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种植土分几种

种植土分几种

时间:2023-11-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用种子播种繁殖所得的苗称为播种苗或实生苗。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是为了提高种子的场圃发芽率,使出苗整齐,促进苗木生长,缩短育苗期限,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高锰酸钾消毒,用0.5%溶液浸种2h,或用5%溶液浸种30min。一般用于针叶树及阔叶树种子消毒。一般于播种前20d进行拌种,每千克种子用药2g。进行破皮时不应使种子受到损伤。豆科树种或赤杨类树种育苗时,需要接种根瘤菌剂。方法是将根瘤菌剂撒在种子上充分搅拌后,随即播种。

3 园林苗木播种繁殖

【学习重点】

了解播种繁殖的特点和幼苗发育特点;掌握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播种育苗技术要点和苗期管理技术。

3.1 播种繁殖的意义

3.1.1 播种繁殖的概念

播种繁殖是利用植物的有性后代——种子,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和培育,使其萌发、生长、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方法。用种子播种繁殖所得的苗称为播种苗或实生苗。

3.1.2 播种繁殖的特点

(1)种子获得容易,采集、贮藏、运输都较方便;利用种子繁殖,一次可获得大量苗木。

(2)播种苗生长旺盛、健壮、根系发达,寿命长;抗风、抗寒、抗旱、抗病虫的能力及对不良环境的适应力强。

(3)种子繁殖的幼苗遗传保守性较弱,容易适应新环境,引种的成功率高;如从南方直接引种梅花苗木到北方,往往不能安全越冬;而引入种子在北方播种育苗,部分苗木则能在-17℃时安全过冬。

(4)用种子播种繁殖的苗木,特别是杂种幼苗,由于遗传性状的分离,在苗木中常会出现一些新类型的品种,这对于园林植物新品种、新类型的选育有很大的意义。

(5)种子繁殖的幼苗需要经过一定的时期和生理发育阶段,开花结果期相对比营养繁殖的苗木晚。

(6)播种繁殖具有很大的遗传变异性,对于一些性状不稳定的材料繁殖后常常不能保证母株原有的观赏价值。如龙柏经种子繁殖,苗木中常有大量的桧柏幼苗出现;重瓣榆叶梅播种苗大部分退化为单瓣或半重瓣花;龙爪槐播种繁殖后代多为国槐等。

3.2 播种前准备

3.2.1 播种前种子的处理

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是为了提高种子的场圃发芽率,使出苗整齐,促进苗木生长,缩短育苗期限,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3.2.1.1 种子精选

为提高种子的纯度,播种前按种粒的大小加以分级,分别播种,使发芽迅速,出苗整齐,便于管理。种子精选一般有水选、风选和筛选等方法。

3.2.1.2 种子晾晒

对欲播种的种子进行晾晒消毒,可以激活种子的生命活力,提高发芽率,并使苗木出苗整齐、生长健壮。

3.2.1.3 种子消毒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既可杀虫防病,又能预防保护。种子消毒一般采用药剂拌种或浸种的方法。

1.硫酸铜、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此法适用于针叶树及阔叶树种子杀虫消毒。硫酸铜溶液消毒,可用0.1%的溶液,浸种4~6h。高锰酸钾消毒,用0.5%溶液浸种2h,或用5%溶液浸种30min。但对催过芽的种子以及胚根已突破种皮的种子,不能用高锰酸钾消毒。

2.甲醛(甲醛)浸种

一般用于针叶树及阔叶树种子消毒。在播种前1~2h,用0.15%的甲醛溶液浸种15~30min,取出后密闭2h,再将种子摊开阴干即可播种。

3.石灰水浸种

用1%~2%的石灰水浸种24~36min,对于杀死落叶松种子病菌有较好效果。

4.五氯硝基苯混合剂施用或拌种

以五氯硝基苯和敌克松(对二甲氨基苯重氮磺酸钠)以3∶1的比例配合,结合播种施用于土壤,施用量2~6g/m2,也可单用敌克松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的0.2%~0.5%,对防止松柏类树种的立枯病有较好效果。

5.药剂拌种

(1)赛力散(磷酸乙基汞)拌种 此法适用于针叶树种子。一般于播种前20d进行拌种,每千克种子用药2g。拌种后密封贮藏,20d后进行播种,既有消毒作用也起防护作用。

(2)西力生(氯化乙基汞)拌种 此法适用于松柏类种子,消毒效果好,并有刺激种子发芽的作用。用法及作用与赛力散相似,每千克种子用药1~2g。

种子消毒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药剂浓度和操作安全,胚根已突破种皮的种子进行消毒易受伤害。

3.2.1.4 种子催芽

种子的催芽就是通过人为的调节和控制种子发芽所必需的外界环境条件,促进酶的活动,以满足种子内部所进行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增加呼吸作用,转化营养物质,促进种胚的营养生长,达到种子尽快萌发的目的。

1.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

(1)种子本身或技术原因,如种子生命力下降,贮藏方式不当;播种技术或播种时期不正确;种子具有坚硬种皮和厚蜡质层,不能吸水膨胀等。

(2)生理原因,可能是种胚没有通过后熟,处于休眠期;种胚发育不充分或受伤。

(3)物理原因,诸如种皮坚硬、水分不能渗透进入种胚等。

2.种子催芽的目的

为了播种后能达到出苗快、齐、匀、全、壮的标准,进而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一般在播种前需要进行催芽处理。通过催芽处理可大大提高种子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使种子出苗整齐,同时可减少播种量,节约种子成本,还有利于种苗的统一抚育管理。

