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白菜细菌性黑斑病

大白菜细菌性黑斑病

时间:2024-11-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严重时,叶片干枯死亡。本病由苣假单胞细菌侵染引起。土壤中病残体上病菌借雨水传播,引起田间发病。播种带菌种子,苗期即可侵染使幼苗发病。病部产生的病菌借风雨、灌溉水传播,由伤口或气孔侵入,进行反复再侵染。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条件。发病适温为25℃~27℃,要求叶面有水滴存在,因此,棚内通风透光不良、田间湿度大易造成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大白菜细菌性黑斑病

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叶片发病。在叶脉间的叶肉上产生大小不等的黄褐色或淡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边缘色较深,油渍状,沿细脉扩展,有的相互连续成大斑块。天气干燥时,病斑质脆,易开裂。严重时,叶片干枯死亡

侵染途径

本病由苣假单胞细菌侵染引起。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土壤中病残体上病菌借雨水传播,引起田间发病。播种带菌种子,苗期即可侵染使幼苗发病。病部产生的病菌借风雨、灌溉水传播,由伤口或气孔侵入,进行反复再侵染。

发病规律

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条件。发病适温为25℃~27℃,要求叶面有水滴存在,因此,棚内通风透光不良、田间湿度大易造成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

1.使用无病种子,或种子用50℃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45%的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浸种15分钟,冲洗后晾干。也可用50%的琥珀肥酸铜拌种。

2.重病地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年轮作。

3.加强田间管理,杜绝大水漫灌,及时通风排湿,防止田间湿度过大。

4.发病初期选择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1)用1000万单位的硫酸链霉素4000~5000倍液灌根,或新植霉素、克菌康(中生菌素)等农用抗菌素。

(2)用70%DTM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灌根,或农抗“401”500倍液灌根,或50%的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3)77%的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灌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