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发生在结球生菜上,危害叶柄、叶片以至叶球。病斑扩大后可延及整个叶柄、叶片及整个菜球。后期在发病叶片叶腋上,常产生交织成网状的菌丝体和疏松的褐色小菌核,湿度大时,整个叶球呈现腐烂状。干燥时,叶球失水,黑色僵化。本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一般在日平均温度20℃以上,土壤潮湿、积水条件下,病害发生较重。
莴苣茎腐病
症状识别
多发生在结球生菜上,危害叶柄、叶片以至叶球。接近地面叶片、叶柄先发病产生褐色病斑,溢出琥珀色汁液。病斑扩大后可延及整个叶柄、叶片及整个菜球。后期在发病叶片叶腋上,常产生交织成网状的菌丝体和疏松的褐色小菌核,湿度大时,整个叶球呈现腐烂状。干燥时,叶球失水,黑色僵化。
侵染途径
本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残体分解后病菌也可在土壤中腐生存活,因其为土壤习居菌,在土壤中分布较广,菌源多。在适宜条件下,只要病菌与菜株接触,菌丝就可通过气孔或直接侵入而引起发病,病菌通过雨水、灌溉水传播。
发病规律
病菌对温湿度条件要求不严格,菌丝在13℃~42℃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4℃~26℃,耐干喜湿,适宜pH3~9.5。高湿多雨有利于病菌繁殖和生长。一般在日平均温度20℃以上,土壤潮湿、积水条件下,病害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
1.选择地势较高或地下水位较低的温室种植,并采用高垄栽培。
2.采用滴灌技术,控制棚内湿度,防止棚内高湿。
3.注意合理密植,避免过密,防止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4.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深埋处理,并用生石灰消毒。
5.发病初期及时选用下列药剂防治。
(1)25%的阿米西达悬浮液2000倍液喷雾预防。
(2)雷多米尔锰锌400~600倍液于土面,或30%的瑞苗清水剂2500倍液喷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