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时间:2024-11-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系指用于杀灭害虫的含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毒性有以下特点:大多数品种速效性好,残效期短,选择性强;多数品种对高等动物毒性低,除呋喃丹、涕灭威属剧毒,西维因、叶蝉散、速灭威属中毒外,其余常用品种均属低毒。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一种抑制胆碱酯酶的神经毒物,但氨基甲酸酯类和胆碱酯酶作用不形成氨基甲酰酯。

第二节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系指用于杀灭害虫的含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20世纪40年代后期从研究毒扁豆碱中发现其具有杀虫活性,后来于1953年又合成甲萘威,1956年推广应用,并不断研发新品种。目前主要有芳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如甲萘威、克百威、猛扑威等,取代苯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如混灭威、仲丁威、异丙威、速灭威等,O-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如涕灭威、灭多威、抗虫威等,嘧啶基-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如抗蚜威。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毒性有以下特点:大多数品种速效性好,残效期短,选择性强;多数品种对高等动物毒性低,除呋喃丹、涕灭威属剧毒,西维因、叶蝉散、速灭威属中毒外,其余常用品种均属低毒(在生物体和环境中易降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一种抑制胆碱酯酶的神经毒物,但氨基甲酸酯类和胆碱酯酶作用不形成氨基甲酰酯。它是一种可逆性抑制剂,水解后可复原成酯酶和氨基甲酸酯,因此它的中毒症状消失快,并且没有迟发性神经毒性。

一、唑蚜威

1.名称

(1)其他名称:灭蚜唑、灭蚜灵

(2)化学名称:(3-特丁基-1-N,N-二甲基氨基甲酰-1H-1,2,4-三唑-5-基硫)乙酸乙酯

(3)分子式:C13H22N4O3S;相对分子量314.4

2.来源 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登记生产

3.性质

白色至浅棕色结晶固体。熔点53℃,沸点大于280℃,相对密度1.222(25℃),25℃蒸气压0.16mPa。25℃时水中溶解度为433mg/kg(pH7)。工业品溶于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

4.作用

高选择内吸杀蚜剂,通过蚜虫内脏壁的吸附作用和接触作用,对多种作物上的各种蚜虫有效,在土壤中施药可防治为害茎的蚜虫,在植物叶面喷施可防治为害根的蚜虫。

5.剂型 25%可湿性粉剂,15%、25%、48%乳油

6.使用

防治棉蚜、麦蚜,在蚜虫发生期可用25%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作茎叶喷雾处理;防治大豆蚜,可用15%乳油4~6mL/亩兑水40~50kg喷雾。

二、丁硫克百威

1.名称

(1)其他名称:克百丁威、好年冬、丁呋丹、丁硫威、克百丁威

(2)化学名称:2,3-二氢-2,2-二甲基苯并呋喃-7-基(二丁基氨基硫)-N-甲基氨基甲酸酯

(3)分子式:C20H32N2O3S;相对分子量380.55

2.来源

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湖北沙隆达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美国富美实公司登记生产。

3.性质

褐色黏稠液体,沸点124℃~128℃,蒸气压0.041×10-3Pa。相对密度1.056(20℃)。能与丙酮乙醇、二甲苯互溶,在水中溶解度为0.3mg/L。在水中分解较快,pH<7易分解成呋喃丹。

4.作用

是一种具有广谱、内吸作用杀虫剂,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对成虫、幼虫都有效,可防治蚜虫、金针虫、螨、跳甲等,做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和叶面害虫。

5.剂型 20%、40%乳油,47%乳剂,20%水乳剂,2%、15%、粉剂,35%种子处理剂,5%颗粒剂

6.使用

25%乳油: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虫,可用16~25mL/亩兑水40~50kg喷雾;防治蔬菜菜青虫可用200mL/亩兑水40~50kg喷雾;防治苹果蚜、梨树二叉蚜、黄粉蚜可用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小麦蚜虫用60~80mL/亩兑水40~50kg喷雾;防治水稻三化螟可用200~250mL/亩兑水40~50kg喷雾;防治节瓜蓟马可用80~120mL/亩兑水40~50kg喷雾。

