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菊芋标准化栽培技术
菊芋俗名洋姜。以往人们只知道它可以腌制咸菜,多生长于房前屋后,无大面积连片栽培。自从发现它块茎中含有丰富的菊粉并可人工提取后,其身价倍增,成为一种新兴的经济作物。菊芋深加工产品——菊粉、低聚果糖、高果糖浆属绿色食品。它以其独特的高甜度、低脂肪、低热值性能,避免了食用蔗糖诱发的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龋齿等弊端。被誉为“21世纪食品”备受青睐。
宁夏具有种植菊芋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推进菊芋产业化对宁夏经济振兴,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意义。种植菊芋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单位面积纯收入相当于马铃薯的两倍;可以提高经济作物的比例,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菊芋加工厂的建立可以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的城镇化建设。种植菊芋还可以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菊芋加工业具有可大可小,可粗可细,可内可外的特点。小,可以在乡村甚至农民家庭建厂;大,可以建设年产菊粉万吨甚至十万吨的大型菊芋加工厂,每年可加工菊芋块茎15万吨至150万吨。粗,块茎可以切片晒干或烘干,也可以加工成原粉;细,可以生产菊粉、果糖,还可带动医药、食品、酶产业等。内,可通过多种途径在国内筹资;外,它的高科技含量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及广阔的国际市场可以有效地吸引国外投资。这些特点决定了菊芋产业化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菊芋从房前屋后零星种植到大规模连片种植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要改变过去那种只种不管,任其自生自长的传统观念。要推广科学的栽培技术,以达到优质高产。现将宁夏菊芋多年试验研究成果和大面积种植经验综合整理如下。
一、选地与耕作
菊芋对土壤和土地条件要求不严,但是较好的土壤条件是获得高产优质的基础。
(一)选地
灌区有灌排条件的沙土、沙壤土、壤土均可种植;南部山区无灌排条件的半干旱地区大部分也可种植;轻碱地也可种植;地下水埋深小于0.6米的低洼地不宜种植菊芋。
(二)耕作整地
菊芋的主要收获物块茎长在土壤中,深耕和精细整地有利于根系伸展和块茎膨大。因此,要像对待小麦、玉米、马铃薯那样深耕、耙耥、筑埂、冬灌、耙耱保墒。播种前可不春耕,但要耙耱,做到平整、疏松、墒足。
二、施肥
(一)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深施重施基肥,适施追肥。基肥应占70%。N:P2O5:K2O(氮:磷:钾)为1:0.5:0.8。有条件时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二)施肥数量
秋施有机肥每亩3000~4000千克,碳铵4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结合秋耕施入。播种前每亩施硫酸钾10千克。追肥1~2次,每亩追尿素10~15千克,硫酸钾10千克,于7月中旬前追毕。
三、播种
(一)选用良种
在高产优质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块茎表皮白色或淡颜色的种芋。引进新品种,要通过区域试验,由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和菊芋加工厂共同决定选用适宜的品种。
(二)播种技术要求
灌区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完。山区可推迟10~15天。播种量:以收获块茎为目的者选择单芋重30克左右的作种,每亩播60千克;以防沙治沙为目标者选用20克的作种,每亩播50千克。种芋过大者,可以切块播种,注意切后拌草木灰,防止霉烂,每块至少要有一个芽眼。行株距一般60厘米55厘米,每亩2000株左右。播深要求5~8厘米,沙土墒差者偏深,壤土墒好者偏浅。注意芽眼向上,利于出苗生长。要求播行端直、深浅一致。播后镇压,以利保墒接墒。防止漏播,覆土不严。墒差者可先开沟,拨开干土层再播种。
四、苗期管理
(一)破除板结
播后遇雨或者春潮造成板结要及时破除。
(二)补种、除分枝
出苗后对缺苗处要及时补种或移苗补栽。过多的分枝要摘除,每株保留1~2个主茎;以防风治沙为目的者,不必摘除分枝。
五、病虫害防治
菊芋病虫害很少,偶尔见到金龟子、地老虎、蚜虫、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可用毒饵诱杀。荒漠地区有鼠或野兔危害,可喷洒杀虫剂驱逐。病害有白粉病、灰腐病、菌核病等,可用多菌灵或托布津防治。
六、灌溉与排水
菊芋是比较耐旱的作物,但在干旱缺雨地区及时灌溉补充水分可以有效提高块茎产量。菊芋不耐涝,过多的水分会使菊芋窒息死亡,在低洼多雨地区要及时排除积水。菊芋的灌溉应该根据土壤、植株和天气状况,在既节水又不因缺水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的原则下灵活掌握。一般苗期5月下旬灌头水,7月中旬灌二水,8月下旬灌三水。
七、中耕培土
菊芋中耕一般3~4次,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培土对菊芋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但可以改善菊芋根部的生长环境,还可有效提高菊芋的抗倒伏能力。第一次中耕在幼苗出齐后进行,深度一般4~5厘米,在不伤及幼根及种芋的前提下适当加深。第二次中耕在第一次中耕后20~30天,于灌溉后进行,深度可达8~10厘米。第三次中耕在封垄前,结合培土。在灌溉条件下,每次灌水后应进行中耕,以便及时破除板结,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利于生长发育。
八、收获贮藏
(一)收获
作为菊芋加工厂的原料,以收获块茎为目的,于霜后叶片枯死开始收获,一般在10月下旬左右。收获工具以专用铁叉为宜,挖掘时可减少块茎损伤,也可以用手扶拖拉机收获。以防风固沙为目的者,冬前可不收获,第二年春天化冻后再收。
(二)挖掘
挖掘出的块茎,抖净泥土及时装入编织袋,防止干耗失水。装卸时要轻搬轻放,防止机械损伤。运输的车辆要清扫干净,不准用装载过农药、化肥等造成污染的车辆运输菊芋。要求做到:随收获,随装袋,随运输,随贮藏。
(三)窖藏
选择地下水埋深2.5米,长度根据需要和条件定。将无病虫、无损伤、无腐烂的块茎入窖贮藏。每2米左右埋设一个通气筒。通气筒可用玉米秸秆扎把代替。窖上覆盖15厘米湿沙土。
(四)窖藏的管理
菊芋块茎怕热不怕冷。适宜的窖温应在2℃以下。长期贮藏要设测温筒,窖要编号,每天早、中、晚3次记录温度。每天早上日出后逆光观测窖顶有无不正常蒸汽冒出和异常气味,一经发现要及时掏坑检查,散热。
(徐长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