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池塘沼泽成蟹养殖
成蟹养殖系指二龄蟹的养殖,即蟹苗经暂养(幼蟹培育)和一龄蟹种的培育至第二年的惊蛰后便进入二龄蟹的培育,直至河蟹捕捞上市。
1.养蟹池的条件
由于河蟹的生态习性与鱼类不同,故养蟹池塘的结构也不同于养鱼池塘。养蟹池塘的结构要考虑到河蟹的行动方式不是游泳而是爬行,营底栖生活,有时还要上岸活动,还要进行穴居,并且喜欢安静、清洁、溶氧充足、水草多的环境。因此,要尽可能采取各种措施,为河蟹的池塘生活营造最适的环境条件,以达到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目的。
(1)地点选择。目前的池塘沼泽养蟹一般是利用原来的养鱼池或芦苇荡、沼泽地稍加改造后进行,但也有为养蟹而新开挖的池塘。要求水质清鲜,溶氧丰富,未被污染,水源要充沛;要求建池地点水位较稳定。养蟹池水深一般不能低于1.0米(后期还可深一些),鱼蟹混养的池塘应为1.8~2米;养蟹池面积一般为10~20亩,甚至更大一些为好;关于河蟹养殖池的底质和底泥也是不应怱视的方面,根据河蟹打洞穴居的习性,池塘的土质应利于它的掘洞,一般以壤土最好,黏土次之,沙土最劣。底部应有一定的淤泥层,但不能太厚,以10~15厘米为宜;选择地形时要考虑不占农田,实用面积较大,蟹池设计施工容易,生产管理方便,节省工程投资等因素。
饵料来源。要求饵料来源运输方便。
其他,如交通、电力等要有保证。
(2)蟹池结构。蟹池的形状较多,蟹池以东西长、南北狭为好。呈长方形,四角要呈弧形。小池长宽比为3∶2或5∶3,大池长宽比为2~4∶1。蟹池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
间挖深水区、四周作浅水区、边上筑堤的蟹池。每池5~20亩或再大一些,挖池内土在周围筑埂。要求埂顶宽1米以上,坡比1∶3以上,中间深水区面积占2/3左右,池深1.5~2米,能保持水深0.8~1.5米,四周浅水区面积占1/3左右,能保持水深10~40厘米。
四周挖沟筑堤、中间开沟做蟹道的蟹池。每池10亩或更大些,边沟宽4~6米,深0.8~1.2米。中沟宽1~2米,深0.4~0.6米,沟内深水区面积占1/3,沟上浅水区面积占2/3,以利于水草的生长和河蟹的活动、吃食及均匀栖息分布。
不论哪种形式,都要设高灌低排水系统,在蟹池的两端分设进水闸和排水闸,在进水口要设置0.8厘米网目的网片,防止水草等较大的杂物进入水道;还要设置40目密眼滤水网袋,起到增加滤水面积、阻止野杂鱼等敌害的卵和苗随水流进蟹塘。在排水口也要设网笼,防蟹顺水逃出。
(3)防逃设施与建设。通常建设防逃墙要考虑河蟹具有强大的攀爬能力,而选用的防逃墙材料光滑而坚实,周边既无可供蟹足支撑的锐角向上攀附的基点,又要考虑到材料耐久性和成本以及材料来源是否方便等。
薄膜即农用加厚聚乙烯薄膜,它的优点是造价低廉,缺点是抵御风雨及抗低温能力差,应用时易破易损,应经常维修更换。一般将薄膜与网片结合对防逃有一定效果。选用的薄膜厚度应为0.05~0.1毫米,即俗称的“加厚薄膜”。安装方法是在建墙外每隔0.5~1米处立一木桩,木桩顶端用铁丝相连。然后将薄膜上沿与铁丝固定,下端埋入土中20厘米左右。进出水口防逃也是养蟹防逃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般进水口应高于池面而悬空伸向池中,以免河蟹沿进水沟(管)内面或外面逃走,在进水铁管的管口套一个网眼袋防蟹逃走也有一些效果。若进水口和出水口建在池埂上,就必须用双层铁网等严格防逃。
