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国养禽业为农家副业,数量小,饲养管理粗放,生产水平低,对产品要求不高。近年来随着城市和工矿地区现代化养禽业的发展和农村专业户养禽业的兴起,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高产、稳产、整齐、优质、规格化的品种供应。这就需要建立育种体系、制种体系和性能测验体系,也就是必须建立健全繁育体系,这种良种繁育体系是现代养禽业生产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以前,各国肉鸡生产主要选用一些原始老品种,其生产性能都较低。50年代以后,统计遗传学在肉鸡育种中得到应用,在原来品种的基础上培育出生长速度快,生活力强,性能整齐一致的专门化配套体系。这些配套体系不同于以往简单的品种间杂交,他们首先利用基因的显性效应作用和上位效应进行杂交,产生杂交优势,使后代各种性能完善化,通过多品系的筛选,最后选出优秀的配套品系,生产商品杂交鸡。
目前一些著名的商品肉鸡,都培育专门化父系品种和专门化母系品种。由于鸡的产蛋量与早期生长速度和成年体重呈负相关,即产蛋量多的鸡其生长速度慢,体型小;而生长速度快,体型大的鸡反而产蛋量少。因此,肉鸡育种专家根据制种原理,设计出科学的肉鸡生产方案,即分别培育两个专门化品系父系和母系。母系肉种鸡要求产肉性能较好,且产蛋量较多。父系肉种鸡要求早期生长速度快,体型大,饲料报酬高,肉质良好。这样配套品系杂交后,能够为肉鸡商品生产提供质量好、数量多的雏鸡。
目前的商品肉鸡,多数为四系配套杂交或三系配套杂交,少数为五系配套杂交或二系配套杂交。例如,一个四系配套商品杂交鸡,是由配套品系经祖代、父母代两次杂交制种而产生的,这四个配套品系即为原种或称曾祖代。曾祖代是纯系,每个品系均可纯繁,即AA、BB、CC、DD。从曾祖代中选出的单一性别鸡就是祖代鸡,即A系、B系、C系、D系,祖代鸡两两品系杂交后产生父母代,即单交种的AB系和CD系,父母代鸡再杂交后产生商品代则为ABCD双交种,即为四系配套杂交商品鸡。
概括讲,现代商品肉鸡的繁育过程分为育种和制种两部分。育种部分由品种资源场、育种场、科研单位、农业院校、配合力测定站等单位共同承担,其主要任务是育种素材的收集和保存、纯系的培育、杂交组合测定、品系配套和扩繁。制种部分由原种鸡场,祖代鸡场,父母代鸡场,孵化厂等单位所承担,其主要任务是进行两次杂交制种,为商品鸡场供应大量的高产商品杂交鸡。在上述杂交繁育体系中,将育种工作和杂交扩繁任务划分为相对独立而又密切配合的育种场和各级种鸡场来完成,从而使各个部门的工作更加专门化。
(1)品种场。品种场的任务为收集、保存各种家禽品种品系,包括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品系和国内的优良地方品种,进行繁殖,观察和研究它们的特征、特性及其遗传状况,发掘可能利用的基因,给育种场提供选育和合成新品种、品系的素材,故国外对品种场也叫“基因库”。我国幅员辽阔,可根据种质特点,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种场收集和保存优良品种。各地方良种所在地经过鉴定,认为确应保护的,可以建立相应的品种场。品种场要严格做好防疫、隔离、保护工作。
(2)育种场。育种场的任务是利用品种场提供适应生产需要的品种或品系,选育或合成具有一定特点的专门化高产品系,进行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杂交优势强大并经随机抽样性能测验站测验的配套组合,供生产上使用。主要的选育措施都在这部分进行,其工作成效决定整个系统的遗传进展和经济效益,在这里同时进行多个纯系的选育工作,经过配合力测定,选出生产性能最好的杂交组合,纯系配套进入扩繁阶段推广应用。由此看来,育种场是现代养鸡业繁育体系中的核心,是搞好良种繁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一项技术性复杂、条件要求高、各个专业密切配合的工作,过程也较长,花费比较高,需要有一定组织机构来领导,组织有条件的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的技术力量共同协作。育种场需要严格防疫、隔离和保护工作,严禁场外人员进入场内。
(3)配合力测定站。配合力测定站的任务是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和一致的饲养基础上,比较各杂交组合的优劣,评定出优缺点,为育种场提出推广和改良的依据。
制种体系包括原种场和繁殖场。繁殖场可分为一级繁殖场、二级繁殖场及商品鸡场。
