表现在单花上,也表现在花序上,十分丰富;果形有佛手形、罗汉形等。总之,园林树木各器官的形态、大小千变万化,可充分表现绿化、美化环境的观赏价值。

3.园林树木的芳香美

园林树木的花、叶等器官释放的芳香气味,通过人的嗅觉器官,传达独特的心理感受。有的香花树种虽不引人注目,但它散发出的芳香气味使人心旷神怡,如桂花、九里香、白兰花、玫瑰、丁香、沙枣、茉莉、刺槐等。很多香花树种的芳香美为园林增添了令人清爽的特色景观。

4.园林树木的意境美

园林树木的意境美是指园林树木色彩美、形态美之外的抽象美、联想美,体现的是一种“凝固的诗,立体的画”的意境。它与各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有关。我国的诗词、神话与风俗习惯中,往往会以某个树种为对象而成为一种事物的象征,从而使树木“人格化”。如松柏,四季常青,象征长寿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珙桐独特的和平鸽花形,象征和平;翠竹以其虚怀若谷、淡泊宁静、刚劲挺拔、洁身自好的品格,备受世人推崇,在园林设计中是渲染诗情画意的佳品。

(二)园林树木的防护作用

园林树木一般形体高大、枝叶茂密、根系发达,具有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1.改善环境作用

改善环境主要表现在园林树木可以制造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及吸附粉尘和吸收有害气体,从而起到净化空气,提高空气湿度,调节气温的作用。植物一般由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要比呼吸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多20多倍,因此,园林树木能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增加空气中的氧气,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日趋严重的现代城市,园林树木的广泛栽培十分有益。有数据表明,树木表面凹凸不平的枝叶及一些附属结构能大量阻滞和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城市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毒气体也可通过一些抗性强和吸收能力强的树种来有效降低污染,比如臭椿、榆树桑树、皂荚等对二氧化硫吸收能力很强;大叶黄杨、女贞、梧桐等对氟的吸收能力很强。树木生长过程要蒸腾掉根系吸收水分的99.8%,通过树木绿化可提高空气湿度,同时,还通过树木的遮挡等发挥在夏季降温和冬春防风的作用。

2.保护环境作用

保护环境主要表现在降低噪声、保持水土、杀灭细菌和监测环境的作用。茂密的树木能吸收和阻挡噪声,据测算,10m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10~20dB;树冠吸收和截留降雨,根系阻滞泥土流失,枯枝落叶吸收雨水等都可起到明显的水土保持作用;有些树种具有杀灭细菌的保健作用,如10000m2的圆柏每天能分泌30kg的杀菌素,杀灭白喉、肺结核、伤寒等病菌;有些树种对环境污染非常敏感,可以作为检测环境的信号。

(三)园林树木的生产作用

园林树木的生产作用包括直接生产作用和结合生产作用。直接生产作用指苗木、大树、桩景、木材等直接出售的商品价值,还包括为风景区、旅游区等产生的风景旅游收入等。结合生产作用指树木发挥绿化作用的同时提供适当的林副产品,如核桃、梨、杏、葡萄、银杏、板栗等果树类产生的果实;月季、玫瑰等香料树种提供的香精原料;桑叶养蚕、漆树割漆等。当然,绿化工作中首先考虑的是园林树木的美化作用和防护作用,园林树木的生产作用是次要的,有时为突出绿化特色可以适当应用。

三、我国园林树木资源概况

(一)我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

我国有“世界园林之母”、“花卉王国”的美称,园林树木资源十分丰富。我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有以下四点。一是种类繁多,原产我国的树种有8 000多种,其中乔木树种有2 500多种,而原产欧洲的乔木树种仅有250多种,原产北美的乔木树种也只有600多种。二是分布集中,尤其是华西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园林树木分布中心之一。很多著名的花木,如山茶、杜鹃、丁香、海棠、绣线菊等都是以我国为世界的分布中心。三是丰富多彩,我国地域广阔,环境多变,经长期影响形成许多变种类型。四是特点突出,我国有许多如珙桐、梅花、桂花、牡丹、鹅掌楸等特产树种和栽培培育出的品种。

(二)我国园林树木资源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树种数量有限,一般大城市为200~400种,而中小城市在100种左右,尤其是优良品种应用不够,这与我国丰富的树木资源是不相称的。一方面,我国园林树木资源虽然丰富,但大量可供观赏的树种仍处于野生状态而未得到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园林绿化中树种应用种类相对贫乏,大大影响了植物造景的效果。现在,各类彩色的树种、垂枝等造型奇特的树种越来越受到重视,可进一步丰富园林的色彩、形体和线条。因此,园林树木野生种类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具有特色的新品种培育,是丰富我国城市园林树木资源的必然途径。

学习任务

调查所在学校或学校所在城市绿化树种的人为分类类型及器官形态特点,内容包括调查地点自然条件、树种名称、人为分类类型、叶形特点、单花或花序类型、果实类型、分枝类型、树形及附属物等其他特点,完成树种分类与形态认知调查报告。

任务分析

园林树木的分类在园林绿化生产实践应用普遍,学习的目标是能够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对各种形态特点的树种进行准确判定。园林树木的形态识别基础是学好园林树木的关键,必须紧密结合实践,深入理解,打牢基础,才能顺利完成后续具体树种的形态识别与分类任务。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要结合区域树种特点、季节特点和具体任务内容,采用多种形式,合理安排与分配学习任务,注重条理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任务实施

一、材料与用具

本地区生长正常的各类树种、照相机、手持放大镜、解剖镜、剪枝剪、记录夹等。

二、任务步骤

(一)认识园林建设中的树木分类及园林树木各器官的形态

1.园林树木的分类

人们对植物认识的漫长过程中,为了方便识别、交流和利用,出现过很多分类方法,逐渐发展为一门科学,即植物分类学。园林树木的分类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自然分类法,反映植物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关系,此法多用于理论科学;二是人为分类法,按照园林建设的要求,以树木在园林中应用和利用为目的,提高园林建设水平为主要任务的分类方法。

1)自然分类法

分类学家根据自然形成的亲缘关系,将生物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就是自然分类法。界、门、纲、目、科、属、种是各级分类单位,有时还加设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变种、变型或栽培品种等次级单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集相近的种成属,由类似的属成科,科并为目,目集成纲,纲汇成门,最后由门合成界,这样循序定级,构成了植物界的自然分类单位。

