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草莓芽枯病

草莓芽枯病

时间:2024-11-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危害蕾、新芽、托叶和叶柄基部。蕾和新芽染病后逐渐萎蔫,呈青枯状和猝倒,后变黑褐色枯死。托叶和叶柄基部染病,叶倒垂,果数和叶减少,在叶片和花蕾上产生褐斑,形成畸形叶和畸形果,后期易遇灰霉病寄生。该病表面产生白色至浅褐色蛛丝状霉,别于灰霉病。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核菌真菌侵染引起。气温低及遇有连阴雨天气易发病,寒流侵袭或湿度过高发病重。冬春茬栽培草莓,开始放风时病情开始扩展。

草莓芽枯病

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蕾、新芽、托叶和叶柄基部。蕾和新芽染病后逐渐萎蔫,呈青枯状和猝倒,后变黑褐色枯死。托叶和叶柄基部染病,叶倒垂,果数和叶减少,在叶片和花蕾上产生褐斑,形成畸形叶和畸形果,后期易遇灰霉病寄生。该病表面产生白色至浅褐色蛛丝状霉,别于灰霉病。

侵染途径

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核菌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种苗带菌后可引起全田发病。

发病规律

气温低及遇有连阴雨天气易发病,寒流侵袭或湿度过高发病重。冬春茬栽培草莓,开始放风时病情开始扩展。温室和大棚密闭时间长,发病早而重。

防治方法

1.采用无病种苗,防止苗圃发病。

2.注意控制棚内湿度,采用地膜覆盖、滴灌、膜下暗灌及高保温无滴长寿膜等,防止棚内湿气滞留。

3.合理密植,防止密度过大。

4.发病初期,选择下列药剂进行防

(1)40%的嘧霉胺悬浮剂800~1200倍液喷雾。

(2)木霉菌生物农药500~1000倍液喷雾。

(3)50%的凯泽(烟酰胺)水分散粒剂1200~1500倍液喷雾。

(4)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5)20%的百乙威可湿性粉剂350~500倍液喷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