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园艺设施有害生物种群变化特点

园艺设施有害生物种群变化特点

时间:2023-11-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园艺设施有害生物已成为制约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设施园艺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突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的措施,以满足对园艺生产质量安全的要求。因此,了解园艺设施有害生物种群变化特点是该工作任务的学习内容。同时,由于设施蔬菜常年连作造成致病力强的生理小种大量繁殖,群体增加,病原菌致病性发生变异,导致栽培品种抗病性丧失。

项目9 园艺设施有害生物变化特点及控制

项目描述 目前,设施农业已成为我国地方农业经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我国发展高效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新增长点。但是设施园艺的迅速发展也为设施园艺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生态条件,病虫周年活动、发生和流行频繁,为害方式和分布格局发生变化,老病害有加重的趋势,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病虫害。园艺设施有害生物已成为制约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设施园艺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突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的措施,以满足对园艺生产质量安全的要求。本项目学习的重点是:掌握园艺设施有害生物变化的特点及其控制措施。

学习目标 掌握园艺设施有害生物种群变化特点及其有效控制、防治方法。

能力目标 掌握园艺设施栽培病虫害控制措施;掌握园艺设施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项目任务

任务9.1 园艺设施有害生物种群变化特点

活动情景 设施园艺属人为控制的环境,其生态环境相对封闭,明显有别于田间自然条件。因此,了解园艺设施有害生物种群变化特点是该工作任务的学习内容。

工作过程设计

工作任务单

续表

任务相关知识点

9.1.1 设施环境特点

用于园艺栽培的设施种类很多,因其结构和覆盖材料的不同,其内部环境也有差异,但其共同的特点是:设施内高温高湿或低温高湿,昼夜温差大,光照不良且分布不均,密闭且通风差,有害气体浓度高,土壤多茬次连作,病虫害防治方法单一,病虫易产生抗药性,农产品残留高,在这种半封闭的人为生态条件中,造成设施内环境日趋恶化,病虫害发生日益严重。对生产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

9.1.2 设施园艺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1)设施环境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相互传播

由于设施内环境相对稳定,温、湿度较高,为病虫害的繁殖和越冬提供了场所,再加上设施覆盖物的作用,棚室内土壤和空气的湿度较露地大,有时棚内还产生雾气或水滴,十分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传播。尤其是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晚疫病等气流传播的病害都随着棚室内温、湿度的升高而发生危害,发病时间均比露地早。此外高温、高湿的设施生态条件造成有害昆虫繁殖速度加快,生活周期缩短,世代增多,蔓延速度加快,导致设施内的某些病虫害种类增多,危害程度较露地发生严重,给设施农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带来了困难。

2)品种、树种单一,生态系统脆弱

在设施栽培上,大棚、温室一旦建成,便难以移动,加之一个棚室内常种植单个或少数几个品种,尤其是果树,生产周期较长,使某些病害病原物和越冬虫源不断积累增多,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蔬菜病虫害一般2~3年,果树病虫害一般4~5年便会全棚普发,流行成灾。另外,蔬菜上的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晚疫病、蚜虫、飞虱、蓟马、美洲斑潜蝇等,果树上的根癌病、细菌性穿孔病、桃小食心虫、粉蚧等,危害蔬菜和果树种类多,一旦发生,在设施的特定系统中,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这种单一的设施农业生产体系系统稳定性也较差。

3)设施栽培方式改变土壤微生态环境,连作障碍加剧,土传病害加重

随着设施蔬菜连作年限的增加,棚室内多茬次的栽培与利用,影响了地力恢复。尤其是茄果类、瓜类蔬菜的多年连作种植以及大棚覆盖阻隔,土壤雨水淋溶少,导致盐分不能被雨水冲刷淋洗而残留在耕层内,使土壤盐碱化加重,连作障碍加剧。一些土传病害的发生一直居高不下,疫病、枯萎病、根腐病、蔓枯病等在设施蔬菜中常年发生。黄瓜花打顶、番茄脐腐病、缺素症等生理性病害呈明显加重趋势,制约了设施蔬菜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4)设施环境下偶发性病虫害逐渐上升为重要病虫害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设施栽培植物种类不断增加,害虫食性发生了变化,为一些偶发性(次要)害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源,繁殖数量增多,导致短期内次要害虫暴发成灾,并演替为主要害虫。如蓟马、美洲斑潜蝇不仅危害各种蔬菜的叶和花,造成落叶落花,也危害设施鲜切花,目前已成为影响玫瑰、康乃馨等切花品质的主要限制因子。极少发生的芹菜枯萎病,近几年来发生面积也逐年扩大;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茄科蔬菜黄萎病及根腐病、茎基腐病等也频繁发生;由丁香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甜瓜细菌性圆斑病已经成为部分设施甜瓜生产区的严重障碍。