物种简称种,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域中,形态特征相似,能相互交配、正常繁衍后代的类群。但种不是绝对不变的,它在长期的种族延续中是不断地产生变化的,所以,同种间又会出现差异的集团。分类学家按照这种差异的大小,将生物种又分为亚种(sub.)、变种(var.)和变型(f.)。亚种指除了在形态构造上具有与原种显著变化的特点外,在地理分布上有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变种仅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变化,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变型没有一定的分布区,仅零星存在于种群中,是形态特征上变异较小的类型,如花色等。品种也称栽培变种、园艺变种,是人为选育出的,不在自然分类系统中排序,但与自然分类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来说,品种都来自自然分类系统的种,在树木分类实践中,最常用的是变种。

2)人为分类法

人为分类法是以植物系统分类法中的“种”为基础,根据树木的主要习性、观赏特性、园林用途等方面的差异及其综合特性,将各种园林树木主观地划为不同的类型。此分类法具有简单实用的优点,在园林实践中被普遍采用。

(1)园林树木按树木的生长习性分类,可分为乔木类、灌木类、藤本类及匍地类四种。

①乔木类 树体高大,一般在6m以上,有明显主干,分枝点距地面较高的树木。乔木类可依据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分为:常绿乔木,如雪松、广玉兰等;落叶乔木,如垂柳、银杏、悬铃木等。乔木类又可依据高度分为伟乔(31m以上)、大乔(21~30m)、中乔(11~20m)及小乔(6~10m)四级。

②灌木类 树体矮小(通常6m以下),主干低矮或无明显主干,多数呈丛生状或分枝接近地面。灌木类可依据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分为:落叶灌木,如水蜡、黄刺玫等;常绿灌木,如小叶黄杨、山茶等。

③藤本类 地上部分不能直立生长,须攀附于其他支持物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如紫藤、木香、金银花、凌霄等。藤本类可依据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分为:常绿藤本,如常春藤等;落叶藤本,如紫藤、爬山虎等。藤本类还可依据生长特点分为:缠绕类藤本,如紫藤、金银花等;吸附类藤本,如爬山虎、凌霄等;卷须类,如葡萄等;钩刺类,如藤本月季等。

④匍地类 干枝均匍地而生,与地面接触部分长出不定根从而扩大占地范围,如铺地柏等。

(2)园林树木按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可分为观形树木类、观枝干树木类、观叶树木类、观花树木类、观果树木类及观根树木类六种。

①观形树木类 观形树木类主要指树冠的形体和姿态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木,如苏铁、雪松、龙柏等。

②观枝干树木类 观枝干树木类主要指枝干具有独特风姿或有奇特色泽、附属物等的一类树木,如梧桐、悬铃木、白皮松、白桦、榔榆、红瑞木等。

③观叶树木类 观叶树木类主要指叶色、叶形或叶大小、着生方式等有独特观赏之处的树木,如银杏、鹅掌楸、黄栌、红叶李、八角金盘、日本五针松等。

④观花树木类 观花树木类主要指在花色、花形、花香上有突出观赏价值的树木,如白玉兰、含笑、米兰、牡丹、蜡梅、珙桐、梅花、月季、山茶、杜鹃花等。

⑤观果树木类 观果树木类主要指果实显著,或果形奇特,或色彩艳丽,或果实巨大等果实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木,如罗汉松、南天竹、火棘、金橘、石榴、柿子、木瓜、山楂、杨梅等。

⑥观根树木类 观根树木类主要指根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木,如榕树的气生根、落羽杉的曲膝根等。

(3)园林树木按园林绿化用途分类,可分为独赏树类、行道树类、庭荫树类、垂直绿化类、绿篱类、木本地被类、防护树类、室内装饰类、造型类及树桩盆景、盆栽类。

①独赏树类 独赏树类又称孤植树、标本树或孤赏树,主要展现的是树木的个体美,通常作为庭院或园林局部的中心景物,可供独立观赏。以单株或2~3株合栽的形式布置在花坛、广场、草地中央、道路交叉点、河流曲线转折处外侧、水池岸边、缓坡山冈、庭院角落、假山旁、登山道及园林建筑等处,定植地点以大草坪为最佳位置,起主景、局部点缀或遮阴作用。一般以树木形体高大雄伟,树冠宽阔,风姿独特,具有美丽的花、果、干和叶色特点,抗逆性强,较长寿的落叶或常绿乔木较为适宜,如圆柏、雪松、白玉兰、悬铃木、樟树、枫香、龙爪槐等。

②行道树类 行道树类是指栽植在道路系统,如公路、街道、园路、铁路等两侧,整齐排列,以遮阴、美化为目的的乔木树种,主要功能是为车辆、行人遮阴,减少路面辐射热和反射光,同时发挥降温、防尘、降低噪音和美化街景的作用。行道树要求树冠整齐、冠幅大,树姿优美,树干下部及根部不萌生新枝,抗逆性强,根系发达,抗倒伏,生长迅速,寿命长,耐修剪,落叶整齐,无恶臭或其他凋落物污染环境,种苗来源容易,大苗栽种容易成活的种类。常见的行道树类有水杉、樟树、桉树、重阳木、银杏、国槐、鹅掌楸、栾树、梓树、悬铃木、七叶树等。

③庭荫树类 庭荫树也称绿荫树、遮阴树,是指以形成绿荫为主要目的,在庭院、公园、广场及风景名胜区等各类园林绿地供游人纳凉和装饰环境而栽植的树木。庭荫树一般选择树木高大、冠幅宽阔、枝繁叶茂、有一定观赏效果的阔叶树种,如梧桐、樟树、枫杨、合欢等,还要注意不宜选用易于污染衣物的树种。

④垂直绿化类 垂直绿化类也称藤本类,形式灵活多样,用于各种棚架、栅栏、围篱、墙体、拱门、假山、枯树等绿化的藤本树种。垂直绿化类树种对于丰富园林特色、美化建筑立面和提高绿化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常见的垂直绿化类有紫藤、爬山虎、葡萄、山葡萄、凌霄、金银花、铁线莲、络石、常春藤等。