3.常用催芽方法

(1)清水浸种 催芽原理是种子吸水后种皮变软,种体膨胀,打破休眠,刺激发芽。生产上有温水浸种和热水浸种两种方法。温水浸种适用于种皮不太坚硬、含水量不太高的种子,如桑、悬铃木、泡桐、合欢、油松、侧柏、臭椿等。浸种水温以40~50℃为宜,用水量为种子体积的5~10倍,种子浸入后搅拌至水凉,每浸12h后换一次水,浸泡1~3d,种子膨胀后捞出晾干。热水浸种适用于种皮坚硬的种子,如刺槐、皂荚、元宝枫、枫杨、苦楝、君迁子、紫穗槐等。浸种水温以60~90℃为宜,用水量为种子体积的5~10倍。将热水倒入盛有种子的容器中,边倒边搅,一般浸种约30s(小粒种子5s)左右,快速捞出放入4~5倍凉水中搅拌降温,再浸泡12~24h。

(2)机械损伤法 通过机械擦伤种皮,增强种皮的透性,促进种子吸水萌发。在砂纸上磨种子、用锉刀锉种子、用铁锤砸种子、或用老虎钳夹开种皮等方法适用于少量的大粒种子。小粒种子可用3~4倍的沙子混合后轻捣轻碾。进行破皮时不应使种子受到损伤。

机械损伤法主要用于种皮厚而坚硬的种子,如山楂、紫穗槐、油橄榄、厚朴、铅笔柏、银杏、美人蕉、荷花等。

(3)酸、碱处理 把具有坚硬种壳的种子,浸在有腐蚀性的酸、碱溶液中,经过短时间处理,使种壳变薄,增加透性,促进发芽。常用的药品有浓硫酸、氢氧化钠等。生产上常用95%的浓硫酸浸10~120min,或用10%氢氧化钠浸24h左右,浸泡时间依不同种子而定。浸后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以防影响种胚萌发。

(4)层积处理 把种子与湿润物混合或分层放置,促进发芽的方法称为层积催芽。

种子在层积催芽的过程中恢复了细胞间的原生质联系,增加了原生质的膨胀性与渗透性,提高了水解酶的活性,将复杂的化合物转化为简单的可溶性化合物,促进新陈代谢,使种皮软化产生萌芽能力。另外,一些后熟的种子(形态休眠的种子),如银杏等树种,在层积的过程中胚明显长大,经过一段时间,胚长到应有的长度,完成了后熟过程,种子即可萌发。

处理种子多时可在室外挖坑。一般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坑的宽度以1m为好,不要太宽。长度随种子的多少而定,深度一般在地下水位以上、冻层以下。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坑底铺一些鹅卵石,其上铺10cm的细沙,干种子要浸种、消毒,然后将种子与沙子按1∶3的比例混合放入坑内,或者一层种子、一层沙子放入坑内(注意沙子的湿度要合适),当沙与种子的混合物放至距坑沿10~20cm时为止。然后盖上沙子,最后用土培成屋脊形,坑的两侧各挖一条排水沟。在坑中央直通到种子底层放一秸秆或木制通气孔,以流通空气。如果种子多,种坑很长,可隔一定距离放一个通气孔。

常用园林树种种子层积催芽天数见表3-1。

表3-1 常用园林树种种子层积催芽天数

(5)其他处理方法 除以上常用的催芽方法外,还可用微量元素或无机盐处理种子进行催芽,使用药剂有硫酸锰、硫酸锌等。也可用有机药剂和生长素处理种子,如酒精、胡敏酸、酒石酸、对苯二酚、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2,4-氯苯氧乙酸、赤霉素等。

某些园林花卉的种子可不进行处理而直接播种。

3.2.1.5 接种工作

1.根瘤菌剂接种

根瘤菌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以满足苗木对氮的需要。豆科树种或赤杨类树种育苗时,需要接种根瘤菌剂。方法是将根瘤菌剂撒在种子上充分搅拌后,随即播种。

2.磷化菌剂接种

幼苗生长需要磷,而磷在土壤中易被固定,磷化菌可以分解土壤中的磷,将其转化成植物可吸收的形式,因此可用磷化菌剂拌种后再行播种。

3.菌根菌剂接种

菌根菌能供应苗木营养,代替根毛吸收水分和养分,促进苗木生长发育,这在苗木幼龄期尤为迫切。通过接种可以促进吸收,从而提高苗木质量。菌剂的使用方法是,将菌剂加水拌成糊状,拌种后立即播种,适用于松科、壳斗科。

3.2.2 播种前土壤的处理

播种前深耕土壤能够打破土壤底层,增加土壤耕层,有利于苗木生长扎根;可改善土壤的结构与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保水与通气性,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能有效消灭杂草防治病虫害,为幼苗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3.2.2.1 深翻熟土,改良土壤

深翻熟土是土壤改良的基本措施。深翻熟土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的保水力、保肥力、透水性和透气性,同时增加土壤微生物分解难溶性有机物的能力,引导根系向土壤深处扩展。

3.2.2.2 施足有机肥

深翻结合施入有机腐熟肥料,能有效改善土壤的有机结构,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为根系的生长创造条件。

3.2.2.3 土壤消毒

土壤是传播病虫害的主要媒介,也是病虫繁殖的主要场所,许多病菌、虫卵和害虫都在土壤中生存或越冬,而且土壤中还常有杂草种子。土壤消毒可控制土传病害、消灭土壤有害生物,为园林植物种子和幼苗创造有利的生存环境。土壤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1.火焰消毒

在日本用特制的火焰土壤消毒剂(汽油燃料),使土壤温度达到79~87℃,既能杀死各种病原微生物和草籽,也可杀死害虫,而土壤有机质并不燃烧。在我国,一般采用燃烧消毒法,在露地苗床上,铺上干草,点燃后可消灭表土中的病菌、害虫和虫卵,翻耕后还能增加一部分钾肥。

