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 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大多来自随机筛选,或建立在已有化合物基础上,经优化得到。它对人类、环境安全,是世界各农药公司研究热点之一,目前有多个品种已商品化。它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其影响氨基酸的代谢,且与已知杀菌剂作用机理不同,与甲霜灵、霜脲氰等无交互抗性。目前市场上的品种主要有乙霉威、异丙菌胺、苯噻菌胺、霜霉威、霜霉威盐酸盐、磺菌威等。
一、乙霉威(Diethofencarb)
1.名称
(1)其他名称:万霉灵、克得灵、灰霉菌克、抑霉素
(2)化学名称:3,4-二乙氧基苯基氨基甲酸异丙酯
(3)分子式:C14H21NO4;相对分子量:267.32
2.来源 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
3.性质
纯品为乳白色晶体,原药为无色至浅褐色固体。熔点100.3℃,蒸气压8.4mPa(20℃),比重1.19(20℃),溶解度为:水26.6mg/L(20℃)、己烷1.3g/kg、甲醇101g/kg、二甲苯30g/kg。
4.作用
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药剂进入菌体细胞后与菌体细胞内的微管蛋白结合,从而影响细胞的分裂。这种作用方式与多菌灵很相似,但二者不在同一作用点。如灰霉菌一旦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则对乙霉威很敏感。相反,对多菌灵敏感的灰霉菌,乙霉威则表现为无抑菌活性,因此它能有效地防治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灰葡萄孢引起的蔬菜灰霉病。本剂一般不做单剂使用,而与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或速克灵等药剂混用。
5.制剂
单剂有45%可湿性粉剂、6.5%漂浮粉剂;混剂有65%甲硫·乙霉威可湿性粉剂、66%甲基硫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50%乙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乙霉威·二甲菌核利可湿性粉剂。
6.使用
66%甲基硫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防治甜菜叶斑病,发病初用40~60g/亩兑水40~50kg喷雾;番茄、黄瓜灰霉病,发病初可用38~75g/亩兑水50~75kg喷雾;间隔7~10天,总次数不宜超过3次。
二、异丙菌胺(iprovalicarb)
1.名称
(1)其他名称:缬霉威、Position、Invento
(2)化学名称:1-甲基乙基-N-[(IS)]-2-甲基-1[[[1-(4-甲基苯基)乙基]氨基]羰基]
(3)分子式:C18H28N2O3;相对分子量:320.43
2.来源 拜耳公司开发的氨基酸类杀菌剂
3.性质
是由两个异构体(SR和SS)组成的混合物,纯品为白色固体,熔点163~165℃(混合物),混合物蒸气压7.7×10-5mPa(20℃),比重1.11(20℃),水中溶解度(20℃,mg/L):11(SR)、6.8(SS);有机溶剂溶解度(20℃,g/kg):二氯甲烷97(SR)、35(SS),甲苯2.9(SR)、2.4(SS),丙酮22(SR)、19(SS),己烷0.06(SR)、0.04(SS)。
4.作用
具体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其影响氨基酸的代谢,且与已知杀菌剂作用机理不同,与甲霜灵、霜脲氰等无交互抗性。它是通过抑制孢子囊胚芽管的生长、菌丝体的生长和芽孢形成而发挥对作物的保护、治疗作用。主要用于烟草、番茄、黄瓜、马铃薯、葡萄和柑橘等植物霜霉病、疫病等防治。对作物、人类、环境安全。
5.剂型 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粉剂
6.使用 茎叶喷雾、土壤处理
防治葡萄霜霉病,发病初用8~10g/亩兑水喷雾;防治番茄晚疫病、黄瓜霜霉病、烟草黑胫病、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初可用12~14g/亩兑水喷雾。
三、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isopropyl)
1.名称
(1)其他名称:KIF-230
(2)分子式:C18H24FN3O3S,相对分子量:381.46
(3)化学名称:[(S)-1-[(R)-1-(6-氟苯并噻唑-2-基)-乙基氨基甲酰基]-2-甲基丙基]氨基甲酸异丙酯
2.来源 日本组合化学工业公司和拜耳公司联合开发的氨基酸氨酰胺类新颖杀菌剂
3.性质 纯品为白色粉末,无味,熔点152℃,水中溶解度(20℃)13.14mg/L
4.作用
具有很强的预防、治疗、渗透活性而且有很好的持效性和耐雨水冲刷性。苯噻菌胺的生物化学作用机理正在研究中,可能是细胞壁合成抑制剂,而且,它不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氧化合成,对疫霉病菌原浆膜的功能没有影响。苯噻菌胺对卵菌纲真菌病有很好的活性,在低浓度下对疫霉病孢子囊的形成及孢子的萌发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对游动孢子的释放和移动没有作用。试验表明:苯噻菌胺对苯酰胺官能团有抗性的马铃薯晚疫病菌以及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官能团有抗性的瓜类霜霉病都有杀菌活性,推测苯噻菌胺与含有这些官能团杀菌剂的作用机理不同。对葡萄霜霉病菌、瓜类霜霉病菌和十字花科霜霉病菌的田间试验结果相似。苯噻菌胺可与代森锰锌和灭菌丹等制成混剂。
