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树莓园灾害的预防
树莓多在我国北方栽培,其耐寒性较强。在生长季,结果枝、新梢及叶片不易遭受早春与初冬的晚霜及早霜的伤害。但在果实成熟采收期(7~8月),正是我国北方高温多雨季节,其果实可遭受日烧与冰雹的伤害。
1.日烧
日烧又称日灼,是由太阳直射光引起的生理病害。此病多危害果实,当阳光直射果面,由于温度过高,水分不足而减弱蒸腾作用,致使果实表面温度逐渐升高而使其灼伤。遭灼伤的果实轻者失去光泽,重者退色变粉白色之后成水浸状灼伤。
树莓的不同品种的果实日烧轻重不等,一般果型的红树莓易于发生日烧病,中小型果的黄树莓、黑树莓等不易发生日烧。此外,与环境和栽培条件有关,土壤干旱、上层根系太浅甚至裸露在外,结果枝生长势太弱,或结果母枝的密度太小等栽培条件易产生日烧。对易于发生日烧的品种,在加强肥水管理的基础上,在修剪时基生枝剪留不要过长,以便促进结果枝的生长(参阅修剪部分),是防止日烧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同时要调整好结果母枝密度,使果实不要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对易于遭日烧危害的品种、地块可在果实成熟期用遮阳网将其植株顶部遮上,以防阳光直射。
2.雹灾
在我国北方冰雹常发生在6~8月的树莓旺盛生长时期。密度大,颗粒大的冰雹,连续降落5~6分钟,可将树莓嫩梢打断,叶片打破,果实将严重受伤,近成熟的浆果将破损落地不能食用。因此,雹灾不但极大地影响当年产量,严重造成绝收,而且由于影响树体生长发育,减少营养积累和回流,致使树体衰弱,影响第二年的产量。
防止雹灾的根本措施,一是注意园地选择,避免在常年易发生冰雹的地点建园;二是积极改造自然条件,营造防护林,建立生态平衡,杜绝产生冰雹的气候条件。已在历年易发生冰雹的地点建立树莓园,要做好防雹的准备,包括建立地区冰雹联防组织、防雹火箭的贮备、防雹人员的技术训练等,一旦出现成雹的气象因素,立即组织实施消雹行动,将大气层的冰雹云驱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