2.蒸气消毒

以前是用100℃水蒸气保持10min,把有害微生物杀死,但也会把有益微生物和硝化菌等杀死。现在多用60℃水蒸气通入土壤,保持30min,既可杀死土壤线虫和病原物,又能较好地保留有益菌。

3.溴甲烷消毒

溴甲烷是土壤熏蒸剂,可防治真菌、线虫和杂草。在常压下,溴甲烷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对人类剧毒的临界值为0.065mg/L,因此,操作时要戴防毒面具。一般用药量为50g/m2。将土壤整平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四周压紧,然后将药罐用钉子钉一个洞,迅速放入膜下,熏蒸1~2d,揭膜散气2d后再使用。由于此药剧毒,必须经专门培训后的人员方可使用。

4.甲醛消毒

用50倍40%的甲醛溶液液浇灌土壤至湿润,用塑料薄膜覆盖,经两周后揭膜,待药液挥发后再使用。一般1m3培养土均匀撒施50倍的甲醛400~500mL。此药的缺点是对许多土传病害如枯萎病、根瘤病及线虫等效果较差。

5.石灰粉消毒

石灰粉既可杀虫灭菌,又能中和土壤的酸性,南方多用。一般每平方米床面用15~20g,或每立方米土壤90~120g。

6.硫黄粉消毒

硫磺粉可杀死病菌,也能中和土壤中的盐碱,多在北方使用。用药量为每平方米床面25~30g,或每立方米土施入80~90g。

此外,还有很多药剂,如辛硫酸、代森锌、多菌灵、绿享1号、氯化苦、五氯硝基苯、漂白粉等,也可用于土壤消毒。近几年,我国从德国引进一种新药——必速灭颗粒剂,是一种广谱性土壤消毒剂,已用于高尔夫球场草坪、苗床、基质、培养土及肥料的消毒。使用量一般为基质1.5g/m2或60g/m3,大田15~20g/m2。施药后7~15d才能播种,此期间可松土1~2次。

3.2.2.4 播种前的整地

播种前的整地为种子发芽、幼苗出土创造良好条件,以提高场圃发芽率和便于幼苗的抚育管理。整地要求如下:

1.细致平坦

播种地要求土块细碎,在地表10cm深度内没有较大的土块。种子越小其土粒也应越细小,以满足种子发芽后幼苗生长对土壤的要求,否则种子落入土壤缝隙中吸不到水分影响发芽,也会因发芽后的幼苗根系不能和土壤密切结合而枯死。播种地还要求平坦,这样灌溉均匀,降雨时也不会因土地不平低洼处积水而影响苗木生长。

2.上虚下实

播种地整好后,应为上虚下实。上虚有利于幼苗出土,减少下层土壤水分的蒸发;下实可使种子处于毛细管水能够达到的湿润土层中,以满足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水分。上虚下实为种子萌发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为此,播种前松土的深度不宜过深,应等于种子播种的深度。土壤过于疏松时,应适当进行镇压。在春季或夏季播种,土壤表面过于干燥时,应在播前灌水或播后进行喷水。

3.2.2.5 作床、作垄

为给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便于经营管理,需在整地施肥的基础上,按育苗的不同要求,把育苗地作成育苗床(畦)或垄。

1.苗床育苗

苗床育苗的作床时间应在播种前1周进行。作床前应先选定基线,量好床宽及步道宽,钉桩拉绳作床,要求床面平整。一般苗床宽100~150cm,步道宽30~40cm,长度不限,以方便管理为度。苗床走向以南北向为宜。在坡地应使苗床长边与等高线平行。一般分为高床和低床两种形式,见图3-1。

图3-1 苗床剖面示意图

(1)高床 一般床面高出步道15~25cm,床面宽约为100cm,步道宽约40cm。高床有利于侧方灌溉与排水。一般用在降雨较多、低洼积水或土壤黏重的地区。

(2)低床 床面低于步道15~20cm,床面宽100~150cm,步道宽40cm。低床有利于灌溉,保墒性能好,一般用在降雨较少、无积水的地区。

2.大田育苗

对于生长快、管理技术要求不高的品种可采用此方法,便于机械化管理,适合大面积进行。苗木光照充足,生长健壮,但产苗量相对较低。大田育苗分为垄作和平作。

(1)垄作 在平整好的圃地上按一定距离、一定规格堆土成垄,一般垄高20~30cm,垄面宽20~45cm,垄距60~80cm,南北走向为宜。垄作便于机械化作业,适应于培育管理粗放的苗木。南方湿润地区宜用窄垄。

(2)平作 不做床不做垄,整地后直接进行育苗的方式。平作适用于多行式带播,也有利于育苗操作机械化。

3.设施容器育苗

为了提高细小粒种子或较珍贵种子的出苗率,花卉生产中常采用在温室等保护设施内进行容器育苗。可用敞口的播种瓦盆、木箱、塑料周转箱、各种规格育苗穴盘,填装特别配制的育苗基质,在人为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集约化育苗生产。现代种苗生产中,已经使用播种育苗生产线,实现育苗工厂化。

3.3 播种

确定播种时期是育苗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播种时期直接影响到苗木的生长质量、幼苗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土地的利用效率、苗木的养护管理措施以及出圃年限和出圃质量。适宜的播种期能促使种子提早发芽,提高发芽率,使种子出苗整齐,生长健壮,增强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节省土地、人力和财力。播种期的确定主要依据所播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育苗地的气候特点。我国南方,全年均可播种;北方,因冬季寒冷,露地育苗受到一定限制,适宜播种期的确定应以保证幼苗能安全越冬为前提。生产上,播种季节常在春夏秋三季,以春季和秋季为主。如果在设施内育苗,北方也可全年播种。

