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大肠杆菌病
鸭大肠杆菌病是常发病,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或中鸭。发病鸭场一般卫生条件较差、潮湿,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秋末和冬春季节多发,可引起败血症,也称鸭大肠杆菌败血症。
大肠杆菌为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图12-1),在大多数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在麦康凯琼脂上生长形成红色菌落。大多数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对鸭为非致病菌。只有少数血清型具有致病性,在鸭体免疫功能下降或饲养环境恶劣时引起发病。
图12-1 大肠杆菌
各年龄鸭均可感染,以2~6周龄多见。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途径,其他如伤口及成年鸭生殖道感染、种蛋污染等也能感染。本病死亡率高达50%左右,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同时存在。成年鸭和种鸭主要为零星死亡。天气寒冷、鸭舍地面潮湿时发病率较高,育雏温度过低也可发病。
卵黄囊感染的雏鸭主要表现为脐炎(大肚脐),精神不振,行动迟缓,拉稀,泄殖腔周围粪便粘染等。育雏或育成阶段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的表现与传染性浆膜炎基本相似。气囊感染时可见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成年鸭大肠杆菌感染病程相对缓慢,表现为精神沉郁,喜卧,不愿走动,站立或行走时腹部有明显的下垂。
卵黄囊感染时可见腹部臌胀、卵黄吸收不良及肝脏肿大等。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的特征性病变是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心包粘连,心包囊内充满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图12-2);肝脏肿大,表面有一层淡黄色或乳黄色纤维素膜(图12-3);气囊壁增厚、浑浊,表面有干酪性渗出物。大肠杆菌性腹膜炎,可见腹腔有蛋黄样液体和干酪样渗出物(图12-4)。
图12-2 心包膜增厚,呈灰白色
图12-3 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假膜
图12-4 腹腔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气囊增厚、浑浊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等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改善饲养管理,做好鸭舍的环境卫生工作,保持合理放养密度,鸭棚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实行“全进全出”制。大肠杆菌耐药谱很广,易产生或获得耐药性,因此,要定期更换药物或交替应用。最有效的方法是做分离细菌的药敏试验,选用有效药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