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园艺学与园艺业

园艺学与园艺业

时间:2024-11-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园艺学概论》的基本知识、园艺植物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园艺植物包含的具体内容,要对本门课程有个基本的了解,更好地学习园艺学概论。园艺业已发展成为中国当代农业的支柱产业。

项目1 绪论

项目描述

本项目主要介绍园艺、园艺学、园艺业的相关概念,园艺业的发展史、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通过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园艺学概论》的基本知识、园艺植物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园艺植物包含的具体内容,要对本门课程有个基本的了解,更好地学习园艺学概论。

学习目标

●了解园艺、园艺学、园艺业的相关概念。

●了解园艺业的发展史。

能力目标

●能够区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对食品的识别能力,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生活。

●掌握中国园艺的现状,园艺业的发展趋势,更好地指导园艺生产。

任务1.1 园艺、园艺学与园艺业

1.1.1 园艺

园艺,即园地栽培,是指对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的栽培。可相应地分为果树园艺、蔬菜园艺和观赏园艺。园艺一词,原指在围篱保护的园内进行的植物栽培。现代园艺虽早已打破了这种局限,渗透到城镇、街道、社区、居民院落,但仍是比其他作物种植更为集约的栽培经营方式。园艺既是一门生产技术,又是一门形象艺术。从字面上来看,园艺一词是“园”和“艺”的组合,“园”字是指种植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的地方,“艺”字则是指技能、技术。“艺”字作为动词时,本义是“种植”的意思。在《辞源》中称“植蔬果花木之地,而有藩者”为园;《论语》中则称“学问技术皆谓之艺”。因此,种植蔬果花木的技艺就是园艺。

1.1.2 园艺学

园艺学,是研究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遗传规律以及栽培管理技术的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园艺学的研究内容和分工也更加具体。园艺学概论是初级园艺学,主要内容有园艺植物资源和园艺植物分类;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园艺植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园艺植物调控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园艺植物品种改良和繁育;园艺产品的采收和采后处理;园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园艺学科属于应用基础和应用型研究学科,以农业生物学为主要理论基础,是园艺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能够进行园艺植物种子的采收、贮藏保管,苗圃地的规划,各种园艺植物苗木的繁育,植物园的建设与管理,对园艺植物进行调控,进行相应的设施栽培,对园艺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对园艺植物品种进行改良,对园艺产品进行采收和简单的贮藏加工,为进一步学习园艺专业的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1.1.3 园艺业

园艺业,即园艺生产,是农业种植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的继续和发展,但又不同于以生产粮油为主的作物种植业,也不同于以生产林木产品为主的林业。园艺业是与庭院栽培或园田栽培有关的集约种植的园艺植物及其栽培管理、繁育、加工技术,是从事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的生产管理,是植物园的规划设计、营建和养护管理的行业。园艺业对于丰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绿化美化环境和改造人类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任务1.2 园艺业的发展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中国园艺业发展史

中国园艺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新石器时期(公元前5000年)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中发现了菜籽,距今7 000多年。考古还证明7 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蔬菜种植上已经使用了工具。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的《诗经》中记载了桃、李、杏、梅等园艺植物,园艺技术已相当普及。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园艺业进步很快,已有大面积梨、橘、枣、姜、韭菜等植物的栽培。大约在2 000年前,在果树上已采用嫁接技术且已应用温室。到唐朝时代(公元6世纪—公元9世纪),园艺业已有很高的水平,而且已有造诣很深的理论著作描述园林植物,如《本草拾遗》中记载了692种药物,分为石、草、木、兽禽、果菜、米等部,各药内容分药名、性味、毒性、药效、主治、产地、药物形态、采制等项。宋代的《梅谱》记载了许多梅的品种和嫁接方法。《洛阳牡丹说》中记载了24个牡丹品种及养花、医花方法。《花镜》是我国较早的园艺学专著,阐述了花卉栽培及园林动物养殖的知识,对花木栽培作了系统的总结,共描述了352个种的园林植物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用途。《芍药谱》书中所记扬州芍药有31种,评为7等。每品均略叙花之形、色。此外还有《荔枝谱》《群芳谱》《橘录》等均是世界园艺史上极其辉煌的篇章,充分证明了我国园艺业历史的悠久。

中国享有世界“园艺大国”和“园林之母”的美称,不仅有丰富的园艺植物资源,而且有着悠久的园艺史,中国园艺业和园艺学的发展比印度、埃及、巴比伦以及古罗马都早,比欧美各国早600~800年。

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园艺植物和技艺的交流,最早是在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张骞出使西域,经丝绸之路将中国的桃、梅、杏、茶、芥菜、萝卜、甜瓜、白菜等带往欧洲,丰富了欧洲的园艺植物种植资源,带回了葡萄、无花果、苹果、西瓜、芹菜、石榴等,也丰富了我国的园艺植物种植资源。

