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地膜覆盖栽培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整地质量直接影响地膜覆盖的效果。精细整地除保证覆膜完整严密、保墒增温外,还可破坏土壤上层毛细管,减少耕层水分散失,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水分。农田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翻耕、整平,达到表土细平、土碎、墒足、无根茬。在地膜覆盖下,由于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和作物根系活动增强,需要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矿质营养,因此,在土壤耕翻时,应施足基肥。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及作物而定,一般每亩施农家肥3 000~4 000千克,同时合理搭配氮、磷、钾肥。作物生长中后期,还应及时追肥,以防脱肥早衰。
(2)喷施除草剂 采用地膜覆盖的农田,膜下容易滋生杂草,特别是多雨低温年份,易形成草荒,与作物争水、争肥、争光照,且易破坏地膜,影响覆盖效果。所以在做垄后、盖膜前,要选择除草效果好、毒性低、残留期短的除草剂,按照要求的计量和稀释浓度,喷洒地面。
(3)覆膜 整地、起垄、喷洒除草剂后应立即覆膜。覆膜分机械覆膜和人工覆膜。机械覆膜效率高、质量好、均匀、节省地膜,在大面积覆膜作业中应广泛推广应用。覆膜时,要求将地膜拉展铺平,使地膜紧贴地面、垄面或畦面,地膜的两侧、两头都要开沟埋入土中,要压紧、压严、压实,使膜面平整无坑洼,膜边紧实无孔洞。然后再在膜面上每隔1.5米压一土堆,每隔3米压一土带,以防止风吹揭膜。
(4)播种与定植 播种与定植的时间、方法和质量,关系到出苗早晚和缓苗速度,是地膜覆盖的主要技术环节。地膜覆盖的春播作物的播期,原则上应在晚霜前,晚霜后出苗或放苗,一些耐寒作物可以适当提前。但由于盖膜后播种至出苗的时间大大缩短,出苗期较早,所以播种不能过早,以防霜冻危害。播种定植过晚则浪费光热资源,耽误农时。因此,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和地膜覆盖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播期和定植期。播种方式有条播和穴播2种。一般条播是先播种后盖膜,穴播是先盖膜后播种或移栽。若先播种后盖膜,则一般到出苗期要进行打孔破膜放苗;先盖膜后播种,要先按株行距在膜面上开直径为4~5厘米的圆孔或十字形口,然后再播种定植;若采用覆膜播种机械,则可同时完成覆膜、打孔、播种等多项工序。
(5)田间管理 在播种或定苗后,覆盖田间的地膜常因刮风、下雨和田间作业而遭到破坏,影响覆盖效果。因此,在田间管理时,应注意不要损伤地膜,还要经常检查,发现有破口的地方要用湿土封压严实,以防止风吹揭膜。在先播种后盖膜的农田,出苗后应按照适宜的株距及时打孔放苗,并用土封住孔口;先盖膜后播种的田块,播种后遇雨易形成板结,应及时破除播种孔的硬塞,以利幼苗出土。幼苗出土后,应根据不同的作物,在适宜的时期间苗、定苗,保证全苗。地膜覆盖的作物,往往容易发生前期徒长、后期早衰现象。因此,在生育前期要注意控水蹲苗,促进根系生长,在生长中后期要注意灌水追肥,防止脱肥早衰,促使作物早发、稳长、不早衰。生育期内,还要注意及时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
(6)残膜清除 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拣净、收回田间的破碎地膜,以免污染土壤,影响下茬作物生长发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