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北京沙尘暴成因及其防治途径

北京沙尘暴成因及其防治途径

时间:2023-03-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这一地带已成为我国土地沙化的重灾区和北京沙尘暴的重要源地。北京沙尘暴的恶果由我国北方地区和北京承担是不公平的。因此,①广泛宣传北京沙尘暴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关系。
北京沙尘暴成因及其防治途径_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卷

北京沙尘暴成因及其防治途径[1]

宋迎昌

一、北京沙尘暴的历史脉络及其活动规律

(一)北京沙尘暴的历史脉络

历史上,北京地区的自然环境十分优美。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炎帝、九黎族领袖蚩尤等均在永定河谷地带栖息过。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伐木为薪,纵火狩猎,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自然生态环境逐渐变化。数百年来,北京作为五代封建王朝的都城,大兴土木,乱伐林木,使周围原始森林破坏殆尽,仅在西部、北部边远山区残留少量成片次生林。森林的破坏,导致雨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剧,风沙侵袭北京城。

据史书记载,北京早在元代就出现了沙尘暴,历经元、明、清三代而不断。民国年间,北京的风沙活动进一步加强,在北京城郊甚至出现了流沙堆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风沙活动一直没有间断。1950年,北京平均年风沙活动日达60.5天;1964年风沙活动日只有10天;1965~1966年,风沙活动突然增多,每年风沙活动日为26天;1970~1980年,风沙活动时强时弱,1988年4月8日和4月17日,北京持续发生了两次强度很大的沙尘暴。1990年北京的沙尘暴活动有所缓和。2000年春天,北京地区风沙活动突然加强,连续出现了13次浮尘、扬尘和沙尘暴。2001~2002年,北京强沙尘暴活动日数比2000年有所减少。

(二)北京沙尘暴的活动规律

从历史脉络来看,北京沙尘暴活动具有如下规律:

1.自元代以来,北京就不断受到沙尘暴的侵袭,从未间断过。

2.北京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特别是三四月份。

3.北京沙尘暴出现的频率年际变化大,随机性强,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迹象表明沙尘暴活动是趋于加强还是减弱。

4.北京沙尘暴受其他地区,特别是河北坝上地区和内蒙古中西部等沙尘暴的影响较大。

二、北京沙尘暴的成因及其趋势判断

(一)北京沙尘暴出现的区位原因

我国北方地区是生态脆弱地区,也是我国沙尘暴的高发区。由于沙尘暴可以将细小沙尘输送到自由大气层,垂直高度达9公里左右,水平输送距离可达数百乃至上千公里,而北京正处于沙尘暴移动路径的下游和沙尘暴影响可及的范围内。加之,北京本地有三大风口,即永定河谷、潮白河谷和南口关沟,来自北方地区的沙尘暴经过这些风口可以长驱直入北京城。

(二)北京沙尘暴出现的外部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直接影响是,干旱和暖冬现象加剧,地表蒸发加大,河流断流,湖泊枯竭,地下水位下降,森林和牧草枯死,地表沙化加速。这是北京沙尘暴出现的外部原因。虽然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但由于错综复杂的矛盾,难以实施统一行动。

(三)北京沙尘暴出现的内部原因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原生植被是稀疏森林和草原,土层薄,土壤质地为沙质土,破坏植被很容易造成土地沙化。目前这一地带已成为我国土地沙化的重灾区和北京沙尘暴的重要源地。清朝末期以前,这里还有茂密的森林和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虽然零星开垦了少量耕地,但地表植被状况良好。随着清朝的衰落,民间自发出现了“闯关东”、“走西口”,大量移民迁入这一地带开垦耕地。新中国成立后,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组织生产建设兵团开荒种地,1970年以来动员城市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这些都起到了显著增加人口的作用。人地矛盾激化的结果就是土地沙化和出现沙尘暴。

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多少人能够把北京沙尘暴和草场的退化与沙化联系在一起。其实,自1980年以来北方牧区的沙化已触目心惊,人们普遍认为过牧超载是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掩盖在过牧超载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牧区经济结构单一,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养畜量才能维持人们最基本的生存。

(四)北京沙尘暴趋势判断

北京沙尘暴的沙尘,既有本地的,也有异地的。由于北京本地加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因就地起沙而引起的北京沙尘暴将趋于减缓,甚至可能绝迹。因农牧交错带沙源引起的北京沙尘暴,从短期来看,不会减弱,甚至可能加强;从长期来看,如果仍然延续过去的治理方式,则“局部治理,整体恶化”还会继续下去,北京沙尘暴的发生几率还会加大。因牧区沙源引起的北京沙尘暴,如果不加重视,不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则发生的几率将大大增加。从空间尺度来看,北京沙尘暴的沙尘来源将日趋广泛,来自本地的沙源将日趋减少,来自农牧交错带和牧区的沙源将趋于增多。治理北京沙尘暴,不能过分乐观,应充分考虑到治理的难度。如果采取正确的防治战略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治理力度,付出长期的努力,则完全可能减缓北京沙尘暴。