2.蟹种放养
蟹种放养包括放种前对池塘清塘消毒、蟹种的选择、蟹种投放时间、放养规格以及放养密度等。目前在放养密度和规格等技术方面尚无统一规范。
(1)清塘消毒。蟹种放养前,先将池水排干,铲除池底腐殖质和过多的淤泥,暴晒池底,消除乌鳢等凶猛鱼类以及鳝、蛙、蛇等河蟹的敌害生物。时间是在投放蟹种前半个月,可在干池里加水5~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溶化后全池泼洒。也有带水清塘的,具体方法是池水深1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125~15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清塘药物还可用漂白粉等,但综合效果不如生石灰。
(2)蟹种选择。要选择规格整齐,无病害寄生,体质好,活力强的一龄扣蟹,尽量减少性早熟蟹的比例。
正确识别性成熟蟹种才能在采购中将其剔出,从而避免生产遭受损失,简便识别方法如下:一看腹部。选购蟹种时,要观看蟹种的腹部,如果都是三角形或近似三角形的蟹种,即为正常蟹种,如果蟹种腹部已经变圆,且圆的周围密生绒毛,即有可能是性腺成熟的蟹种。二看交接器。正常蟹种的交接器为软管状,而性成熟蟹种的交接器为坚硬的骨质化管状体,也就是说交接器是否骨质化是判断雄蟹是否成熟的条件之一。三看螯足和步足。正常蟹种掌节的绒毛短,而且疏松,性腺成熟蟹种掌节的绒毛稠密,并且较长,颜色较深。同样,正常蟹种步足的前节和胸节上的刚毛短而稀,成熟蟹种的刚毛粗长、密稠且坚硬。四看性腺。打开蟹种的头胸甲,若是性腺成熟的雌蟹,在肝区上面有2条紫色长条状物,这就是卵巢,肉眼可清楚地看到卵粒。若是性成熟的雄蟹,肝区有2条白色块状物,即精巢。俗称蟹膏,若是正常蟹种,打开头胸甲只能看到黄色的肝脏。五看背甲颜色和蟹纹。正常蟹种的头胸甲背部的颜色为黄色,或黄里夹杂着少量淡绿色,其颜色在蟹种个体越小时越淡,性成熟蟹种背部颜色较深,为绿色,有的甚至为墨绿色,蟹纹是蟹背部多处起伏状,正常蟹种背部较平坦,起伏不明显。
(3)蟹种投放时间。湖泊养蟹的蟹种以冬末春初投入为好。但池塘养蟹不宜投放过早,因河蟹在池塘中越冬往往会因水位过低而冻伤甚至死亡。一般认为,池塘养蟹的投放时间以3~5月为好,这时如温度过低,要加深池水防冻伤。在运输和投入等操作中注意不使之冻伤和损伤,蟹种进池适应一段时间后即可摄食生长。
(4)放养规格。若要收获的商品蟹规格达到100克/只以上,投放的蟹种规格不宜过大,也不宜偏小,适合的规格应为120~200只/千克,即每只5~8克。若放养规格过大,很容易蜕完一次壳就达到性成熟;如果太小,则影响成活率和成蟹规格。
(5)放养密度。蟹种规格在80~120只/千克,要求出池规格达到每只125克的,每亩可放蟹种200~500只;蟹种规格在120~300只/千克,要求出池规格达到每只100~125克的,每亩可放蟹种300~800只;蟹种规格在300~500只/千克,要求出池规格达到每只125克以上的,每亩可放蟹种200~400只。
(6)购进蟹种处理。蟹种投放前应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10分钟后,再放入水中浸泡2~3分钟,再取出平放,如此重复2~3次再准备入池。如是加冰运来的蟹种,拿出箱后,洒一点清洁淡水,放在池旁15~30分钟后,再准备放入池内。放入前要进行蟹种试水即在蟹种入池之前,用小纱绢网箱装30只蟹种放在池水的下风处24小时,如果蟹种没有不适或死亡,说明池水安全,可以放蟹入池。