3.3.1 播种期的划分

通常按季节分为春播、夏播、秋播和冬播。

3.3.1.1 春季播种

春季是主要的播种季节,适合于绝大多数的园林植物播种,如大部分园林树木、一年生花卉、宿根花卉。春播的早晚,应在幼苗不受晚霜危害的前提下,越早越好。

各地区的春播时间不完全相同,一般气候较暖的南方地区,多在2月到3月进行;华北、西北地区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行;东北、内蒙古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左右。

3.3.1.2 秋季播种

秋季也是重要的播种季节,适于种皮坚硬的大粒种子和休眠期长、发芽困难的种子,如板栗、山杏、油茶、文冠果、白蜡、红松、山桃、牡丹属、苹果属、杏属、蔷薇属等。秋播后,种子可在自然条件下完成催芽过程,翌春发芽早,出苗整齐,苗木发育期延长,抗逆性增强。秋播要以当年种子不发芽为原则,以防幼苗越冬遭受冻害。一般在土壤结冻以前越晚播种越好。

3.3.1.3 夏季播种

夏播主要适宜于春、夏成熟而又不宜贮藏的种子或生活力较差的种子,一般随采随播,如杨、柳、榆、桑等。夏播宜早不宜迟,以保证苗木在越冬前能充分木质化。

3.3.1.4 冬季播种

冬播实际上是春播的提前、秋播的延续。我国南方冬季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宜冬播。如福建、广东、广西地区的杉木、马尾松等常在初冬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这样发芽早、扎根深,可提高苗木的生长量和成苗率,幼苗的抗旱、抗寒、抗病等能力强,生长健壮。另外,有些植物如非洲菊、仙客来、报春、大岩桐、蜡梅、白玉兰、广玉兰、枇杷等,因种子含水量大,失水后容易丧失发芽力或缩短寿命,采种后最好随即播种。

温室花卉的播种,受季节影响较小,因此播种期常随花期而定。

3.3.2 苗木密度和播种量的确定

3.3.2.1 苗木密度

苗木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上苗木的数量。苗木密度过大,苗木的营养面积不足、通风不良、光照不足会降低苗木的光合作用,使光合作用的产物减少,影响苗木的生长;苗木高径比值大、苗木细弱、叶量少、顶芽不饱满、根系不发达、根系的生长受到抑制、根幅小、侧根少、干物质重量小,易受病虫危害,移植成活率低。当苗木密度过小时,不但影响单位面积的产苗量,而且由于苗木稀少,苗间空地过大,土地利用率低,易孳生杂草,同时增加了土壤中水分、养分的损耗,不便于管理。因此,苗木的密度对保证苗木的产量和质量、苗圃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合理苗木密度要依据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的快慢、圃地的环境条件、育苗的年限以及育苗的技术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对生长快、生长量大、所需营养面积大的树种,播种时应稀一些,如山桃、泡桐、枫杨等。幼苗生长缓慢的树种可播密一些,对于播后一年后移植的树种可密;而直接用于嫁接的砧木宜稀,以便于嫁接时的操作。单位面积的产苗量一般范围为:一年生针叶树播种苗为150~300株/m2;速生针叶树可达600株/m2;一年生阔叶树播种苗,大粒种子或速生树种为(25~50)~120株/m2,生长速度中等的树种60~100株/m2

3.3.2.2 种子播种量

播种量是指单位面积或长度上播种种子的重量。适宜的播种量既不浪费种子,又有利于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播量过大,浪费种子,间苗也费工,幼苗拥挤和竞争营养,易感病虫,苗质下降;播量过小,产苗量低,易长杂草,管理费工,也浪费土地。播种量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X——单位面积(或长度)实际所需播种量(kg);

 A——单位面积(或长度)的产苗量;

 W——种子的千粒重(g);

 P——种子净度(小数);

 G——种子发芽势(小数);

 10002——常数;

 C——损耗系数。

损耗系数因自然条件、圃地条件、树种、种粒大小和育苗技术水平而异。一般认为:种粒越小,损耗越大,如大粒种子(千粒重在700g以上),C=1;中小粒种子(千粒重在3~700g),1<C<5;极小粒种子(千粒重在3g以下),C=10~20。

例如:生产一年生油松播种苗1hm2,每平方米计划产苗500株,种子纯度95%,发芽率90%,千粒重37g,其所需种子量为:

每平方米播种量(kg)=

采用床播1hm2的有效作业面积约为6000m2,则1hm2地播种量为:0.0216×6000=129.6(kg)。

这是计算出的理论数字,实际生产时应再加上一定的损耗,如C=1.5,则1hm2油松共需用种子200kg左右。部分园林树木播种量与产苗量见表3-2。

表3-2 部分园林树木播种量与产苗量

(续表)

目前,国内外采用设施容器育苗,环境条件及管理措施都比较有别于种子萌芽与幼苗生长,有些已实现工厂化生产,可以大大节省种子。

3.3.3 播种方式

播种方式大体可分为田间播种、容器播种和设施播种三种。

3.3.3.1 田间播种

田间播种是将种子直接播于露地床(畦、垄)上,通常绝大多数园林树木种子或大规模粗放栽培均可用此方式。

1.播种方法

生产中,根据种粒的大小不同,采用不同的播种方法。

(1)撒播 撒播就是将种子均匀地播撒在苗床上,适用于小粒种子,如杨、柳、桑、泡桐、悬铃木等的播种。撒播播种速度快,产苗量高,土地充分利用,但幼苗分布不均匀,通风透光条件差,抚育管理不方便。

(2)条播 条播是按一定株行距开沟,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播撒在沟内。条播主要用于中小粒种,如紫荆、合欢、国槐、五角枫、刺槐等。条播播种行一般采用南北方向,以利光照均匀。当前生产上多采用宽幅条播,条播幅宽10~15cm,行距10~25cm。条播用种少,幼苗通风透光条件好,生长健壮,管理方便,便于机械化操作。