三、北京沙尘暴的防治途径

北京沙尘暴是区域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正在演变为国际问题。防治北京沙尘暴,第一需要国际合作,第二需要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第三需要北京拿出具体的行动计划。

(一)国际合作

北京沙尘暴不是北京和我国北方地区的“地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恶果。因此,北京和我国北方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受害者。北京沙尘暴的恶果由我国北方地区和北京承担是不公平的。因此,①广泛宣传北京沙尘暴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关系。②促使国际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③寻求国际援助,以此来改善防治北京沙尘暴的外部环境。

(二)成立组织

国家应尽快成立全国沙尘暴防治委员会,由国务院直接领导,中央各大相关部委(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林业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建设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交通部等)、沙源地区政府(包括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和陕北、晋西北、河北坝上、辽西地区等)和受沙尘暴影响地区政府(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市)参与,形成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行动、统一监督、成本分担、利益共享的新机制。

(三)落实经费

除了中央财政拨款进行生态建设工程外,还可以开辟其他渠道筹集沙源治理资金:①接受国际环保组织和友好国家的捐款。②接受国内外热心环保人士的个人捐款。③面向全国发行生态建设彩票,切出一块用于沙源治理、草场恢复和生态移民。④防治沙尘暴受益地区,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市通过利益补偿机制向沙源地区的财政转移。

(四)创新体制

当前,国家对沙源地区的生态建设资金开支范畴限制很严,仅允许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治理、禁牧、宜林荒山绿化等生态建设工程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支出。这是一种“小沙源治理观”,其局限性显而易见,它迫使我们只能把沙源治理的着眼点放在“治沙”上,而对“退人”,或者说“对引起沙化的关键因素——人的战略撤退”无能为力。因此,树立“大沙源治理观”,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投入列入生态建设资金开支范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必须更新观念和创新制度。

(五)限制农牧民数量

按照人地关系协调原则,科学测算沙源地区土地人口承载力,以此为依据,确定农牧民数量,多余的农牧民应实现生态移民,并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保障。

(六)免除国税

国家对沙源地区应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即生态保护第一,经济发展第二。针对沙源地区普遍存在开发过度状况,国家应对沙源地区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免除国税,至少50年不变。这样才能为沙源地区招商引资,发展工商业,给生态移民提供就业机会创造有利条件。

(七)因地制宜

防治北京沙尘暴应因地制宜,在北京地区,因降水量相对较多,宜采取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的手段治理沙源。在半农半牧区,宜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的手段治理沙源,且应该加大投入的力度和扩大地区覆盖面。在牧区,宜采取禁牧的手段治理沙源,且应该享受到与退耕还林还草同等的政策待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论在半农半牧区还是在牧区,都应通过城镇化实现移民减人,这样退耕还林还草和禁牧的效果会更好。而且,治理沙源的模式也不应一刀切,应允许各地探索适合自己的治理模式。

(八)对口支援

北京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为北京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但是,沙尘暴是跨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北京难以独善其身,必须与沙源地区政府和人民一道共同治理,以求得共同发展,对口支援是必不可少的。可供选择的手段有:①干部交流:北京和沙源地区地方政府可以定期交流干部,以扶持沙源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②教育支持:北京既可以扩大对沙源地区大学生招收的比例和名额,也可以促使北京中小学与沙源地区中小学结成伙伴关系,以提高沙源地区的教育质量。③劳务合作:在同等条件下,北京可优先接纳沙源地区的劳务输入,以体现对沙源地区人们就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景爱:《警报:北京沙尘暴》,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页。

2.宋迎昌:《解开沙尘暴防治中的死结》,《中国经济导报》(生态环境版)2002年3 月9日。

3.林萱:《我国荒漠化仍呈恶化之势》,《人民日报》(第5版)2002年1月31日。

4.李佳路:《提防可怕的生态冷漠症》,《经济参考报》2002年3月21日。

5.刘治彦:《换个思路防沙止漠》,《中国经济导报》(生态环境版)2002年1月19日。

6.李红玉:《让人口走出生态危机的土地》,《中国经济导报》(生态环境版)2002年2月2日。

7.彭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人民日报》(第1版)2002年3月20日。

8.张军:《京城绿色屏障将增7800万亩》,《北京日报》(第8版)2002年2月26日。

(原载《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第6期)

【注释】

[1]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荒漠化机理与北京沙尘暴防治对策》(批准号01BJY043)的专题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