3.水质的管理与调节
池水的水温、溶解氧、透明度、硫化氢、氨以及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均与河蟹的栖息和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要获得较好的养蟹效果,很重要一条就是要使水质适合河蟹生长需要,对不适宜水质必须进行改良调节。
(1)蟹对水质的要求。溶解氧。池水中的氧,一方面来源于大气,另一方面是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的。水流动时,与空气接触面大,可使空气中氧的溶解速度增加,然而池塘水体小,且流动小,一般空气中溶入水中的氧很少,池塘中的溶氧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池塘中的溶氧有四个变化规律:昼夜变化,白天含氧量高,下午2~4点往往达到饱和,夜间减少,至黎明前最低;垂直分布,由于水体上层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往往溶氧比下层高得多,而下层由于池塘受风面小,上下层往往不能很好混合,使下层溶氧很低,一般日出后上下层的溶氧差逐渐增大,到下午溶氧差最大,日落后逐渐减小,清晨溶氧最低;水平变化,由于风力作用,下风处浮游植物多,溶氧比上风处高;季节变化,池中溶氧最高,多在夏季和秋季,最低也出现在夏季和秋季。
河蟹靠鳃吸收水中溶氧,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因而,水中充足的溶氧对河蟹生活显得尤为重要。加之河蟹在池底爬行生活,池水的上下溶氧差对其尤为敏感,河蟹对溶氧的要求比鱼类要高一些,水中溶氧达到4毫克/升以上时,摄食旺盛,饲料系数低,生长速度快,过饱和溶氧一般对河蟹没有什么危害。当水中溶氧降至2毫克/升以下时,河蟹摄食量减少,降至1毫克/升以下时,河蟹停止摄食,反应迟钝而爬出水面至坡上、埂上或蟹礁上,从口中吐出较多浑浊的泡沫。
pH。pH表示水的酸碱度。一般来说,池中二氧化碳越多,pH越低,对河蟹生长越不利。因酸性环境会使河蟹血液的pH下降,降低其载氧能力。河蟹在酸性中对低氧的忍受力和摄食能力均减弱,并影响河蟹甲壳钙质沉淀,这时其表现为不爱活动,畏缩,新陈代谢急剧低落,摄食少,消化也差,生长蜕壳受到抑制。河蟹喜欢在微碱性水中生活栖息,池水的pH宜控制在7.5~8.5之间。
硫化氢。硫化氢是有毒的气体,较易溶于水,对河蟹有害。硫化氢是在池塘缺氧的情况下,由含硫有机物经厌氧细菌分解而产生的。也就是说,池中溶氧缺乏时,就有硫化氢产生,相反池中溶氧增加时,硫化氢即被氧化消失。硫化氢迅速氧化时,大量消耗池中的溶氧,1毫升硫化氢氧化需要从水中吸收1.4毫克溶氧。一般水中含有8~12毫克/升硫化氢时,鱼和河蟹就会死亡。防止硫化氢产生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水中溶氧的含量,尽量避免底层水缺氧而产生厌氧现象。同时,放蟹前清除多余的淤泥也很重要。