5)单一化学防治导致环境、果品农药污染问题严重,病原菌致病性变异

由于设施内具有特殊的小气候环境,易造成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目前,设施蔬菜的病虫害问题已日益严重,而菜农又缺乏科学的防治办法,只是盲目加大药量,频繁使用各种化学农药。据调查,许多温棚蔬菜上出现典型的药害(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危害)症状。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在削弱天敌种群的同时又诱导病虫产生抗药性,导致抗药群体增加,抗药性程度提高,防治效果下降。同时,由于设施蔬菜常年连作造成致病力强的生理小种大量繁殖,群体增加,病原菌致病性发生变异,导致栽培品种抗病性丧失。

9.1.3 北方常见设施园艺病虫害

1)北方常见设施蔬菜病虫害

黄瓜枯萎病,在连作一两年后的温室大棚,黄瓜枯萎病就可以点片发生,如防止不及时可能造成大片死秧,成为一种毁灭性病害。此种病害还能危害番茄、菜豆及其他瓜类蔬菜;其次茄子黄萎病也是一种难以防治的土传病害;还有根结线虫病,主要危害黄瓜、番茄、油菜、生菜、菜豆、芹菜等多种蔬菜,已成为温室大棚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有继续扩大蔓延之势。另外,危害黄瓜、番茄、生菜、油菜等多种蔬菜的菌核病,危害黄瓜茎基部、嫩茎节部、叶子和果实的黄瓜疫病也是土传病害,其危害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温室大棚中的常见多发病黄瓜霜霉病,已成为设施栽培黄瓜非常严重的病害;灰霉病不仅危害黄瓜,而且对番茄、甜椒、茄子、菜豆、生菜、韭菜等多种蔬菜的危害逐年加重,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黄瓜炭疽病也是黄瓜设施栽培的主要病害,不仅危害秋延后黄瓜,对温室、塑料大棚春黄瓜在育苗及在整个栽培期中均造成严重的危害;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细菌性缘枯病、叶枯病在大棚中发生与危害有上升的趋势。番茄的晚疫病、早疫病、叶霉病、褐根病等,过去发生较轻,近年亦有加重的趋势,有的自苗期就开始发病,危害很重;番茄青枯病过去多在南方露地栽培中发生,随着设施栽培的发展,这种病害在北方也开始发生;另外,菜豆的细菌性疫病,在秋延后栽培中也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设施蔬菜发生的主要害虫有蚜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芋黄螨、地下害虫、红蜘蛛、棉铃虫和烟青虫等。温室的白粉虱、蚜虫、芋黄螨等可危害瓜类、茄果类、根菜类、叶菜类等多种设施栽培蔬菜,这些害虫在北方寒冷地区不能露地越冬,但在温度、光照适宜且有作物栽培的温室中,为其提供优越的越冬场所,会导致其加速繁殖,使虫量增大,危害严重。一些害虫对一些农药已产生抗药性,周年性发生,从而增加了防治难度。蚜虫及红蜘蛛是设施内常发性虫害,可以在露地越冬,又能在棚室内繁殖、危害,近年呈上升趋势。另外,在韭菜隼中产区的韭菜根蛆、种蝇的危害也日趋严重,成为葱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

2)北方常见设施果树病虫害

桃细菌性穿孔病、桃流胶病、桃根癌病、杏疮痂病、杏褐腐病、樱桃穿孔性褐斑病为大棚桃、李、杏、樱桃主要病害。桃细菌性穿孔病和樱桃穿孔性褐斑病发生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桃流胶病、桃根癌病为害根、枝干,严重时导致果树枝干枯死甚至整株死亡。杏疮痂病、杏褐腐病为害果树的果、花、叶,发生严重时,造成落花落果,影响果品的产量和质量。葡萄霜霉病、白粉病为设施葡萄主要病害。设施草莓常见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轮斑病、叶斑病。