(3)点播 点播是按一定株行距挖穴播种;或按一定行距开沟,再按一定株距播种的方法。一般行距为30cm以上,株距为10~15cm以上。点播主要适用于大粒种子或种球,如板栗、核桃、银杏、香雪兰、唐菖蒲等的播种。点播时要使种子侧放,尖端与地面平行,见图3-2。点播用种量少,株行距大,通风透光好,便于管理。

图3-2 核桃点播种子放置方式图

1.胚的构造 2.果实缝合线与地面垂直 3,6.果顶朝上4.果顶潮下 5.缝合线与地面平行

3.3.3.2 播种工序

(1)播种 播种前将种子按亩或按床的用量进行等量分开,用手工或播种机进行播种。撒播时,为使播种均匀,可分数次播种,要近地面操作,以免种子被风吹走。若种粒很小,可提前用细纱或细土与种子混合后再播。条播或点播时,要先在苗床上拉线开沟或划行,开沟的深度根据土壤性质和种子大小而定。开沟后应立即播种,以免风吹日晒土壤干燥。播种前,还应考虑土壤湿润状况,确定是否提前灌溉。

(2)覆土 播种后应立即覆土。覆土厚度视种粒大小、土质、气候而定,一般覆土厚度为种子横径的1~3倍。极小粒种子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小粒种子厚度为0.5~1cm,中粒种子1~3cm,大粒种子3~5cm。黏质土壤保水性好,宜浅播;砂质土壤保水性差,宜深播。潮湿多雨季节宜浅播,干旱季节宜深播。春夏播种覆土宜薄,北方秋季播种覆土宜厚。

(3)镇压 播种覆土后应及时镇压,将床面压实,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便于种子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发芽。对疏松干燥的土壤进行镇压更为重要。在播种小粒种子时,有时可先将床面镇压一下再播种、覆土。一般用平板压紧,也可用木质滚筒滚压。

(4)覆盖 镇压后,用草帘、薄膜等覆盖在床面上,以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促使种子发芽。覆盖要注意厚度,土面似见非见即可。在幼苗大部分出土后及时分批撤除。一些幼苗,撤除覆盖后应及时遮阳。

3.3.3.3 容器播种

容器播种是将种子播于浅木箱、花盆、育苗钵、育苗块、育苗盘等容器中,尤其在花卉生产中对于数量较少的小粒种子多采用这种播种方式育苗。因容器的摆放位置可以随意挪动、容器上可以进行覆盖保湿等特点,所以可获得更高的发芽率和成苗率,减少种子损耗,且移植较易成活。

1.播种容器

不同种类的育苗容器,形状各不相同。

(1)育苗钵 即在钵状容器中装填播种基质,也可直接将基质如泥炭、培养土等压制成钵状。如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制成不同规格的杯状塑料钵,填入基质;或以泥炭为主要成分,再加入一些其他有机物,用制钵机压制成圆柱形的泥炭营养钵;或以纸或稻草为材料制成的纸钵、草钵等。

(2)育苗块 将基质压制成块状,外形一般为立方体或圆柱形,中间有小孔,用于播种或移入幼苗。无论何种基质,压制成的育苗块都要求松紧适度、不硬不散。如基菲7号育苗小块,是由草炭、纸浆、化肥加胶状物压缩成圆形的小块,外面包以有弹性的尼龙丝网状物。小块直径4.5cm,厚7mm,使用时喷水,便可膨胀而成高5~6cm的育苗块。

(3)育苗盘 又叫穴盘、播种盘、联体育苗钵。由聚苯乙烯泡沫或聚乙烯醇等材料制成,具有很多小孔(或称塞子)。小孔呈塞子状,上大下小,底部有排水孔。在小孔中盛装泥炭和蛭石等混合基质,用精量播种机或人工播种,一孔育一苗。长成的幼苗根系发达,移植时根系连同基质可一起脱出。定植后易成活,生长好,适于专业化、工厂化、商品化生产,成批出售。穴盘的规格大致有以下几种:72穴盘(穴孔长×宽×高=4cm×4cm×5.5cm,下同)、128穴盘(3cm×3cm×4.5cm)、200穴盘(2.3cm×2.3cm×3.5cm)、392穴盘(1.5cm×1.5cm×2.5cm)等。也有为本木植物育苗设计的专用穴盘,主要是在普通穴盘的基础上,增加盘壁的厚度,增强抗老化性,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如96T、60T等不同型号。

2.播种基质

容器播种或栽培的园林植物生长在有限的容器里,与地栽植物相比,有许多不利因素。为了获得良好的效果,播种基质最好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持水力强,通气性好;第二,质地均匀,质量轻,便于搬运,其体积在潮湿和干燥时要保持不变,干燥后过分收缩的不宜使用;第三,不含草籽、虫卵,不易传染病虫害,能经受蒸汽消毒而不变质;第四,最好能就地取材或价格低廉。

生产上通常用几种基质材料混合来满足容器播种用土的需要。这种改良后的土壤称为播种基质或人工培养土,通常用泥炭、蛭石、珍珠岩、细沙、陶粒、园土等搭配使用。不同植物种类、不同地区使用的基质配方也不尽相同。

3.播种方法

因播种容器差异较大,下面仅重点介绍瓦盆与穴盘播种方法,其他容器播种可参照进行。

(1)瓦盆播种 选好瓦盆(新瓦盆用水浸泡过,旧瓦盆要浸泡清洗干净,最好消毒过),用破瓦片把排水孔盖上(留有适宜空隙),再放入约1/3盆深的干净瓦片、小石子、陶粒或木炭等(以利排水),然后填装基质,把多余的基质用木板在盆顶横刮除去,再用木板稍轻压严基质,使基质表面低于盆顶约1~2cm。把种子均匀撒在基质上(或大粒种子以点播),然后用木板轻轻镇压使种子与基质紧密接触,根据种子大小决定是否需要再覆基质。浇水用喷细雾法或浸盆法。浸盆法就是双手持盆缓缓浸于水中,注意水面不要超过基质的高度,如此通过毛细管作用让基质和种子湿润,湿润之后就把盆从水中移出并排干多余的水,将盆置于庇荫处,盖上玻璃或塑料薄膜,以保持基质湿润。如果是嫌光性种子,覆盖物上需再盖上报纸。