5.使用 田间试验中,以较低的剂量1.7~5g/亩能够有效地控制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葡萄和其他作物霜霉病
四、霜霉威(Propamocarb)
1.名称
(1)其他名称:再生、霜灵、扑霉特、AEB066752、SN66752、ZK66752
(2)化学名称:N-[3-(二甲基氨基)丙基]氨基甲酸丙酯
(3)分子式:C9H20N2O2;分子量:188.27
2.来源 安万特公司(现拜耳公司)开发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
3.性质
纯品为无色、无味并且极易吸湿的结晶固体。熔点45℃~55℃,蒸气压0.80mPa(25℃)。在水及部分溶剂中溶解度很高,25℃水中溶解度867g/L、甲醇大于500g/L、二氯甲烷大于500g/L、异丙醇大于300g/L、乙酸乙酯23g/L,在甲苯和己烷中小于0.1g/L。
4.作用
低毒、安全,具有较好的局部内吸作用,处理土壤后能很快被根系吸收并向上输送至整株植物,茎叶喷雾处理后,能被叶片迅速吸收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细胞膜成分的磷酸和脂肪酸的合成,抑制菌丝生长蔓延和孢子囊的形成及孢子萌发。霜霉威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卵菌纲真菌特别有效,对丝束霉、盘梗霉、霜霉、疫霉、腐霉等真菌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亦可作浸渍处理和种子保护剂。适用于黄瓜、番茄、甜椒、莴苣、马铃薯等蔬菜以及烟草、草莓、花卉、果树等多种作物霜霉病、疫病。
5.制剂30%高渗水剂,35%、66.5%、72.2%水剂,50%热雾剂
6.使用
72.2%水剂:防治黄瓜霜霉病,发病初可用70~110mL/亩兑水50~75kg喷雾,间隔7~10天,连喷2~3次;防治葡萄霜霉病,发病初可用70~110mL/亩兑水50~75kg喷雾,间隔7~10天,连喷2~3次;防治烟草黑胫病,发病初可用600~800倍液喷雾。
另据资料报道,还可用于防治水稻立枯病,发病初可用0.4~0.5mL/m2兑水2~3kg灌根;防治荔枝霜疫霉病可用1800~2500倍液喷雾。
五、霜霉威盐酸盐(hydrochloride)
1.名称
(1)其他名称:普力克、霜霉普克、双达、扑霉净、霜疫克星、Previcur N、Prevex、Banol Turf Fungicide、Tuco、Dynone、Filen、Boonol
(2)化学名称:N-[3-(二甲基氨基)丙基]氨基甲酸丙酯盐酸盐
(3)分子式:C9H21ClN2O2;相对分子量224.73
2.来源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陕西恒田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登记生产
3.性质
原药为无色吸湿性结晶,熔点45℃~55℃,蒸气压为8mPa(25℃),相对密度1.085,溶解度(20℃,g/L):水1005,甲醇656,二氯甲烷>626,丙酮560,乙酸乙酯4.34,甲苯0.014,己烷<0.01。不易水解和光解,只在酸性介质中稳定,腐蚀金属,起酸性反应。
4.作用
霜霉威盐酸盐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具有局部内吸作用的土壤处理剂和种子保护剂,也可喷雾处理,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特效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细胞膜成分的磷酸和脂肪酸的生化合成,抑制菌丝生长蔓延和孢子囊的形成及孢子萌发。对卵菌纲引起的蔬菜、烟草、观赏植物的猝倒病、疫病、霜霉病等有很好防效。
5.剂型
单剂有35%、66.5%、普力克(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露洁(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混剂如银法利(68.7%氟菌·霜霉威悬浮剂,氟吡菌胺6.25%霜霉威酸盐62.5%)。
银法利:68.7%氟菌·霜霉威悬浮剂(氟吡菌胺6.25%、霜霉威酸盐62.5%)。为内吸性杀菌剂,它对多种卵菌病害有效,而且还对作物兼有刺激生长,增强作物活力,促进生根和开花的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抑制病菌胞囊孢子和游动孢子的形成,抑制病菌菌丝生长和增殖扩散,影响到病菌细胞膜磷脂和脂肪酸的合成;另一方面作用于细胞膜和细胞间的特异性蛋白质而表现杀菌活性,属于多位点杀菌剂。
6.使用 可用于土壤处理、种子处理及种衣剂、茎叶喷雾和灌根等
72.2%水剂:防治黄瓜猝倒病、疫病,在病害发生前,采用喷淋方式施药,用7mL/m2加2~3kg水灌根或稀释后喷淋苗床;防治黄瓜霜霉病,在病害发生初期,用60~100mL/亩兑水30~50kg喷雾;防治烟叶黑茎病,在发病初用75~100mL/亩兑水30~50kg喷雾,间隔7~10天,连喷2~3次。重点喷植株下端茎部;防治马铃薯扦插苗黑胫病,扦插后1天开始喷药,以后每隔7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