桃蚜、桃粉大尾蚜、樱桃瘤蚜、山楂红蜘蛛、桃潜蛾、小叶蝉是大棚桃、李、杏、樱桃的主要害虫,大部分危害嫩梢、幼,少数危害花和果实,发生严重时常常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葡萄毛毡病由瘿螨寄生导致发病,属虫害,该病主要为害葡萄叶片,也为害嫩梢、幼果及花梗。

3)北方常见设施花卉病虫害

灰霉病主要为害仙客来、海棠等;白粉病主要为害月季、瓜叶菊等;炭疽病主要为害兰花、茉莉、万年青等观叶植物;叶斑病(黑斑病、褐斑病、轮斑病等)主要为害月季、君子兰、山茶及观叶植物等;花叶病毒病主要为害唐菖蒲、仙客来、香石竹等;细菌性软腐病主要为害仙客来、鸢尾、君子兰等;锈病在菊花上常见;线虫病侵染多种花卉,严重发生时造成毁灭性损失。

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白粉虱、红蜘蛛、蚧壳虫、斑潜蝇等。

任务9.2 园艺设施有害生物有效控制

活动情景 由于设施园艺栽培的特殊环境,其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程度增加,致使防治难度也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园艺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根据设施园艺病虫害防治的生产现状,掌握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技术,使园艺设施有害生物得以有效控制是该工作任务的学习内容。

工作过程设计

工作任务单

续表

任务相关知识点

9.2.1 设施园艺病虫害防治主要任务及原则

目前,对设施园艺病虫害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主要问题是新农药、新剂型、新药械的研制和开发与市场要求相比严重滞后;多种病虫害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变差,采用增加浓度、缩短间隔时间加快防治频率的方法,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造成产品、土壤与环境的农药污染,一些地区为了尽快控制某些虫害,竟不顾有关法令在生产上使用剧毒农药,食用被农药污染的园艺产品而发生人畜中毒事件屡有发生。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对多种蔬菜、水果不仅要求数量满足和均衡供给,而且要求外表美观,高度商品化,营养价值高,内在质量的提高,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这样,设施园艺生产与需求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设施园艺栽培如何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减少或者消除残留农药对产品的污染,不仅是生产者增产增收的问题,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卫生和生命健康,关系到21世纪我国人民食品安全充足供给的关键问题。

1)设施园艺病虫害防治主要任务

改善设施园艺栽培的生态环境,采用农业措施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危害及其他自然灾害,确保设施栽培的各种作物获得高产稳产和高效益;防止农药污染,向人们提供安全卫生食品;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畜安全。

2)设施园艺病虫害防治主要原则

设施园艺病虫害防治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1)实行植物检疫制度

其目的是及时防止危险性病虫草害等新的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

(2)选用抗病(虫)品种

这是经济而有效的措施,并应因地制宜地合理搭配品种,定期更新换代,良种良法结合,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3)改进提高栽培管理技术

这种技术包括设施栽培科学合理轮作倒茬,水旱田轮作,使用腐熟发酵肥料,高畦地膜覆盖,节水降湿防病灌溉技术,嫁接防病技术等。

(4)合理安全使用农药

按照国家安全使用农药的有关规定,严禁在使用剧毒农药和高残留农药,只能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同时要严格掌握最佳的施药期,尽力减少施药次数,降低浓度,减少施药量,使病虫害有效控制;交替使用多种适宜农药,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效;提倡使用第三代农药,如抑太保、灭幼服等昆虫生长调节剂;在温室大棚中推广烟雾剂、粉尘剂等新的农药剂型,达到降湿、防病、省工、省力、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

(5)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注意保护天敌,保护生态环境,用农抗120、农用链霉素、菜丰宁、井岗霉素等,用细菌性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颗粒体病毒、寄生蜂、丽蚜小蜂等防治病虫害。

(6)利用生态、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

在栽培上对棚室内温、湿度的有效调控,使多种病害发生蔓延的温湿度条件得不到满足,从而抑制或减轻其危害;也可通过不同颜色及害虫对不同光谱的反应驱虫杀虫,如利用银灰色地膜反射紫外光驱避蚜虫,用黄板和黑光灯诱杀害虫。在大棚、温室内可进行高温高湿闷棚,对黄瓜霜霉病及多种虫害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9.2.2 设施园艺栽培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的抗病品种虽还不能满足保护地生产的需要,但已有相当数量的抗病品种供选用,应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主要病害,针对性的选用抗病品种,充分发挥抗病品种的作用。

