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白粉病
症状:是在叶背面或两面出现一层白粉状物,易于发现和鉴别。为害植株时,叶片卷曲、花芽被害,不能开花或开畸形花。严重时,植株矮小,花少而小,叶片萎缩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及时剪除病枝、病芽、病叶,清理园内的腐枝烂叶,以减少侵染来源;加强栽培管理,盆花摆放密度不要过大;注意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氮肥要适量;在生长季节可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硫黄粉对防白粉病很有效,常用于温室中防治,可将硫黄粉在取暖设备上任其挥发,或用加热器(如白炽灯放出的热量)使硫黄粉挥发。使用硫黄粉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好在傍晚进行,以免白天使人受害。
炭疽病
症状:叶片上受害时,出现中部呈淡褐色或灰白色而边缘呈紫褐色或暗褐色的近圆形病斑。病斑常出现于叶缘或叶尖,并可扩展。后期病斑上有黑色小点,茎上也可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淡褐色斑点,其上也长黑色小点,病斑多凹陷。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剪除病叶、病枝并及时烧毁;浇水时从盆边缘开始或使用滴灌,避免当头淋浇;保持通风透光,避免摆放过密;化学防治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效果较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也有一定效果。
锈病
症状:病芽早春开展时就有鲜黄色粉状物,叶背面出现黄色略隆起的斑点,后变成近圆形橘黄色粉堆——夏孢子堆。严重时叶背布满一层黄粉,叶片焦枯,提早脱落。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泡状斑点,并逐渐扩展为黄褐色略隆起病斑。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减少侵染来源,及时清理病芽、病叶、病枝,并集中烧毁;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加强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等;化学防治,可在早春花卉萌芽前用波美3~4度石硫合剂,生长季节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防治。
灰霉病
症状:在潮湿条件下植株可见灰色霉层,比较容易鉴别。如仙客来灰霉病,能为害叶、叶柄及花瓣等部位。发病时在叶边缘产生褐色病斑。叶柄、花柄先软化,后腐烂,在湿度大时,出现灰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
防治方法: 园区应注意通风透光,花卉摆放不要过密,不宜施过多氮肥,雨后要及时排水。温室中要经常通风换气,降低温度;搞好清洁卫生工作,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株并及时烧毁;应尽可能地使用无病新土或消毒土;化学药剂防治可用50%代森铵50~1000倍液,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叶斑病
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浅黄色或紫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病斑长大后,边缘为黑褐色,中央为灰白色,并散生有黑色小点。严重时多个病斑相连,使整个叶片焦黑脱落或倒挂于茎秆上。
防治方法:相对而言,叶斑病是一类较易防治的病害。要做到及时清理病叶、病枝并及时烧毁,以减少翌年病菌的来源;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栽植密度和摆放密度,及时整枝修剪增加通风透光;注意排水降低湿度;化学药剂防治用一些广谱性杀菌剂喷施,如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
立枯病
症状:从病症上看可分为立枯和猝倒。当幼苗刚出土时,茎基部被病菌感染,病部腐烂、缢缩,引起幼苗倒伏,幼叶仍呈绿色,叫猝倒;而当幼苗已有一定程度木质化时感染此病,苗并不倒伏,而是直立着枯死,因此叫立枯。
防治方法:盆栽必须用无病新土或消毒土。土壤可进行消毒处理,选用40%甲醛溶液50毫升,加水8~12千克,浇灌土面,用草帘等覆盖1周。除去覆盖物1周后播种。或者选用五氯硝基苯与代森锌等量混合,施用量8~10克/米2,以条沟法施入;化学防治可在幼苗出土后用50%代森铵300~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施。
细菌性病害
症状:感病植株,其叶片黄化、干枯,严重时植株死亡。在干燥条件下,感病的球茎、根茎等器官成粉状干秕,在湿度大的情况下,球茎、根茎等腐败,外有松软外壳包裹着,有腐臭味。
防治方法:播种前要严格挑选球茎、鳞茎等繁殖材料,经切除病块的材料要进行消毒,可用农用链霉素500单位/毫升浸0.5~1小时;工具应用沸水或75%酒精或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生长期内发现病叶要及时剪除;发病后可用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喷洒,有一定效果。
线虫病
症状:一种是叶片短缩、褪绿畸形。受害叶片变淡绿色,并有淡黄色斑点。这些斑点后来变为褐色,叶片干枯变黑。病叶短缩、扭曲、呈畸形。严重时花朵会发育畸形,果小或畸形,或者在花蕾期即行枯萎。
另一种是形成瘤状虫瘿:侵入幼苗根部时,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状虫瘿,并逐渐增大到5~10毫米,虫瘿初期与根表皮相似,以后变得较为粗糙,呈褐色或深褐色。受害严重时,细根变褐腐烂,根瘤也腐烂破裂,植株生长衰弱,叶片枯黄。
防治方法: 盆栽必须用新土或消毒土;土壤消毒可用80%二溴氯丙烷熏蒸,每平方米用5~8毫升,带病的球茎等生殖器官用50℃浸泡10分钟,可杀死线虫;庭院土壤在夏天翻晒几次亦可大量杀死线虫,栽培过程中发现病株应及时挖出烧毁。
病毒病
症状: 常见的有花叶、花色异常、花茎短、花小而少、植株矮化、生长势减弱退化等。
防治方法: 加强检疫,严格引进无病毒苗木及繁殖材料(如块茎、鳞茎、插条、接穗等);及时有效地防治害虫,包括蚜虫、叶蝉、白粉虱、线虫等,切断其传播途径;采用热处理、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等方法法脱出病毒。
真菌病
防治方法:花卉生长期间,从临近发病期开始,每隔7~10天喷1次65%代森锌或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连续喷洒3~5次,可抑制真菌病害的发生蔓延。冬、春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发病后及时剪除患病枝、叶芽等,并集中销毁,以减少菌源。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托布津)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
