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密度过大产量降低

密度过大产量降低

时间:2023-11-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庞大的树冠相互影响,使榛林的结果部位迅速上移,榛树下部形成光秃带,从而导致群体产量下降。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多数榛农对榛林疏伐这项技术措施存有置疑。非常可喜的是,铁岭县腰堡镇徐千户基地的龚占臣,应用园艺化栽培理论,为野生平榛首次设定了栽培学意义上的行距,成功地解决了榛林密度不易调整这一历史性难题。铁岭地区野生榛林产量较低的原因很多,但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密度过大导致产量降低。

(四)密度过大产量降低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铁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今铁岭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科技人员,对铁岭地区野生榛林的密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其结论是,在土壤条件较为理想、各项管理工作基本到位之榛园的中下腹部位,其合理密度应该是,2年生榛林为23~30株/米2,3年生榛林为15~20株/米2,4年生榛林为6~10株/米2,5年生榛林为3~6株/米2。榛林疏伐虽然减少了单位面积内榛柴的棵数,但却可以明显地改善榛林内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非但没有减少榛果产量,反而还会显著提高榛果产量。通过在各科技示范基地所进行的试验结果证明,调整密度后的榛果产量几乎都在50千克/亩以上。铁岭县横道乡八家沟基地所进行的疏伐试验证明,5年生野生榛林的产量甚至可达200千克/亩。

其原因很简单,榛树平茬后的第1年只能长出基生枝而没有侧枝,所以其密度可以稍大一些,但是从第2年开始榛树萌发出侧枝,随着榛树年龄的逐年加大,侧枝的级数也随之增多,最多可达10级上。庞大的树冠相互影响,使榛林的结果部位迅速上移,榛树下部形成光秃带,从而导致群体产量下降。于是在铁岭地区的广大榛农当中,形成了一种2年生榛树结果最多的错误认识。在这种错误认识的诱导下,随之产生了铁岭平榛每2年平茬1次的生产模式,其结果只能使榛林长势逐渐衰弱,结果能力逐年降低,林间杂树越来越多,而杂树与榛林争肥夺水抢阳光,这样便造成榛林产量越发降低。

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多数榛农(特别是榛子栽培面积相对较大的榛农)对榛林疏伐这项技术措施存有置疑。他们认为,榛林疏伐技术虽然好,但具体操作起来却有实际困难。因为一个壮劳动力每天仅能疏伐1亩左右,而且被疏伐的榛棵在其根颈处还要萌发出几株萌蘖,如果不进行2次疏伐,榛林的密度将更大。

非常可喜的是,铁岭县腰堡镇徐千户基地的龚占臣,应用园艺化栽培理论,为野生平榛首次设定了栽培学意义上的行距,成功地解决了榛林密度不易调整这一历史性难题。龚占臣的做法是,在大面积榛林中建立通风带,即每隔3米宽的生产区域用割灌机打出一条1.2米宽的通风带。以前的榛林通风带,一般间隔都在100米左右,这种通风带的实际意义主要是划定栽培小区的边界。而龚占臣所提出的栽培学意义上通风带的实际作用是,尽可能多地增加野生榛林内的边行效益。凡是去过龚占臣基地的榛农都有这样一种体会:龚家的榛园有点像我国南方的茶园,满山遍野的榛林沿等高线被割灌机改造成为条状分布的榛园。用龚占臣的话讲:用割灌机疏伐每天可以处理野生榛林20~30亩,是手工疏伐效率的20多倍。通风带内长出榛材萌蘖以后,还可以用割灌机进行2次割除,而割除萌蘖的工作效率比割通风带的效率还要更高一些。龚占臣基地的榛林疏伐标准是根据他自己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所提出的,没有什么理论依据。但是从实际效果看,榛林内的通风带使得密不透风的野生榛林产生了若干条边行;而位于边行的榛材上由于结满了榛果而向通风带内弯倒,这样便给生产区域让出了较为理想的光照空间。由于光合作用更加充分,龚占臣基地的榛子产量较高就应该顺理成章了。

铁岭地区野生榛林产量较低的原因很多,但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密度过大导致产量降低。仔细观察那些管理较为粗放的野生榛林,其结果部位一般都集中在顶部20厘米左右的范围内;而龚占臣基地榛园在通风带的作用下,使生产区域的结果部位有效下移,从榛材顶端向下60%左右之部位均结有榛果。从2007年开始,龚占臣所承包的120多亩榛园,就是在园艺化栽培理论的指导下,连续4年获得了亩产榛果超过50千克之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