(2)种子处理

多种病害通过种子传播,种子处理可有效消除种子上附带的病菌,减少初侵染源。种子处理的方法有温汤浸种、药剂拌种等。

①温汤浸种 将种子放入50~55℃温水中浸泡15~20min,并不断搅拌,然后捞出晾干,催芽或播种,注意严格掌握浸种温度和时间;

②药剂拌种 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4%(即500g种子用药2g),注意种子及药粉均要求干燥,随配随用。农户可根据不同种子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

(3)土壤消毒

土壤消毒重点是苗床,可用电热消毒法,即用电热线温床育苗时,在播种前升温到55℃,处理2h;另外,也可使用药剂如地菌灵、根腐灵、多菌灵等进行土壤消毒处理。设施蔬菜大面积土壤消毒最好是在夏秋季高温季节棚室蔬菜拉秧后利用太阳能进行日光消毒,对于各种土传的真菌、线虫等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4)嫁接技术

采用嫁接技术是防治设施园艺枯萎病、青枯病及根结线虫等土传性病害的理想方法。对霜霉病、疫病等病害也有间接防治效果。同时,砧木根系对土壤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格,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和耐热性;并能克服土壤连作障碍,延长作物生育期和采收期,提高产量。如用黑籽南瓜、瓠瓜等作砧木,嫁接黄瓜防治枯萎病,用葫芦、瓠瓜作砧木,嫁接西瓜防治枯萎病。

(5)轮作

轮作是农业防治中历史最长也是最成功的方法。对于枯萎病、疫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及传播能力有限的土栖害虫防效显著。其基本原理是切断食物链,使病虫饥饿死亡。轮作的作物不能是病虫的寄主,轮作的时间长短取决于病虫在无食状况下的耐久力,一般需2~3年。

(6)合理密植

设施内水肥充足,湿度大,温度较高相同品种在设施内的生长势强。定植密度偏大时常造成田间郁闭,通风透光性差,容易诱发病害。因此,同样的品种与露地相比,定植密度应较露地小。

(7)清除病虫残株

设施园艺栽培位置相对固定,病虫易积累,造成危害。大部分病虫随病虫残株在棚内度过寄主中断期,侵染危害下一季作物。通过人工及时清除中心病株并予以销毁,压低病原菌和虫口基数。另外,在设施作物生长期间,及时摘除病虫叶,并带出棚室外销毁。捕杀大龄幼虫,尤其夜蛾类害虫,对于防治虫害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如在黄瓜霜霉病发生严重的棚室,摘除植株中下部病叶,一方面降低病原菌数量;另一方面摘除病叶后,增强了通风透光条件,恶化了黄瓜霜霉病的发生条件,提高了药剂防治效果。

(8)耕翻土壤

深耕冻垄或晒垄,改善土壤结构,消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如黄瓜白粉病、斑潜蝇蛹在地表越冬或越夏,通过深翻,将其翻入20cm土中,使其失去活性,达到控菌灭虫的效果。

(9)肥水管理

灌溉能显著影响土壤湿度及棚室小气候,因而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如采用滴灌可减轻土壤潮湿面积及棚内空气湿度,减轻果蔬作物病害的发生。如大水漫灌引起辣椒疫病大发生。施肥种类及水平对病虫害也有很大影响,过量的氮肥往往导致植株“疯长”,蔬菜植株抗性下降,病害发生加剧。如病毒病与缺锌和缺硅有关,真菌性病害多与缺钾和缺硼有关,细菌病害多与缺铜和缺钙有关。现代农业强调施用有机肥,要求使用之前必须经过充分高温腐熟,以杀灭其中的病原菌和虫卵,施未腐熟的有机肥可加重病虫害的发生。

2)生态防治

生态防治技术是利用温室、大棚环境条件的可控性,通过排湿换气,调控温、湿度,创造适宜植物发育的条件,最大限度缩短适宜病虫发生的温、湿度组合,达到促进植物生长,控制病虫危害的目的。

利用不适宜病虫害发生而不影响植物生长的温度,通过短时间的高温高湿,起到杀灭病菌的作用,该法主要用于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等,一般在蔬菜生长中后期且病害发生严重时采用。闷棚最好先喷药后闷棚,闷棚前1d灌透水。闷棚时间一般为晴天上午8—9时开始,闷棚过程中温度达45~46℃时,持续2h后缓慢降至常温。

