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子囊与分生孢子侵染能力

子囊与分生孢子侵染能力

时间:2024-11-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只危害叶片,叶片发病,产生褐色小斑点,扩展后形成直径2~6毫米不等的圆形、近圆形病斑。病重时,叶片布满病斑,不堪食用。本病由半知菌亚门尾孢菌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表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侵染引起田间发病。条件适宜,病害发展迅速,蔓延整块田的所有植株。因此,高湿、特别是降雨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决定因素。雨水频繁的年份或季节发病重,植株徒长或生长衰弱发病重。

症状识别

一般只危害叶片,叶片发病,产生褐色小斑点,扩展后形成直径2~6毫米不等的圆形、近圆形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或黄白色,边缘紫褐色,边宽而分界清晰,稍下陷,质薄,有时穿孔。病重时,叶片布满病斑,不堪食用。

侵染途径

本病由半知菌亚门尾孢菌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表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侵染引起田间发病。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灌溉水传播,农事操作也可传播,进行反复再侵染。条件适宜,病害发展迅速,蔓延整块田的所有植株。

发病规律

病菌喜温、湿条件,病菌对温度适应性较强,温度稍低或稍高影响不大,但对湿度要求严格,相对湿度90%以上,叶面有结露时,病害才能发生。因此,高湿、特别是降雨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决定因素。雨水频繁的年份或季节发病重,植株徒长或生长衰弱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过密会影响通风透气。

2.施足粪肥,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

3.控制浇水,杜绝大水漫灌。

4.及时摘除病叶,棚外销毁,减少田间带菌量。

5.定期喷施碧护植物生长调节剂,促使植株早发快发。

6.发现中心病株,选择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1)27%的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

(2)80%的大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

(3)2%的农抗120水剂200倍液喷雾。

(4)40%的多硫悬浮剂600倍液喷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