1.2.2 中国园艺业的现状

中国园艺业的现代发展主要是在20世纪的后20年间。在这20年间,中国农业中的各业以园艺业的发展速度为最快。2006年我国蔬菜种植总面积为1 767万hm2,总产量达6亿t,居世界首位;2006年中国果树种植总面积为1 004万hm2,总产量达8 836万t,也是世界第一;2006年全国花卉种植总面积为73万hm2。园艺业已发展成为中国当代农业的支柱产业。

1)园艺业现状

(1)园艺栽培的良种

园艺栽培的良种比例不断提高,品种结构不断改善。红富士、元帅短枝型苹果品种种植面积,在苹果种植总面积中的比例达42%和33%,脐橙的种植面积占柑橘总面积的20%,良种柚的种植面积占柑橘总面积的12%。蔬菜中的果菜类比例逐年提高,出口蔬菜石刁柏、白皮大蒜、黄皮洋葱、美国防风等已成批量生产规模。洋兰、鹤望兰、红掌、百合等小型、轻型、高档、优质花卉的栽培面积正逐年增加,观叶植物也越来越受到青睐。

(2)野生植物资源

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银杉、金花茶、红花油茶、深山含笑等都是近年来新开发出的名贵品种。

(3)设施栽培

设施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其中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栽培面积已经占总面积的20%以上,智能温室也在快速发展。据了解,山东省设施栽培的面积居全国首位,特别是山东寿光在蔬菜的设施栽培上应用较普及,其次是花卉和果树。在冬季光照充足,气温较低的地区,园艺设施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空间。

2)园艺业存在的问题

(1)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我国的园艺生产多为个体分散型生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土地分散,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加上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很难控制园艺产品的种植面积,园艺产品的种植计划性不强,面积变动大,从而造成价格波动大,过剩“难卖”问题十分突出。

(2)园艺产品损失率高

园艺产品利用形态多为鲜活状态,含水量较高,特别是蔬菜和水果的含水量高达90%,加上园艺产品产后处理相对滞后,园艺产品的加工程度不高,产后处理链尚未形成或不规范,造成运输途中损失严重,据统计,我国蔬菜每年在地里和流通过程中的损失率高达25%。

(3)品牌化率低

虽然我国是果品、蔬菜、花卉生产大国,苹果、梨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柑橘产量仅次于巴西和美国,但我国的园艺产品大多以原料或半成品的形式出口,品牌化率低,没有高附加值或精深加工的产品。我国的园艺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只能赚取廉价的劳务费,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过去园艺生产中的成本优势已不存在。

(4)设施栽培简陋

设施生产发展虽然很快,但是绝大多数设施比较简陋,环境可调控能力非常有限,抵御极端天气和灾害性气候的能力弱,容易受灾。与发达国家相比,园艺基础研究薄弱,应用技术和设施设备不配套。

(5)园艺产品的安全生产重视不够

一方面是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敏感,另一方面是对生产环节的控制监管很难到位,由于化肥、农药残留超标,很难参与国际竞争。

1.2.3 中国园艺业的发展趋势

1)由全面发展转向适生区发展

由于园艺生产的效益高,见效快,中国园艺生产的发展也快,就带来了全面发展诸多问题。而在适宜生长区域发展园艺生产,是生产高质量园艺产品、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各种园艺植物生产发育以及其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适宜生态条件,进一步规划和调整布局,选择适地种植,既可以提高园艺产品的质量,又能降低生产成本,真正提高园艺生产的效益。

2)由单一生产向多元化生产发展

由于不同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人们对园艺产品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园艺生产也是向着种类和品种的多元化发展的。比如大种类果树中的苹果、梨、柑橘等与小杂果桃、李、杏、樱桃等的协调发展,蔬菜中的大宗菜与稀特菜、果菜与根茎叶菜的协调发展,果蔬中的鲜品与加工品的协调发展,园艺植物的露地栽培与设施栽培的协调发展。

3)由分散的个体经营向产业化经营发展

由于分散的个体经营方式难以适应大市场的产业环境,难以保证稳定的经济效益,因此中国的园艺业正向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通过“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方式,或通过合理的土地流转,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由合作社或公司统一制订产品标尺,农户或社员卡尺生产。公司或合作社负责创品牌,开发市场和产品销售,生产者则专门从事园艺产品生产。生产者再分工,育苗的专门负责苗木生产,根据市场需求,按标准生产各种规格的苗木;园艺产品生产者则专门负责生产,每一个农户或社员或村则专门从事一种园艺产品的生产,实现一村一品。农户与公司之间、社员与合作社之间按合同或产品订单进行生产和销售。这样就把分散的个体生产者组织起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大产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4)由无公害产品向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生活已经从解决温饱过渡到健康进食,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园艺产品中的水果蔬菜与人们的一日三餐紧密相连,人们期望更加安全优质的园艺产品。因此,控制产品污染已经是生产者的自觉行为,无公害产品已经是最低要求,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已成为人们的追求目标,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