3)物理防治

(1)利用昆虫趋避性灭虫

可利用黄板诱蚜或银灰色膜避蚜,在棚室内悬挂20cm×25cm黄板,每亩地挂30~40块可有效粘住烟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等,效果较好;用银灰色遮阳网覆盖,可有效趋避蚜虫,减轻蚜虫危害。利用18~20目防虫网全生产过程全网覆盖,可实现整个生长过程不施用杀虫剂;或夏秋季遮阳网顶层盖,除减少蚜虫危害外,还起到遮阳和防暴雨冲刷双重效果。在果树上还可采用果实套袋技术。

(2)地膜覆盖

使用无滴棚膜,铺黑色地膜、采用膜下滴灌等措施,降低设施内湿度,可大大减轻病害发生。黑地膜不仅可提高产量,还可抑制杂草生长;膜下滴灌不仅降低设施内湿度,而且省工、省本、节水,农药可随水同时一起渗入到作物根部,可提高产量和品质。

(3)臭氧灭菌杀虫

用倍压电路产生高电压经针状或杆状电极电晕放电,激化空气中的部分氧气转变为臭氧,产生带有负电荷的氧离子,有臭氧及负氧离子的空气,被高压不对称电极加速,形成具有强烈氧化和杀菌的灭菌气流,在空间扩散时,迅速穿透病菌及虫卵的细胞壁,使其蛋白变性,破坏酶系统,生物体的代谢过程中止而被杀灭。目前该技术主要运用于设施蔬菜,依据设施蔬菜生产相对密闭的特殊环境条件,于蔬菜秧苗定植前,长时间(24h)大剂量(30~50mg/kg)对棚室进行消毒,可减少设施内病虫发生基数,推迟病虫发生始期,减轻对蔬菜的危害。O3具有安全、有效、方便及无二次污染等特点,不留死角,且有效解决了硫黄等药物熏蒸消毒所造成设施内一些设施的破坏及对生态环境污染的难题。

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技术是控制病虫危害,实现绿色食品果蔬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设施园艺病虫防治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系统设施的隔离和封闭或半封闭性以及气象因子可控制性,给病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和场所,甚至应用生物防治可完全控制病虫而不必用化学农药辅助。在设施中引进、释放天敌容易定居繁殖,而不易散失,施用微生物制剂不会受到大风、暴雨、霜冻、干旱等影响,使生物防治易获得成功。

在设施内定期施放龟纹瓢虫能有效防治蚜虫;鳞翅目幼虫可选用苏云金杆菌(Bt)乳剂、青虫菌HD-1等防治,害螨可用浏阳霉素防治;斑潜蝇、小菜蛾、菜青虫等可用阿维菌素防治;蔬菜白粉病、番茄叶霉病和韭菜灰霉病、黄瓜黑星病可用武夷菌素防治;各种蔬菜白粉病、炭疽病、西瓜枯萎病等可用农抗120防治;茄果类蔬菜病毒病可用83增抗剂等防治。

5)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在设施果蔬病虫害防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植物保护工作中的主力军。尽管化学农药污染问题普遍存在,但化学农药的作用是巨大的。特别是在一些急性型流行病虫害中,化学农药用量少,见效快,是其他防治措施无法替代的。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减少设施内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甲胺磷等42种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复配剂在蔬菜、果树上使用。正确掌握用药量及用药最佳时间,按照规定要求剂量和用药次数防治病虫害;交替、轮换用药,防止单一使用同一种农药,避免病虫产生抗药性。虫害治早、治小,病害以预防为主,发病前保护性用药,间隔7~10d喷1次,发病后间隔4~5d喷1次,发病严重时3~4d喷1次,连续防治3~4次,要求在晴天中午前后喷药,待叶面药液晾干后再盖小棚膜或闭棚。大力推广烟熏剂,使用这种农药剂型,不需要用水,相对降低了设施内湿度,还解决了阴雨天设施内不能喷雾的难题。在使用烟熏剂时要求棚室密闭,不漏烟。目前使用的烟熏剂有预防病害和治虫两种。严格掌握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盲目打药,不打保险药。

项目小结

随着设施园艺生产面积的扩大,病虫害已成为设施园艺生产的重要障碍,在防治工作中,要综合运用农业、生态、物理、生物及化学等防治手段,才能切实控制。

思考练习

1.简述设施园艺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2.简述设施园艺栽培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实训15:实地调查温室害虫主要种类、数量与露天比较差异