⑤花灌木类 花灌木类是指具有观花、观果、观叶或其他观赏价值的灌木或小乔木。这类树木种类繁多,观赏效果显著,在园林中应用广泛。常见的花灌木类有桃花、榆叶梅、海棠、樱花、梅花、丁香、夹竹桃、紫荆、紫薇、木槿、含笑等。

⑥绿篱类 绿篱类是指园林中用树木的密集列植代替篱笆、栏杆、围墙等起隔离、防护和美化作用的一类树种,主要起到分隔空间、屏蔽视线、衬托景物等作用。通常以耐密植、耐修剪、枝叶细密、生长慢、养护管理简便,还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种类为主。常见的绿篱类有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紫叶小檗、水蜡、圆柏、女贞、金叶榆等。绿篱类可依据绿篱的高度分为高篱类(2m左右)、中篱类(1m左右)及矮篱类(低于50cm)三类;绿篱类又可依据功能和观赏要求分为常绿篱、花篱、果篱、刺篱、落叶篱、蔓篱及编篱等;绿篱类还可依据形状分为整形篱和自然篱。

⑦木本地被类 木本地被类是指高度在50cm以内,铺展力强,处于园林绿地底层的一类树木。木本地被植物的应用,可以避免地表裸露,防止尘土飞扬和水土流失,调节小气候,丰富园林景观。木本地被类以耐阴、耐践踏、适应能力强的常绿类为主,如铺地柏、平枝栒子、扶芳藤或金焰绣线菊等。

⑧防护树类 防护树类是指能从空气中吸收有毒气体、阻滞尘埃、削弱噪音、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一类树木。防护树类多植为片林或林带,形式有风景林、防护林带、休憩或疗养性的片林、水土保持林等,可形成柏树林、枫树林、杨树林、竹林等。

⑨室内装饰类 室内装饰类主要指那些耐阴性强、观赏价值高,常栽植于室内观赏的一类树木,如会场、门厅、商场等室内摆放的散尾葵、发财树、鹅掌柴、鱼尾葵、垂叶榕之类的树种。

⑩造型类及树桩盆景、盆栽类 造型类及树桩盆景、盆栽类主要是指经过人工整形制成的各种盆景、盆栽。树桩盆景是在盆中再现大自然风貌或表达特定意境的艺术品,对树种的选用要求与盆栽类有相似之处,均以适应性强,根系分布浅,耐干旱瘠薄,可粗放管理,生长速度适中,能耐阴,寿命长,花、果、叶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种类为宜。比较常见的盆景、盆栽类有银杏、金钱松、短叶罗汉松、榔榆、朴树、六月雪、紫藤、南天竹、紫薇等。

(4)园林树木按树木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分类,可分为如下几类。

①依据气温因子分类 这种分类主要是依据树木最适应的气温带分类,园林树木可分为热带树种、亚热带树种、温带树种及寒带树种等。在生产实践中,依据树木的耐寒性不同,园林树木还可分为耐寒树种及不耐寒树种及半耐寒树种等,但不同地域的划分标准不一样。

②依据水分因子分类 依据不同树木对水分的要求不一样,园林树木可分为湿生树种、旱生树种和中生树种。有的树种适应水分变动幅度较大,如旱柳既耐干旱也耐水湿。

③依据光照因子分类 园林树木依据光照因子分类,可以分为阳性树种(喜光树种)、阴性树种(耐阴树种)和中性树种。

④依据空气因子分类 园林树木依据空气因子可以分为多类,如抗风树种、抗污染树种、抗氟化氢树种、抗二氧化硫树种、防尘类树种、卫生保健树种等。

⑤依据土壤因子分类 根据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园林树木可以分为酸性土树种、碱性土树种和中性土树种;根据对土壤肥力的适应,园林树木可以分为瘠土树种和喜肥树种等。

img53

图1-1 叶的组成

2.木本植物常用形态术语

1)叶

(1)叶的组成 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见图1-1)。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称为完全叶,如豆科、蔷薇科等植物的叶。不具有这三部分中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称为不完全叶。例如,泡桐的叶缺少托叶,金银花的叶缺少叶柄,这些都是不完全叶。

叶片:叶柄顶端的宽扁部分。

叶柄:叶片与枝条连接的部分。

托叶:叶片或叶柄基部两侧小型的叶状体。

叶腋:指叶柄与枝间夹角内的部位,常具腋芽。

单叶:叶柄具有一个叶片的叶,叶片与叶柄间不具有关节。

复叶:总叶柄具有两片以上分离的叶片。

总叶柄:复叶的叶柄,或者指着生小叶以下的部分。

叶轴:总叶柄以上着生小叶的部分。

小叶:复叶中的每个小叶,其各部分分别称为小叶片、小叶柄及小托叶等,小叶的叶腋不具腋芽。

(2)叶脉及脉序 叶脉及脉序分类如下(见图1-2)。

脉序:叶脉在叶片上排列的方式。

主脉:叶片中部较粗的叶脉,又称中脉。

侧脉:由主脉向两侧分出的次级脉。

细脉:由侧脉分出,并联络各侧脉的细小脉,又称小脉。

网状脉:网状脉是指叶脉数回分枝变细,并互相联结为网状的脉序。

img54

图1-2 叶脉及脉序

1—网状脉;2—羽状脉;3—三出脉;4—离基三出脉;5—掌状脉;6—平行脉

羽状脉:羽状脉具有一条主脉,侧脉排列成羽状,如榆树等。

三出脉:由叶基伸出三条主脉,如肉桂、枣树等。

离基三出脉:羽状脉中最下面一对较粗的侧脉离开基部一段距离才生出,如檫树、浙江桂等。

掌状脉:几条近乎等粗的主脉由叶柄顶端生出,如葡萄、紫荆、法桐等。

平行脉:平行脉为多数次脉紧密平行排列的叶脉,如竹类等。

(3)叶序 叶在枝上着生的方式(见图1-3)。

互生:每节着生一叶,节间有距离,叶片在枝条上交错排列,如杨、柳、碧桃等。

螺旋状着生:每节着生一叶,成螺旋状排列,如杉木、云杉、冷杉等。

对生:每节相对两面各生一叶,如桂花、紫丁香、毛泡桐等。

img55

图1-3 叶在枝上着生的方式

1—互生;2—对生;3—轮生;4—簇生

轮生:每节有规则地着生3个以上的叶子,如夹竹桃等。

簇生:多数叶片成簇生于短枝上,如银杏、落叶松、雪松等。

(4)叶形 叶形指叶片的形态(见图1-4)。树木叶片的形态多种多样,但同一种树木叶片的形态是比较稳定的,可作为识别树木和分类的依据。叶片的形态通常是从叶形、叶尖、叶基、叶缘、叶裂和叶脉等方面来描述。

img56

图1-4 叶形

1—鳞形;2—锥形;3—刺形;4—条形;5—针形;6—披针形;7—匙形;8—卵形;9—圆形;10—长圆形;11—椭圆形;12—菱形;13—三角形;14—心形;15—肾形;16—扇形