氨。河蟹对氨极为敏感。池中的氨大多是由于氧气不足时含氮有机物分解而产生,或者是由于氮化合物被反硝化细菌还原而产生。水生动物代谢的最终产物一般是以氨的状态排出。氨的毒性很强,即使浓度很低也会抑制鱼类和河蟹的生长。氨对成蟹仍较为敏感,在养蟹池中,往往由于换水不良,氨的浓度可能会达到抑制河蟹生长的程度。有的地方有用氨水养鱼的习惯,这对养蟹是极为不利的,在鱼蟹混养时,应改施氨水为氮肥为妥。
(2)管理和调节水质的办法。管理和调节水质分为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间接方法目前以栽培水草为主,直接方法则是人为地通过一些措施来调节控制。
①栽培水草。水草在蟹池中的分布要求均匀,种类不能单一,最好是挺水性、飘浮性及沉水性水草合理分布,保持相应的比例,以适合河蟹多方面的需求。栽植水草可在蟹种放养前进行,也可在养殖过程中随时补栽。无论何种水草都要保证不能覆盖整个池面,至少留有池面的1/3作为河蟹自由活动的空间。栽植的水草应随取随栽,决不能在岸上搁置过久,以免影响成活。水草栽植有栽插法、抛入法、移栽法、培育法、播种法等。
②人工调节。放养滤食性鱼类,如花鲢、白鲢和高背鲫等,通过这些鱼类对池中浮游生物的摄食,减少池水肥度,调节水质。另外,还可合理利用水体获得适量的鱼产量。
控制水位。蟹池的水位应随着水温的上升和河蟹的生长而逐渐加深。4~5月水温较低,蟹种在池中活动范围也不大,这时的水深应在0.8~1米;7~8月水深控制在1~1.2米。
换水。换水对保持良好水质、增加溶氧具有较大作用。换水的原则是依池水的水温、季节、水质状况和河蟹生长情况而灵活掌握,其目的是保证河蟹在清、新、溶氧高的水体环境中顺利生长。一般在春季每半月换水1次,每次换水1/3~1/4;夏季水温较高,每5~7天换水1次,每次加深30~40厘米。另外,在池水透明度低于50厘米时,需勤换水;在河蟹摄食明显减少,白天离水乱爬时,表明水质恶化,应立即注入新水。在连续阴天、闷热、有机物大量分解的情况下,要勤换水,在久旱不下雨、水质老化时,应勤换水。换水应先排后灌或边排边灌。
放养前清除过多淤泥。淤泥中往往有过多的有机质,在溶氧缺乏时,易产生硫化氢、氨、沼气等有毒气体危害河蟹。此外,过多的淤泥往往使河蟹腹部变成水锈色或黑色,背甲变深变黑,步足腹面也变黑。因此,在放养前一定要清除过多的淤泥。
泼洒生石灰。一般在生长季节,每20~30天施用1次,每次每亩用15~20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
创造循环水或微流水条件。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池塘改成循环水或微流水养蟹。如一片池塘养蟹可改成池池相通,循环用水,这对缺水地区尤其重要。另外,可根据条件进行微流水养蟹,使水质总是保持清新,透明度大,溶氧充足。
4.河蟹蜕壳的管理
(1)河蟹的蜕壳与生长。脱壳次数。河蟹蜕壳是脱去坚硬的外骨骼,使身体的体积和重量得以增加。蜕壳既是身体外部形态的变化(主要指幼体),也是内部错综复杂的生理活动。河蟹溞状幼体经过5期蜕皮蜕变为大眼幼体,大眼幼体经一次蜕皮蜕变为一期仔蟹;河蟹在性腺发育到一定程度进入生殖前的生殖蜕壳,即一生中最后一次蜕壳。