1)目的和要求

调查园艺作物温室栽培害虫主要种类、数量与露地栽培害虫发生情况的差异。通过调查掌握设施园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规律。

2)用具

镊子、放大镜、挑针、标本瓶、大烧杯、酒精、捕虫网、吸虫管、毒瓶、调查记录册、铅笔等。

3)内容与方法

(1)调查时间与地点

选择晴好天气,调查时间为每天上午7~10点钟为宜。调查地点位于园艺作物温室、露地种植基地。

(2)调查园艺作物种类

根据实地园艺作物种植情况,选取2~3种温室、露地均有种植的园艺作物作为调查对象。

(3)调查方法

每种作物在温室和露地各选1个连片种植面积较大基地作为系统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选相同面积的种植大田(温室)作为调查区域进行病虫株调查。

(4)调查内容

分别在温室和露地调查每种园艺作物所有植株,仔细调查记载害虫的种类和数量。并将调查数据填入记录表中。

表9.1 园艺作物害虫种类、数量及为害程度调查

4)调查数据汇总及实训报告

汇总工作需及时进行,及时处理各监测点汇总上来的数据,做到完整、清晰、准确的记录;根据记录表中数据分析园艺作物温室栽培害虫主要种类、数量与露地栽培害虫发生情况的差异,最后根据调查成果形成一定格式的调查报告。

实训16:塑料薄膜种类鉴别及粘和形式及步骤

1)目的和要求

利用外观鉴别法、物理性能试验鉴别法、燃烧试验法鉴别不同塑料薄膜种类;了解生产上常用的塑料薄膜的粘和形式及粘和步骤。

2)材料和用具

聚氯乙烯(PVC)薄膜、聚乙烯树脂(PE)薄膜、乙烯-酯酸乙烯共聚物(E-VA树脂)薄膜、聚烯烃(PV)薄膜;

剪刀、木条、细铁窗纱、牛皮纸、电熨斗、塑料粘胶剂。

3)内容与方法

(1)塑料薄膜种类鉴别

利用外观鉴别法、物理性能试验鉴别法、燃烧试验法三种方法进行鉴别。聚氯乙烯、聚乙烯树脂(PE)薄膜、乙烯-酯酸乙烯共聚物(E-VA树脂)薄膜、聚烯烃(PV)薄膜。

①外观鉴别法 各种塑料薄膜及玻璃纸各有自己的特有外观,从外观来鉴别薄膜是种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从塑料薄膜的颜色、光泽、透明度、光滑性等几个特性进行观察,比较聚氯乙烯、聚乙烯树脂(PE)薄膜、乙烯-酯酸乙烯共聚物(E-VA树脂)薄膜、聚烯烃(PV)薄膜这几种薄膜的异同。

②物理性能试验鉴别法 各种薄膜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如强度、延伸率、撕裂强度、耐冲击强度、受热后的收缩性等。通过对这些薄膜的物理特性的试验,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鉴别薄膜的种类。下面具体说明物理性质试验的几种具体方法。

a.撕裂强度试验。在每种薄膜一端用剪刀将薄膜切成1cm长的切口,然后用手撕裂,观察薄膜对撕裂的抵抗力及裂痕的状态。

b.收缩性能试验。将每种薄膜缓慢接近火焰,不同种类的薄膜呈现出不同的收缩状态。

c.延伸性试验。每种薄膜分别剪下一片长10~15cm、宽1cm的带状薄膜,捏住两端慢慢拉伸,观察判断不同种塑料薄膜的延伸率大小。

③燃烧试验法 将小片薄膜用火点燃,观察其性质与状态的变化、燃烧的难易程度、自燃性的有无(离开火焰后是否继续燃烧)、臭味、火焰及烟的颜色、燃烧后残渣的颜色和状态等。

(2)塑料薄膜的粘合形式及步骤

除了有些大棚生产厂家专门配备的成块大棚膜外,从市场上买的塑料薄膜一般折径为1~5m不等,大棚覆盖一般都需要把几幅较窄的薄膜粘接成3、4块或一整块,然后再覆盖到骨架上。粘接方法多采用电熨斗、电烙铁等加温烙合,还可以采用剂粘法等。以聚氯乙稀薄膜为材料,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操作。