5%颗粒剂:防治甘薯线虫可用3.6~4.5kg/亩条施、沟施;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地下害虫可用3~4kg/亩沟施;防治甘蔗蔗龟可用2.7~4.5kg/亩拌毒土撒施;防治番茄辣椒、黄瓜根结线虫可用5~7kg/亩沟施。

三、甲萘威

1.名称

(1)其他名称:西维因、胺甲萘

(2)化学名称:1-萘-N-甲基氨基甲酸酯

(3)分子式:C13H22N4O3S;相对分子量314.4

2.来源 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常隆化工有限公司登记生产

3.性质

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142℃,密度1.232。20℃水中溶解度40mg/L,易溶于碱性有机溶剂。在中性和弱酸性环境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迅速分解。光和热条件下稳定。

4.作用

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水稻、棉花、烟草、豆类和蔬菜作物上的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对螨类和蚧壳虫毒力很小。

5.剂型 25%、50%、80%、85%可湿性粉剂,1.5%、2%、5%、10%粉剂,5%、10%颗粒剂,5%、20%饵剂,15%、24%乳油,45%雾剂

6.使用

85%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飞虱,可在2~3龄期用60~75g/亩兑水40~50kg喷雾;防治水稻叶蝉可用200~260g/亩兑水40~50kg喷雾;防治棉花上的蚜虫、棉铃虫、地老虎等可用100~200g/亩兑水50~60kg喷雾;防治蔬菜菜青虫可用40~60g/亩兑水40~50kg喷雾。

25%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黏虫,可在2~3龄期用500倍液喷雾;防治稻蓟马可用250倍液喷雾;防治棉叶蝉可用200~300倍液喷雾;防治果树害虫可用400~800倍液喷雾。

四、抗蚜威

1.名称

(1)其他名称:灭定威、蚜宁等

(2)化学名称:2-N,N-二甲基氧基-5,6-二甲基嘧啶-4-基-N,N-二甲基氨基甲酸酯

(3)分子式:C11H18N4O2;相对分子量238.29

2.来源 广东省江门市大光明农化有限公司、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登记生产

3.性质

无色无味固体,熔点90.5℃。25℃在水中溶解度为2.7g/L,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易溶于醇、酮、酯、芳烃、氯代烷烃。在一般条件下比较稳定,但遇强酸或强碱或在酸碱中煮沸分解。紫外光照易分解。

4.作用

具有触杀,熏蒸和叶面渗透作用的选择性杀蚜剂。为植物根部吸收,可向上传导。能防治有机磷产生抗性的,除棉蚜之外的所有蚜虫。

5.剂型 25%、50%可湿性粉剂,10%烟剂,10%乳油,10%浓乳剂,10%气雾剂,25%、50%水分散粒剂,5%高渗可溶性液剂,25%高渗可湿性粉剂

6.使用

50%可湿性粉剂:防治白菜、豆类等蔬菜上的蚜虫可用10~18kg/亩兑水40~50kg喷雾;防治油菜、小麦蚜虫可用10~20kg/亩兑水40~50kg喷雾;防治花生、高粱蚜虫可用6~8kg/亩兑水40~50kg喷雾。

五、硫双威

1.名称

(1)其他名称:硫双灭多威、索斯、双灭多威、桑得卡、胜森、拉维因

(2)化学名称:3,7,9,13-四甲基-5,11-二氧杂-2,8,14-三硫杂-4,7,9,12-四氮杂十五烷-3,12-二烯-6,10-二酮

(3)分子式:C10H18N4O4S3;相对分子量354.47

2.来源 山东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登记生产

3.性质

纯品为白色晶体,原药(纯度96%)为浅棕褐色晶体。熔点173℃~173.5℃,相对密度1.442(20℃),蒸气压5.1×10-3Pa(20℃)。溶解度为:丙酮8g/kg,甲醇5g/kg,二甲苯3g/kg,水35mg/L。中性条件下稳定。酸性条件缓慢水解(pH3时,半衰期为9天),碱性条件迅速水解,60℃时稳定,水悬液因日光而分解,遇酸、碱、金属盐、黄铜和铁锈易分解。

