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蕹菜叶斑病

蕹菜叶斑病

时间:2024-11-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病斑初为褐色,后变黑褐色,边缘明显,病害严重时,叶片布满病斑或病斑相互连续成片,叶片提早干枯。本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帝纹尾孢菌属真菌侵染引起。翌年条件适宜时,越冬菌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发病。田间病株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侵入,潜育期7~10天,再侵染频繁。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需85%以上相对湿度。因此,棚内高温、湿度大时易发病。

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发病,初为黄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4~8毫米大小的圆形、椭圆形或非正圆形病斑。病斑初为褐色,后变黑褐色,边缘明显,病害严重时,叶片布满病斑或病斑相互连续成片,叶片提早干枯。

侵染途径

本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帝纹尾孢菌属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在地上病残体内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越冬菌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发病。田间病株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侵入,潜育期7~10天,再侵染频繁。

发病规律

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病菌在7℃~35℃范围内均可以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4℃~26℃。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需85%以上相对湿度。因此,棚内高温、湿度大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发病重的温室应与其他蔬菜进行1~2年轮作。

2.温室内应合理用肥、灌水,防止植株早衰,并注意通风排湿。

3.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深埋,减少田间菌源。

4.发病初期选择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1)25%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2)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3)80%的大生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

(4)50%的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