(1)原种场(曾祖代场)。又称为纯系场,养的鸡属曾祖代,是制种体系的中心。原种场的任务是饲养育种场提供的配套原种鸡或配套纯系进行纯繁制种,为一级繁殖场提供祖代种鸡。如为四系配套,则纯繁制种生产单性祖代鸡为A公、B母、C公、D母;如为三系配套,纯繁制种生产单性祖代鸡为A公、B母和纯繁的C公或C母。如为二系配套,则纯繁制种,生产单性父母代鸡为A公、B母。如果原种场只根据育种场所提供的专门化品系进行扩大繁殖,并进行配合力测定,例如有A父、B母、C父、D母4个纯系时,D系原种鸡数的多少应根据一级繁殖场的需要而定,一般按1∶20~40配备,即1只曾祖代D系成年母鸡,可提供20~40只祖代D系小母鸡。原种场除纯繁制种外,还需要对原种配套系进行纯繁保种。因此,还必须对原种配套系的各纯系进行选育提高工作,否则,不进则退,不进行选育提高,优秀的生产性能就不能保持。
(2)一级繁殖场(祖代场)。繁殖场或种鸡场进行的是杂交制种,除淘汰生长发育不良或病弱种鸡外,一般都不进行选育工作,也不进行个体记载。一级繁殖场,是从原种场提供的配套祖代单性鸡,如为四系配套,4个系一般按1∶5∶5∶35的比例选留,然后分别进行A公、B母和C公、D母的单杂交,为二级繁殖场提供配套父母代种鸡即AB公和CD母种鸡。种鸡群的大小视二级繁殖场的需要而定,一般D系母鸡数按1∶30~50配备,即二级繁殖场每需要30~50只CD小母鸡,就应养1只D系成年母鸡。如为三系配套则进行A公、B母的杂交,生产父母代AB母和C公,供应二级繁殖场。
(3)二级繁殖(父母代场)。饲养父母代种鸡,按繁育要求进行第二次制种,为商品鸡场提供种雏、种蛋。如为四系配套则进行双杂交,即AD公和CD母相杂交,为商品鸡场提供大量的四系杂交肉鸡。父母代种鸡的数量,视商品鸡场的规模而定,一般按1∶(90~130)配备,即1只父母代成年母鸡可以提供90~130只商品小鸡。如为三系配套,则进行AB母与C公的杂交制种而生产商品鸡。如为二系配套,则繁殖场用不着分为一、二级,只需从原种场接受父母代A公、B母,进行杂交制种,生产商品鸡。繁殖生产的商品鸡全部供应商品场饲养,生产商品,不能再用作种禽。
(4)商品鸡场。商品鸡接受二级繁殖场所提供的双杂交商品鸡,即ADCD四元合成杂种鸡,进行商品肉鸡的生产,向社会提供丰富的鸡肉。
从原始的纯种繁育转变到上述这种复杂的杂交繁育体系,经历了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育种者和生产者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并在育种方法、组织管理上作出了许多创新。同时,饲养工艺技术、营养需要的研究和疾病控制等方面的迅速发展,也为这一生产体制的变革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完成了养鸡生产史上这次深刻的变革。
(5)生产商品肉鸡常用的几种配套模式。
①简单杂交。也称单杂交或商品杂交,即指2个种群杂交一次,后代杂种无论公母全部不作种用,不再继续配种繁殖,而只作经济利用。我国有的地方利用引进的肉鸡良种公鸡与本地方品种母鸡杂交,所得后代作商品肉鸡用,这就是简单杂交的例子。这种方法可以使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得以提高,在肉鸡的生长能力上有一定的优势,而且所需的品种又少。但它的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繁殖性能方面的杂交优势,因为用作繁殖产蛋的是地方品种母鸡,它的产蛋能力较低。当然,用地方种公鸡与外来种母鸡杂交,将会有较好的效果。
②三元杂交。在家禽生产中又称三系杂交。最常见的是在3个种群中,先用2个种群杂交产生在繁殖性能方面具有显著杂交优势的母鸡或公鸡,再用第三个种群作父本或母本与之杂交,生产商品肉鸡。我国黄羽肉鸡配套杂交组合就普遍采用了这种方式。这种杂交方式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了第一级杂交的杂交优势,使繁殖母鸡杂交化,产蛋能力和繁殖性能显著提高。再加上第二级杂交,把地方鸡种的优质性能吸收进去,使商品肉鸡不仅在生活力和生长势方面取得优势,而且在肉质和饲料适应性方面也取得优势。
③双杂交。即先用4个种群分两组杂交,然后再在两种杂种间进行杂交,生产商品肉鸡。这种方法在现代肉用仔鸡生产中被广泛采用。但在杂交以前,一般都先培育专门化品系,然后再进行品系间杂交产生父母代的父本和母本,父母代再进行杂交而产生商品肉用鸡。引入我国的配套肉用仔鸡繁育体系,几乎都采用了这种方式。这种杂交方式的特点是:首先遗传基础更为广泛,有更多的优良基因起累加和互补的作用,从而造成较大的杂交优势,其次,除利用杂种母鸡的优势外,还利用了杂种公鸡的优势。但这种方法要涉及4个种群,原种场的组织工作就更复杂了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