4.作用

对害虫主要是触杀作用,还有一些杀卵和杀成虫作用,对鳞翅目、鞘翅目害虫有效。

5.剂型 75%、85%可湿性粉剂,5%悬浮剂,44%胶悬剂,3%、10%粒剂,2%、10%饵剂,2%、3%粉剂。

6.使用

75%可湿性粉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甜菜夜蛾可用60~80g/亩兑水40~50kg喷雾;防治烟青虫、小菜蛾等可用40~80g/亩兑水40~50kg喷雾;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菜野螟、甘蓝夜蛾及地老虎等可用25~50g/亩兑水40~50kg喷雾;防治小麦黏虫、麦叶蜂可用20~40g/亩兑水40~50kg喷雾;防治大豆害虫可用40~67g/亩兑水40~50kg喷雾。

六、灭多威

1.名称

(1)其他名称:乙肟威、灭多虫、灭索威、万灵

(2)化学名称:O-甲基氨基甲酰-2-甲硫基乙醛

(3)分子式:C5H10N2O2S;相对分子量162.2

2.来源 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美国富美实公司等企业登记生产

3.性质

纯品为白色结晶,稍有硫黄味。熔点78℃~79℃,相对密度1.295,蒸气压6.67mPa(25℃)。溶解度为:甲醇100%,丙酮73%,乙醇42%,异丙醇22%,甲苯3%,水5.8%。在水溶液中较稳定,在土壤中易分解。其水溶液无腐蚀性,贮存稳定。

4.作用

是一种内吸性广谱性杀虫剂,并有胃毒作用,具有一定的杀卵效果,对有机磷已经产生抗性的害虫也有较好防效。适用于棉花、蔬菜、烟草上防治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及其他害虫。

5.剂型 90%可溶性粉剂,10%、25%可湿性粉剂,24%、20%、40%乳油,5%颗粒剂,2%、5%粉剂,15%~24%水溶性液剂

6.使用

防治甘蓝菜青虫可用20%乳油60~100g/亩兑水40~50kg喷雾,防治棉花蚜虫可用25~ 50mL/亩兑水40~50kg喷雾;防治甘蓝蚜虫,可用24%可溶性液剂83~100g/亩兑水40~50kg喷雾;防治甘蓝夜蛾可用25%可湿性粉剂60~80g/亩兑水40~50kg喷雾;防治小麦蚜虫可用90%可溶性粉剂8~10g/亩兑水40~50kg喷雾。

七、涕灭威

1.名称

(1)其他名称:铁灭克、神农丹

(2)化学名称:O-(甲基氨基甲酰基)-2-甲基-2-(甲硫基)丙醛肟

(3)分子式:C7H14N2O2S;相对分子量190.2。

2.来源 山东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等企业登记生产

3.性质

纯品为白色结晶粉末,熔点96℃~97℃,20℃溶解度为:丙酮400g/L、甲醇125g/L、二甲苯小于50g/L、水265mg/L。在碱性强酸性中易分解,但在弱酸中稳定,对阳光和热稳定。

4.作用

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有内吸作用,能被植物根系吸收,传导到植物地上部各组织器官。速效性好,持效期长。适用于防治果树、蔬菜、粮食及烟草上各种蚜虫、螨类、蓟马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和食叶性害虫,对作物各个生长期的线虫有良好防治效果。

5.剂型 2%、4%、5%粉剂,75%、50%可湿性粉剂,10%、20%烟剂,4%、5%颗粒剂,5%气雾剂

6.使用

用于颗粒剂施放、喷雾、烟剂熏蒸等。可与毒死蜱、噻嗪酮、抗蚜威、哒螨灵、吡虫啉、马拉硫磷、辛硫磷及井冈霉素等药剂混用。

防治温室白粉虱可用20%烟剂200~300g/亩点燃放烟;防治水稻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可用150~200mL/亩兑水40~50kg喷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