脱壳过程。河蟹的蜕壳是指其发育到仔蟹阶段后蜕掉旧壳,而仔蟹之前的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阶段称之为蜕皮。从蜕壳前的准备阶段开始,经过蜕壳,直到准备下次蜕壳的过程为一个周期。河蟹蜕壳所需时间,随个体大小而有所不同,个体越小蜕壳越快。通常一次顺利蜕壳需15~30分钟,有时甚至3~5分钟就可蜕去旧壳。如果蜕壳过程发生故障,蜕壳时间就会延长,甚至因不遂而死亡。蜕壳并不限于在水中进行。仔蟹、蟹种和成蟹蜕壳往往是离开原来的栖息场所,选择比较安静而可以隐藏的地方进行。通常潜伏在盛长水草的浅水里,不久在头胸甲与腹部交界处产生裂缝,并在口部两侧的侧线处也出现裂缝。蜕壳时,头胸甲逐渐向上耸起,裂缝越来越大。束缚在旧壳里的新体逐渐显露壳外。由于腹部向后退缩,两侧肢体不断摆动,并向中间收缩,使末对步足先获自由,继而腹部退出,唯有螯足因关节粗细悬殊而蜕出难度较大,故最后蜕出。河蟹在蜕去旧壳的同时,它的内部器官如胃、鳃、后肠及三角膜等也都一一蜕去几丁质的旧皮,甚至胃内的三块齿板和梳状骨也要更新。其中鳃的蜕皮是伴随胸足的蜕壳而一起进行的。鳃的旧皮蜕出后,新体的头胸甲再封闭鳃腔。此外,蟹体上的刚毛均随旧壳一起蜕去,新毛由新体长出,与旧毛无关。蜕壳后,皱折在旧壳里的新体舒张开来,体形随之增大。新蟹颜色黛黑,身体柔软,螯足绒毛粉红,习惯称之为“软壳蟹”。因此河蟹在蜕壳的进程中和刚蜕壳不久,尚无御敌能力,是生命中的危险时刻。国外有人将蟹类蜕壳周期分为A、B、C、D四个阶段。A阶段是每一个蜕壳后,蟹不进食,这个阶段时间较短,约占整个过程的2%;B阶段为新壳钙化变硬期,也不摄食,时间约占整个蜕壳过程的8%;C阶段外壳已经变硬,但早期仍在钙化中,这个阶段蟹恢复进食,其时间约占整个蜕壳过程的71%;D阶段是为下次蜕壳作准备的时间,出现钙的重新吸收,并分泌外层新壳。本期后期进食中断,开始大量摄取水分,其时间为整个过程的10%,河蟹每蜕壳一次后体积和体重就得到增加,即蜕壳与生长有着密切关系。河蟹蜕壳一次,头胸甲长可增加1/4~1/6,幼小的个体甚至可增加1/2,但老熟的、活力不大的或缺乏营养的个体生长就慢,蜕壳后只增加5%~10%。头胸甲增长,体重必然随之增加。
(2)高峰期与适温范围。池塘养蟹的整个养殖期存在着2次蜕壳与生长高峰,一般第一次在放养后1个月,蜕壳持续25天左右,即4月下旬至5月中旬,此间各地的河蟹蜕壳率与个体大小有关,即放养规格越大,蜕壳率越高,但个体的生长速度却相反。实验证明,河蟹每次蜕壳不是同步的,而是从个别到相对集中,再逐渐减少。每个过程15天左右,以后周而复始,直至9月上旬的150天左右,均为河蟹蜕壳生长的时期。河蟹蜕壳下限温度多为15℃,上限为30℃,最适为18~25℃。
(3)蜕壳素在河蟹养殖中的应用。河蟹与其他甲壳类动物一样,体内的蜕壳激素是由胆固醇转化而来。令人吃惊的是河蟹等水生甲壳动物转化胆固醇的能力很差,这一点与其他甲壳动物(某些昆虫)大不相同。所需要的固醇物质须从外界食粮中摄取,以满足生长的特殊需要。因此,在养蟹生产中,除保持正常的各种营养要素外,必须在饵料中保持一定含量的固醇物质,以满足蜕壳生长的特殊需要。目前添加的固醇物质主要是胆固醇,一般为饲料中的0.1%~0.15%即可起到促长作用。但最根本的是加强养殖管理,改善蜕壳环境,促进河蟹顺利蜕壳。
(4)蟹的安全蜕壳管理。蜕壳来临前,不仅要投含有蜕壳素的配合饲料,力求同步蜕壳,而且必须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数量,使动物性饵料比例占投饵总量的1/2以上。
发现个别河蟹已蜕壳,可每亩用生石灰7.5~12.5千克,加水化浆后,全池泼洒。蜕壳期间,需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需换水。投饵区和蜕壳区必须严格分开,严禁在蜕壳区投放饵料,蜕壳区如水生植物少,应增投水生植物,并保持安静。清晨巡塘时,发现软壳蟹,可捡起放入水桶中暂养1~2小时,待河蟹吸水涨足,能自由爬动后,再放回原池。蜕壳期间要注意防病、治病。