①热粘法 准备一根长1.5~2m、宽5~6cm、厚8~10cm的平直光滑木条作为垫板,钉上细铁窗纱,并将其固定在长板凳上,为防止烙合时伤及塑料,要用刨子将木条的侧楞削平呈较圆滑的平面。把要粘接的两幅薄膜的各一个边缘对合在木条上,相互重叠4~5cm。由3~4人同时操作,由2人分别在木条两旁负责“对缝”,第3人则在已对好缝的薄膜处放一条宽8~10cm、长1.2~1.5m的牛皮纸或旧报纸条,盖好后用已预热的电熨斗顺木条一端,凭经验用适当的压力,慢慢地推向另一端。所用电熨斗的热度、向下的压力以及推进的速度都应以纸下的两幅薄膜受热后有一定程度的软化并粘在一起为度,然后将纸条揭下,将粘好的一段薄膜拉向木条的另一端,再重复地粘接下一段,循环往复,直到把薄膜接到所需的长度。

粘接薄膜时要掌握好电熨斗的温度,聚氯乙烯为120~130℃,温度低了粘不牢,以后易出现裂缝,温度过高,易使薄膜熔化,在接缝处会出现孔洞或薄膜变薄。

所用的压力和电熨斗的移动速度要与温度配合好,温度高时用的压力要小,移动速度要快,温度低时用的压力大,移动速度减慢。当所垫的纸条上出现油渍状斑痕时,说明温度过高,塑料已熔化,此时不能马上将纸条取下,应冷却一会,当纸条不烫手时再取,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粘接质量。

烙合旧的薄膜时,应将接合部的薄膜擦干净,而且应以报纸轻度地与薄膜粘连在一起为粘接适度的标准,否则接缝易开裂。

②剂粘法 用过氯乙烯树脂塑料胶可粘接修补聚氯乙烯薄膜。

4)实训报告

①利用外观鉴别法、物理性能试验鉴别法、燃烧试验法三种方法鉴别不同种类塑料薄膜,记录不同塑料薄膜的特性。总结不同塑料薄膜的优缺点。

②总结塑料薄膜热粘合法的具体方法及步骤,并说明热粘合法和剂粘发的优缺点。

实训17:温室放线建造实训

1)目的和要求

掌握温室建造施工放线的技术。

2)用具

经纬仪、水准仪、罗盘仪、龙门板、线绳、线坠子、钢卷尺等。

3)内容与方法

日光温室施工的第一步就是在平整场地后进行施工放线。施工放线的任务是具体确定墙体砌筑的位置或基础施工要求基槽开挖的位置。对于一栋具体的温室,基槽开挖前,应该确定的参数包括温室的方位、温室其中一个点的具体坐标位置以及温室的高程系统。

(1)确定温室施工的定位点

确定温室其中一个点(一般为后墙与山墙轴线的交点)的坐标位置及其高程,在施工测量上成为“场地定位”。在温室总平面施工图中新建温室的定位点总是要从建设场区周围比较明显的建筑物上引出,一般如永久建筑物的拐角或等级公路交叉路口的中心点等,如果建设场地附近没有明显的参考点,新建温室的定位点就需要从最近的县级以上水准点引出。设计图中有相对坐标和绝对坐标两种表示方法,其中相对坐标就是从建设场地周围的某点引出,绝对坐标一般是从水准点引出。不论是哪种表示方法,坐标的引出点即是我们施工测量的起始点,从这一点我们可以获得坐标网格的(0,0)点(或是在方格网坐标系中的某个结点)和高程系统的起始点,这是全部工程施工的最原始的基准点。

使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量出基准点的位置,并做出标记。

(2)温室墙体轴线施工放线

在获得温室的定位点后,日光温室施工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确定温室的朝向或方位。日光温室建造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获得采光,一般情况下,温室的朝向应该坐北朝南,但可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可能要求温室朝向偏东或偏西一定角度。所以,施工中首先应找到当地的正南正北方向,也就是真子午线的走向。在真子午线方向的基础上,通过温室的定位点,确定温室的墙体轴线,这就是温室墙体施工放线的主要工作内容。

①温室南北方向的确定 测定当地真子午线的方法是首先用罗盘仪测出地球磁子午线,然后再根据当地磁偏角调整并测出真子午线,再测出垂直真子午线的东西方向线。

②温室墙体轴线放线 日光温室的墙体一般有三堵:一堵北墙和两堵山墙,此外,日光温室还常有一个门斗。其中放线的重点是北墙的墙体轴线。对复合墙体温室,北墙往往有两条轴线,施工放线时先找到其中一条,平行移动便可以找到第二条。