(2)穴盘播种 播种量较少时可采用人工播种方法。将草炭、蛭石、珍珠岩按1∶1∶1比例混匀,填满育苗盘,稍加镇压,喷透水。播前10h左右处理种子,可用0.5%高锰酸钾浸泡20min,再放入温水中浸泡10h左右,取出播种,也可晾至表皮稍干燥后播种。一次处理的种子应尽量当天播完。播种时,可用筷子打孔,深约1cm,不能太深。播种完一盘后覆盖基质,然后喷透水,保持基质有适宜的湿度。专业穴盘种苗生产企业多采用精量播种生产线,完成从基质搅拌、消毒、装盘、压穴、播种、覆盖、镇压到喷水的全过程,实现商品化、工厂化生产。

3.3.3.4 设施播种

设施播种,特别是在现代化温室内进行播种,比露地播种有更多的优势,如能避免不良环境造成的危害、节省种子、控制并使种子发芽快速均匀整齐,幼苗生长健壮、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使供应特殊季节和特殊用途的生产计划得以实现等。在花卉业发达国家,所有温室和室内植物都在设施内播种育苗,大规模的花卉生产就是以温室播种育苗生产为基础,而且机械化程度高。

设施播种的设施有温室、塑料大棚、温床、冷床等。在设施内可用苗床或各种容器进行播种及移植,播种的基质及播种方法与上述播种基本相同。

在可控温的温室内,可自如地控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对温度的需求,一年四季都可进行播种育苗。现代化温室中,种子发芽后,给予幼苗高温(约30℃)、强光(人工光照至少为2000lx)、每天至少16h的光照、人工提高空气中CO2的浓度(2000ug/g)、60%以上的相对湿度,能够得到速生优质的苗。

3.4 播种苗的抚育管理

3.4.1 播种苗的年生长发育特点

播种苗从种子发芽到当年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为止是其第一个生长周期。根据一年生播种苗各时期的特点,可将播种苗的第一个生长周期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四个时期。

3.4.1.1 出苗期

1.持续时间

从种子播种开始到长出真叶、出现侧根为出苗期。此期长短因树种、播种期、当年气候等情况而不同。春播者约需3~7周,夏播者约需1~2周,秋播则需几个月。

2.生长特点

(1)种子吸胀,种胚生长,幼根入土,幼芽逐渐出土。

(2)地上生长很慢,而根部生长快。

(3)营养来源主要是种子内贮藏的营养物质。

(4)小苗嫩弱、根系分布浅、抗性弱。

3.中心任务

促使种子迅速整齐萌发,提高种子的场圃发芽率,使出苗整齐、匀称、生长健壮

4.育苗措施

创造良好的水分、温度、通气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做好种子催芽,提高播种技术,覆土厚度要适宜而均匀,注意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壤板结。夏季播种的杨树、榆树等需要5~7d,早春播种的树种出苗期为3~5周或5~8周。

3.4.1.2 幼苗期

1.持续时间

从幼苗出土后能够利用自己的侧根吸收营养和利用真叶进行光合作用维持生长,到苗木开始加速生长为止的时期为幼苗期。一般情况下,春播约需5~7周,夏播约需3~5周。

2.生长特点

开始出现真叶,地上部分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但生长缓慢,地下部分侧根生长,抗性差。

3.中心任务

提高幼苗保存率,促进根系生长。

4.育苗措施

该阶段影响苗木生长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水分、光照、温度、养分和通气条件。育苗过程中可蹲苗、间苗或定苗,加强松土除草,适当灌水,适量施肥和进行必要的遮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3.4.1.3 速生期

1.持续时间

从幼苗加速生长开始到生长速度下降为止的时期为速生期。大多数园林植物的速生期是从6月中旬开始到9月初结束,持续70~90d。

2.生长特点

根系发达,枝叶较多,生长量最大。

3.中心任务

促进幼苗迅速而健壮地生长。

4.育苗措施

加强抚育管理,及时进行施肥、灌水、松土、除草等。但在速生阶段后期,应适停止施肥和灌水工作。此时的生长量占全年的80%。

3.4.1.4 苗木硬化期

1.持续时间

从幼苗的速生阶段结束,到进入休眠落叶为止。此期一般持续1~2个月的时间。

2.生长特点

幼苗生长缓慢,最后停止生长,进入休眠。

3.中心任务

提高幼苗抗性,为越冬做好准备。

4.育苗措施

硬化期管理上的主要任务是促使苗木木质化,防止徒长。必须停止一切促进幼苗生长的措施,控制幼苗生长,做好越冬前准备。

3.4.2 出苗前播种地的管理

播种后为给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创造良好的条件,对播种地要进行精心管理,以提高种子发芽率。主要措施有覆盖保墒、灌溉、松土、除草等。

3.4.2.1 覆盖保墒

播种后为防止播种地表土干燥、板结,防止鸟害,对播种地要进行覆盖,特别是对于小粒种子更应该加以覆盖。

覆盖的材料应就地取材,以经济实惠、不给播种地带来杂草种子和病虫害为前提。另外覆盖物不宜太重,否则容易压坏幼苗。常用的覆盖材料有稻草、麦草、竹帘子、苔藓、锯末、腐殖土以及松树的枝条等。覆盖物的原度,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覆盖物的种类而定。如用草覆盖时,一般在地面盖上一层,以似见非见土为宜。撒种后应及时覆盖,在种子发芽、幼苗大部分出土后要分期分批地将草撤掉,同时配合适当的灌水,以保证苗床的水分。