5.池塘养蟹的捕捞
一般来说,池养河蟹的捕获时间要适当提前,在成熟蟹的比例占80%时开始捕捞,捕捞后采取室内暂养或竹笼暂养等措施。一般在10月捕捞为好,若延迟10月底至11月上旬,河蟹由于成熟性腺的躁动,沿防逃墙乱爬,除易逃窜外,也会为老鼠等敌害提供可乘之机。
(1)流水捕捞法。在捕捞前,在池出水口安一个网篓类的渔具,打开出口,使水流动,河蟹即随池水爬到篓中。一次放水捕不尽,应将池水放至0.2~0.3米深时再加水,然后再放水,如此反复循环多次。池水放干后,河蟹在洞穴都露出来后,在傍晚爬上岸至防逃墙边,这时可人工捕捉。
(2)灯光诱捕法。在蟹池四角安装电灯或马灯,在灯下设置1只缸或陷阱,下午将池水放出一部分,使蟹洞穴暴露出来,晚上河蟹将集中在灯光处爬行而进入缸或者陷阱,达到诱捕的目的。
(3)丝网捕捉法。将单层丝网设置在蟹池之中,一般按河蟹昼夜活动规律,将凌晨、傍晚和午夜作为重点下网收网时间。
(4)簖箔捕捞法。若蟹池面积较大,可在池的出水方向设置簖箔或带有网袋的张网。最好是与流水结合起来进行,当水流动时,河蟹随流水而进入簖箔或网袋之中。
池塘捕蟹除忌用干池法外,还忌用拖网捕捞。因拖网不宜捕到河蟹,即使捕捉到部分蟹其步足也易折断,影响河蟹品质。尽量将以上方法综合使用,以提高捕捞效果。
6.成蟹暂养
(1)河蟹室内暂养管理。室内暂养实际上是一种干法储藏。要选通风、保温性能较好、四壁光滑、水泥铺地、清洁整齐、安静的房屋作暂养室。把挑选的河蟹放入室内,并放些新鲜清洁的水花生,每天用新鲜水喷淋2~3次,保持室内和蟹体潮湿,同时投喂少量的小鱼虾和蟹用颗粒饵料让其觅食。暂养河蟹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3~5天,成活率可达90%以上。
(2)河蟹池塘暂养管理。池塘暂养是把捕捞的河蟹放在符合要求的池塘里暂养一段时间再上市。经过暂养的河蟹软腿变成硬脚,可以增肥、增重、增价,便于批量供应市场,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暂养池建设。要选水源充沛、水质良好、底质坚硬、环境安静、通电通路的地方建池。每池3~5亩,长方形,东西方向较好。蟹池要留2/3~3/4的面积作深水区,其余作浅水区。深水区深1.5~2米,保水深度1~1.5米,浅水区保水深度0.3~0.4米,并栽植水草。围栏设施材料要价廉适用,如聚乙烯塑料膜、硬塑板等。
暂养管理。暂养时间和消毒。要求在9月底前建好暂养池,放养成蟹前10~15天每亩用60~75千克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以杀灭有害生物。对池中的淤泥、池周的杂草也要加以清除。
规格与质量。暂养河蟹的规格应在50克/只以上,要求肢体健全、活跃、无病。入池时要把软、硬脚蟹分开,雌、雄蟹分开。大小按100克/只以下、100~150克/只、150~200克/只、200克/只以上分开。如池少面大,可用网片拦隔好再放蟹。
投饵。主要喂小鱼、虾、碎螺蚌肉、家禽下脚料以及煮熟的玉米、小麦、黄豆等精料,并要喂一些山芋丝、苦草、青菜等青料。精料日投喂量为池塘蟹重的10%左右。每天上、下午向塘内的食台各投一次,保证蟹吃饱吃好。
水质管理。在蟹池里投些花白鲢,如发现鱼浮头,说明池水缺氧,水质变坏,应及时换水。同时,还可每亩用15千克石灰(水深1米)化水后每隔5~7天全池泼洒一次。平均一周换掉池里1/3左右的水。
