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

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

时间:2023-11-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温室盆栽,要求培养土疏松柔软,富含腐殖质和足够的营养成分,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能长久维持土壤的湿润状态,酸碱度适合花卉栽培的生态要求,无有害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温室木本花卉的营养土如山茶、含笑、白兰花等,可用腐叶土3~4份,再混以园土及等量的河沙,加少量的骨粉。花卉进入休眠期,浇水量应依花卉种类的不同而减少或停止。

第二节 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

一、培养土的配制

温室盆栽,要求培养土疏松柔软,富含腐殖质和足够的营养成分,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能长久维持土壤的湿润状态,酸碱度适合花卉栽培的生态要求,无有害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

温室一二年生花卉,如报春花、瓜叶菊、蒲苞花、蝴蝶草等,幼苗期营养土为腐叶土∶园土∶河沙=5∶3.5∶1.5。定植用营养土为腐叶土∶园土∶河沙=2~3∶5~6∶1~2。

宿根花卉如紫苑、芍药等的营养土可用腐叶土∶园土∶河沙=3~4∶5~6∶1~2。

温室球根花卉如大岩桐、仙客来、球根秋海棠等的营养土,可用腐叶土∶园土∶河沙=5∶4∶1。

温室木本花卉的营养土如山茶、含笑、白兰花等,可用腐叶土3~4份,再混以园土及等量的河沙,加少量的骨粉。

仙人掌及多浆植物的营养土为土∶粗砂=1∶1;令箭荷花、昙花、蟹爪兰等的营养土为腐叶土∶园土∶河沙=2∶2∶3。

杜鹃类推荐用松针土∶腐熟的马粪或牛粪=1∶1较为适宜。

主要花木营养土一般推荐实生苗和扦插苗为腐叶土∶园土∶河沙=4∶4∶2;橡皮树、朱蕉等用腐叶土∶园土∶河沙=3∶5∶2;棕榈、椰子等用园土∶河沙=5∶2;桩景及盆栽树木腐叶土及堆肥土适量,河沙必须保证1~2份,以利于排水。

二、土壤消毒

为了防治土壤传播的病虫害,土壤消毒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消毒方法有:蒸气消毒法、高温消毒法、药剂消毒法和化学药剂消毒法。

三、温室花卉适宜的酸碱度

花卉的种类不同,对酸性与碱性的适应能力有较大差异,现列举部分温室花卉适宜的酸碱度,如表5-4所示。

表5-4 部分温室花卉的适宜酸碱度表

img31

四、温室花卉的盆栽方法

(一)上盆

苗床繁殖的幼苗(不论是播种苗还是扦插苗)长到一定程度,移栽到花盆中叫上盆。露地栽植的植株移到花盆中去亦称为上盆。上盆春、夏、秋季均可进行,但春秋季节较好,夏季较少上盆。上盆时花盆的大小须跟花卉株型的大小匹配,即“小花栽小盆,中花栽中盆,大花栽大盆”。使用旧盆必须将其内外洗净;若是新盆,须要先浸在水中一两天后才能使用。上盆装土前,用一块碎盆片盖于盆底的排水孔上,将凹面向下,盆底可用由培养土筛出的粗粒或碎盆片、砂粒、碎砖块等填入一层排水物,上面再填入一层培养土,以待植苗。把花卉栽入花盆之前,应先对其进行一定的修剪,剪去部分病叶、弱枝和一些细弱的侧根。用左手拿苗放于盆口中央深浅适当位置,填培养土于苗根的四周,用手指压紧,土面与盆口应有适当距离。栽植完毕后,用喷壶充分灌水,直至盆眼有水漏出为止,或者将盆放进盛有浅水的桶内,让水从盆底口小孔渗进花盆,直至盆土表面湿润为止,等根系恢复以后再正常浇水。暂置荫处数日缓苗,待苗恢复生长后,逐渐放于光照充足处。