5)由常规园艺向生态园艺和观光园艺发展

建立以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为主的生态园艺和观光园艺,是现代园艺的一个发展趋势。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镇居民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希望在紧张繁忙的城市生活之余,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地方去放松,消除工作的疲劳和压力。生态园艺和观光园艺正好为城镇居民提供去处,让他们亲近大自然,在优美的环境中享受天然美食,享受自耕、自种、自收的喜悦。

任务1.3 园艺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园艺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中的大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园艺产品的生产变得越来越重要,发展园艺生产,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市场、发展外贸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3.1 发展园艺生产,为人们提供食品和营养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已经从解决温饱过渡到健康进食,人们的饮食已经不仅仅是吃饭问题,而是考虑营养、保健和健康,蔬菜和果品因其营养作用、保健作用和健康作用而在食品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果品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是其他食品无法代替的;果品和蔬菜中的碱性物质对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据医学专家分析,婴幼儿体质呈碱性,青壮年的体质呈中性,中老年的体质呈酸性,说明碱性食物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从表1.1可以看出:蔬菜和果品中的碱性物质含量高,而肉类和淀粉类食物的酸性物质含量高。可见,身体要健康,饮食要合理,碱性食物不能少,也就是果品蔬菜不能少。

表1.1 各种食品中碱性和酸性无机化合物百分比/%

蔬菜和瓜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多是低热量食品,其医疗和保健作用较大,经常食用蔬菜和果品的人精力充沛、皮肤细嫩,同时还能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减少肥胖和癌症病变等,营养学家建议,把蔬菜和瓜果当“主食”,粮食和肉类当“副食”,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年人均蔬菜120~180 kg,果品75~80 kg,粮食60 kg,肉类45~60 kg。

1.3.2 发展园艺生产,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

园艺产品不仅以鲜活品供应市场,还是食品工业、饮料与酿造业、医药工业以及许多化工轻工业的重要原料。干鲜果品和蔬菜加工后便于贮运,能延长供应时期,减少损失,而且还能增值。园艺产品经运销到消费者手中,再到餐桌,其损失是惊人的,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叶菜类蔬菜和夏季被称为“热货”的桃、杏、西瓜等,其损失率为20%~35%,如果遇到滞销,这种损失更大。而在产地及时加工就可以减少这种损失,甚至避免这种损失。利用果品和蔬菜加工的产品较多,如果汁、菜汁、果脯、脱水菜、速冻菜、果酒、果醋、果冻、果菜粉、果茶、水果蔬菜罐头、果酱等,利用园艺产品可以提取食用色素、果胶、医药成分、化妆品成分等,还可以利用园艺产品加工副产品作饮料添加剂等。

1.3.3 发展园艺生产,绿化美化环境

园艺植物花卉、林木、草坪、果树和蔬菜等,都能增加地面覆盖,保持水土,绿化和美化环境。园艺植物都是绿色植物,它们可以消纳污浊空气、噪声、粉尘,补充大气氧气,为人类创造清新、清洁的空气和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各种观赏草木可以美化居室和庭院,为人类创造赏心悦目的生活环境。

园艺植物,特别是花卉和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写花、写草、写木、写景,留下了不少美言绝句、花诗、花经,让人在赏花赏景中学习文化,在文化交流中了解园艺。参与一定的家庭园艺活动,如播种育苗、移栽换盆、中耕除草、栽植管理、浇水施肥、整形修剪、嫁接换苗等,既可以活动筋骨,锻炼身体,又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学习园艺知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项目小结

园艺是园艺植物生产的技能和艺术,园艺植物主要包括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等。园艺业,即园艺生产,是农业种植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的继续和发展。园艺学,是研究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和遗传规律以及栽培管理技术的科学。园艺产品或食用、或饮用、或观赏,如蔬菜果品营养丰富,是主要的副食品,观赏植物使人赏心悦目,因此园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是园艺大国,园艺业历史悠久,被誉为“园林之母”。中国园艺正向适生区、多元化、集约化、有机方向发展,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强。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园艺大国”“园林之母”?

2.中国园艺业的现状怎样,存在哪些问题?

3.中国园艺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4.为什么要把蔬菜和瓜果当“主食”,粮食和肉类当“副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