鳞形:叶细小,呈鳞片状,如侧柏、柽柳、木麻黄等。

锥形:叶短而先端尖,基部略宽,又称钻形,如柳杉等。

刺形:叶扁平狭长,先端锐尖或渐尖,如刺柏等。

条形:叶扁平狭长,两侧边缘近平行,又称线形,如冷杉、水杉等。

针形:叶细长而先端尖如针状,如马尾松、油松、华山松等。

披针形:叶窄长,最宽处在中部或中部以下,先端渐长尖,长为宽的4~5倍,如柠檬桉等。

倒披针形:颠倒的披针形,最宽处在上部,如海桐等。

匙形:状如汤匙,先端宽而圆,向基部渐狭,如紫叶小檗等。

卵形:状如鸡蛋,中部以下最宽,长为宽的1.5~2倍,如毛白杨等。

倒卵形:颠倒的卵形,最宽处在上端,如白玉兰等。

圆形:状如圆形,如圆叶乌桕、黄栌等。

长圆形:长方状椭圆形,长约为宽的3倍,两侧边缘近平行,又称矩圆形,如苦槠等。

椭圆形:近于长圆形,但中部最宽,边缘自中部起向上、下两端渐窄,长为宽的1.5~2倍,如杜仲、君迁子等。

菱形:近于斜方形,如小叶杨、乌桕、丝棉木等。

三角形:状如三角形,如加杨等。

心形:状如心脏,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内凹具有二圆形浅裂及一弯缺,如紫丁香、紫荆等。

肾形:状如肾形,先端宽钝,基部凹陷,横径较长,如连香树等。

扇形:顶端宽圆,向下渐狭,如银杏等。

(5)叶先端 叶先端的分类如下(见图1-5)。

img57

图1-5 叶先端

1—尖;2—微凸;3—凸尖;4—芒尖;5—尾尖;6—渐尖;7—骤尖;8—微凹;9—凹缺;10—二裂

尖:先端成一锐角,又称急尖,如女贞等。

微凸:中脉的顶端略伸出先端之外,又称具小短尖头。

凸尖:叶先端由中脉延伸于外而形成一短突尖或短尖头,又称具短尖头。

芒尖:凸尖延长成芒状。

尾尖:先端呈尾状,如菩提树等。

渐尖:先端渐狭呈长尖头,如夹竹桃等。

骤尖:先端逐渐尖削成一个坚硬的尖头,有时也用于表示突然渐尖头,又称骤凸。

钝:先端钝或窄圆。

截形:先端钝或窄圆。

微凹:先端圆,顶端中间稍凹,如黄檀等。

凹缺:先端凹缺稍深,如黄杨,又称微缺。

倒心形:先端深凹,呈倒心形。

二裂:先端具有二浅裂,如银杏等。

(6)叶基 叶基的分类如下(见图1-6)。

img58

图1-6 叶基

1—下延;2—渐狭;3—楔形;4—戟形;5—圆形;6—耳形;7—心形;8—偏斜;9—盾形;10—合生穿茎

下延:叶基自着生处起贴生于枝上,如杉木、柳杉等。

渐狭:叶基两侧向内渐缩形成翅状叶柄的叶基。

楔形:叶下部两侧渐狭成楔子形,如八角等。

戟形:叶基部平截,如元宝枫等。

圆形:叶基部渐圆,如山杨、圆叶乌桕等。

耳形:基部两侧各有一耳形裂片,如辽东栎等。

心形:叶基部呈心脏形,如紫荆、山桐子等。

偏斜:基部两侧不对称,如椴树、小叶朴等。

鞘状:基部伸展形成鞘状,如沙拐枣等。

盾状:叶柄着生于叶背部的一点,如柠檬桉幼苗、蝙蝠葛等。

合生穿茎:两个对生无柄叶的基部合生成一体,如盘叶忍冬、金松等。

(7)叶缘 叶缘的分类如下(见图1-7)。

img59

图1-7 叶缘

1—全缘;2—波状;3—深波状;4—皱波状;5—锯齿;6—细锯齿;7—钝齿;8—重锯齿;9—齿牙;10—小齿牙;11—浅裂;12—深裂;13—全裂;14—羽状分裂(a.羽状浅裂,b.羽状深裂,c.羽状全裂);15.掌状分裂(d.掌状浅裂,e.掌状深裂,f.掌状全裂)

