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治疗莴笋霜霉病的最好的杀菌剂

治疗莴笋霜霉病的最好的杀菌剂

时间:2023-11-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症  状 本病主要为害寄主根茎部,多在莴笋生长中后期发病,植株染病后外叶逐渐褪绿变黄,最后萎蔫枯死。病部多呈水渍状软腐,在病组织表面产生浓密白色霉层,最后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条件适宜常造成植株成片坏死瘫倒。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为5~24℃;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最适感病期在根茎膨大期到采收期。当温度超过25℃时发病受抑制,一般常发生在3~4月和10~11月。

莴笋菌核病

症  状 本病主要为害寄主根茎部,多在莴笋生长中后期发病,植株染病后外叶逐渐褪绿变黄,最后萎蔫枯死。病部多呈水渍状软腐,在病组织表面产生浓密白色霉层,最后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条件适宜常造成植株成片坏死瘫倒。

img65

莴笋菌核病叶片发病症状

img66

莴笋菌核病茎基部发病初期症状

病  原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残余组织内越冬或越夏,菌核在潮湿土壤中存活1年左右,在干燥土壤中可达3年以上。在适宜条件下,病菌通过气流、雨水或农具传播。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为5~24℃;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最适感病期在根茎膨大期到采收期。当温度超过25℃时发病受抑制,一般常发生在3~4月和10~11月。连作地块,地势低雨后易积水,种植密度大,田间通风透光性差,管理粗放,氮肥施用过多,植株徒长或旺长等发病都重。

img67

莴笋菌核病茎基部发病后期症状

莴笋菌核病田间发病症状

防治方法 与非菊科蔬菜轮作2年以上;合理密植,采取地膜覆盖栽培;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中耕保墒防湿,及时打老叶、病叶,并带出田外销毁;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销毁。

种子处理。从无病株留种,若种子混有菌核,可用过筛法或10%食盐水浸种淘汰,清水洗净后播种。

药剂防治。田间发现病情后及时施药防治,发病初期,可采用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25%溴菌腈乳油600倍液,或45%噻菌灵悬浮剂800~1 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l 500倍液+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异菌脲悬浮剂800~1 000倍液+25%戊菌隆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或66%甲基硫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800~1 2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35%菌核净悬浮剂700倍液+7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5%水杨菌胺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

保护地栽培,可用10%百菌清烟剂300~400克/亩,或10%腐霉利烟剂200~300 克/亩,或15%百菌清·腐霉利烟剂300~400克/亩熏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