日光温室北墙轴线的放线就是以温室北墙轴线与山墙轴线的交点为温室的定位点,通过该定位点测量温室北墙轴线的走向(如果温室朝向坐北朝南则东西方向即为其走向;如果温室朝向有偏向,按照上述温室偏向情况下的放线方法可找出北墙轴线的走向)。

找到北墙轴线走向后,以温室定位点A(北墙轴线与山墙轴线交点)为起点,沿北墙轴线方向测量北墙长度L到温室另一堵山墙轴线与北墙轴线的交点B,分别过A点和B点作北山墙轴线的垂线,即为两山墙的轴线。在两山墙轴线上量测山墙长度L′,分别到D和D′点,连接D与D′点,即为温室南侧基础墙的轴线,如附图。保留所有的定位点。

附图 温室墙体轴线放线

4)实训报告

总结温室建造施工放线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实训18:大棚备料与预算实训

1)目的和要求

根据温室、大棚设计方案,学习掌握温室、大棚建造施工备料与预算的技术。

2)用具

建筑图纸、铅笔、尺子、橡皮等。

3)内容与方法

日光温室大棚建设规格为100m×13m,且大棚配套有保温被、卷帘机。

①根据日光温室大棚设计方案(见附图),确定日光温室大棚建造所需材料及数量、尺寸。

②根据所列出的材料清单,到建材市场考察(购买)日光温室大棚建造所需材料的型号、价格,并详细记录,编制造价预算表。

③将所编制的造价预算表与所给造价预算表(见附表)进行比较,找出不足之处加以修正。

附图 日光温室效果图

附图 日光温室建筑设计图

附表 第五代日光温室造价预算表

注:以上预算为100m长日光温室造价。

4)实训报告

总结如何制定、编写温室大棚建造施工备料与预算表,将编制好的温室大棚造价预算表写入实训报告。

实训19:温室扣膜实训

1)目的和要求

掌握温室建造扣膜的技术。

2)材料和用具

塑料薄膜、钳子、紧线机、竹竿、铁丝、钢丝、压膜绳等若干。

3)内容与方法

以建造规格为100m×13m的温室大棚(见实训18)为例覆盖温室大棚膜。宜选择晴天、无风的下午进行。温室大棚薄膜共分两幅,一幅屋面棚膜,长度以100m左右、宽度为14m左右为宜,并且棚膜上端要事先穿一“拉绳”。另一幅为放风棚膜,长度与前者相同,宽度约3m,同样要备拉绳。。

覆盖温室大棚屋面棚膜可分四大步骤:

第一步:拉膜上棚。从温室大棚东边,需20人,每隔5m,依次抬起棚膜,沿着大棚前面,将棚膜一端抬到大棚西边。而后,再有其中的10人拉起(带有拉绳的)棚膜一边,从大棚底部上去,沿着拱杆向上走,将薄膜拉上棚面,剩下的10人在原地抱着棚膜,帮助另外10人拉膜。

第二步:固定膜上端。一人先在温室大棚东边,将钢丝固定在拉绳上,另一人在大棚西边拉动拉绳,可顺势把钢丝穿过棚膜,之后,再把钢丝这一端固定在棚西墙处的地锚上,钢丝另一端用紧线机固定。最后用铁丝,把棚膜上端捆绑在竹竿上,每隔一竹竿,捆绑1次。注意捆绑后的铁丝头要往下,避免扎破放风棚膜。

第三步:固定膜两端。先用该处棚膜边沿将长约10m的竹竿包好,而后,10人拿起竹竿往下拽,待将其拽紧后,便可用铁丝将其固定在地瞄上,约50cm固定一处。为了加强牢固性,建议铁丝在钢丝上呈S形缠绕。按照同样的方法,再将棚东边的棚膜端固定。

第四步:埋压膜前端。在温室大棚前沿处,需5人从棚东边,用竹竿卷上棚膜前端,下拽拉紧棚膜后,另5人用土埋压棚膜,并踩实。

按照覆盖屋面棚膜的方法,将放风棚膜覆盖后,需上压膜绳,以加强棚膜的牢固性。压膜绳上端系在棚顶部的地锚上,下端系在棚前沿的地锚上,可每隔2m处压膜绳。注意是拉紧、固牢。

4)实训报告

总结温室建造扣膜的技术要领及施工时注意事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