全缘:叶缘无锯齿和缺裂,如丁香、紫荆等。

波状:边缘波浪状起伏,如樟树、毛白杨等。

浅波状:边缘波状较浅,如白栎等。

深波状:边缘波状较深,如蒙古栎等。

皱波状:边缘波状皱曲,如北京杨等。

锯齿:边缘有尖锐的锯齿,齿端向前,如白榆、油茶等。

细锯齿:边缘锯齿细密,如垂柳等。

钝齿:边缘锯齿先端钝,如加拿大杨等。

重锯齿:锯齿之间又有小锯齿,如樱花等。

齿牙:边缘有尖锐的齿牙,齿端向外,齿的两边近相等,又称牙齿状,如苎麻等。

小齿牙:边缘有较小的齿牙,又称小牙齿状,如荚迷等。

缺刻:边缘有不整齐的、较深的裂片。

条裂:边缘分裂为狭条。

浅裂:边缘浅裂至中脉的1/3左右,如辽东栎等。

深裂:叶片深裂至离中脉或叶基部不远处,如鸡爪槭等。

全裂:叶片分裂深至中脉或叶柄顶端,裂片彼此完全分开,如银桦等。

羽状分裂:裂片排列成羽状,并具有羽状脉,因分裂深浅程度不同,又可分为羽状浅裂、羽状深裂、羽状全裂等。

掌状分裂:裂片排列成掌状,并具有掌状脉,因分裂深浅程度不同,又可分为掌状浅裂、掌状深裂、掌状全裂等。

(8)复叶 复叶的分类如下(见图1-8)。

img60

图1-8 复叶

1—单身复叶;2—二出复叶;3—三出复叶;4—羽状三出复叶;5—奇数羽状复叶;6—偶数羽状复叶;7—二回羽状复叶;8—三回羽状复叶;9—掌状复叶

单身复叶:外形似单叶,但小叶片与叶柄间具有关节,又称单小叶复叶,如柑橘等。

二出复叶:总叶柄上仅具有两个小叶,又称两小叶复叶,如歪头菜等。

三出复叶:总叶柄上具有三个小叶,如迎春等。

羽状三出复叶:顶生小叶着生在总叶轴的顶端,其小叶柄较两个侧生小叶的小叶柄长,如胡枝子等。

掌状三出复叶:三个小叶都着生在总叶柄顶端的一点上,小叶柄近等长,如橡胶树等。

羽状复叶:复叶的小叶排列成羽状,生于总叶轴的两侧。

奇数羽状复叶:羽状复叶的顶端有一个小叶,小叶的总数为单数,如槐树等。

偶数羽状复叶:羽状复叶的顶端有两个小叶,小叶的总数为双数,如皂荚等。

二回羽状复叶:总叶柄两侧有羽状排列的一回羽状复叶,总叶柄的末次分枝连同其上小叶称为羽片,羽片的轴称为羽片轴或小羽轴,如合欢等。

三回羽状复叶:总叶柄两侧有羽状排列的二回羽状复叶,如南天竹、苦楝等。

掌状复叶:几个小叶着生在总叶柄顶端,如荆条、七叶树等。

(9)叶的变态 叶的变态分类如下(见图1-9)。

img61

图1-9 叶的变态

除冬芽的芽鳞、花的各部分、苞片及竹箨外,还有下列几种。

托叶刺:由托叶变成的刺,如刺槐、枣树等。

卷须:由叶片(或托叶)变为纤弱细长的卷须,如爬山虎、五叶地锦、菝葜的卷须。

叶状柄:小叶退化,叶柄呈扁平的叶状体,如相思树等。

叶鞘:由数枚芽鳞组成,包围针叶基部,如松属树木。

托叶鞘:由托叶延伸而成,如木蓼等。

(10)幼叶在芽内的卷叠式 幼叶在芽内的卷叠式分类如下。

对折:幼叶片的左右两半沿中脉向内折合,如桃、白玉兰等。

席卷:幼叶由一侧边缘向内包卷,如李等。

内卷:幼叶片自两侧的边缘向内卷曲,如毛白杨等。

外卷:幼叶片自两侧的边缘向外卷曲,如夹竹桃等。

拳卷:自叶片的先端向内卷曲,如苏铁等。

折扇状:幼叶折叠如折扇,如葡萄、棕榈等。

内折:幼叶对折后,又自上向下折合,如鹅掌楸等。

2)花

(1)花的组成 花一般由花柄、花托、花被、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见图1-10)。具备以上五部分的花,称为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称为不完全花。

img62

图1-10 花的组成

花柄是着生花的小枝,用以支撑花朵,输送花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水分,其内部结构与茎相似,并且与茎连通。花柄的长短因植物的不同而异。有些植物的花柄很短,甚至没有,花朵直接生长在枝条上。

花柄顶端膨大的部分,其上着生有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花托的形状在不同植物中变化较大,形态多样,有圆柱形,如玉兰等,也有凹陷的,如桃、梅等。

花萼位于花的最外轮,由若干萼片组成,通常为绿色,包在花蕾外面,起保护花蕾和幼果的作用,并能进行光合作用,为子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根据花萼的离合程度,花萼可分为离萼和合萼。各萼片之间完全分离的称离萼,如山茶等;各萼片彼此联合的称合萼,如月季等。

花冠位于花萼内侧,由若干片花瓣组成,排成一轮或多轮。花冠通常具有鲜艳的色彩,但也有许多植物的花冠呈白色。有些植物的花瓣内有芳香腺,能散发出芳香气味。花冠的彩色与芳香适应于昆虫传粉,此外花冠还有保护雄蕊、雌蕊的作用。组成花冠的花瓣有分离和联合之分,花瓣彼此分离的称为离瓣花,如李、杏、桃等的花瓣;花瓣之间部分或全部合生的称合瓣花,如桂花、连翘等的花瓣。合瓣花冠的下部联合的部分称花冠筒;合瓣花冠上部分离的部分称花冠裂片;花瓣上部扩大部分称瓣片;花瓣基部细窄如爪状称瓣爪。根据花冠或花瓣的形状、大小、数目不同,花瓣之间离合程度等,通常把花冠分为蝶形、唇形、钟形、高脚碟形等。

雄蕊群是种子植物的雄性繁殖器官,位于花冠内侧,是一朵花内所有雄蕊的总称。每个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丝通常细长呈丝状,基部着生在花托上或贴在花冠上;花药是花丝顶端膨大呈囊状的部分,花药中有四个花粉囊,成熟后花粉囊自行破裂,花粉由裂口散出。雄蕊的类型因植物种类不同而不同。根据药丝分离联合的情况,雄蕊分为离生雄蕊、单体雄蕊、二体雄蕊、多体雄蕊等几种(见图1-11)。

img63

图1-11 雄蕊类型

1—离生雄蕊;2—二强雄蕊;3—四强雄蕊;4—五强雄蕊;5—六强雄蕊;6—单体雄蕊;7—二体雄蕊;8—多体雄蕊;9—聚药雄蕊

雌蕊群是种子植物的雌性繁殖器官,位于花的中央部分,由一至多个具有繁殖功能的一心皮卷合而成。雌蕊呈长瓶状,由子房、花柱及柱头三部分组成。柱头是接受花粉的部分,位于雌蕊顶端,通常膨大呈球状、圆盘状或分枝羽状。柱头常具有乳头状突起或短毛,有利于接受花粉。花柱是柱头和子房之间的连接部分,一般的花柱细长,是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其长度因植物种类而不同。子房是雌蕊基部的膨大部分,内有一至多室,每室含一至多个胚珠。经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按照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和结合情况不同,雌蕊常可分为单雌蕊、复雌蕊和离生心皮雌蕊三种。由一个心皮构成的雌蕊称为单雌蕊,如桃花;复雌蕊,又称为合生心皮雌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心皮构成的雌蕊,它们相互结合,形成一个共同的子房,但花柱、柱头可以结合,也可以分离;在一些植物的花中,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心皮,但它们彼此分离,每个心皮都构成一个雄蕊,具有各自的子房、花柱和柱头,这称为离生心皮雄蕊,如白玉兰。

