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病由鞭毛菌亚门冠菊霜霉属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在条件适宜时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从气孔侵入。
茼蒿霜霉病
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引起圆形或多角形褐色退绿斑,叶片逐渐黄枯,叶背病部生白色霉层,即病原菌孢子囊。
侵染途径
本病由鞭毛菌亚门冠菊霜霉属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在条件适宜时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从气孔侵入。
发病规律
多雨、潮湿或有大雾时发病重。棚内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防治方法
1.减少浇水次数,降低棚内湿度。
3.发病初期选择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1)用25%的阿米西达悬浮液1500倍液喷雾预防。
(2)72. 2%的普力克水剂750倍液喷雾。
(3)50%的烯酰吗啉(灭克)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喷雾。
(4)68%的金雷多米尔·锰锌600~800倍液喷雾。
(5)25%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
(6)60%的氟吗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
(7)72%的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
(8)40%的霜脲氰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