黄化病
病状:黄化病又叫缺绿病。此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多发生于喜酸性土壤的花卉。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盆土中的铁元素在碱性土中变成不溶性铁,因而不能被花卉吸收,或是土中缺乏铁元素所致。黄化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叶片全部变成黄白色,尤以新叶表现得最为明显,严重时局部坏死而呈现褐色。
斑点病
症状:此类病害包括各种形状(如圆形、椭圆形、轮纹形等)的叶斑病,多由真菌侵染所致。此类病发病初期多是在叶面上出现针头状小点,以后逐渐扩展成圆形、角形、不规则形等斑点。病斑颜色为褐色、黑色、灰色、白色等。发病后期,病斑上出现小黑点。
防治方法:培育壮株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为此,要合理施肥与浇水,并注意通风透光。盆栽用土要消毒后使用。7~8月每10天左右向植株表面喷洒1次80%代锌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发现病叶及时剪除焚烧掉。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一般每周喷一次,连续喷2~3次。
疫病
症状:疫病的病菌多从茎基部和根部侵入。受害初期感病部位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往上蔓延,后期发展为黑褐色斑块,严重时整枝整株茎部变黑并腐烂。病菌破坏茎部皮层的输导功能,导致上部叶片先黄后枯,进而全株枯死。在潮湿的环境下,腐败部分产生稀散的白霉。
防治方法:一是选择排水良好、地势高、干燥地段栽种。栽植不能过密,并注意通风透光。浇水不宜过多,浇水时避免泥土飞溅到茎叶上。地栽避免连作,盆栽每年换1次新的培养土;二是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销毁,每平方米用5~10克70%五氯硝基苯粉剂消毒土壤,防止病菌扩大蔓延;三是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用8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
枯萎病
症状:病菌侵染根系,进而侵入维管束系统,引起地上部出现症状。初期植株一侧叶片失绿、黄化,最后全株叶片变褐,萎蔫枯死。受害组织切面,可见维管束组织变成褐色。
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繁殖时要从无病植株上采取插条,移栽时注意避免伤根,使用的基肥要充分腐熟;三是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销毁,并用25%苯来特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400倍液淋灌病株穴土;四是发病严重的花圃要进行土壤消毒。盆栽每年换1次新的无菌培养土。
菌核病
症状:发病后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大腐烂;幼芽受害,凋萎下垂;叶片受害,出现油渍状病斑,灰白色至褐色;花蕾受害通常出现褐色病斑而枯死。任何被害部位,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其表面均生白色霉状物,后期菌丝集结,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防治方法:实行轮作,发病后在根际周围撒施五氯硝基苯药土(药土比为1∶200)。
白绢病
症状:发病后先在寄主茎基部出现水渍状暗褐色斑点,不久变成褐色腐烂,随后在土表及植株基部出现白色绢丝状菌丝,皮部组织逐渐下陷,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片,其后又在患部长出小的菌核。受害植株逐渐凋萎,叶子变黄,病株枯死。
防治办法:土壤消毒:栽种前用1%甲醛溶液消毒土壤。苗木消毒:栽前用50%托布津500倍液浸泡10分钟,然后再栽植。拔除病株:发病后立即拔除病株,并在病穴四周撒少量石灰粉消毒。
煤烟病
症状:发病后嫩的枝叶或果实表面出现暗褐色霉斑.以后逐渐扩大,形成黑色煤烟状霉层,严重时导致枝叶枯萎而死。
防治办法:防治煤烟病,首先要喷洒杀虫剂,消灭介壳虫和蚜虫危害,同时注意通风透光。一旦发病,数量少时,可用清水擦洗干净;危害较严重时,喷500~800倍多菌灵防治。
黑斑病
症状: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出现黑褐色或紫褐色或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或者出现不规则的轮纹斑,引起叶片变黄、脱落。
防治办法:选用抗病品种;冬、春季彻底清除病叶和病枯枝并烧毁;注意通风透光,适时整枝修剪;浇水要合理防止土壤过湿,雨后及时做好排水工作。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喷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
褐斑病
症状:此病也是主要危害叶片。被害叶片上出现褐色或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严重时叶片逐渐变黑枯死。
防治疗法:选用抗病品种,冬、春季彻底清除病叶和病枯枝并及时烧毁;注意通风透光,适时整枝修剪;浇水要合理,防止土壤过湿,雨后及时做好排水工作;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喷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
藻斑病
症状:藻斑病是一种由弱寄生性的绿藻侵入引起的病害,此病在长江以南各省区普遍发生。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褐色针头状的小圆点或“十”字形的斑点,后呈放射状向四周扩展蔓延,变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灰绿色至绿褐色病斑。病斑表面有细条纹状的毛毡状物,边缘不整齐,表面平滑,病斑颜色因寄主种类而异,有的呈暗褐色,有的呈灰白色等。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是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浇水与施肥,雨后及时排水,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残植株并烧毁,减少侵染来源:发病初期,喷洒0.6%波尔多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