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苗后每一片真叶出现淡绿或黄白色不规则斑驳,叶缘不整齐,出现缺刻。2~3片真叶染病,初现明脉,逐渐现出黄绿相间的斑驳或不大明显的褐色坏死斑点及花叶。成株染病症状与苗期相似,有些出现细脉变褐,出现褐色坏死斑点,或叶片皱缩,叶缘下卷成筒状,植株矮化。由莴苣花叶病毒、蒲公英黄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引起。
莴苣病毒病
症状识别
出苗后每一片真叶出现淡绿或黄白色不规则斑驳,叶缘不整齐,出现缺刻。2~3片真叶染病,初现明脉,逐渐现出黄绿相间的斑驳或不大明显的褐色坏死斑点及花叶。成株染病症状与苗期相似,有些出现细脉变褐,出现褐色坏死斑点,或叶片皱缩,叶缘下卷成筒状,植株矮化。
侵染途径
由莴苣花叶病毒(LMV)、蒲公英黄叶病毒(DY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毒源来自田间越冬的带毒莴苣、莴笋或种子,在田间通过蚜虫或汁液接触传染,桃蚜最易传毒,萝卜蚜、棉蚜也可传毒。
发病规律
病害发生与温、湿度条件有关。18℃以上病害发展加快,较干旱有利于蚜虫活动则病害传播快。
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如皇后、北山3号、玉湖等。另外,紫叶品种比绿叶品种种子带毒率低。
2.要适期播种,精细管理,及时彻底地防治田间蚜虫。
3.发病初期选择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1)20%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2)0. 5%的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喷雾。
(3)5%的菌毒清水剂200~300倍液喷雾。
(4)0. 5%抗毒丰(抗毒剂一号)水剂200~300倍液喷雾。
(5)3. 95%的病毒毙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