3.4.2.2 灌溉

播种后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或因出苗时间较长,苗床仍会干燥,妨碍种子发芽,故在播种后出苗前,要适当地补充水分。

不同的树种,覆土厚度不同,灌水的方法和数量也不同。一般在土壤水分不足的地区、覆土厚度不到2cm,又不加任何覆盖物的播种地要进行灌溉。播种中、小粒种子,最好在播种前要浇足底水.播种后在不影响种子发芽的情况下,尽量不灌水,以防降低土温和使土壤板结。如需灌水,应采用喷灌,防止种子被冲走或发生淤积的现象。

3.4.2.3 松土除草

在秋冬播种地的土壤变得坚实,对于秋冬播种的播种地在早春土壤刚化冻时,种子还未突破种皮时要进行松土,但不宜过深,这样可减少水分的蒸发,减轻幼苗出土时的机械障碍,使种子有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出苗。另外,当因灌溉而使土壤板结,妨碍幼苗出土时,也应进行松土。

有些树木种子发芽迟缓,在种子发芽前滋生出许多杂草,为避免杂草与幼苗争夺水分、养分,应及时除杂草。一般除草与松土结合进行,松土除草宜浅,以免影响种子萌发。

3.4.3 苗期管理

为了给苗木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栽培环境,使苗木生长健壮,及早达到苗木规格,促使苗木提前出圃和提高出圃率,必须对苗期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3.4.3.1 遮阴和降温保墒

遮阴可使苗木不受阳光直射,可降低地表温度,防止幼苗遭受日灼危害,保持适宜的土壤温度,减少土壤和幼苗的水分蒸发,同时起到了降温保墒的作用。一般树种在幼苗期都不同程度的喜欢庇荫环境,特别是喜阴树种,如红松、白皮松、云杉等松柏类及小叶女贞、椴树、含笑、天女花等阔叶树种都需要遮阴,防止幼苗灼伤。遮阴的方法一般可用苇帘、竹帘设活动阴棚,帘子的透光度依当地的条件和树种的不同而异,一般透光度以50%~80%较宜。阴棚一般高40~50cm,每日9∶00~17∶00放帘遮阴,其他早晚弱光时间或阴天可把帘子卷起。除此之外亦可采用插荫枝或间种等办法进行遮阴。

3.4.3.2 间苗和补苗

间苗是为了调整幼苗的疏密度,使苗木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保持一定的营养面积、空间位置和光照范围,使根系均衡发展,苗木生长整齐健壮。

间苗次数应依苗木的生长速度确定,一般间苗1~2次即可。速生树种或出苗较稀的树种,可行一次间苗,即为定苗。一般在幼苗高度达10cm左右进行间苗。对生长速度中等或慢长树种、出苗较密的,可行两次间苗。第一次间苗在幼苗高达5cm左右时进行,当苗高达10m左右时再进行第二次间苗,即为定苗。间苗的数量应按单位面积的产苗量的指标进行留苗,其留苗数可比计划产苗量增加5%~15%作为损耗系数,以保证产苗计划的完成。但留苗数不宜过多,以免降低苗木质量。间苗时,应间除有病虫害的、发育不正常的、弱小的劣苗以及过密苗。

补苗工作是补救缺苗断垄的一项措施,是弥补产苗数量不足的方法之一。补苗时期越早越好,以减少对根系的损坏。早补不但成活率高,且后期生长与原来苗无显著差别。

3.4.3.3 截根和移栽

一般在幼苗长出4~5片真叶、苗根尚未木质化时进行截根。截根深度在5~15cm为宜。可用锐利的铁铲、斜刃铁或弓将主根截断。截根目的是控制主根的生长,促进苗木的侧根、须根生长,加速苗木的生长,提高苗木质量,同时也提高移植后的成活率。截根适用于主根发达、侧根发育不良的树种,如核桃、橡栎类、梧桐、樟树等树种。

结合间苗进行幼苗移栽,可提高种子的利用率,对珍贵或小粒种子的树种,可进行苗床或室内盆播等,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后,再按一定的株行距进行移植。移栽的同时也起到了截根的效果,促进了侧根的发育,提高苗木质量。幼苗移栽后应及时进行灌水和给以适当遮阴。

3.4.3.4 中耕除草

中耕即为松土,作用在于疏松表土层,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保水蓄水能力,促进土壤空气流通,加速微生物的活动和根系的生长发育。中耕除草在苗木抚育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减少土壤中水分、养分的消耗,减轻病虫害的感染,加速苗木生长,提高苗木质量。中耕和除草两者相结合进行,但意义不同,操作上也有差异。一般除草较浅,以能铲除杂草、切断草根为度;中耕则在幼苗初期浅些,以后可逐渐增加达10cm左右。在干旱或盐碱地,雨后或灌水后,都应进行中耕,以保墒和防止返碱。

3.4.3.5 灌水与排水

灌水和排水就是调节土壤湿度,使之满足不同树种在不同生长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

出土后的幼苗组织嫩弱,对水分要求严格,略有缺水即易发生萎蔫现象,水大又会发生烂根涝害,因此幼苗期间灌水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灌水量及灌水次数,应根据不同树种的特性、土质类型、气候季节及生长时期等具体情况来确定。一些常绿针叶树种,性喜干,不耐湿,灌水量应小;也有些阔叶落叶树种,水量过大易生黄化现象,如山楂、海棠、玫瑰及刺槐等。沙质土比黏质土灌水量要大,次数要多;春季多风季节,气候干旱,比夏季灌水量要大,次数要多。