防敌害、病害。注意观察和看管,发现敌、病害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河蟹水泥池暂养管理。在养蟹水域近旁,建造水泥池,面积200~600平方米,四壁用砖砌水泥抹平,底为硬质泥,深度1.2~1.5米,并建好进排水系统。暂养前20天,每平方米用120克生石灰加水溶解成浆液全池泼洒。每平方米可放蟹0.6~0.75千克,如果暂养时间短,可适当多放一些,暂养时间长可少放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可将雌雄、大小、软硬脚蟹分开暂养。河蟹暂养期间,要先投喂它们喜爱吃的饵料,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投喂河蟹育肥全价颗粒料,使其尽快肥壮增重。短期暂养则不必投饵。由于池内河蟹密度大,投喂动物性饵料多,水质恶化,所以要重视水质管理。池内要经常保持水位1米左右,当水温在10℃以上时,2~4天换进一次新鲜的河水,每次换1/3。如果池水恶化,还应泼洒适量的生石灰浆液。冬季要把池水加深到1.5米以上,如遇结冰还应及时破冰增氧,防止河蟹窒息而死。
(4)河蟹网箱暂养管理。网箱暂养河蟹死亡率低、成本低,但操作较麻烦,且暂养时间不能过长。
按照养蟹的技术要求,网箱可以有许多类型,使用的材料也多种多样,如楼式、槽式网箱以及竹、木、铁丝制成的网箱等。这里以一种硬塑网片制成的楼式网箱为例:高、宽各0.92米,长1.25米左右,体积为1立方米以上。底面用芦席或密眼网布垫隔,箱内安装间距0.2米左右的3~4层竹网片,每层设置一个25厘米见方上下错位的食台。网箱上盖一边留有0.3米宽的门。
网箱制成后,用竹、木桩或漂浮物将网箱支撑在水中,箱距1米左右。如果气温在10℃以上时,箱体可露出水面0.2米左右,箱顶要覆盖水草等遮阳物;如果气温在10℃以下时,则把网箱沉到水面以下0.3~1米的深水里,以防霜冻等恶劣气候的影响。
选择水深面宽、水质清新、无污染、无大浪、交通方便、宁静、便于管理的河沟、湖泊、水库暂养。
利用网箱一年四季均可暂养,但秋末冬初较佳。每批暂养时间不宜超过半个月。暂养成蟹体重应在100克以上,体质应强健;大、中、小蟹、软脚蟹、伤残蟹及病蟹应分开单养。一般不应收放软壳蟹。密度应根据水温高低、水中溶氧多少,蟹体大小和暂养时间长短来定。一般来讲,时间短的,每立方米可放15~25千克,时间长的只能放5~10千克。
投饵。每箱或每20千克蟹放1~2千克饵料,如煮熟的黄豆、小麦、绞碎的螺蚌、动物内脏和小鱼小虾等;投喂的精料量不宜超过蟹重的10%。同时,还要喂一些青饲料,如苦草、辣蓼草等。保持水质清新,防止水质受农药和饵料污染,杜绝农药废瓶漂近蟹箱。每天应在网箱四周搅动1~2次,促使水体交换。一般每3~4天抬箱离水检查一次,如发现病蟹、软壳蟹和顶壳蟹,及时取出单放单养。
(5)河蟹蟹笼暂养管理。放蟹时,按雌雄、大小、软硬脚蟹分开入笼。入笼数量依笼大小、暂养时间长短而定,一般一只小笼暂养1个月,可放3~5千克蟹,软脚蟹适当少放。放蟹后将笼吊入水深面阔、水质新鲜的水域,封口入水1~1.2米,固定于事先准备好的吊杆或竹木桩上,底部不着泥。定时投喂一定的小鱼虾和蟹用颗粒料、青菜叶等,促蟹膘肥体重。此法方便灵活,安全可靠,成活率一般都在95%以上,养蟹和经销单位均可采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