(二)换盆

把盆栽植物换到另一盆中去的操作。花卉定植到花盆中一定时间以后,根群充满整个花盆没有伸展的余地了,一部分根系常自排水孔穿出或露出土面,应及时由小盆换到大盆中,扩大根群的营养容积,利于苗株继续健壮生长;或者花盆中的培养土经过一定时间以后物理性能变劣、养分减少时,或为老根所充满,换盆仅是为了修整根系和更换新的培养土,用盆大小可以不变。

由小盆换到大盆时,应按植株发育的大小逐渐换到较大的盆中,不可换入过大的盆内。温室一二年生花卉生长迅速,一般到开花前要换盆2~4次,开花前最后一次换盆,又称为定植。宿根花卉多为1年换盆1次,木本花卉2年或3年换盆一次。

换盆时间宜在秋季植株生长即将停止时或早春枝条未萌发前进行。一般常绿种类亦可在雨季中进行。如温室条件适合,管理周到,一年当中随时均可以换盆,但在花芽形成及花朵盛开时不宜换盆。

换盆前一两天先浇水一次,使盆土不干不湿。换盆时,左手扶盆土,右手托盆底把花盆翻过来在土板或台阶上轻磕花盆盆沿,把土坨从花盆中取出。如果土坨表面布满了老根,要用快刀适当切去一些,并削去一部分肩土、脚土。在整个操作中切忌把土坨弄散。在准备好的花盆里放一薄层栽培土壤,再放少量基肥,用一些栽培土壤把基肥盖住后将修整好的带苗土坨放到花盆里扶正,填上栽培土壤。

木本花卉依种类不同将土球适当切除一部分,如棕榈类的修根,可剪除1/3老根,橡皮树则不宜修剪。盆花不宜换盆时,可将盆面旧土铲去换以新土,亦有换盆效果。

换盆后,须保持土壤湿润,第一次应充分灌水,此后灌水不宜过多,保持湿润为度。待新根生出后,再逐渐增加灌水量。换盆后最初数日宜置荫处缓苗。

(三)转盆

为了防止植物偏向光一方生长,破坏匀称圆整的株形,应在相隔一定日数后,转换花盆的方向,使植株均匀地生长。

露地放置的盆花,转盆也可防止根系自排水孔穿入土中,如时间过久,移动花盆易将根切断而影响花卉生长甚至使其萎蔫死亡。

(四)倒盆

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盆花经过一定时期的生长,株幅增大造成株间拥挤,为了加大盆间距离,使通风透光良好而必须进行的操作。如不及时倒盆,会遭致病虫危害和引起徒长。其二是在温室中,由于盆花放置的部位不同,光照、通风、温度等环境因素的不同影响,盆花生长情况各异。为了使花卉产品生长均匀一致,要经常进行倒盆,将生长旺盛的植株移到条件较差的温室位置,而将较差位置的盆花,移到条件较好的位置,以调整其生长。通常倒盆与转盆同时进行。

(五)松盆土

松盆土可以使因不断浇水而板结的土面疏松,空气流通,植株生长良好,同时可以除去土面的青苔和杂草。松盆通常用竹片或小铁耙进行。

(六)施肥

上盆及换盆时,将肥效迟缓的有机肥作基肥,生长期间施以追肥,即将无机肥溶解在水里配成0.1%~0.5%的肥料溶液进行浇灌或喷洒。

冬季,生长迅速的花卉要多施肥,如吊兰、文竹、君子兰、秋海棠、天竺葵、仙客来、香石竹等,最好每周浇一次肥水;生长缓慢的少施肥,如杜鹃、扶桑、含笑、菊花、茉莉、苏铁、山茶、龟背竹、香豌豆等,可以间隔半月施一次肥水;生长停滞的可不施肥,如桂花、荷花、石榴、月季、夜丁香等。