幼苗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的需求量也不同。生长初期,幼苗小、根系短、伸入土层浅,需水量不大,只要经常保持土壤上层湿润,就能满足幼苗对水分的需要,因此灌水量宜小但次数应多。速生期,苗木的茎叶急剧增长,茎中的蒸腾量大,对水量的吸收量也大,故灌水量应大,次数应增多。生长后期,苗木生长缓慢即将进入停止生长期,正是充实组织、枝干木质化、增加抗寒能力阶段,应抑制其生长,要减少灌水,控制水分,防止徒长。

灌水方法目前多采用地沟灌水。床灌时要注意防止冲刷,以免将幼苗淤入土中或将根部冲出土面。灌水时进水量要小,水流要缓;高垄灌水让水流入垄沟内,浸透垄背,不要使水面淹没垄面,防止土面板结。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喷灌,喷出的水点要细小,防止将幼苗砸倒、根系冲出土面,或将泥土溅起,污染叶面,妨碍光合作用的进行,致使苗木窒息枯死。

3.4.3.6 施肥

肥料的种类很多,可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两大类。有机肥有人粪尿、堆肥、绿肥以及饼肥、泥炭、河泥、垃圾废弃物等,一般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故称完全肥料。无机肥料包括各种化肥、颗粒肥料、草木灰、骨粉、石灰以及微量元素(铁、硼、锰、镁等),一般成分单纯、含量高、肥效快,又称矿质肥料。另外一些细菌和真菌在土壤中活动或共生,能改善植物的营养条件,供给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刺激植物生长,与其他肥料具有同样的效能,称为细菌肥料,如根瘤剂、固氮菌剂、磷化菌剂等。

施肥的时间分基肥和追肥两种。基肥多随耕地时施用,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合施用不易被土壤固定的矿质肥料,如硫酸铵、氯化钾等。也可在播种时施用基肥,称种肥。种肥常施用腐熟的有机物或颗粒肥料,撒入播种沟中或与种子混合随播种时一并施入,苗木在生长初期对磷敏感,用颗粒磷肥做种肥最为适宜。施用追肥的方法有土壤追肥和根外追肥两种,根外追肥是利用植物的叶片能吸收营养元素的特点,而采用液肥喷雾的施肥方法,对需要量不大的微量元素和部分化肥做根外追肥其效果较好,既可减少肥料流失又收效迅速。在根外追肥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浓度,一般微量元素浓度为0.1%~0.2%;化肥为0.2%~0.5%。

在容器播种育苗中,幼苗长出真叶后就要进行施肥。如果容器基质本身就已混合肥土(称为肥土混合基质),一般只需要补充氮、磷、钾为主的大量元素。目前国外普遍使用非肥土混合基质,其本身含营养元素很少甚至没有,所以更有利于施肥的控制。施肥的模式通常是先混入些基肥(氮磷钾为主,钙和镁通过施石灰石粉提供),在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间隔一定时间用一定比例的三要素及微量元素进行补充。通常在使用滴灌时供应施入。

3.4.3.7 病虫害防治

幼苗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防重于治,治早治小”的原则。认真做好种子、土壤、肥料、工具和覆盖物的消毒,加强苗木田间养护管理,清除杂草、杂物,认真观察幼苗生长,一旦发现病虫害,应立即治疗,以防蔓延。

1.栽培技术上的预防

(1)实行秋耕和轮作;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适当早播,提高苗木抵抗力;做好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工作。

(2)合理施肥,精心培育,使苗木生长健壮,增强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以防病虫害及杂草的孳生。

(3)在播种前,用甲醛等对土壤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2.药剂防治和综合防治

苗木的病害常见的有猝倒病、立枯病、锈病、褐斑病、白粉病、腐烂病、枯萎病等。虫害主要有根部害虫、茎部害虫、叶部害虫等。发现病虫害后要注意及时进行药物防治。

3.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捕食性、寄生性昆虫和寄生菌来防治害虫,可以达到以虫治虫、以菌治病的效果,如用大红瓢虫可有效地消灭苗木中的吹绵介壳虫。

3.4.3.8 防寒防冻

苗木的组织幼嫩,尤其是秋梢部分,入冬时不能完全木质化,抗寒力低,且易受冻害;早春幼苗出土或萌芽时,也最易受晚霜的危害,要注意苗木的防冻。

1.增加苗木的抗寒能力

适时早播,延长苗木生长期,促使苗木生长健壮;在生长后期多施磷、钾肥;减少灌水,促使苗木及时停长,枝条充分木质化,提高组织抗寒能力。

2.预防霜冻,保护苗木越冬

冬季用稻草或落叶等把幼苗全部覆盖起来,次春撤除覆盖物。入冬前将苗木灌足冻水,增加土壤湿度,保护土壤温度。注意灌冻水不宜过早,一般在土壤封冻前进行,灌水量也要大。

另外,可结合翌春移植,将苗木在入冬前掘出,按不同规格分级埋入假植沟或在地窖中假植,可有效防止冻害。

3.4.3.9 轮作换茬

在同一块圃地上,用不同的树种,或用苗木与农作物、绿草等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区划进行轮换种植的方法称为轮作,又称换茬,或保持一定时间的休耕。轮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壤的养分,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同时有利于消除杂草和病虫害的中间寄主,有利于控制病虫害的孳生蔓延。所以,在制定育苗计划时,应尽可能合理调换各树种的育苗区,有条件的亦可轮作一些绿草或种植豆科作物,有利于提高圃地的土壤肥力。

思考题

1.常用的播种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哪类种子?

2.种子在播种前应怎样消毒?

3.常用种子催芽法有哪些?简述每种方法适宜的树种和具体做法。

4.确定播种量的原则是什么?

5.播种季节有哪些?适宜的树种和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6.一年生播种苗可分为哪几个生长周期?各期有何生长特点?要掌握哪些育苗技术要点?

7.在苗期对苗木怎样进行抚育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