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调查研究概况
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范围在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前及以后,均未进行过鱼类资源的专门调查。19世纪末,法国人A.Daavid于1866~1869年间曾在陕西南部、西部进行过间断的生物标本采集,其中,有涉及秦岭鱼类标本的采集,经Saurage和Dabrg研究,发表了短须颌须鱼句(Gnathpogon imberbis),Nemachilus bleckeri(即贝氏高原鳅,Triplophysa bleekeri)两个新种。
近百年来,中外学者在鱼类调查研究工作中,涉及陕西秦岭研究的文章甚少,尤其是汉江支流丹江鱼类的研究更为罕见。
1957~1962年四川大学师生对嘉陵江鱼类资源进行调查,调查范围涉及陕西秦岭西段的凤县、略阳两县,经刘成汉先生整理,于1964年发表了题为《四川鱼类区系的研究》一文,其中记述了嘉陵江水系的鱼类共计87种,分别隶属于17种62属。西北大学教师1965年在陕西秦岭《嘉陵江上游鱼类初步调查》一文中报道了鱼类19种,分别隶属于2目5科16属。1962年单元勋等在《河南鱼类调查与分布的初步研究》一文中,记载河南鱼类107种隶属于9目16科60种,其中涉及秦岭汉水水系鱼类46种。
李思忠(1966)在秦岭北坡黑河、石头河以及南坡汉水支流湑水河采集细鳞鲑标本,发表了细鳞鲑一个新亚种即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高玺章(1979)在《陕西省鱼类一新记录》文中,记述了在陕西汉水上游的支流太白河首次发现贝氏哲罗鲑(Hucho bleekeri kimura)。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曾于1964~1965年及1979年调查了秦岭中段(陕西境内)的鱼类,又于1980年5月至1982年6月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兰州大学合作,对中国境内秦岭地区的鱼类进行了全面的系统调查研究。这次考察的范围包括从甘肃的洮江到河南南阳这一区域内的长江(汉水、嘉陵江)和黄河水系。先后在甘肃、四川、陕西、河南以及湖北5省85县148个采集点进行了鱼类标本采集,经研究整理编写专著《秦岭鱼类志》并于197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记述了秦岭地区鱼类161种(亚种),分别隶属于7目16科85属。发现6个新种和2个新亚种。其中东方藻鳅(Leptobotia orientalis XU Fang et Wang)一新种采自丹江武关河。
许涛清、王开锋(2009)在陕西西乡巴洞河(嘉陵江上游支流)采集高原鳅鱼类标本,经鉴定发表一新种,定名为巴山高原鳅。
所有鱼类研究内容直接涉及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的内容甚少,此次综合考察,鱼类资源作为一个专门内容进行考察研究,实有必要,它将为该区鱼类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