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开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垂直分布

新开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垂直分布

时间:2024-11-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开岭自然保护区与秦岭山脉的主峰太白山相比要低得多,但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上升,其气候也有明显的分布规律,从而引起植物种群在垂直分布上的差异,而形成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布带。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一样,随气候条件、温度变化以及林型的分布不同而分布的种类也有所不同,所以根据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的气候、温度、林型的分布可将新开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划分为2个垂直带谱。约37种,占新开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总数的43.02%。

4.3 新开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垂直分布

新开岭自然保护区与秦岭山脉的主峰太白山(3767m)相比要低得多,但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上升,其气候也有明显的分布规律,从而引起植物种群在垂直分布上的差异,而形成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布带。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一样,随气候条件、温度变化以及林型的分布不同而分布的种类也有所不同,所以根据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的气候、温度、林型的分布可将新开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划分为2个垂直带谱。①从海拔700~1000m,为常绿落叶阔叶林带和阔叶林带,土壤为山地森林棕色土,主要分布一些中、小型蕨类植物。如卷柏属、凤尾蕨属、金粉蕨属、粉背蕨属、铁线蕨属、铁角蕨属、石韦属、石蕨属,另外生长水中、溪边和潮湿处木贼属、苹属的种类。约37种,占新开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总数的43.02%。②从海拔1000~1400m,为阔叶林带和针阔混交林带,本带所占面积最大,土壤为山地森林棕色土,本带地形复杂,植物种类繁多,是蕨类植物生长和繁殖的最适环境,所以这里的蕨类植物最多,主要分布一些耐阴湿的大、中型蕨类植物,如鳞毛蕨属、耳蕨属、贯众属、峨眉蕨属、荚果蕨属、凤丫蕨属、蕨属、碗蕨等属的一些种类。在针阔混交林带约有蕨类植物49种,占新开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总数的56.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