(2)花序的类型 花在总花柄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称为花序,总花柄称为花序轴。大多数植物的花都是按一定排列顺序着生在花序轴上,但也有的是单独一朵生在茎枝顶上或叶腋部位,称为单顶花或单生花,如玉兰、牡丹、桃等。花序的形态变化很大,主要表现在花序轴的长短、分枝或不分枝、有无花柄及花朵开放的顺序等方面。

按花开放顺序的先后可分为无限花序、有限花序和混合花序。无限花序是指花序下部的花先开,依次向上开放,或由花序外围向中心依次开放,如梨树。有限花序是指花序最顶点或最中心的花先开,外侧或下部的花后开,如苹果。混合花序是指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混生的花序,即主轴可无限延长,生长无限花序,而侧枝为有限花序。例如:泡桐、滇楸的花序是由聚伞花序排成圆锥花序状;云南山楂的花序是由聚伞花序排成伞房花序状。

常见的花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见图1-12)。

img64

图1-12 花序类型

1—穗状花序;2—柔荑花序;3—头状花序;4—肉穗花序;5—隐头花序;6—总状花序;7—伞房花序;8—伞形花序;9—圆锥花序;10—聚伞花序

穗状花序:花多数无梗,排列于不分枝的主轴上,如水青树等。

柔荑花序:由单性花组成的穗状花芽,通常花轴细软下垂,开花后(雄花序)或果熟后(果序)整个脱落,如杨柳科树种。

头状花序:花轴短缩,顶端膨大,上面着生许多无梗花,全形呈圆球形,如悬铃木、枫香等。

肉穗花序:肉穗花序为一种穗状花序,总轴肉质肥厚,分枝或不分枝,且为一佛焰苞所包被,如棕榈科的花序。

隐头花序:花聚生于凹陷、中空、肉质的总花托内,如无花果、榕树等。

总状花序:总状花序与穗状花序相似,但花有梗,近等长,如刺槐等。

伞房花序:伞房花序与总状花序相似,但花梗不等长,最下的花梗最大,渐上渐短,将整个花序顶成一平头状,如梨、苹果等。

伞形花序:花集生于花轴的顶端,花梗近等长,如有些五加科类。

圆锥花序:花轴上每一个分枝是一个总状花序,又称复总状花序;有时花轴分枝,分枝上着生两花以上,外形呈圆锥状的花丛,如珍珠梅、槐树等。

聚伞花序:聚伞花序为一有限花序,最内或中央的花先开,两侧的花后开。

复聚伞花序:花轴顶端着生一花,其两侧各有一分枝,每分枝上着生聚伞花序,或重复连续二歧分枝的花序,如卫矛等。

3)果实

果实是植物开花受精后的子房发育形成的。包围果实的壁称果皮,一般可分为三层,最外的一层称外果皮,中间的一层称中果皮,最内的一层称内果皮。果实的类型多种多样,依据形成一个果实的花的数目多少或一朵花中雄蕊数目的多少,可以分为单果、聚花果和聚合果;依据果皮的质地不同,可分为肉果和干果;依据果皮的开裂与否,可分为裂果和闭果。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果实简介。

(1)单果类型 单果类型是由一花中的一个子房或一个心皮形成的单个果实(见图1-13)。

img65

图1-13 果实类型

1—蓇葖果;2—荚果;3—蒴果(a.瓣裂,b.室背开裂,c.室间开裂);4—颖果;5—胞果;6—翅果;7—坚果;8—浆果;9—柑果;10—梨果;11—核果;12—聚合果;13—聚花果

蓇葖果:蓇葖果为开裂的干果,成熟时心皮沿背缝线或腹缝线开裂,如银桦、白玉兰等。

荚果:荚果是由单心皮的上位子房形成的干果,成熟时通常沿背、腹两缝线开裂或不裂,如蝶形花科、含羞草科等。

蒴果:蒴果是由两个以上合生心皮的子房形成,开裂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室背开裂,即沿心皮的背缝线开裂,如橡胶树等。②室间开裂,即沿室之间的隔膜开裂,如杜鹃等。③室轴开裂,即室背或室间开裂的裂瓣与隔膜同时分离,但心皮间的隔膜保持联合,如乌桕等。④孔裂,即果实成熟时种子由小孔散出。⑤瓣裂,即以瓣片的方式开裂,如窿缘桉等。

瘦果:瘦果为一不开裂的小干果,仅具一心皮一种子,如铁线莲等;有时亦有多于一个心皮的,如菊科植物的果实等。

颖果:颖果与瘦果相似,但果皮和种皮愈合,不易分离,有时还包有颖片,如多数竹类等。

胞果:胞果具有一颗种子,由合生心皮的上位子房形成,果皮薄而膨胀,疏松地包围种子,且与种子极易分离,如梭树等。

翅果:翅果为瘦果状带翅的干果,由合生心皮的上位子房形成,如榆树、槭树、杜仲、臭椿等。

坚果:坚果为具有一颗种子的干果,果皮坚硬,由合生心皮的下位子房形成,如板栗、榛子等,并常有总苞包围。

浆果:浆果由合生心皮的子房形成,外果皮薄,中果皮和内果皮肉质,含浆汁,如葡萄、荔枝等。

柑果:柑果是浆果的一种,外果皮软而厚,中果皮和内果皮多汁,由合生心皮上位子房形成,如柑橘类。

梨果:梨果具有软骨质内果皮的肉质果,由合生心皮的下位子房参与花托形成,内有数室,如梨、苹果等。

核果:核果的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或纤维质,内果皮坚硬,称为果核,一室一种子或数室数种子,如桃、李等。

(2)聚合果 聚合果由一花内的各离生心皮形成的小果聚合而成。聚合果依据小果类型不同,可分为:聚合蓇葖果,如八角属及木兰属;聚合核果,如悬钩子;聚合浆果,如五味子;聚合瘦果,如铁线莲等。