(七)浇水

浇水操作关键是如何综合气象因子、温室花卉的种类、生长发育状况、生长发育阶段、温室的具体环境条件、花盆大小和培养土成分等各项因素,科学地确定浇水次数、浇水时间和浇水量。

1.花卉类型

不同的花卉,需水量不同,例如,水生植物一刻也离不开水,观叶植物大多需要保持土壤处于微潮状态。蕨类植物、兰科植物、秋海棠类植物生长期要求丰富的水分;多浆植物要求较少水分,每一种花卉又有不同的需水量,同为蕨类植物,肾蕨在光线不强的室内,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而铁线蕨属的一些品种,为满足其对丰富水分的要求,常将花盆放置水盘中或栽植于小型喷泉之上。

2.植株状态

较小的植株或新繁殖的植株不耐旱;较大的植株或已成型的植株较耐旱。

3.花卉的不同生长时期

花卉进入休眠期,浇水量应依花卉种类的不同而减少或停止。从休眠期进入生长期,浇水量逐渐增加。生长旺盛时期浇水量要充足。开花前浇水量应予适当控制,盛花期适当增多,结实期又需要适当减少浇水量。

春季天气渐暖,花卉出温室之前,应逐渐加强通风,草花每隔1~2天浇水1次;花木每隔3~4天浇水1次。夏季干燥炎热,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秋季天气转凉,浇水量可减至每2~3天浇水1次。冬季低温,花卉生长慢,蒸腾量小,浇水要少一些。低温温室的盆花每4~5天浇水1次;中温及高温温室的盆花1~2天浇水1次;在日光充足而温度较高之处,浇水要多些。

浇水的原则是大棵多浇、小盆勤浇,盆土见干才浇水,浇水就应浇透,要避免多次浇水不足,只湿及表层盆土,形成“腰截水”,下部根系缺乏水分,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再有,当花卉入室后,要等到盆土见干才浇水,即使是性喜湿润土壤的花卉,例如马蹄莲、四季秋海棠等,也要待盆土表面见干后再去浇水。而那些性喜环境干燥的花卉,例如虎皮掌、仙人球等,一定要待盆土从上到下都风干后再去浇水。

最好在晴朗的上午浇水,尽量少在晚间浇水。

五、温室环境调节

温室环境调节主要包括温度、光照和湿度三个方面,根据不同花卉要求和季节变化来进行,且这三方面的调节是相互联系的。

(一)温度

温室温度的高低,是加温(包括日光辐射热加温和人工加温)、通风和遮阴的综合结果。冬季除了充分利用日光增加温度外,需另外加温,夏季天气炎热,室内温度很高,需要覆盖遮阳网,充分通风,并启动降温系统。

(二)光照

遮阴是调节日光光照强度唯一的方法,兼有调节温度的效果。多浆植物要求充分的日光,不需要遮阴,喜阴花卉如兰花、秋海棠类花卉及蕨类植物等,必须适度遮阴。夏季比冬季要求遮阴时间长,遮阴程度也比冬季大。遮阴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下午4时,若遇阴雨天,则不需遮阴。最喜阴的一些蕨类植物,更要求遮去全部直射光线。一般温室花卉,夏季要求遮去日光30%~50%,春秋两季则应遮去中午前后的强烈光线,晨夕予以充分光照。

(三)湿度

温度的调节有增加或降低湿度的作用。为了满足一般花卉对于湿度的要求,可在室内地面上、植物台上及盆壁上洒水,以增加水分的蒸发量。最好能设置人工或自动喷雾装置,自动调节湿度。湿度要求较高的热带植物,如热带兰花、蕨类植物、食虫植物等专类温室设计,除道路外,所有地面应为水面,更可增加空气的湿度。

温室湿度过大可采取通风降低湿度。冬季在晴天中午,适当打开侧窗,使空气流通,但最忌寒冷空气直接吹向植株。外界空气的湿度同样较高的时候,则需要同时加温又通风。整个夏季必须全部打开天窗及侧窗,以加强通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