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花卉产品的气调保鲜
一、花卉产品气调储藏
1.园艺产品气调保鲜发展简史与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北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建立第一座50吨CA储藏库,后在北京的西铁营建立70吨的C.A库,随后相继在广州、青岛、秦皇岛、大连等地也建立了CA储库。宁夏已经具备了2000吨以上的气调储藏能力。
2.气调储藏的关键“三要素”
最佳的储藏条件(气体指标、温度),最佳的原料(品种、成熟度),最佳的入库时间。上述三要素是花卉产品气调储藏的关键。
二、部分常见切花的气调储藏
20世纪30年代人们对切花进行气调储藏时,就注意到因切花的种类与品种的不同而形成对CO2的敏感性差异。有些品种或种类,当储境的CO2超过4%时,容易对花朵造成伤害;特别是在低温状况下,导致红色的月季花瓣出现蓝变(花色苷在p H趋于酸性时)现象。对于大多数的种类或品种当储境的CO2达到5%~10%,O2降到2%~3%时会产生抑制过度的可能,当O2<0.4%引起无氧呼吸导致发酵。花朵的不同发育状态耐性差异较大。显然,切花的气调储藏仍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表4-5 一些切花的CA储藏条件
注:资料来源于胡绪兰《切花保鲜新技术》
三、园艺产品的减压储藏方式
丹麦曾把月季品种“Tanbeede”&“Belinda”在蕾期两个萼片开展时采切,使用PE包装后储于2℃,RH 98%,压力为24mmHg的条件下,使储期达到了1个月。
表4-6 一些切花和草本插条的减压储藏储期
注:资料来源于胡绪兰《切花保鲜新技术》
3.减压贮藏的问题
(1)建设费用高。
(2)花卉产品易失水萎蔫
球根花卉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现供栽培观赏的有数百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