(3)聚花果 聚花果由一整个花序形成的合生果,如桑葚、无花果、菠萝蜜等。

4)芽

芽是指尚未萌发的枝、叶和花的雏形。其外部包被的鳞片,称为芽鳞,通常是叶的变态。

(1)芽的类型如下。

顶芽:生于枝顶的芽。

腋芽:生于叶腋的芽,形体一般较顶芽小,又称侧芽。

假顶芽:顶芽退化或枯死后,能代替顶芽生长发育的最靠近枝顶的腋芽,如柳、板栗等。

柄下芽:隐藏于叶柄基部内的芽,又称为隐芽,如悬铃木等。

单生芽:单个独生于一处的芽。

并生芽:数个并生在一起的芽,如桃、杏等;位于外侧的芽称为副芽,当中的芽称为主芽。

叠生芽:数个上下重叠在一起的芽,如枫杨、皂荚等;位于上部的芽称为副芽,最下的芽称为主芽。

花芽:将发育成花或花序的芽。

叶芽:将发育成枝、叶的芽。

混合芽:将同时发育成枝、叶、花混合的芽。

裸芽:没有芽鳞的芽,如枫杨、山核桃等。

鳞芽:有芽鳞的芽,如樟树、加杨等。

(2)芽的形状如下。

圆球形:其状如圆球,如白榆花芽等。

卵形:其状如卵,狭端在上,如青冈栎等。椭圆形:其纵截面为椭圆形,如青檀等。

圆锥形:渐上渐狭,横截面为圆形,如云杉、青杨等。

纺锤形:渐上渐狭,状如纺锤,如水青冈等。

扁三角形:其纵截面为三角形,横切面为扁圆形,如柿树等。

5)枝条 着生叶、花、果等器官的轴。

(1)枝条形态如下(见图1-14)。

img66

图1-14 枝条形状

节间:两节之间的部分,节间较长的枝条称为长枝;节间极短的称为短枝,又称为叶距,一般生长极为缓慢。

叶痕:叶脱落后,叶柄基部在小枝上留下的痕迹。

维管束痕:叶脱落后,维管束在叶痕中留下的痕迹,又称为叶迹,其形状不一,散生或聚生。

托叶痕:托叶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常呈条状、三角状或围绕着枝条呈环状。

芽鳞痕:芽开放后,顶芽芽鳞脱落留下的痕迹,其数目与芽鳞数相同。

皮孔:枝条上的表皮破裂所形成的小裂口,根据树种的不同,其形状、大小、颜色、疏密等各有不同。

髓:枝条的中心部分,髓按小枝内部形状可分为空心髓(如连翘等)、片状髓(如核桃等)、实心髓(如蒙古栎等)。

(2)分枝类型如下。

分枝是植物生长的普遍现象,是顶芽和腋芽活动的结果。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分枝方式,树木分枝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见图1-15)。

img67

图1-15 分枝类型

1—单轴分枝;2—合轴分枝;3—假二叉分枝

①单轴分枝 从幼苗期开始,主茎不断向上生长,形成直立而明显的主干,主茎上的腋芽形成侧枝,侧枝再分枝,如此形成各级分枝,各级分枝的生长均不超过主茎,主茎的顶芽活动始终占优势,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单轴分枝,又称总状分枝。大多数裸子植物和部分被子植物具有这种分枝方式,如银杏、雪松、水杉、塔柏等,被子植物中的杨树、桉树、山毛榉等也是单轴分枝植物。

②合轴分枝 茎在生长中,顶芽生长迟缓,或者很早枯萎,或者形成花芽,顶芽下面的腋芽迅速生长,代替顶芽形成侧枝,以后侧枝的顶芽又停止生长,再由它下方的一个腋芽发育,如此反复交替进行,成为主干。这种主干是由许多腋芽发育的侧枝组成,称为合轴分枝。合轴分枝的植株,树冠开阔,枝叶茂盛,有利于通风透光,扩大光合作用面积,促进花芽的形成,是一种较进化的分枝类型,是有利于果树丰产的分枝方式,大多见于被子植物,如桃、李、苹果、无花果等。

③假二叉分枝 具有对生叶序的植物,其顶芽很早停止生长或分化为花芽后,由它下面两个腋芽同时迅速发育成两个侧枝,很像是两个叉状的分枝,每个分枝又经同样的方式再分枝,如此形成许多二叉状分枝,但它和由顶端分生组织一分为二而成的二叉分枝不同,只是外形与之相似,因而称为假二叉分枝。这种分枝实际上是合轴分枝的变型,与真正的二叉分枝有根本区别。假二叉分枝多见于被子植物木樨科、玄参科,如丁香、茉莉、泡桐等。

img68

图1-16 枝的变态

1—枝刺;2—吸盘;3—卷须

(3)枝的变态如下(见图1-16)。

枝刺:枝条变成硬刺,刺分枝或不分枝,如皂荚、山楂、石榴、刺榆等。

卷须:许多攀缘植物的一部分分枝变为卷曲的细丝,用以缠绕其他物体,使植物得以攀缘生长,称为茎卷须,如葡萄、五叶地锦等。

吸盘:位于卷须的末端呈盘状,能分泌黏质以黏附他物,如爬墙虎等。

(二)完成某绿地园林树木的人为分类调查报告

完成某绿地园林树木人为分类与形态认知调查报告(Word格式和PPT格式),要求调查树种20种以上。

1.参考格式

园林树木人为分类与形态认知调查报告

姓名:  班级:  调查时间:年月日

(1)调查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2)园林树木人为分类与形态认识调查记录表如表1-1所示。

表1-1 园林树木人为分类与形态认识调查记录表

img69

附树种图片(编号)如1.1.1、1.1.2……

2.任务考核

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如表1-2所示。

表1-2 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img70

知识链接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植物标本因保存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蜡叶标本、液浸标本、浇制标本、玻片标本、果实和种子标本等。下面介绍最常用的蜡叶标本的制作方法。

将植物全株或部分(通常带有花或果等繁殖器官)干燥后并装订在台纸上予以永久保存的标本称为蜡叶标本。这种标本制作方法最早于16世纪初由意大利人卢卡·吉尼(Luca Ghini)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植物标本室建于1545年的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一份合格的标本要求包括:第一,种子植物标本要带有花或果(种子),蕨类植物要有孢子囊群,以及其他有重要形态鉴别特征的部分,如竹类植物要有几片箨叶、一段竹竿及地下茎;第二,标本上挂有号牌,号牌上写明采集人、采集号码、采集地点和采集时间四项内容,据此可以按号码查到采集记录;第三,附有一份详细的采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采集日期、采集地点、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的性状等,并有与号牌相对应的采集人和采集号。

1.标本的采集用具

标本的采集用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标本夹 标本夹是压制标本的主要用具之一。它的作用是将吸湿草纸和标本置于标本夹内压紧,可使花叶不致皱缩凋落,使枝叶平坦,容易装订于台纸上。标本夹以坚韧的木材为材料,一般长约43cm,宽30cm,以宽3cm,厚5~7mm的小木条,横直每隔3~4cm,用小钉钉牢,四周用较厚的木条(约2cm)嵌实。

(2)枝剪或剪刀 用于剪断木本或有刺植物。

(3)高枝剪 用于采集徒手不能采集的乔木上的枝条或陡险处的植物。

(4)采集箱、采集袋或背篓 用于临时收藏采集品。

(5)小锄头 用于挖掘草本及矮小植物的地下部分。

(6)吸湿草纸 普通草纸,用于吸收水分,使标本易干,最好买大张的,对折后用订书机订好,其装订后的尺寸大小为长约42cm,宽约29cm。

(7)记录簿、号牌 用于野外记录。

(8)便携式植物标本干燥器 用于烘干标本,代替频繁更换吸湿草纸。

(9)其他 如果是大范围的深山里采集标本,还要准备海拔仪、地球卫星定位仪(GPS)、照相机、钢卷尺、放大镜、铅笔等用品。

植物标本夹、采集箱和枝剪,如图1-18所示。

img71

图1-18 植物标本夹、采集箱和枝剪

2.标本的采集

标本的采集应选择以最小的面积,且能表示最完整的部分,即选取植物有代表性特征的各部分器官,一般除采枝叶外,最好采带花或果的。如果有用部分是根和地下茎或树皮,也必须同时选取少许枝叶压制。每种植物要采两份以上作为复份,要用枝剪采取标本,不能用手折,因为手折容易伤树,压成的标本也不美观。不同的植物标本应用不同的采集方法。

对树木标本而言,应采典型、有代表性特征、带花或果的枝条。对先花后叶的植物,应先采花后采枝叶,还应采同一植株上的。对雌雄异株或同株的植物,雌雄花应分别采取。一般应采两年生的枝条,因为两年生的枝条较一年生的枝条常常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时还可见该树种的芽鳞有无和多少,如果是乔木或灌木,标本的先端不能剪去,以便区别于藤本类植物。

3.野外记录

不少植物压制后与原来的颜色、气味等差别很大,如果所采回的标本没有详细记录,就不可能对这种植物完全了解,鉴定植物时也会有更大的困难。因此,记录工作在野外采集是极重要的,而且采集和记录的工作是紧密联系的。所以,我们到野外前必须准备足够的采集记录纸,必须随采随记。记录时,一般应掌握的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在野外能看得见,而制成标本后无法带回的内容;二是标本压干后会消失或改变的特征。例如,有关植物的产地、生长环境、习性、叶(花、果)的颜色、有无香气和浆汁,采集日期及采集人和采集号等必须记录。记录时应注意观察,在同一株植物上往往有两种叶形,如果采集时只能采到一种叶形,那么就要靠记录工作来帮助。

采集标本填好后,必须立即用带有采集号的小标签挂在植物标本上,同时要注意检查采集记录上的采集号数与小标签上的号数是否相符。同一采集人、采集号要连续不重复,同种植物的复份标本要编同一号。如果发生错误,应立即更正以免影响标本鉴定工作。

4.标本的压制

1)整形

对采到的标本根据有代表性、面积要小的原则进行适当的修理和整形,剪去多余的枝叶,以免遮盖花果影响效果。如果叶片太大不能在标本夹上压制,可沿着中脉的一侧剪去全叶的百分之四十,保留叶尖;若是羽状复叶,可以将叶轴一侧的小叶剪短,保留小叶的基部及小叶片的着生位置,保留羽状复叶的顶端小叶。

2)压制

整形、修饰过的标本应及时挂上小标签。压制标本时,首先将有绳子的一块木夹板做底板,上置吸湿草纸4~5张,然后将标本逐个与吸湿草纸相互间隔地平铺在平板上,平铺时须将标本的首尾不时调换位置,在一张吸湿草纸上放一种或同一种植物,若枝叶拥挤、卷曲时要拉开伸展,叶要正反面都有,过长的藤本植物可做N形、V形或W形的弯折,最后将另一块木夹板盖上,用绳子缚紧。

3)换纸干燥

标本压制头两天要勤换吸湿草纸,每天早晚两次换出的吸湿草纸应晒干或烘干,是否勤换纸和纸是否干燥,对压制标本的质量影响很大,要特别注意,如果两天内不换干纸,标本颜色会转暗,花、果及叶会脱落,甚至发霉腐烂。标本在第二、三次换纸时,对标本要注意整形,使枝叶展开。易脱落的果实、种子和花,要用小纸袋装好,放在标本旁边,以免翻压时丢失。

5.标本的装订

把干燥的标本放在台纸(一般用250g或350g白板纸)上,台纸大小通常为42cm×29cm,但市场上纸张规格为109cm×78cm,照此只能裁5开,浪费较大,为经济着想,可裁8开,大小为39cm×27cm。一张台纸上只能订一种植物标本,标本的大小、形状、位置要适当的修剪和安排,然后用棉线或纸条订好,也可用胶水粘贴。在台纸的右下角和右上角要留出适当的空白,以分别贴上鉴定名签和野外采集记录。脱落的花、果、叶等,装入小纸袋,粘贴于台纸上。

6.标本的保存

装订好的标本,经定名后,都应放入标本柜中保存,标本柜应放入专门的标本室,注意干燥、防蛀(放入樟脑丸等除虫剂)。标本柜中的标本应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科通常按分类系统排列,也有按地区排列或按科名拉丁字母的顺序排列;属、种一般按学名首字母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

复习提高

(1)结合树种实例,讨论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各分类类型。

(2)讨论与总结园林树木的叶形特点。

(3)讨论园林树木的附属物种类及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